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雄飛
上海車展,已成爲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風向标。
從前兩年的車展情況來看,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它們的産品基本都完成了從燃油化向電動化的産品叠代。再從今年的情況來看,衆多車企已經紛紛向智能化加速奔跑。
最爲明顯的表現,就是這些車企對于自身産品的介紹,不再是說明擁有多少續航裏程和沒有續航焦慮,而是更加偏向于展現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方面的能力,比如在車内座艙實現語音、手勢交互,以及用 AR 看大屏電影;再或者是實現更高階的智能駕駛和行泊一體等智駕能力。
車企們之所以會在智能化領域加強布局,主要是因爲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進入到智能化比拼的時代,與此同時車企們也想率先搶占未來的智能化高地,以便突出自身的優勢。
但對于車企們而言,想要實現它們各自的野心,少不了大算力和持續叠代的算法支撐。雖然有個别車企已喊出自研的口号,而在業内看來,大部分車企很難同時擁有這兩部分的能力。
正因如此,可以看到一個現象——無論是 " 蔚小理 " 等造車新勢力,還是北汽、廣汽等傳統車企,它們身後都站着商湯科技、百度和華爲等大廠的身影。換句話說,正是與這些科技大廠的合作,讓這些車企實現了各自智能化的需求和優勢。
這一現象的背後,則是商湯、百度和華爲等玩家紛紛都推出了各自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以商湯爲例,基于多年在智艙和智駕領域的布局,其在 2021 年推出了智能汽車平台——商湯絕影,包含駕、艙和雲三位一體能力。
商湯絕影參加上海車展
在本次上海車展上,商湯絕影也帶來了智艙領域的新産品,比如通過識别車内乘客的唇語和唇動,較行業率先實現了嘈雜環境中的交互;在智駕方面,也成爲了國内率先實現 L2+ 的技術供應商之一。
憑借在智艙和智駕兩大領域的創新和較大優勢,商湯科技也成爲了衆多車企合作的對象。按照商湯官方介紹,共有近 30 款合作車型亮相本次上海車展,這些車企無一例外的都搭載了該公司的智駕與智艙産品。
與此同時,這些大廠也在不約而同地向大模型和大算力方面持續投入和布局,比如商湯的 " 日日新 SenseNova" 大模型體系和 AIDC 智算中心、百度的文心大模型等等,在業内看來,基于大模型和大算力的基礎設施支持下,可以讓絕影爲代表的方案系統在算法和功能上快速叠代。
這也意味着,在以智能化爲關鍵詞的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競争中,大模型和大算力已成爲像水和空氣一樣的關鍵資源。
上海車展,智能化戰場越戰越熱
本次上海車展,已成爲智能化比拼的主戰場。
從整個車展來看,所有參展的車企,基本都把車輛智能化作爲自身主要的宣傳核心,這其中以 " 蔚小理 " 爲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們表現地較爲高調一些。以智能化爲标簽的小鵬汽車來看,該品牌在車展前夕就發布了旗下新一代技術架構——扶搖架構。
在扶搖架構中,除了高壓充電平台、智能熱管理和電子電氣系統之外,XNGP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也被搭載在這套架構中。除了智駕之外,小鵬表示基于這套架構,小鵬 Xmart OS 車載智能系統語音綜合研發周期縮短 50%,從而可以更有質量地實現全場景語音、全時對話、多音區對話等多種交互功能。
本次車展上,搭載扶搖架構的首個産品——小鵬 G6 也得以亮相,一度引發了衆多參展觀衆的關注。除了小鵬之外,蔚來、哪吒等車企亮相的産品,同樣聚焦于智能化功能的表現。
