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元宇宙日爆,作者 | 木沐,編輯 | 文刀
Facebook 的母公司 Meta 正在着力打造一款基于文本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該應用程序将支持去中心化社交協議。換句話說,它要用 Web3 了。
無論是 Facebook、Tiktok 還是 Twitter,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中心化,這兩年,這些中心化社交平台無償利用用戶數據、平台的偏見性審查等問題多次受到輿論批評。
此時恰逢 Web3 興起,去中心化社交平台打着保護隐私、用戶掌握數據所有權的大旗加入戰場,挑戰 Web2 社交巨頭,但遺憾的是,鮮有 Web3 社交應用能夠颠覆 Twitter 或 Facebook。
Damus等去中心化社交産品快速出圈又迅速沉寂,用戶來過,但又走了。當擁有龐大用戶量的 Meta 切入 Web3 賽道,它能否實現自我颠覆,爲去中心化社交的下半場帶來新叙事?
颠覆者未現,Meta 開試 Web3 社交
Web3 浪潮的興起後,衆多去中心化社交協議以底層基建的面貌湧現,随後各種去中心化社交應用誕生。2022 年 11 月,去中心化社交平台 Mastodon 搶走 Twitter 數百萬用戶,2023 年 3 月 Damus 上線後不到兩日就登上美區 App Store 免費社交應用前十的榜單。
人們對去中心化社交應用的好奇心被點燃,面對 Web3 社交平台的挑戰,Meta 的目光瞄向去中心化社交協議。據悉,這家社交巨頭正在打造一款基于文本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項目代号爲 P92,該應用程序将支持去中心化社交協議。
截至目前,該産品目前仍然處于早期開發階段,尚沒有明确的發布時間表。值得注意的是,P92 應用程序将優先考慮隐私,Meta 公司法律和監管團隊已經開始針對這一應用的潛在隐私安全問題展開調查,從而在正式發布之前解決相關隐患。
Meta 将 P92 定義爲去中心化的社交應用。雖然該公司還沒有詳細透露細節。但通常而言,在去中心化的網絡中,每個用戶都可以建立獨立的服務器,并且可以爲内容的審核方式設定特定的服務器規則。
無論如何,面對事實來勢洶洶的 Web3 式社交,Meta 在還沒有颠覆者出現前出手了。
自 2022 年起,去中心化社交應用頻繁出現,但也昙花一現。
前段時間,Damus 被冠以 " 推特殺手 " 的名号閃亮登場,最先引起 Web3 社區的注意,然後火速出圈。但熱鬧僅維持了一周,Damus 沒能站穩 App Store 前十的位置,熱度較上線時下降了約 60%,高質量日活賬戶較高點更是減少了 85%。
再次打開 Damus 時,上面堆滿了各種色情、營銷、博彩等垃圾與違法信息,成了 " 互聯網廁所 "。而另一個曾風靡一時的 Web3 應用 Mastodon 也有類似遭遇。
Mastodon 月活下降
去年 12 月,Mastodon 的月活躍用戶從 38 萬攀升至 250 萬以上,但它并沒有讓人們堅持用下來。由于 Mastodon 是由一群技術極客實現的,面向的群體爲 Web3 原生用戶,産品具有較高的操作門檻,很多新手抱怨 " 實在難用 ",于是他們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 Twitter。 到了 2023 年 1 月底,Mastodon 的每月活躍用戶數下降到 140 萬。
隻能火爆一時,去中心化社交平台面臨着留不住用戶的困境。這到底是什麽原因?
Web3 社交産品陷入 " 重複造輪子 " 怪圈
市場上不乏 Web3 創業團隊推出的去中心化社交産品,但體驗後不難發現,它們在産品形态上仍然是 Twitter 們的複制品,用戶缺少 " 我不得不用 " 的理由。而越即時的聊天,對于傳統用戶而言,就越沒有上鏈的必要性,除非,上鏈的去中心化應用能做到高并發。
與 Web2 的社交應用相比,去中心化社交産品還沒有辦法在使用上保持流暢。你能想象都這個年代了,在 Damus 上發圖片,還需要轉成鏈接才能發布嗎?
除了流暢性外,Web3 社交應用的操作也相對複雜,很多應用需要用戶付出時間先了解公、私鑰,再花費更長時間了解如何用使用加密錢包——這一登錄入口被 Web3 社區視作一種颠覆,因爲人們無需郵箱和手機号等容易暴露自己隐私的資料注冊和登錄 Web3 應用,隻需要掌握錢包的私鑰,即可在支持某個錢包的同底層協議上,跨平台使用各種應用。
可惜的是,這些對普通用戶都是十分繁瑣的過程,保密性有了,但失去了便捷性。大多的 Web3 社交應用都在這個怪圈裏 " 重複造輪子 "。
終于,Damus 不用錢包登錄了,它在創新的底層架構上降低了用戶的登錄門檻,但過度追求自由與隐私時,似乎少想了一個問題:人們爲什麽沒有因爲隐私問題而放棄使用 Twitter?
諷刺的是,在 Damus 上,你能看到大量用戶發布 Twitter 或微信的二維碼,以此将 Web3 的社交關系再轉移回 Web2。如果 Web3 創業團隊本身無法參透社交的需求,那麽用 " 自由 " 颠覆 Web2 巨頭,就隻能停留在口号上了。
當 Web2 社交應用的取代者沒有出現時,用戶們或許隻能等待 Web2 社交巨頭的自我進化了。這不,Meta 來了,而誰也不能低估這種進化所帶來的影響力。
如今,全球有超過 46.5 億人使用社交媒體,而 Meta 就有 30 億的用戶群,占全球總用戶的 65%。Meta、Twitter 等巨頭不僅對 Web2 用戶的社交需求了如指掌,同時也擁有強大的産品和技術團隊,加上區塊鏈或去中心化協議,對他們來說一點都不難。
颠覆與被颠覆,并不隻存在于 Web2 與 Web3 略帶對立性的立場中,事實上,這是屬于整個互聯網的曆史規律。
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場的壟斷地位占據了 10 多年時間,但也無法阻止微軟将 AI 引入 Bing 後重新定義搜索;Twitter 廣泛占據着社交市場,但仍有 Facebook 與之分庭抗禮;新浪、搜狐、騰訊以門戶網站自居多年,但依然無法阻擋今日頭條改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哪怕是騰訊的 QQ,打敗它的也不是别人,而是兄弟應用微信。
Damus 與 Mastodon 在去中心化社交時代裏掀起了一朵浪,未來将會有更多實驗性的 Web3 社交産品冒頭。但 Web2 公司也從來不乏狼性,當 Web3 時代到來時,颠覆 Web2 社交應用的,也許還是巨頭自己。
可以預見的是,在傳統的社交媒體進入存量市場的低速增長期後,主張跨平台、開放性的 Web3 社交仍然是一片值得開發的富礦,畢竟,人類在線社交的剛需始終存在。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