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1 日晚,央視新聞發表《擦亮眼睛 溯源 " 抹黑小作文 "》稱,國家 " 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希望帶來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可頻繁上演的 " 抹黑小作文 ",抱着各種目的在資本市場 " 帶節奏 ",打擊信心,擾亂資本市場正常秩序。在此奉勸各位在投資的時候,一定擦亮雙眼,用理性和理智分析做出判斷,謹防被人帶了錯誤節奏。
同時,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其個人公衆号發表題爲《關于當前資本市場的一些思考》的文章。半夏投資李蓓發文稱,點贊央行,加倉中國股票。
央視:擦亮眼睛 溯源 " 抹黑小作文 "
日前(17 日),在多個社交媒體和财經網站上流傳出一篇文章,内容說的是,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對沖基金正全面抛售所有中國股票。還用看似 " 專業 " 的圖表支持着自己的統計觀點。内容在各種渠道被傳播、演繹、誇大。這引起了記者的關注。究竟,這是真的嗎?還是又一場空穴來風的 " 小作文比賽 "?
一、" 報告 " 來自哪裏?
要想判斷真僞,首先,就要找到原文,看看原文到底在說什麽。
記者聯系了高盛,高盛未提供更多信息和評論。
記者在引用的圖表左下角,發現了圖片來源:BofA。經過一番周折,發現這來源于一篇美國 MarketWatch 的商業網站上,對美國銀行(BoA)8 月份一場全球調查的報道。
二、這篇 " 報告 " 究竟說了什麽?
這篇報道中,對這張圖的原本解釋是:
這些專業人士認爲,目前資金已轉向股票和大宗商品,但從美國、歐盟、英國轉向新興市場和日本,從工業和公用事業轉向能源和技術。這讓我們在調查中得出另一個觀點,即大型科技公司的多頭頭寸從長遠來看是 " 最擁擠的交易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41155285322
甚至,這篇報道的剩餘部分,都通篇在講被訪者對目前美國資本市場的看跌、美國高企的通貨膨脹以及美聯儲持續緊縮貨币政策的擔憂,甚至認爲美國經濟衰退可能即将到來。
但是,到了 " 小作文 " 這裏,配圖解釋就變成了 " 看空中國已經是美股第二擁擠的交易 ",可是從這張圖上,統計列表排名第一的 " 看漲大型科技公司 " 的選項占比 60%,排名第二的 " 看空中國資産 " 的選項占比 14%,隻在全部調查中占比 14% 就有如此的代表性?那這個結論,實在,未免過于偏頗。
三、" 做空全部中國股票 "?——一個明顯外行的空泛概念
單就 " 小作文 " 的内容來說," 全部中國股票 ",也是一個明顯非常外行才能夠使用的,太過于寬泛的概念。事實上,無論是中國的 A 股、港股(H 股),還是在外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也就是我們俗稱的 " 中概股 ")等,都能夠稱爲" 中國股票 " 的一部分。泛泛而論,将不同地區的上市公司,僅僅因爲它們共同帶有" 中國 "标簽,就全部做空。不得不說,實在找不出一個除了 " 戴有色眼鏡 " 之外,更能夠解釋這件事情的 " 堅實理由"。
從走勢情況看,不同地區的股票市場,關聯程度并不高,也就是并未 " 同漲同跌 "。專業投資機構講求控制系統性風險,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看空全部中國股票,又從何談起?
四、如何理性看待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動?
