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會想到,今年暑期檔," 東亞家庭關系 " 殺瘋了。
前有内地票房冠軍《抓娃娃》,光靠 " 親子關系 " 這一個核心,就斬獲 30 多億的票房。後有泰國 2024 年票房冠軍《姥姥的外孫》成功引進,創下泰國電影的觀影記錄。
争議與好評齊飛,治愈和恐怖兼具。東亞人的觀影舒适區終于來了——
《姥姥的外孫》在泰國上映時,連續四周蟬聯票房冠軍,爲泰國電影史上,第五部全球總票房超過 10 億泰铢(約合 2.02 億元人民币)的電影。
豆瓣評分 9.0,海報上一家人其樂融融,宣傳語卻是" 東亞家庭圖鑒 "" 真金喚真情 "……
不少觀衆帶着看宅鬥、看狗血、看八卦、看反目成仇的心态進場,抹着淚、腫着眼出來。
有人說導演是下一個是枝裕和,拍出了一個家庭的哀與愛;
有人說,電影真實台詞犀利,戳中了東亞家庭最深的隐痛。
圖源:豆瓣電影
不少人看完電影,在觸動共情之餘也感到大快人心," 捆綁一代代母親、女兒、姐姐、妹妹的繩索,終于被搬上了銀幕 "。
沒有振聾發聩的金句,沒有挑逗神經的 " 高光時刻 ",這部一點都不痛快的電影,真的有如此的力量嗎?
故事圍繞一個生活在泰國的華裔家庭展開:
主角阿安,一個辍學做遊戲直播、滿以爲能賺大錢的無業青年。
夢想着一夜暴富、自己養活自己、賺錢給媽媽,現實情況是直播間在線三四人,前途和收入都堪稱渺茫。
經驗不足是一方面,眼高手低、性格浮躁是另一方面。
清明節掃墓,給墳包撒花都做得潦潦草草,年事已高的姥姥看不下去,親自爬上墳包代勞,卻不慎摔倒,被送進醫院。
一通檢查下來,被查出了腸癌四期,生命隻剩一年光景。
另一邊,阿安的爺爺去世了,給孫子阿安的遺産,隻有一條純銀的腰帶;幾個兒子也隻是分到一些錢。
阿安的表妹雖是外孫女,卻因在爺爺生前曾細心照顧,繼承了爺爺價值不菲的房産。
表妹對着阿安輸出金句:" 老人最想要,兒孫又給不了的是什麽,是時間。"
阿安決定照葫蘆畫瓢,去照顧身患絕症的姥姥,從而拿下姥姥的房産。
對阿安來說,姥姥就像是遊戲裏的攻略對象:
爲了争到房産,自己需要努力 " 刷好感 ",打敗大舅舅和小舅舅,把自己在姥姥心中的好感度排名,提到第一名。
于是,連姥姥組織的家庭聚會都從不參加的阿安,一轉先前的冷淡态度,隔天就住進了姥姥家。
當起 " 全職乖孫 " 的他,幫姥姥買飯、捏腿、打牌、散步、逗開心,淩晨起床陪姥姥經營粥店、做化療,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姥姥在病重之時,還是把唯一的房産留給了嗜賭成性、連親媽的錢都偷的小舅。
理由是 " 你小舅舅一個人無法生活下去 "。
阿安的如意算盤落空,再加上 " 付出沒得到肯定 " 的失落,怒斥姥姥愛錯了人、信錯了人、幫錯了人,撒手不管姥姥。
小舅舅卻扭頭就變賣了房産,用來還賭債,把姥姥送進了幾個人擠一間房的療養院。
終究,還是阿安和媽媽于心不忍,将姥姥接回了自己家,姥姥也是在女兒的房間裏,在阿安的陪伴下,走到了生命的終點。
阿安的轉變并非驚天動地,可 " 什麽都沒得到 " 的他,對姥姥說 " 我們回家 " 時,對姥姥唱起她家鄉的搖籃曲時,選擇的是 " 真金 " 還是 " 真情 ",已經一目了然。
故事卻沒有就此結束,而是安排了一個更加圓滿的結局:
姥姥去世後,阿安接到了銀行打來的電話,姥姥在銀行爲他留下了一筆成長基金,足足有一百萬泰铢。
這是從阿安一年級開始,姥姥爲他存的錢。
已經重拾親情的阿安,也兌現了兒時 " 我要用這筆錢給姥姥買新房子 " 的承諾,爲姥姥購置了生前一直心心念念的高檔墓地。
送葬路上 ,阿安坐在棺材旁邊,說:
" 姥姥,你在我心裏排第一。"
不知是否與姥姥的華人身份有關,這部泰國影片,片尾曲裏出現了中文:
" 想說的話太多,你是我今生美好的兌現,曾經錯過的話,還能聽到嗎,有句話帶給她,是我愛你啊。"
親情、财富,遺産、遺憾,補償、圓滿 ……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姥姥的外孫》,應該是:" 奔着遺産去的外孫,最終重拾了愛。"
普通嗎?太普通了,普通到有點俗套。
更何況,這部電影在叙事方式、鏡頭語言上,也沒有什麽炫技、特效、強行煽情,隻有質樸平實的生活細節,營造了 " 哀而不傷 " 的故事氛圍。
姥姥不再穿大兒子送的、不合腳的鞋子,是暗暗的失落、沉默的失望;衣服下擺解開的紐扣,是姥姥日益嚴重的病情;被雨打落的石榴花,是 " 姥姥的花兒落了 " 一般的殘忍暗示。
