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一天,齊景公去拜訪國相晏子。看到晏子住的 " 狗窩 " 之後,好心對晏子說:" 我給你換一個安靜的地方住吧,這個地方太吵了。作爲一個相國,一定要有相國的臉面,你住在這裏,不太合适啊!"
言外之意,你不要臉,那是你的事,但是,我作爲你的老闆,你住這種地方,簡直丢我的臉,好像我虧待你了一樣!
晏子住的地方有什麽問題呢?原來,晏子雖然是齊國國相,但是,家卻不是很好,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更讓人覺得鬧心的是,晏子的家地段也不好,住在市場邊上,站在院子裏,就能等到市場上小販們的叫喊聲,居住環境差,周圍環境差,這哪裏像一個國相呢!
所以,齊景公這個老闆,也覺得不好意思了!
晏子趕忙拜謝說:" 這已經很不錯了,畢竟現在好多老百姓,連房子都沒有,很多來臨淄的老百姓,連個房子都沒有,很多人都在租房住。臣有自己的房子,雖然小,卻沒有借貸,這樣已經很知足了。"
但是,齊景公卻繼續勸晏子:" 你住成這樣,我作爲老闆,心裏很過意不去啊!"
但是,晏子卻不太領情,微笑着對齊景公說:" 主公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我還真不能搬家。"
齊景公聽了很是不解,便問他:" 你爲什麽非要住在這種地方呢?難道住在這裏有什麽别人不知道的好處嗎?"
晏子一本正經地說:" 其實住在這裏沒有什麽好處,但是住在這裏離市場比較近,我能夠及時了解市場行情,買東西知道什麽東西便宜,什麽東西貴,買東西會比較省錢。"
齊景公聽了,覺得晏子的說法很好笑,很顯然是敷衍自己,就問他:" 那我問問你,你知道什麽東西最便宜嗎,什麽東西最貴嗎?"
晏子見齊景公問自己,很随意地回答:" 這還不容易,這個市場上最便宜的東西是鞋子了,而假腳是最貴的。"
齊景公一聽,感到莫名其妙:" 你逗我玩呢,怎麽可能呢?"
晏子說:" 主公,臣說的是真話。不信你可以調查一下,難道我還敢騙您嗎?"
齊景公聽了很是不解,一臉茫然地問道:" 爲什麽會這樣呢?"
晏子趕忙對齊景公說:" 主公,我覺得是因爲咱們的刑罰太重的原因,尤其是刖刑(砍腳)。"
齊景公聽到這裏,難道還聽不出來什麽意思嗎?心想,晏子這是拐着彎說自己刑罰太重了。
于是,齊景公的臉色頓時晴轉陰,質問晏子道:" 你是說我刑罰太重了,我很殘暴,是嗎?"
老闆發火了,提意見可不是一個好差事啊!
原來,在齊景公在位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特别相信 " 酷法治國 " 這個觀念,制定了很多刑法,其中就有刖刑。這也導緻了很多人犯的罪并不大,卻失去了一隻腳或者兩隻腳,生活多不方便呀。
因此,齊景公這些殘暴的行爲,引起了極大的民怨,其實,很多大臣也知道這樣做肯定不對,經常對齊景公進行勸谏。
但是,齊景公卻獨斷專行,誰的話也不聽,甚至還想懲罰那些勸谏他的大臣,這讓大臣們都識趣地閉嘴了。
作爲齊國的相國,晏子總是在想找機會進行勸谏。但是一時間沒有合适的機會,這天,好不容易等來了機會,趁着齊景公來到民間視察,晏子想好好跟老闆溝通一下。
但是,齊景公也不是沒腦子,晏子剛開了個話頭,齊景公就敏感地感覺到了。
晏子趕忙解釋說:" 哎呀,主公,你想多了。你這麽關心我,還來我家裏關系我的衣食住行,我怎麽可能說你殘暴呢?但是,難免會被一些有心人利用,攻擊您刑罰過重,會對您的聲譽帶來不好的影響啊。"
齊景公聽了,臉色又恢複了正常,對晏子說:" 你說得也有道理,既然這樣,那就減去這些太重的刑罰吧。"
晏子聽了,高興地對齊景公說:" 那臣真替百姓感到高興,有您這樣的國君,簡直是咱們齊國百姓的福分。臣代表百姓感謝您!"
于是,齊景公頒布了一條法令,減去的砍腳等酷刑。百姓們知道之後,一個個非常開心,贊美國君的這種寬厚行爲。
就這樣,晏子憑着他的機智,不着痕迹地向給老闆齊景公提了反對意見,幫助百姓免除了很多苦難,也讓齊景公明白了一個道理,治國不應該僅僅靠殘酷的刑法,寬容一樣有力量,效果更好。
晏子是怎麽說服齊景公的?
其實,底層邏輯很簡單,站在齊景公的利益立場說服他:一是名聲不好,整天搞殘暴統治,那不是夏桀商纣嘛!二是失去人心,百姓痛恨,萬一敵人來了,百姓肯定不願意出力,讓拿高薪的先上。三是容易被有心人利用,這麽殘暴的人,怎麽能給百姓帶來幸福呢,幹脆掀翻他吧。
齊景公作爲老闆的敏感還是有的,馬上就心領神會,接受了晏子的意見。
其實,給老闆、領導提反對意見,不是很難,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說服就會更容易。
你覺得是這樣嗎?
晏子可以說是跟領導相處的高手,讀懂了晏子,你跟領導相處起來,一定會很融洽。《晏子春秋》,感興趣可以讀一讀,裏面有很多跟領導相處的學問,晏子先後輔佐了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代齊國國君,輔政達到 50 餘年,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
如果你跟領導相處總是覺得不夠融洽,那麽,讀一讀《晏子春秋》,怎麽跟領導相處的學問,都在這裏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