在股票市場上,外資對中國 A 股市場的投資,有一個許多人都會提起的、非常直觀的指标,是北向資金,也就是從香港往北買入深市跟滬市的股票交易資金。
記者找到了一篇研究北向資金流動的學術論文。數據顯示,2017 到 2021 年間,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入最大值 217.23 億元,淨流出最大值 173.84 億元。在這幾年間,淨流入的天數占比 65.64%,也就是說,拉長到整年的維度上看,北向資金的淨流入仍舊是更爲普遍的常态。
随着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對外開放的不斷放寬,長線外資入場甚至比我們想象的更堅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211101835839
五、近期 " 抹黑小作文 " 頻頻 引發經濟學家被迫火線打假
事實上,不僅是這一篇,最近 " 抹黑小作文 " 頻出。前幾天,市場有 " 小作文 " 稱,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将分享有關 " 至暗時刻 " 的話題。又有傳言提到,該電話會議被取消。記者在陸挺的微信朋友圈上看到,他鄭重聲明,既沒有成立微信炒股群,也沒有任何跟所謂 " 至暗時刻 " 相關的電話會議。
國家 " 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希望帶來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可頻繁上演的 " 抹黑小作文 ",抱着各種目的在資本市場 " 帶節奏 ",打擊信心,擾亂資本市場正常秩序。在此奉勸各位在投資的時候,一定擦亮雙眼,用理性和理智分析做出判斷,謹防被人帶了錯誤節奏。
高善文:資本市場的重要改革已開始破題,當前市場往往放大短期悲觀因素
8 月 21 日,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最新發文稱,今年 7 月下旬以來各項政策開始陸續調整市場似乎仍然較弱,盡管這其中反映着許多結構性矛盾的持續積累和普遍發酵,扭轉局面比較困難,但對于當下的困難局面,相當重要的解釋似乎是疫情造成的疤痕效應,與房地産市場流動性壓力蔓延之間的交互作用,這種疤痕假以時日可以自我修複,政府針對性的幹預措施無疑可以加速該過程。
以民營企業爲例,他認爲,很長時間以來,制造業投資始終較爲穩定,其中民營企業的占比總體上還在不斷擡升,剔除掉房地産行業的影響之後,民間投資的總體增速也維持正常,其中在一些新型産業,其投資增長甚至十分強勁。聚焦資本市場,目前市場表現仍然較弱,有短期悲觀情緒的影響,投資者往往容易放大短期的悲觀因素,從而忽略或輕視長期因素的影響。
在高善文看來,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改革已經開始破題,盡管投資者對于短期的經濟表現仍然充滿疑慮,市場的波動也令人焦灼,但風雨過後有彩虹,這樣的老話還是值得記取的。
美女私募力挺 A 股:點贊中國央行,加倉中國股票
8 月 21 日,半夏投資李蓓發文指出,中國的央行,是世界上面臨最多目标與約束的央行。既要維護物價穩定,彙率穩定,又要維護金融體系的健康穩定;要對經濟增長負責,還需要結構性的支持薄弱環節和新興産業。
李蓓稱,至于股票市場,最近幾周 ETF 大幅淨申購,大小非減持減少,IPO 和融資減量,融資融券平穩,外資是最主要的賣出力量,是市場近期下跌的主要原因。外資,近兩年他們的表現已經充分說明了:合起來看,就是一群無頭蒼蠅,對中國股票市場,主要起到了攪屎棍的效果。
李蓓稱我們的央行如此希望潔身自好,非常努力的希望保持正常的利率曲線,一直不希望跟着歐美央行做 QE。現在也免不了要參與地方政府的一攬子化債,免不了要推動城中村改造,也就是,免不了要出來多發貨币。因爲困難到一定程度,發貨币總會是最小阻力的方向,央行總是不可不免被賦予重任。于是,現金的長期貶值是不可避免的。股票,是不多的能夠長期戰勝通脹,保值财富的資産之一。站在此刻,站在中國,利率已經新低,盈利已然企穩,股票資産的性價比格外凸顯。并且,以央行最近的一攬子政策來看,以外資最近 2 周恐慌失望的程度來看,很可能就是又送給大家一個好的買點。
經濟日報 : 莫讓 " 小作文 " 左右股市
7 月 20 日,經濟日報文章指出,資本市場是 " 信息十信心 " 市場,其功能的正常發揮,有賴于信息真實、準确、及時地傳播。離開這個前提,建設 " 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 就是一句空話。
也正因爲此,股市 " 小作文 " 曆來是監管部門打擊的重點。打擊股市 " 小作文 ",不僅要打,還要打準打痛。對于惡意編造、傳播股市謠言的組織者和策劃者,要發現一個打擊一個 ; 對于借熱點事件造謠引流、非法牟利的操盤手,要打擊一個震懾一片。
打擊股市 " 小作文 ",不僅要打,還要打出 " 組合拳 "。除監管部門努力外,各市場參與主體也要共同抵制和監督。股市 " 小作文 " 之所以屢禁不絕,還在于部分投資者願意信之、追之,認爲 " 謠言即真相 ",這客觀上爲 " 小作文 " 提供了生存士壤。唯有監管部門堅決出手、平台方精準篩查、投資者清醒認知,像呵護眼睛一樣呵護市場環境,不給股市 " 小作文 " 留有生存空間,才能還資本市場一片海晏河清,守住真實信披這條生命線。
7 月 15 日,中央網信辦發文稱,近期,一些網絡賬号杜撰、歪解公共政策信息,誤導群衆、從中牟利。中央網信辦指導網站平台開展重點排查整治,共處置違法違規賬号 373 個并通報部分典型案例。其中,第一個典型案例就是 " 股市小作文 " 謠言。對此,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當前對股市謠言的整治已經從證券監管部門上升至多個部門合力監管。從源頭查處造謠傳謠賬号,打擊力度升級,對于淨化資本市場環境,維護資本市場 " 一公 " 原則具有重要意義。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經濟日報、央視新聞、公開信息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