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爆的一個新聞。
韓國著名女團 BLACKPINK 的當家成員 Lisa,宣布參加瘋馬秀的演出。
并且将于 9 月 28 日 -9 月 30 日在法國演出 5 場。
一時間,不論是國内還是國外,都引爆了熱搜。
原因無他。
一邊是韓國乃至亞洲最具有知名度的少女偶像天團之一的當家成員。
一邊是有着七十年曆史,聞名世界,被英國《觀察家報》稱爲 " 宇宙最好的裸體表演 " 的豔舞表演秀。
但這兩件事撞在一塊就變成了一句極具傳播力的概念:
少女偶像去當脫衣舞娘。
立刻産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比如性别,女性被性剝削;
比如族群,亞女取媚白男;
比如公衆人物,誤導粉絲産生不良影響;
甚至是階層,質疑 Lisa 是不是要以此取悅豪門 ……
每一個都是容易戳中當下互聯網輿論圈最敏感神經的地方。
難怪這個事從上周一直火到現在,甚至可以預見的,會一直爆到演出結束好久。
" 瘋馬秀 " 算得上是徹底出圈了。
Sir 覺得,有必要聊聊這個——
瘋馬秀,到底是個什麽秀。
01
基本的信息,百科詞條裏都寫了。
1951 年誕生于法國一家叫做 " 瘋馬 " 的豔舞夜總會。
以精緻、優雅和性感著稱。
主打的是将裸體、燈光、布景、舞美進行結合,使用聲音、燈光、色彩、裸體等元素展現的前衛藝術表演。
而相比于其他舞台演出它最大的賣點,就是台上的演員,不僅都是面容美貌,身材姣好,體型一緻的女性,而且還讓這些女性,以裸體或者近乎裸體的方式參演。
美其名曰,一個把身體包裹在燈光與煙霧中的立體秀。
這種表演,可想而知從誕生起就主打一個吸引眼球。
可如果隻是裸體秀,似乎與普通的脫衣舞演出拉不開差距。
而且在 1968 年之前,法國法律也不準演員全裸演出。
但在經曆了早年的摸索階段後,瘋馬秀逐漸殺出重圍,在法國聲名鵲起。
靠的是什麽?
創意。
比如 1954 年的浴缸秀,直接讓舞者在舞台上淋浴。
比如在 60 年代的臀部秀,利用燈光斑點大做文章。
比如 80 年代,還出現了修女舞,皇家衛兵舞等 cosplay。
進入新世紀後,更是新增了不少風格與花樣。
因爲這些創意,讓瘋馬秀出圈,并一度進軍美國、新加坡,在世界各地巡演,至今已經有了超過 70 年的曆史,也被稱作 " 世界三大秀 " 之一。
而在此期間,和知名度一起越來越高的,還有——
格調。
不僅對内嚴格要求。
規定了參演女性的身高,體重,三圍等範圍,甚至爲了保證舞台呈現的一緻性,連一些身材的細節,也不放過。
錄取率隻有 4%,而錄取之後,還有 3-5 個月的訓練。
主打一個選拔嚴苛,專業化、标準化。
而且對外,也不斷拓圈。
瘋馬秀的 " 先鋒性 " 吸引了衆多時尚界,藝術界人士眼球,不少人甚至參與其中——
阿瑟丁 · 阿拉亞,塞薩爾 · 巴爾達奇尼,馬塞爾・杜尚,薩爾瓦多 · 達利 …… 尤其是達利,他設計的唇形沙發,不僅成爲了演出的經典布景,至今仍是夜總會大門口的招牌标志。
而在舞台演出方面,更是清一色的業内資深人士,時尚大師,舞美專家,知名戲劇導演 ……
在方方面面都給瘋馬秀的演出增添質感。
随便截圖幾張演出畫面,你就能發現其中的 " 藝術美感 "。
也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瘋馬秀的舞台,也吸引了不少有知名的模特、演員、舞者。
比如英國超模凱莉 · 布魯克,就曾在 2012 年登上了瘋馬秀 " 圓夢 "。
如果這麽看的話。
瘋馬秀應該算是一個世界一流的藝術秀場。
有曆史沉底,有廣泛知名度,有先鋒和時尚,還有藝術加持 ……
那作爲藝人的 Lisa 去參加,爲什麽還會引起這麽多争議?
