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婉心
編輯|鄭懷舟
互聯網在中國狂奔近三十年,當無數下遊應用已成爲日常生活的基礎設施,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互聯網上遊的軟件工具及底座生态,仍近乎空白。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的軟件生态完全建立在海外提供的基礎和底座上。
根據中國軟件協會的調研數據,2020 年,在全球操作系統、基礎軟件領域,美國業務收入約 0.81 萬億美元,占全球比例五分之四。而中國基礎軟件份額較少,國産軟件的國内市場份額僅爲 5%,國産操作系統的國内市場占有率僅 4%。
尤其今年地緣政治環境變化以來,程序員用于寫代碼的基礎軟件開發工具,對于找到替代品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在眉睫。
這一背景下,開發者社區 CSDN 認爲 " 中國軟件工具市場正處于爆發的前夜 "。
9 月 22 日,CSDN 攜手華爲雲 CodeArts 發布了新一代開源社區 GitCode,據介紹,GitCode 旨在幫助全球一億開源開發者完成項目托管、協同研發、項目運營和生态拓展的工作。
目前,GitCode 已擁有 245 萬用戶,33 萬餘個項目以及近 5 萬個組織入駐。
在眼下大模型熱潮的催化中,互聯網正邁入下一代形态,相應的,上遊開發者自然也面臨能力與需求相應的變化。
" 大模型帶來了開發的自動化,開發者的能力會被推向兩頭,要麽能在底層研究核心系統之間的差别,要麽能夠在應用層面貼合業務。"CSDN 創始人兼董事長蔣濤表示。
在和 36 氪的對談中,蔣濤預測,未來将會出現 " 超級程序員個體 ",他們像 up 主一樣是獨立的 " 軟件創作者 ",爲企業提供高質量的 " 軟件零配件 "。
以下爲專訪精編:
| 36 氪:今年初大模型流行之後,開發範式及應用生态有怎樣的趨勢和變化?進而開發者生态有怎樣的變化?
蔣濤:過去開發者主要依賴開源系統,全球現有超過 2 億個開源項目,如何利用、如何選擇開源項目是過去的關鍵問題,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大模型降低了這一部分對專業技能的要求,帶來了開發的自動化。
所以将來會有新類型的程序員出現,一類叫 " 系統程序員 ",他們是研究核心系統之間差别的,就是 2 億個開源項目裏面,有哪兩千或兩萬個是基礎,其餘大部分是是補丁。
但這之前需要一個過程,過程中還會誕生 " 軟件開發工具 " 這一市場,軟件開發工具是 AI 驅動自動化流程的成果,軟件的生産線會更加自動化,這是大趨勢。
反過來,市場對程序員功能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原來是手藝活要求比較多,現在的要求變爲,是如何在自動化開發的基礎上,結合業務。
所以會誕生兩種創新,一種是結合架構的創新,就是往底層走,另一種是往上走,就是在應用層解決什麽問題。
基于此,大模型可以在兩個層面去發揮重大作用,第一個層面是理解需求、理解問題。第二個層面是系統自動化,能夠改進軟件開發過程。
我們要建設新一代平台 GitCode 的很重要一個原因正是,大模型和新一代雲原生系統能夠将軟件開發過程自動化、傻瓜化,我們要解決開發者使用 " 軟件開發工具 " 的問題。
| 36 氪:海内外基于大模型的軟件開發上有怎樣的不同?GitCode 做出了哪些調整?
