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騰訊拆牆,頭部主播喝湯?
1 月 21 日抖音全面放開後,頭部主播張大仙首播《王者榮耀》,五小時直播結束後,觀看人次超 4500 萬。從流量獲取難度和直接收入潛力來說,抖音是主播們 " 眼饞 " 許久的選擇。有主播更是說出," 晚上坐那唠十分鍾,就哐哐入賬 3 個 W(萬)。" 而有騰訊内部人士告訴「市界」,現在内部的共識就是搞抖音。
" 可以說三個視頻就能刷到一個《王者榮耀》直播。" 一位抖音用戶感歎道。
1 月 21 日晚,預熱了近一周的《王者榮耀》終于熬過灰度測試期,相關直播權限在抖音全面放開。" 全抖音都在慶祝王者直播 " 話題詞很快沖上抖音熱榜。
封禁五年後,以《王者榮耀》全面解封爲标志,字節和騰訊終于迎來了 " 世紀牽手 "。
" 騰挪 " 中的張大仙
開播一分鍾,人氣 10w+,十分鍾,人氣破百萬。
這是抖音全面放開下,頭部主播張大仙正式首播《王者榮耀》的數據。五小時直播結束後,觀看人次達到 4719.7 萬,人數峰值近百萬,累計點贊超 10 億,新增百萬粉絲。
同步開播的還有從 B 站轉來的《王者榮耀》職業選手夢淚,雖雙方都有明星刷禮物助陣,但夢淚的觀看人次、人氣峰值等都相較于官方推流的張大仙差一倍多。
頭部主播熱鬧開播,中腰部主播也蹭上了一波熱度。據「市界」不完全統計,截至 1 月 22 日淩晨兩點半,還在直播《王者榮耀》的主播中,人氣維持在 1 萬的還有四位,1 萬以下的有近 30 位主播。
對時常輾轉于各大不穩定的遊戲平台之間的遊戲主播們來說,抖音的開放,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從流量獲取難度和直接收入潛力來說,抖音都是他們 " 眼饞 " 許久的選擇。有主播更是說出," 晚上坐那唠十分鍾,就哐哐入賬 3 個 W(萬)。"
" 不容易啊,等這一天等好久了!" 官宣能在抖音直播《王者榮耀》後,張大仙這麽感歎道。
(圖源 / 達多多;@張大仙 抖音賬号)
張大仙在抖音可過得春風滿面:12 月 2 日官宣入駐抖音,入駐當日迅速登頂抖音百強榜和人氣榜,獲超 10 億點贊。半個多月時間,賬号粉絲就破 5000w 了。而入駐抖音之前,張大仙在虎牙擁有粉絲 2940 萬,粉絲量翻了一番。
1 月 18 日,張大仙空降《王者榮耀》直播間,體驗自己最拿手的李白新皮膚,在試播并未推流的情況下,張大仙在《王者榮耀》直播間僅播出 80 分鍾的累計在看人數,就已刷新了此前在虎牙直播 4 年的前三曆史紀錄,數據測試期就能獲 1 億點贊。
對一度停播超百天的張大仙來說,這是一次久違的揚眉吐氣。
2017 年,從企鵝電競轉到鬥魚後,張大仙在鬥魚經曆了兩年的 " 甜蜜期 " 後被鬥魚封殺,在合同期滿時便轉去虎牙,首秀達到了 2600 萬人氣的巅峰熱度,其數據遠超出其他主播。張大仙剛到虎牙時,也是《王者榮耀》這款 " 國民級 " 遊戲的巅峰期,也因此,虎牙給出的簽約費就高達千萬,但坊間傳聞後續合同沒談妥,張大仙不滿意虎牙開出的價碼,甯願停播。
在以張大仙爲代表的遊戲主播們在各大垂直遊戲平台中 " 騰挪 " 之時,一個難抵的曆史趨勢是:遊戲直播平台很難再開出高額簽約費了。
此前産業處在高速成長期,平台需要用資金換流量,各大平台願一擲千金簽約主播,以此帶動流量的增長,而流量的增長能帶來更高的估值空間。
但遊戲直播發展近十年,鬥魚和虎牙的雙寡頭組合在曆經 " 千播大戰 "、合并失敗,熬走騰訊旗下的企鵝電競後,雙雙攜手步入了寒冬:2023 年 11 月,鬥魚創始人陳少傑被依法逮捕,而在此三個月前,虎牙創始人兼 CEO 董榮傑離職,頭部主播張大仙也停播。
截至發稿,鬥魚市值隻剩 2.56 億美元,每股低于 1 美元;虎牙則爲 8.09 億美元。去年 11 月 15 日和 12 月 7 日,虎牙和鬥魚分别發布 2023 年 Q3 财報,營收分别同比減少 30.72% 和 24.42%,再創新低。