可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卻在平實的表象下,具備了手術刀般的鋒利與精準——
老年孤獨、養老問題、遺産争奪、母職犧牲、女兒的困境、溫情之下赤裸裸的利益鬥争 …… 它在觀衆面前,讓角色一點點自然地呈現和轉變,也一層層剖開了東亞家庭的複雜内核。
在這部電影裏,幾乎每個人都能找到關于自己生活的投影,大家紛紛在共情之下落淚。
" 最真實的家庭關系,人和人之間既近又遠,真心裏混雜着算計,代際之間永遠有偏愛和虧欠。"
" 結尾配樂好大聲,幸好,這樣就能掩蓋我的哭泣聲。"
" 坐在第一排,身後是此起彼伏的抽泣聲。"
在電影評分頁面,超過半數的觀衆爲《姥姥的外孫》給出五星好評。
但眼淚之外,不少人心裏始終有一種說不出的别扭和不對勁——
" 作爲女性的觀感其實不太輕松。"
" 感動是感動,但看到女兒的待遇,心情就變得很複雜。"
不難看出,這部電影給所有人甩出的,是一個經典問題:
錢重要,還是親情重要?
主人公阿安最終的選擇也不意外:親情重要,而且親情一直都在、遠比你想的要強大。
的确,電影中不乏強調親情的劇情和細節:
姥姥家門口的石榴樹,連備受溺愛的小兒子,都不被允許吃上面的果實,小兒子酸溜溜地說 " 你是要留給你疼愛的大兒子吧 "。
實際上是因爲,姥姥答應了年幼的阿安,這棵在他出生時種下的樹,結出的果實 " 隻給你吃,不給任何其他人吃 "。
姥姥愛吃牛肉、卻多年不再吃,是因爲大兒子兒時生病,她許願說隻要他能康複,這輩子都不再吃牛肉。
兩個兒子爲了 " 誰帶媽化療 " 争吵不休時,年幼的孫女輕輕将手放在奶奶的額頭上,說:" 我将來要當醫生,治好奶奶的病。"
阿安從最初完全聽不懂姥姥的家鄉話,到最後能給彌留之際的姥姥唱家鄉的搖籃曲,安撫她的恐懼 ……
阿安爲姥姥擦背
可另一邊,母親的犧牲、女兒的犧牲,加上重男輕女的底色,一直貫穿影片始終。
大兒子一家帶着姥姥去廟裏祈福,姥姥的許願簽上寫了自己、寫了三個兒女、寫了外孫;可大兒子的許願簽上,隻有妻女。
姥姥爲他找借口:" 他有自己的家庭,多關心自己的家人是應該的。"
随即被阿安的一句反問戳破," 你不是他的家人嗎?"
而對于第一時間調班不眠不休、跑來照顧的女兒阿秀,母女倆卻在泳池拌起嘴來:
" 每次你想給我做些好事的時候,都會給我帶來麻煩!"
其中關于重男輕女的情節,甚至稱得上赤裸醜陋——
姥姥去繼承了父母大筆遺産的親哥哥家裏,上一秒兩位老人還伏着彼此肩頭深情合唱 KTV。
下一秒,當姥姥提出自己得了癌症、要錢買墓地的需求時,哥哥翻臉不認這個 " 外姓人 ",不僅一分錢都不給,還讓她永遠不要再來了。
哥哥還洋洋自得地說:" 父母就算把遺産給了你,也會被你那個老公敗光。"
姥姥卻近乎崩潰地反駁說:" 那個老公也是父母給我選的!"
她作爲幾乎唯一照顧父母的人,壓抑幾十年,終于質問出那句 " 爲什麽付出最多的,什麽都得不到 "。
可扭過頭,依舊将房産給了付出最少、嗜賭如命的小兒子;留給女兒的隻有一句 " 阿安一直問我最愛誰,我真的不知道,但我最想你陪在我身邊 "。
女性被婚姻、子女占領,被愛和親情蠶食,最終什麽都得不到,卻又将這種命運施加給下一代女性,下一代女性又義無反顧地踏入其中 ……
這樣的呈現,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我們都要承認,它諷刺、殘忍,卻極度真實。
在家庭、工作中辛苦轉圜的女兒阿秀,眼看弟弟拿走了房産,卻還是選擇了在弟弟放棄媽媽時,将她接到自己身邊,安慰自己說:
" 雖然什麽都沒得到,但付出總比得到更讓人安心。"
這樣不斷輪回的命運,在電影中,看不到任何反抗的影子,有人覺得這樣的表達太過溫吞,可這是現實中千萬女性、千萬母親和女兒的真實處境。
一代代的女人都用 " 付出更安心 " 麻痹自己,讓 " 女性沒有家,隻有犧牲與奉獻 " 這一悲哀的現實代代傳承。
可惜的是,這部電影隻是把這塊遮羞布掀起一角,又輕輕蓋上了。
就像那句乍一看石破天驚的 " 兒子得到遺産,女兒得到癌症 ",其實出現在母女之間的 " 親子時刻 " 裏,是埋怨,是訴苦,但更多是認命。
這句控訴無人應答,輕飄飄地落在地上,就像無數足以撕裂家庭的矛盾,處理方式往往隻是一句 " 還吃不吃飯了 "。
那一百萬教育基金,在這塊遮羞布上,又描金繡鳳了一番,皆大歡喜的大團圓之餘,留下一個讓人不敢深思的問題:
如果阿安是外孫女,這一百萬還會存在嗎?她是不是也隻能得到一句 " 我最想讓你陪 "?