蔣濤:GitHub 的架構實際上是十幾年前決定的,它是面向專業程序員使用的,"Git" 本身就是一個很專業的詞是吧?所以它的整個使用流程和界面,是一種命令行方式,是專業程序員去操作的手段。
但是我們爲了迎接大模型時代的開發者和大模型時代爆發的應用,你要把它做得更加平民化,所以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方向——變成 AI 驅動。
第二個,變成模闆驅動,開發者開發的時候,不是去用一個開源項目,而是更接近業務需求的模闆化,
爲達成這個目标,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方式,比如低代碼,但低代碼很難窮盡所有需求,還有大量未被滿足的需求,無法用低代碼形成。
這是我們認爲 GitCode 這個平台要補上的——要給大家創造一個 " 零配件市場 ",通過雲原生的方式,和大模型的理解交付,這兩層能力構成。
現在的軟件零配件還隻是 " 原料 ",比如 GitHub 提供的就是 " 原料 " —— 2 億個開源項目,我們現在要把它組裝成 2 萬個到 10 萬個可以裝配的零件,然後開發的時候,這些零件互相耦合,會有一個标準,就相當于汽車供應鏈一樣,中國市場就是缺這樣一套供應鏈系統,而美國早已有一批公司去做這個事情。
GitCode 用全球的開源底座,在上面做中國 " 原料 " 供應鏈,而且這套 " 原料 " 供應鏈是有市場化機制能夠讓它循環的,而這套機制通過雲原生和大模型賦能以後,就會運轉起來。
| 36 氪:那 GitCode 的商業化模式是怎樣的?
蔣濤:舉個例子,劉慈欣的《三體》,如果做成一整本付費的線上小說模式,他肯定賣不出多少。但如果将《三體》寫成幾千章,他就能收到錢,爲什麽?因爲它已經成爲一個連續服務。遊戲也是一樣,過去賣單機版遊戲,中國市場很爛的,現在手遊等做起來後,中國遊戲市場就很大了。
所以,低價加上雲的持續連接,這個模型在中國是可以收到費用的。所以 GitCode 向開發者提供雲化的開發資産,然後收取較低的費用,類似會員費。
| 36 氪:所以 GitCode 隻面向 C 端嗎?B 端如何做?
蔣濤:先面向個人端,它背後實際上是企業,我們先打動個人。
可以看美國的開源,經曆了幾個過程。1998 年,當時業内從業者不喜歡微軟的專制,爲了對抗強大的微軟,不少開發者聯合起來,将技術開源,然後才有了後來的 Linux 公司,這是開源最早的商業化成功案例。
然後後來有了雲原生後,就誕生了一大批新型的開源公司。
他們所選擇的這條路就是所謂的 PLG(Product Led Growth)——先做一個産品,公司沒有任何銷售,先把産品鋪出去,當公司的大量程序員都使用這款産品時,再從個人付費轉爲公司付費。
當然,也有很多公司選擇閉源,不提供給外界,但開源的産品一定叠代更快,就會把閉源軟件逼到角落裏,這就叫開源吞噬閉源。
| 36 氪:GitCode 在整個開發者生态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蔣濤:未來會誕生一批 " 軟件創作者 ",同時,企業也有需求,企業可以把需求遞過來,我們幫忙做識别,然後去對接 " 軟件創作者 "。
我們現在鼓勵大家去寫 " 标品 ",但這些标品的定義,是我們從市場的需求裏面挖出來的,這些需求來自于哪兒?第一,來自于開發者自身,CSDN 社區裏,開發者們每天在搜索的東西,我們有詳細的數據和洞察,這些都是潛在需求。
第二,再找企業,我們形成了規模、形成了 " 零配件 " 供應鏈以後,我們再找企業,匹配需求進行組裝。
如果拿視頻類比,視頻有 up 主,我們認爲未來可能有 "code 主 "。抖音和 B 站等短視頻平台把拍視頻的工作盡量簡化掉了,寫程序也是一樣的,現在有了 AI 賦能,有了開源做底座,軟件開發的成本也降低了很多,
所以我們認爲會出現一批超級程序員個體,他們有創造力,要麽能夠把問題解決的得比較漂亮,要麽能找到比較好的需求零配件,來提供類似 freelancer 的軟件開發服務。
| 36 氪:您所描述的這種生态,中國市場需要多久能形成?或者說您怎麽預估發展的進程?
蔣濤:現在這個市場,比如說 API 或者零件市場的市值可能産值是幾個億,我們認爲 API 經濟和開源經濟的個體付費市場,要發展 10 倍以上,中國才能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
關注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