就在騰訊字節宣布聯手的這一周,其他平台的主播也在 " 負隅頑抗 "。
此前,鬥魚主播托米在直播中接到官方電話并做出 " 預告 ",說三大平台将派出托米、狂魔哥、天賜于 21 日晚領隊三支隊伍比賽。
但戲劇性的是,虎牙直播狂魔哥突然宣布自己将退出虎牙,并官宣自己也将于 21 日晚開啓《王者榮耀》首播。但當晚又反悔,說自己因爲存在天價違約金無法跳槽。" 我在海對面(指抖音)幹一年,等于我在牙幹十年。" 狂魔哥透露,自己的違約金高達 9000 萬元。
不久前,快手的遊戲主播陳澤 @菇蘑吃不 也在微博上曬出起訴書,某文化傳媒公司要求其繼續履行直播協議,并要求支付違約金 1000 萬元。原告系國内知名短視頻、直播及解說分享平台的合作運營方,亦是快手直接控制的關聯公司," 一個億 " 的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他本人随後在抖音開啓首播,直播間高峰期 270 萬人在線,期間嘉年華、禮物不斷,抖音粉絲很快破千萬。
種種 " 整活 " 之下,透露出的是其他平台對抖音這個流量霸主的忌憚和擔憂。
另一邊,抖音主播收入來源主要是禮物打賞,廣告分成(小手柄)和直播帶貨。對于張大仙等一衆此前靠天價簽約費賺錢的遊戲主播們來說,這是一片全新的競争地。畢竟,在度過最初的平台推流期後,能否很好地适應抖音生态,從一個純粹的遊戲垂類主播轉型,都還是未知。
一個前例是:張大仙之前,于去年年底從鬥魚跳槽來的 DNF 頭部主播旭旭寶寶,近期就出現了流量下滑,一度直播時人氣跌破 10 萬 +,粉絲都在刷屏調侃 " 拉了拉了(指面子和能力大大下降了)"。
頭部主播童錦程也在直播時分析,此次合作之後,抖音一定還會捧起另一個很成功的《王者榮耀》主播,就像捧出 " 普通人 " 于文亮,讓普通人看到希望," 它一定要讓素人成爲網紅,這個平台才會對普通人有吸引力,才會讓更多的内容創作者湧進這個平台。"
早有迹象的 " 拆牆 "
《王者榮耀》于 2019 年在抖音全面禁播,距今近 5 年。騰訊和字節跳動因侵權問題也一直紛争不斷。
自 2016 年起,騰訊就多次狀告字節跳動,包括對其旗下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短視頻、火山小視頻等産品提起 8 項訴訟,分别涉及《王者榮耀》《穿越火線》《英雄聯盟》三款遊戲,指控其旗下平台直播騰訊系遊戲的行爲侵犯了著作權。
2019 年,《王者榮耀》在抖音全面禁播。法院裁定字節旗下公司不得直播《王者榮耀》,并判賠騰訊經濟損失 60 萬元,這也成爲國内遊戲直播行業首個 " 行爲保全禁令 "。2021 年,法院判決抖音火山版停止直播相關遊戲,并賠償原告騰訊 800 萬元。
禁令的實施,對抖音直播業務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抖音直播《王者榮耀》的流量一度下降了 90%,衆多主播也紛紛轉向其他平台。
此前 " 強勢 " 的騰訊,手握《王者榮耀》這柄流量利器,還投資遊戲直播平台,自然不願意讓正在擴張直播業務的字節分一杯羹。
2020 年 4 月,騰訊增持虎牙成爲其最大股東,半年後虎牙和鬥魚簽訂合并協議,然而,2021 年該合并案遭反壟斷調查被叫停,虎牙也從 2022 年四季度由盈轉虧,用戶規模停滞增長。去年 8 月,虎牙創始人兼 CEO 董榮傑離職,8 月 14 日,頭部主播張大仙最後一次在虎牙開播。
另一邊,曾花錢出力,四處收團隊買産品,自己下場做遊戲的字節,也以十分決絕的态度,宣告了遊戲業務的終結。
