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制 | 何玺 排版 | 葉媛
一張在新疆公路上拍到 " 諜照 ",讓小米汽車再度成爲全網關注焦點。小米汽車真的要來了!
小米汽車再曝 " 諜照 "
進入 2023 年以來,關于小米汽車的每一點蛛絲馬迹,似乎都會成爲跨行業的熱點話題。而這一次的熱議浪潮,就是源于某平台網紅博主,近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 - 昌吉快速路上拍到了 " 四輛小米測試汽車 " 的 " 諜照 "。據他的描述,當時他看到的汽車 " 配備黃色卡鉗和銳利的内飾中控台邊緣 ",從他發出的照片可見,新車較長的車頭和溜背造型,顯示其采用了轎跑車型。該博主認爲小米的新車讓人感覺 " 姿态真的蠻不錯 ",值得期待。
作爲核心當事方,小米創始人雷軍似乎并沒有爲新車的曝光感到不快,恰相反,他在 8 月 19 日下午在社媒大大方方地發了一條帖子,表示 " 測試一下小米 MIX Fold 3 徕卡光學、四攝五焦段 "。雖然他并沒有直接發車輛本身的照片,但還是在帖文之下曬出了團隊合影。同時他 IP 屬地也顯示爲 " 新疆 "。不少閱讀此貼的網友,立刻就得出自己的結論:雷軍真的在帶領團隊赴新疆測試新車,而且他也等于在以暗示的方式,與前面曬出 " 諜照 " 的網紅博主默契配合,向外界宣告小米新車已經在全面路試,或距離正式推出已不遠。
稍回顧一下今年以來的新聞不難發現,小米新車所謂的 " 諜照 " 曝光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例如在年初 1 月上旬,就有網友聲稱在小米科技園路段抓拍到了一輛 " 疑似小米測試車 "。當時他發布的 " 諜照 " 中,雖然車前臉等部位在遮蔽下無法看清,但其車頂的激光雷達、側面尾部的固态激光雷達等元素還是能夠看出,另外從 " 流出的 " 車尾部位圖中還可隐約看到尾翼。照片流出後,科技博主們紛紛對小米新車是否會采用比亞迪的磷酸鐵锂刀片電池、以及該車是否會推出高配、低配兩個檔位量産型号,進行了大範圍的猜測和争論,此事一時成爲全網出圈話題。而小米官方在面對衆多追問下,卻并沒有做出過正面回應。
就在 1 月份的 " 諜照 " 事件漸漸平息後不久,小米汽車的相關消息在今年 6 月底又浮上水面。這一次的熱議焦點是某博主所上傳一張圖片,其中顯示他正在與小米的智能助手 " 小愛同學 " 進行交流,當他詢問小米新車可能會賣什麽價格時," 小愛同學 " 表示小米汽車标準版的起售價爲 14.99 萬元,并提供單電機和雙電機兩個版本,WLTC 測試續航裏程最高達到 800 公裏,配置爲四驅雙電機,WLTC 标準下的續航裏程達到 700 公裏。這次事件後來被證實爲誤傳,小米官方出面證實," 小愛同學 " 并沒有回答過任何關于新車情況的問題,網絡傳聞純屬虛構。
雖然這幾次 " 曝光 " 的過程并沒有什麽實際價值的信息,但網民們在熱烈讨論中對小米造車表現出來的的高度關注和興趣,卻盡顯無疑。
" 價格 " 仍是用戶關注焦點
這次再度曝光 " 諜照 " 的小米測試車,引發了許多資深車迷和科技愛好者,對新車各方面情況的熱烈讨論。例如,該車是否會采用封閉式前臉設計,是否會因此而影響車身的空氣動力結構,以及新車是否會在中控位置搭載大尺寸屏幕等。不過令行業人士感興趣的是,在各大平台關于小米新車的議論帖子中,涉及到外觀設計、技術架構方面的讨論雖然熱度不低,但其受關注程度卻遠不如對新車價格方面的評論。而且随着時間的推移,關于小米新車到底 " 會定什麽起售價 "、以及小米新車 " 最低 " 和 " 最高 " 價格會處于什麽區間的問題,在相關讨論中占據的比例也在不斷增長。
而在部分科技媒體則表示,小米新車會配置 "101 千瓦時 " 電池容量、并且還将搭載 " 含金量不錯的自研芯片和車機系統架構 " 後,不少評論更是認定小米首款車的定價有可能 " 達到 30 萬以上 "。于是關于小米新車的大量網絡議題,就迅速向 "30 萬 + 的小米汽車賣的動嗎 " 這個方向集中了。