小鵬 G6 于上海車展亮相,連線 Insight 攝
蔚來在本次車展上重點發布了旗下的新款 ES6 車型,該車型基于 NT2.0 平台打造,在智能化方面,該車型相比于老款,不僅增加了激光雷達硬件,同時在座艙中搭載了曾在 ET7 中首發的 AR 眼鏡,以便滿足消費者在車内用大屏玩遊戲和看電影的需求。
與蔚來和小鵬相似,哪吒也把各自最新的智能化功能,加到相關的新産品中。哪吒在新産品哪吒 GT 中加入了 4D 音樂座艙,同時搭載了 NETA POLIT 3.0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極氪、深藍汽車和廣汽埃安等自主車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同樣在智能化領域卷了起來。
比如極氪,在本次車展上重點展出了前段時間發布的新車極氪 X,這款車最大的亮點就是其在智能座艙領域的一些創新,包括取消車門把手、通過 B 柱上的感應屏來交互開關車門等功能。
深藍汽車帶着旗下首款車型 S7 首次亮相于車展,搭載了超感懸浮艙、移動影院等智能座艙場景;廣汽埃安則是聚焦于智駕領域,基于 BEV 感知能力,該品牌旗下 AION LX Plus 可實現行泊一體化等多項能力。
就連此前被吐槽在電動化領域慢了的 BBA、大衆等海外車企,在本次車展上不僅重點展示各自的電動化能力,同時也在智能化領域加大布局。
大衆汽車品牌在車展前夕舉辦的 ID. 之夜品牌活動中,純電旗艦轎車 ID.7 進行了全球首秀。這款全球車型定位于中型純電轎車,标配增強現實擡頭顯示系統并搭載多項智能技術。
大衆 ID.7,連線 Insight 攝
像奧迪、奔馳、寶馬和日産等品牌,均推出了各自的概念車型,比如日産的 Arizon、寶馬的 BMW Dee 和奧迪 A6 Avant e-tron 等,這些概念車都具有較強的智能化水平,具備語音交互和車機互聯等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車企之所以有能力在上海車展這樣的國際舞台上比拼智能化,也因其背後也有着商湯科技、百度以及華爲等科技大廠的技術支持。
就拿岚圖爲例,在此次車展上該品牌帶來了新版岚圖 FREE 車型,據岚圖研發相關負責人對連線 Insight 表示,相較于老款,新款車型會在智能化領域有顯著的提高,是因爲新款岚圖 FREE 搭載了百度 Apollo 的 Apollo tech 三域融合的方案。
對于華爲來說,除了極狐、阿維塔等品牌旗下的産品已經搭載了華爲全套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之外,在本屆車展之前,華爲車 BU CEO 餘承東也表示,AITO 問界旗下的 M5 新款車型會搭載 HUAWEI ADS 2.0 ⾼階智能駕駛系統。
相較之下,商湯科技對于車企智能化領域的支持會更多一些。
據商湯科技相關負責人對連線 Insight 表示,蔚來 ET7、ET5 以及 ES7 等車型中,均搭載了商湯智能汽車平台——絕影旗下的智艙技術;極氪 X 車身 B 柱上的智艙感應交互的能力,同樣也來自于絕影;另外,東風猛士 917,廣汽傳祺 E9、影酷以及 M8 宗師、高合 HiPhi、長安逸達等車型也搭載商湯絕影智艙多項功能。
智駕方面,據商湯官方表示,廣汽埃安 AION LX Plus、哪吒 S 等多款車型搭載絕影領航駕駛相關産品。
本次車展上,就有近 30 款車型産品搭載了商湯絕影的智能化技術和産品。
與此同時,商湯絕影的能力還在持續叠代。在本屆車展上,絕影發布了包括唇語唇動識别、哨兵模式、智能救援、隔空手勢(Air Touch)、AR K 歌、智能屏保等 6 款智艙領域創新産品,以及行泊一體化、BEV 智能感知等智駕領域新技術。
這其中,唇語唇動識别功能,簡言之就是當車内環境較爲嘈雜時,該功能也能準确識别出車内乘客所說出的需求,從而做出功能響應。由此在業内看,商湯是行業内率先推出這一創新性功能的企業。
