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始開頭,要從這個 " 異形 " 方向盤說起 ...
官方給它的命名爲莫比烏斯方向盤,該命名的寓意與浪漫愛情有關,但我無法想象眼前這個 " 異形 " 方向盤能與浪漫産生任何關聯,我隻知道在目前所有使用 " 異形 " 方向盤的量産車之中,它最有意思。
想必我需要先介紹今天的主角,當然不是莫比烏斯方向盤本身,而是使用了該方向盤的雷克薩斯 RZ。
如果你是習慣将手搭在方向盤頂部的駕駛者,那麽這台 RZ 或許是你最讨厭的車,它不僅要改變你的駕駛姿态,同時也需要你重新适應轉向比。因爲,在這個造型怪異方向盤與車輪之間,并沒有傳統的機械轉向柱,而是采用線束傳遞信号,也就是所謂的線控轉向,外加上它的轉向比可根據車速自動調整,低速狀态下方向盤與車輪的轉向比例爲 1:1,所以當你第一次轉動這個方向盤的時候,神奇的體驗來了。
規規矩矩的将雙手握在 "39 點 " 位置,除了這兩個握點你也别無選擇,低速行駛時千萬不要猛打方向,否則就會是一次小角度轉彎甚至掉頭,而 1:1 的轉向比例也會讓駕駛者聯想到騎自行車的感覺,打多少轉多少的指向性與自行車真是太相似了。
随着車速起來,轉向比不斷發生變化,此時不用再戰戰兢兢,方向盤比例也恢複到了正常車輛的狀态。由于沒有了機械傳動,因路面信息導緻的震動自然也不會存在,所以駕駛者感受到的路感,基本都是通過電機模拟的,是熟悉的賽車模拟器味道。
還記得前不久,智己 LS7 也提供了類似的 " 異形 " 方向盤可選,很快就引發了争議,新奇的造型在原地掉頭、大幅度轉動方向時非常不便甚至讓駕駛者手法錯亂,嚴重影響安全。同樣的隐患在 RZ 身上基本無法構成,低速打滿方向盤僅需要半圈多一點,不存在大幅度轉動方向的可能性,雷克薩斯在這方面顯然更加聰明一些。
爲了這個莫比烏斯方向盤,你需要适應的不僅是可變轉向比,還有一系列的燈光、雨刷操作,獨特的方式有種駕駛超跑甚至 F1 的錯覺,這對于初次上手的駕駛者來說可能無法第一時間找到對應的功能按鍵。不過,莫比烏斯方向盤目前在中國并未獲得法規的允許,這也意味着 RZ 全系都無法擁有,所以上面我所提及的有趣之處,絕大部分朋友暫時都體驗不到。
關于雷克薩斯 RZ 的其它方面,我想大家最關心的也隻有駕駛感受了,因爲設計方面它除了長得比全新 RX 更加激進一些之外,它與後者确實比較相似,當然我知道全新 RZ 基于純電平台打造而來。
内飾也是大同小異,但 RZ 提供了絨布内飾可選,這在日系車當中就是最高等級的内飾材質,舒适性和不同季節的适用性确實是真皮無法媲美的。
這次試駕完全針對賽道和封閉場地的模拟路況,感受可能會與日常駕駛有一些差異。兩台電機的總功率加起來有 313Ps,峰值扭矩 434.8N · m,零百加速時間 5.3 秒,這些參數放在電動車上并不會讓人感到驚訝,明顯的推背感當然存在,隻不過這種無聲的 " 快 ",與同場的 RX500h 給人帶來的興奮感确實不一樣。
DIRECT4 電子動态四驅系統的前後軸動力分配可在 0:100-100:0 之間,實現了更穩定的出彎和入彎效果,确保動力都用在了最佳位置。
模拟路況的駕駛簡單體驗了碎石路,包括賽道的行駛我也認真感受了底盤濾震能力,RZ 的隔絕感确實不錯,整體質感就是豪華品牌該有的水準,與同平台的豐田車型明顯高出了幾個檔次。
此次對 RZ 的試駕是短暫的,但即便是簡單的相處,它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包括莫比烏斯方向盤和底盤質感,雖然短時間内可能無法在開放道路再次體驗到 " 異形 " 方向盤的快樂,但作爲一台 " 買菜 " 屬性較強的 SUV,我也更期待它在開放道路的實際表現,之後拿到試駕車的話,我會與 RZ 更進一步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