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卻因一筆兩萬元借款反目成仇,曆經 13 年的追讨與法律拉鋸戰,最終在法官的調解下握手言和。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日,一起跨越 13 年的民間借貸糾紛在江蘇鹽城阜甯法院畫上了句号。
2012 年 8 月,王某因生意資金周轉困難,向好友張某借款兩萬元,并承諾按時歸還。然而,還款期限一到,王某卻以各種理由推脫,遲遲不還。張某多次催讨,王某僅償還了 6500 元後便再無下文。無奈之下,張某将王某告上法庭。
法院受理此案後,經調解,王某需償還張某 13500 元。然而,調解書生效後,王某依舊拒不履行還款義務。張某隻得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法官迅速展開調查,全面查詢王某的财産狀況,并多次與其溝通,明确告知其拒不履行法律義務的嚴重後果。
在執行法官的耐心調解下,王某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表示願意和解并先行償還部分款項。張某也同意解除對王某賬戶的查封。雙方當場達成和解,雙方握手言和。
" 金錢與友情的平衡,需要每個人用心去把握。" 法官提醒廣大群衆,民間借貸時務必簽訂規範合同,保持清醒頭腦,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糾紛。更重要的是,誠信是立身之本,一時的失信不僅可能失去友情,還可能承擔沉重的法律責任。
來源: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