顯然,除了外觀外,小米汽車最爲用戶關注的焦點,依然是價格因素。
而從今年内上兩次小米汽車沖上熱搜的過程來看,情況與這次也很相似。例如,在 1 月上旬的那次 " 諜照 " 事件中,大量網友關注的焦點,先是集中在該車到底是 " 很像保時捷的帕拉梅拉 ",還是 " 長得像比亞迪漢 " 上,随後又偏向該車底盤架構是否 " 前懸架不雙叉臂,而後懸架爲多連杆形式 " 的讨論上。但沒過多久,新車 " 定價會在 30 萬元上下 " 的議題迅速搶占了 "C 位 ",成爲所有相關帖子和評論中數量占據最大頭的内容。當時甚至還有不少網民基于這 "30 萬元上下 " 的預估,對小米造車 " 是否有生存能力 " 展開了激烈争論。
而在 6 月底的 " 小愛同學曝光新車 " 事件中,網友們的熱烈讨論再度陷入了這個模式。當小愛同學剛剛據稱 " 透露 " 了新車細節時,大多數網絡輿論還在熱衷于讨論新車的電機功率,以及單電機版和雙電機版在零百加速性能上的差距,但不到一天時間内,議題的重心就迅速轉向新車 "14.99 萬元 " 的定價。從讨論的情況可見,大家都留意到,小米新車以不到 15 萬元的價格,卻要挑戰最高達到 800 公裏的 WLTC 續航裏程。而當時市面同等續航力的主流車型,價格普遍上探 30 萬元水平,這是否意味着小米要在新能源賽道發起新的 " 價格戰 "?不知雷軍本人眼見這樣的輿論态勢。
除了價格,小米汽車還有什麽值得用戶期待?
不過從客觀角度看,小米這次曝光的新車,除了價格外還是有許多值得用戶留意的要素。例如在外觀方面,在 " 諜照 " 中,新車的輪廓線條從 B 柱開始迅速下滑,至車尾處變窄,而且還很可能配備了擾流闆。顯示新車不但外形更趨流線型,而且在設計上也更注重改善空氣動力性能,說明雷軍是極其強調新車運動性能的。而在内部空間上,許多科技媒體通過多方信息猜測,新車可能會搭載一款更簡潔、科幻的屏幕,并且采用了平底式設計的方向盤。說明新車的市場定位也會更強調對年輕世代的吸引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據信正在新疆與雷軍一起參與測試的順爲資本投資合夥人胡峥楠,也在社媒上發布了測試過程的相關信息。他在發帖中表示,公司的工程師們以 " 惡搞 " 的形式,将一輛 " 表顯剩餘續航 152 公裏 " 的電動車交到他手上,并要求其 " 帶着三個壯漢 ",在 37 ℃的高溫環境下駕駛到 85 公裏外的目的地。而測試結果則顯示,胡峥楠的确成功地駕駛電動車到達目的地,剩餘裏程顯示還有 90 公裏。綜合計算下來,新車的百公裏能耗僅爲 8.8 度電。若這一切屬實,則說明小米的第一款新能源車型,不但做到了 " 好看、好開 ",而且還真的 " 省錢 "。
需要提醒的是,小米新車除了外觀和動力性能外,在智能化方面的進展更值得真正的車迷們關注。小米作爲一家領先的智能手機廠商,本就在 AI 和智能化技術上占有優勢,進軍造車賽道後,在包括輔助駕駛技術在内的智能化方面,大概率也會比同行們更加進取。許多海内外專業平台已經根據透露的信息推斷,小米首款新能源車的高配版,極有可能會配置 3 個激光雷達、4 個毫米波雷達,爲實現智能化駕駛體驗提供全方位的環境感知能力。
而在核心的 Xiaomi Pliot 輔助駕駛系統内,小米更不會保守地采用 8155 芯片,而是會搭載高通骁龍 8295 芯片,并且在确保實現輔助駕駛功能的同時,還會把小米引以爲傲的小愛同學、米家智能家居等智能化研發成果,也集成到新車的車技系統中去。根據雷軍之前傳達的信息,小米汽車自動駕駛的目标爲 2024 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同時計劃成爲全球電動車領域中的前五名。也就是說,小米未來絕不會僅滿足于爲用戶提供 " 可用 " 的智能化功能,而是要瞄準特斯拉這樣的汽車智能化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小米汽車值得關注的不止 " 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