02
在 2011 年的紀錄片《瘋馬歌舞秀》裏,面對采訪。
被問到如何看待瘋馬秀這項藝術,受訪者謹慎而小心地給節目下定義——
我想這是一種
提升贊美并點燃了
男女之間的情欲誘惑遊戲的藝術
不論是紀錄片中台前幕後演出人員的努力,還是瘋馬秀幾十年來不斷推陳出新的演出節目樣式。
都是在情欲,誘惑,性魅力上做文章。
比如怎樣的打光,更有情緒。
怎樣的姿态,更具美感。
怎樣的編排,更加新穎。
以及哪些唱詞,能夠挑動觀衆的欲望。
哪怕從最苛刻的角度看。
瘋馬秀在做的,也是一個很專業,很嚴肅的事情。
性。
作爲文娛行業從業者,對于性元素。
像婁烨在電影中表達的,它和人吃飯睡覺一樣,是欲望的一種,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不需特别提及,但也不用刻意避諱。
但這個觀點,放在瘋馬秀上不成立。
因爲。
瘋馬秀的藝術形式,就是一個以展現 " 性誘惑 " 爲主要賣點的演出。
也注定了争議——
因爲風俗習慣,文化背景,教育水平 …… 差異,對待性的态度,每個人都不盡相同。
而性,卻又跟衣食住行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可辯駁的發言權。
争論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保守傳統,有的自由開放,有的無所顧忌,有的視若珍寶,有的以此标榜,有的諱莫如深。
因此不論再如何鼓吹瘋馬秀的 " 藝術性 ",如何誇贊它的先鋒、前衛、美感。
都一定有人會不認同。
Sir 完全理解。
這是一個沒法脫離前置條件,具體語境去讨論的問題。
所以回到 Lisa 選擇參加瘋馬秀這個事上。
與其把它總結爲:一個少女偶像要去跳脫衣舞,這個簡單粗暴但有沖擊力的叙事。
不如說,它首先更像是一個——
當公衆人物做了一個注定引發争議的選擇。
大衆應該如何看待的問題。
因此在 Sir 第一眼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第一反應并不是憤怒或驚訝。
而是感歎。
感歎這個營銷的成功。
因爲不論是後續的讨論熱度,還是由此産生的争議,都表明了,瘋馬秀才是最大赢家。
尤其是好奇,它到底給到了什麽價碼,才讓 Lisa 的團隊無法拒絕。
甚至不顧由此帶來的口碑損失。
而目前看來。
Lisa 團隊也沒有因此做出調整,也證明了在他們眼中,此次的收益是正向的。
正向到,可以棄自己的支持者,基本盤于不顧,棄掉過往累積的人氣和相對保守的亞洲受衆。
Lisa 和團隊的選擇,道德上充滿争議,但商業上肯定無可厚非 ……
隻要她能承擔後果。
很多人都會說 Lisa 的選擇,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示範,可能會帶來很負面的價值導向。
那麽。
瘋馬秀,是在剝削女性麽?
03
瘋馬秀的創始人曾經說創辦瘋馬秀的初衷:
讓女孩赤裸的身體也可以賺錢。
紀錄片中瘋馬秀的幕後主創,也提到了她們的受衆中很大比例的是女性,對如今還存在一個能夠裸體展現女性身體的舞台,有着一種自豪。
而這一次,瘋馬秀請 Lisa 的活動,官方宣傳也是,吸引年輕女性客戶。
甚至很多粉絲也以此來标榜——
女性有展示自己身體的自由。
這符合了當下女性主義的浪潮,看起來是一種政治正确。
但是。
别忘了前邊對瘋馬秀的定義,是用藝術的手法,展現性魅力。
所以。
問題或許不是剝削女性。
而是今天我們是否允許性作爲商品,哪怕僅僅放在櫥窗裏被展示。
瘋馬秀是傳統世界裏一顆頑固的釘子,哪怕它已經自我革新、順應潮流,依然刺痛了今天人認知的邊界。
它加工的産品不止直接的性。
而是每個人心中的——
性欲望。
不論是選擇同規格的女性身體,還是編舞中盡可能地展現身體美感,甚至是創作充滿挑逗意味的故事台本。
它當然是一種藝術,在光影中展現出不同的美感。
在紀錄片裏,捕捉到了很多演員幕後的狀态。
她們妝容很精緻,态度也很熱忱,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也很投入。
特别專業、敬業。
如果抛棄他們限制級的裝扮。
這樣的工種,其實和迪士尼樂園裏人偶演員無異。
他們服從于角色。
服從于遊客的期待。
那他們就要讓渡出一定程度的自我,把情感、身體當做服務的一部分。
主題樂園套上了一重價值——造夢。
而瘋馬秀(試圖)套上的價值是——欲望與藝術。
就像有人說。
既然可以有瘋馬秀,如果女性的話語權足夠強,未嘗不可能有 " 瘋狗秀 "。
這一點,在當下的互聯網那個也早已經有了案例——
當性被越來越頻繁地使用作爲商業元素。
即使它本身是無辜的。
在網絡過載的環境下,大家也已經無感和排斥。
所以 Lisa 和瘋馬秀的沖突點。
并非瘋馬秀是罪惡的,是不能被容忍的,就像它已經存在了這麽多年,也沒有網友大肆讨伐。
而是。
Lisa 代表,或者一度代表的是進步。
她是女團偶像,是最年輕一代的少女叛逆、果敢的力量。
而瘋馬秀是一個舊俗。
它需要得到大衆的容忍,正試圖步履蹒跚延續自身的命數。
兩者若是分開,便各有其自洽的理由。
但合在一起,便是說不上來的違和。
是否就像是一個活力四射的少女 …… 要嫁給一身沉疴的少爺,用自己來爲他沖喜?
Lisa 并沒有什麽好罵的。
瘋馬秀也同樣。
隻是有些人在失望中也看清了,Lisa 和瘋馬秀本質上又沒有那麽大的沖突。
無論是少女力量。
還是舞台欲望。
都是在資本包裝出來,準備要販賣給你的。
怎麽就當真了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吉爾莫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