商湯之所以能實現以上這些的行業優勢,也突出了其對于駕、艙、雲一體化的重視。
智能化下半場,駕、艙、雲缺一不可
要實現真正的車輛智能化,需要多維度的配合和融合。
這其中就包括上文提到的智艙和智駕兩大維度。相比于傳統的汽車座艙,隻能收聽廣播或者插磁帶聽音樂不同,當消費者現在坐進一輛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座艙後,豐富的智能化功能可能讓他們眼花缭亂。
他們不僅可以用語音和手勢來與車内多屏交互,同時還能在車内聽音樂、看電影,甚至可以把 KTV、辦公室和卧室搬進車内,這也正是小鵬汽車、AITO 問界等車企品牌喊出的 " 第三空間 " 概念。
除了多種座艙智能功能之外,智能座艙的進出交互形式也在快速的創新和叠代。如果說隐藏式門把手,已經颠覆了傳統汽車進入車内的印象;那麽像極氪 X 等車型無門把手車門、通過交互感應進入車内的功能,更是一種颠覆式創新。
如果說智能座艙的智能化可以在車輛靜止時就能體驗,那麽智能駕駛的功能就需要消費者把車開上路來感受。
在特斯拉爲代表的一衆新能源車企持續宣傳下,智能駕駛功能的優劣已成爲衆多消費者判斷是否購買一款新能源車型的重要指标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智艙和智駕兩大維度想要實現快速叠代和功能升級,少不了智雲的支持和輔助。
無論是智能座艙的語音、手勢交互識别,還是智能駕駛中對于外界環境的識别、判斷和處理,其本質都是人工智能算法通過海量數據 " 喂養 " 後的能力表現,這其中如何把海量的數據處理爲優質的數據資源成爲算法叠代關鍵因素。
一般來說,在獲得數據之後,需要清洗、标注和質檢等多個步驟,這其中标注環節此前都通過人工來操作,費時費力、且效率極低。當把數據傳上雲端之後,以上的這些數據處理步驟就可以實現自動化和快速化,大幅降低研發成本的同時,也可大幅加快算法的叠代周期。
基于此,在業内看來,想要實現完整、豐富且有效率的車輛智能化功能,智駕、智艙和智雲三者必不可少。正因如此,商湯科技、百度和華爲等大廠,很早便紛紛針對這三大領域開始布局和投入。
這其中,商湯科技就是較早布局智駕領域的科技企業之一。早在 2016 年,商湯就與本田汽車在智能駕駛領域展開合作,共同研發 L4 級别自動駕駛技術,讓商湯成爲彼時亞洲首個與全球前五大車企品牌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 AI 企業。
兩年後,在商湯人工智能峰會上,發布了一款名爲 "SenseDrive DMS 駕駛員監測系統 " 的産品,簡單說這一系統可以監測駕駛員是否處于疲勞駕駛或者分心中,通過報警來避免駕駛員處于危險之中。
同在 2018 年,一方面商湯的車内面部識别技術很快在威馬首款純電動車 EX5 上實現上車;另一邊,位于中國杭州、上海臨港以及日本的商湯自動駕駛測試基地實現落地和測試,就此商湯完成了在智艙和智駕兩大領域的布局。
基于多年布局的積累,商湯在 2021 年把這兩大維度的能力整合起來,推出了名爲 " 絕影 " 的智能汽車平台,包含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套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已有與超過 30 多家國内外合作夥伴展開合作,定點覆蓋車輛總數超過 3100 萬輛。
商湯絕影上車
對于這一成績,商湯并不滿足。
基于自身在 AI 領域的長年布局,以及在人工智能雲服務方面的經驗,商湯把 AI 雲方面的能力注入進絕影體系中。相較于上一代隻有智艙和智駕兩大維度,新版架構中基于這兩大維度,還增加了雲端 AI 算力構成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SenseAuto Empower。