豆瓣點贊最多的評論之一,說 " 哭不是因爲感動,而是照了鏡子。"
這也是《姥姥的外孫》的局限所在,如果觀衆自身不是 " 姥姥 " 和 " 媽媽 ",而是 " 舅舅 " 和 " 外孫 ",它的魅力就會打折扣。
辛酸和悲涼,會被那 100 萬遺産,掩蓋在大團圓結局之下。
《姥姥的外孫》因爲對東亞家庭的寫實描摹和詩意氛圍,有觀衆不免聯想到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風格。
可寫實之外,是枝裕和對東亞親情的呈現,顯然更進了一步。
在是枝裕和的家庭電影中,同樣不乏傳統性别角色:
《步履不停》中嚴肅寡言的父親,爲了不想被鄰居看到自己拎着便利店袋子的模樣,一輩子沒操心過家務事。
與他的潇灑形成對比的,是總在廚房忙碌的妻子,陷在各自生活困境裏、對原生家庭頗爲疏離的兒女們。
《步履不停》
是枝裕和電影中,也不乏屋檐之下家人争執的情節——
母親稱新晉兒媳婦是 " 二手貨 ",挑剔她守寡不足 3 年就再婚,但很快被一旁的女兒反駁。
一方面,導演用鏡頭捕捉着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掙紮與成長。
另一方面,也不放過通過隐藏在生活裏的細枝末節,通過新老觀念的交鋒,借角色之口完成電影應有的價值表達。
而這恰恰是《姥姥的外孫》中所缺失的。
這種價值表達在同樣拿來對比的另一部影片,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中呈現更加直觀清晰。
《天水圍的日與夜》
電影中,姥姥生病住院、媽媽爲生活操勞的設定,都與《姥姥的外孫》十分相似。
但不同的是,姥姥嘗出了燕麥粥是自己女兒做的,無言地落淚。
安安的媽媽用自己的默默付出,換來兩個兄弟富足的生活,最終兩個兄弟也反過來,供安安讀書。
電影像一雙溫柔的手,托住了這份親情,讓女性的付出有了尊嚴。
這讓看完電影的觀衆尤其是女觀衆,感到 " 被看到 " 和 " 被安撫 "。
" 在悲戚的淡淡中,感受到真實的溫情。"
不難看出,無論是是枝裕和的電影中,還是在《天水圍的日與夜》裏,導演所展示的真實世界,始終不是徹底悲劇性的,犧牲會被看見、被承認。
得不到的回報,缺口就赤裸裸地呈現在觀衆面前,不會被一句 " 付出比得到心安 " 而消解,期盼 " 懂的人自然懂 "。
相對之下,《姥姥的外孫》盡管做到了細節之處流露真情,但電影缺乏明确的表達,讓結局陷入俗套,也讓這個家庭故事内核略顯陳舊。
但不能否認,它依舊是一個真實的好故事。
《姥姥的外孫》是 33 歲的導演帕特 · 波尼蒂帕特執導的第一部長片作品,在此之前,他執導的劇版《天才槍手》大獲成功。
在一次采訪中,導演帕特提到,想通過拍電影,試圖搞清楚在東亞家庭關系中,愛到底以何種方式延續?
目前來看,對于這個複雜的命題,導演仍有很大空間探索。
事實上,把鏡頭對準真實世界,進行或冷靜或溫情的描繪,一直是此類電影的共同點也是魅力之處。
但區别在于,電影主創對于現實世界結構性的不公平,是否自知。
這種不公平不僅僅隻是作爲反映現實的素材而存在,恰恰相反,電影對其進行描繪,是爲了讓人在共情中,看到未曾注意到的事情,期待一種改變,甚至觸發反思。
換句話說,對于東亞家庭的故事,觀衆在 " 照鏡子 " 之餘,更期待的是新的叙事出現,而不是新一輪的自圓其說。
裂縫之處必有陽光,不止步于此,才意味着我們有新的可能。
鏡鑒之外,希望 " 姥姥的故事被大家看見 ",隻是東亞家庭電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