2023 年 11 月,字節跳動官宣,旗下遊戲業務朝夕光年将進行大規模業務收縮。而就在字節被爆徹底放棄遊戲的那個周日,百天未露面的《王者榮耀》頭部主播 @指法芬芳張大仙 z 微博官宣,即将要在抖音直播《王者榮耀》。彼時就有業内人士對「市界」分析,這預示着抖音或對騰訊遊戲的全面 " 解封 ",兩者都找到了利益交集最大點。
2018 年,字節殺入遊戲賽道之時,是發覺遊戲對抖音的貢獻極高,因而下場自己做遊戲,花費了高溢價去挖人、搶項目,但這不是一個入局遊戲的好時機。版号數量下跌、遊戲組建難度逐步升高,尤其是進入 " 後原神時代 ",各家都在拼重投入,拼自研,投入成本水漲船高。此前有 "App 工廠 " 之稱的字節,也将業務重點回歸了抖音和 TikTok。
尤其是,字節和騰訊的互聯互通之後,明顯是把流量開放給外部的效益更高,遊戲早已不再是字節最大的廣告主,抖音電商才是整個字節跳動最重要的變現來源,遊戲的戰略意義遠不如三五年前。2023 年以來,小遊戲、短劇等買量 " 大戶 " 的出現,更坐實了字節做 " 賣水人 " 的性價比之高。
而對騰訊來說,要守住自己遊戲廠商的鐵王座,更需借助新渠道。比如,飽受内部重視的派對遊戲《元夢之星》上線時,騰訊就借助張大仙轉戰抖音的首播來做宣傳,當晚吸引了超過 6000 萬人觀看,最高在線人數超過 200 萬。
誰更需要誰?
" 現在騰訊内部的共識是搞抖音。" 一位騰訊遊戲人士告訴「市界」,内部看到了《蛋仔派對》借勢抖音 " 翻盤 " 的案例,很是羨慕,總監開會時都在強調重視抖音渠道。
一位騰訊遊戲員工回憶,很長一段時間内,騰訊在内部管控較嚴," 項目組如果有抖音的運營需求是要寫備注的。" 但逐步放開後,到抖音買量做發行成爲共識。
2023 年春節期間,《蛋仔派對》殺入 iOS 總暢銷榜前十,僅次于《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其實早在 2022 年 5 月,《蛋仔派對》正式上線之時,沒能引起太大水花,直到 2022 年底,《蛋仔派對》憑借在抖音和小紅書的傳播迎來了大規模社交裂變與傳播,才徹底破圈爆火。
2023 年 12 月 2 日,張大仙的首秀就播了 DOTA、《元夢之星》,直播觀看人次超過 6000 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逼近 250 萬,坐穩了抖音遊戲直播一哥的名頭。
而就在張大仙首秀當天,隔壁網易《蛋仔派對》也開啓了直播帶玩。《元夢之星》《蛋仔派對》在抖音直播上都挂載了 " 小手柄 ",沖刺下載量,開啓了派對手遊大戰的序章。
小手柄功能,讓主播可以挂上遊戲的推廣鏈接,觀衆點進去就能直接下載、遊玩遊戲,主播也能通過觀衆的遊玩行爲獲得分成,跑通這套機制的抖音便可坐享其成,做遊戲行業的過路費生意,要比自己下場做遊戲風險更小還更賺錢。
2023 年下半年開始,抖音就接連簽約了旭旭寶寶、馮提莫、柯潔等知名主播。但和 2016 年 " 千播大戰 " 砸錢搶人不同,抖音吸引主播靠的并非天價的簽約費,而是自身龐大的流量和用戶池,旭旭寶寶前些日子也在直播中回應 " 和抖音簽約沒有簽約費,收入主要靠禮物和廣告 "。
而《王者榮耀》自 2022 年以來拉新和流水下滑,遊戲收入增長減緩的騰訊,在續接 " 爆款 " 産品上始終憋着一口氣,也隻能寄希望于新血液的激活。" 肯定是騰訊更需要這波流量。" 多位業内人士對「市界」表達了相似的觀點。
除了《王者榮耀》外,騰訊旗下遊戲都在逐步 " 入駐 " 抖音:1 月 20 日,還在灰度測試試播《王者榮耀》期間,騰訊就緊接着官宣,1 月 25 日,其旗下另一王牌遊戲《和平精英》也即将開啓抖音直播,号召玩家去抖音看《和平精英》賽事。
一邊是亟待新血液激活老遊戲的騰訊,一邊流量勢頭正盛需借勢再賺新增量的字節,巨頭握手,但終究還是,頭部主播們赢回了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