在 SenseAuto Empower 的支持下,商湯的智駕能力得以擴展,不僅增加了以自動駕駛小巴爲代表的 L4 級别自動駕駛方案 SenseAuto RoboX,以及車路協同方案 SenseAuto V2X,至此商湯也成爲了國内爲數不多同時對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兩大路線、以及智能座艙領域布局的企業。
憑借商湯在駕、艙和雲三大維度能力的支撐下,不僅讓絕影實現了前文所述的那些創新和優勢,同時也讓絕影被更多主機廠所青睐。據商湯 2022 年财報數據,2022 全年絕影智能車艙和智能駕駛産品完成了 27 款車型的适配和量産交付,量産交付數超 50 萬輛,新增定點數超 800 萬輛,覆蓋 30 多家車企的 80 多款車型,在行業中占據一定優勢。
絕影方案前裝定點的增加,也推動了商湯智能汽車業務業績的增長。據商湯财報披露,2022 年,智能汽車闆塊實現收入 3 億元,同比增長 59%,占集團的總收入的比例由 2021 年的 4% 大幅提升至 8%。
年輕的絕影之所以能實現如此快速的增長,或許得益于商湯科技在 AI 領域的深謀遠慮。
商量、秒畫 " 上車 ",
" 大模型 + 大算力 " 支撐絕影飛奔
2023 年,已被行業内外公認爲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元年。
随着 OpenAI 帶着 ChatGPT 出現在公衆視線後,全球範圍内諸多行業中掀起了一股大模型研發熱潮,商湯科技、百度、阿裏以及 360 科技等科技大廠紛紛發布了各自的大模型産品。
本月上旬,商湯科技在技術交流會上發布了名爲 " 日日新 SenseNova" 的大模型體系,可提供自然語言、内容生成、自動化數據标注、自定義模型訓練等多種大模型及能力。
落地到具體産品上,包括商湯商量 SenseChat、商湯秒畫 SenseMirage、商湯如影 SenseAvatar、商湯瓊宇 SenseSpace、商湯格物 SenseThings、商湯明眸等能力豐富易用的内容生成大模型産品,具備文字語言實時對話、邏輯判斷以及文生圖等諸多能力,在連線 Insight 試用這些産品後,生成内容質量較高。
與商湯相似的是,百度、阿裏和 360 科技先後也發布了文心一言、通義千問和 360 智腦等内容生成大模型産品,同樣具備文字語言實時交互、以及文生圖等能力。
對于商湯來說,除了這些功能之外,它還想把大模型的能力擴展到更多領域。
如上文所述,商湯推出了絕影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已支持蔚來、廣汽埃安等車企産品實現在智駕和智艙等領域的智能化功能。而對于絕影來說,也需要持續不斷的叠代和更新能力,才能在未來适應更多車企的需求。
要實現這一目标,就需要對絕影中智駕、智艙和智雲三大核心能力進行叠代升級。以智駕爲例,要實現這一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提升感知和決策兩方面的效率,這個過程中,雖然有 AI 雲服務可以實現對數據的自動标注,但由于 corner case(特殊場景)的存在,會影響感知層面對陌生數據的标注和決策層對陌生數據的進一步識别和學習。
商湯 " 駕艙雲 " 三位一體,圖源商湯科技
這樣的挑戰同樣發生在智艙領域的能力進化中。相比于智駕,公衆在智艙中的需求會有更多,比如聽音樂、看電影,并想通過語音、手勢等方式來進行交互,甚至在上、下車的過程中,也想要更多的智能化,這些需求就會對智艙中的算法叠代以及叠代頻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 要解決智駕、智艙和智雲等領域融合和發展的這些挑戰,現在業内公認的方案是引入大模型的超大算法和多模态演算能力,進而可以讓智駕和智艙兩大能力進一步提高。" 智能汽車行業資深專家劉曉明對連線 Insight 表示。
對此,商湯率先把這一行業共識在絕影系統中落地。
絕影智駕方面,商湯基于 " 書生 " 大模型,再加上 OpenGVLab 通用視覺開源平台,實現了 10 萬多個數據标簽的智能識别,爲其提供較強的通用感知能力;決策層,也通過 AIGC 相關大模型對 corner case 生成更多樣本,再供 AI 雲對數據快速标注,促進算法學習和叠代。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可以做到數據的感知的閉環和決策的閉環,進而提升絕影 BEV 智駕方面的能力。
對于智艙方面,商湯也爲絕影賦予了語言識别、内容生成等一系列大模型,從而實現車内多音區、多場景和實時個性化的交互,從而在娛樂、辦公和休息等衆多需求中實現整套功能,進而支持絕影在未來探索更多場景。
爲了讓這些場景更快地落地,商湯也讓語言大模型 " 商湯商量 SenseChat" 以及 AIGC 文生圖平台 " 商湯秒畫 SenseMirage" 融入智能座艙中,并在上海車展的展示艙中進行顯示。
比如在駕駛車輛的場景中,在收到郵件無法查看時," 商量 " 大模型就可以化身 " 郵件助手 ",自動爲車主提煉郵件關鍵信息;或者在車内不方便開電話會議時," 商量 " 也可以自動生成會議紀要。
在 " 商量 " 語言大模型對于多輪對話和超長文本的理解能力下,可以進一步節省用戶駕駛車輛時處理工作的時間和精力。除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之外,基于 " 秒畫 " 大模型的支持,也能讓乘坐車輛旅途中變得更有樂趣。
" 商量 " 大模型在絕影智艙中展示
通過展示,可以看到 " 秒畫 " 根據乘客的屬性和喜好,生成各類風格的圖像,在用這些圖像來點綴車艙,讓整個出行充滿藝術氛圍和樂趣。在連線 Insight 的體驗中," 秒畫 " 确實體現了光影真實、細節豐富、風格多變和實時反饋的文生圖能力。
據商湯官方介紹," 秒畫 " 還可支持 6K 高清圖的生成,同時客戶也可根據自身需求訓練生成模型,來滿足各自對智能座艙的功能需求。
要實現絕影爲代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功能叠代,在業内看來除了以上這些大模型的支持之外,還需要高算力的加持。
據商湯官方介紹,旗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AIDC 已于去年初正式啓動運營,作爲 SenseCore 商湯 AI 大裝置計算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AIDC 峰值算力爲 5000 Petaflops(1 Petaflops 爲每秒千萬億次浮點運算),不僅是亞洲最大的超算中心之一,同時最高可支持萬億參數超大模型的訓練。
值得注意的是,商湯對于大模型和高算力的布局很早就已開始。據商湯介紹,早在 2019 年,商湯就以 SenseCore 商湯 AI 大裝置爲基礎,用 10 億參數的視覺模型作爲大模型開發的起點,經過幾年的發展,其已擁有了 320 億參數的通用視覺的模型和接近 2000 億參數的 NLP 大模型;AIDC 智算中心,也于 2020 年就已開工建設。
從時間點來看,2019 和 2020 年正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由電動化向智能化變革的前夕,換句話說,在人工智能領域多年布局的商湯科技,很早就開始爲智能汽車的發展做着準備。
正是商湯較早就在大模型和高算力上布局,以及利用這兩方面的能力來支持絕影 " 駕、艙、雲 " 一體化的構建和融合,才讓絕影的能力被越來越多的主機廠青睐和認可,從而使絕影在目前行業中占據了一定的優勢地位。
就目前來看,商湯絕影身邊雖然還聚集着諸多同樣擁有實力的玩家,但基于商湯在大模型和高算力的繼續叠代和升級下,絕影在未來大概率會繼續飛奔下去,正如絕影名字的由來——曹操之馬、速度極快,蹑影追風。
連線 Insight 旗下矩陣号「連線出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