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科技新知,作者 | 苌樂,編輯 | 伊頁
ChatGPT-3 的熱度還沒下去,進階版 GPT-4 又來了。
3 月 15 日淩晨,OpenAI 發布了多模态預訓練大模型 GPT-4,目前 ChatGPT 已經升級爲這一全新版本。
"GPT-4 是世界第一款高體驗、強能力的先進 AI 系統,我們希望很快把它推向所有人。"OpenAI 工程師介紹道。
ChatGPT 不僅點燃了 AI 創業者的火,其兇猛之勢也蔓延到 Web3 場域之中,它讓 2022 年的 " 網紅 "Web3,再一次找到了出圈翻紅新思路。
近日,波場 TRON 創始人孫宇晨不僅宣布将爲 AI 系統 ChatGPT 提供去中心化支付框架,還與 Oraichain 達成合作,後者爲世界首個人工智能驅動的區塊鏈預言機及生态系統。
另外,Opera 浏覽器也宣布與 OpenAI 合作,并強調此次合作目的之一是構建 Web3 和未來互聯網。
一時間,宣稱加入 AI 概念的 Web3 項目不斷出現。除了直接嵌套币種外,在基礎設施開發上也加入了 AI 概念,例如國産公鏈 Near 就在近日提出推動建設支持生成式 AI 的基礎設施。
從投資側來看,不少 Web3+AI 平台頻繁獲得資本青睐,在近期完成大額融資。例如 AI 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的工業供應鏈解決方案、NFT 生成認證技術和加密資産交易策略平台等。
在 "ChatGPT 光環 " 之下,Web3 創業者正在瘋狂吸引眼球。可是,冷飯熱炒又會不會是新一輪割韭菜的方式?
ChatGPT+Web3,一種很新的組合方式
ChatGPT 和 Web3 能成爲新組合,是讓人感到意料之外的事。爲什麽會這麽說?還得從二者的本質說起。
Web3 的核心邏輯是使用區塊鏈技術,形成去中心化和點對點交易的網絡生态,這個系統比 Web1、Web2 更加開放且透明。
而 ChatGPT 是一款使用 OpenAI 開發的 GPT-4 語言模型的 AI 聊天式機器人。它之所以可以快速回應提問者的問題,是因爲在前期進行了大量的數據采集,并最終集成反饋到聊天界面中。
" 元宇宙、Web3 是一個分布式的東西。在這裏,大家希望互聯網信息或者經濟系統,都用一個分布式、加密式的方式去重構。但當前這一波 AI 浪潮恰恰相反,它會變成一個非常集中的東西,未來 AI 的底層能力将由有基礎預訓練大模型能力的幾個大廠提供,其他人就在這些底層大模型上去開發應用。" 華映資本董事劉天傑在接受媒體采訪如此提到。
那麽,如果把強中心化的 ChatGPT 和去中心化的 Web3 強行組合在一起,對于後者來說,到底是一種重塑,還是一種毀滅?
有一種觀點認爲,Web3 和 ChatGPT 是兩種正在迅速改變加密貨币世界的技術,ChatGPT 将有可能運用到以下 Web3 場景中:
1、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 dApps )
相比于傳統的集中式應用程序,dApp 的所有數據都不是存儲在由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控制的中央服務器上,而是建立在由區塊鏈技術提供支持的去中心化網絡上。
dApp 的優勢是更具隐私性和安全性,但目前存在的劣勢也比較明顯,就是用戶界面不夠直觀或者友好。
而 ChatGPT 的強項就在這裏,即能夠理解自然語言輸入,并生成智能的回應。借助 ChatGPT,那些沒有專業技術背景的用戶也可以更自然、更直觀地在去中心化網絡中進行交互。
2、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往往可承載從金融交易到供應鏈管理等環節的自動化任務。
然而,創建智能合約是一個複雜且耗時的過程。在這個環節,ChatGPT 就可以幫助開發人員生成代碼來解放生産力。
3、去中心化交易所 ( DEX )
ChatGPT 可以作爲量化工具與預測機器,實現加密領域分析與套利。
雖然區塊鏈記錄着所有原始的交易數據,且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但數據量是龐大的,交易人還需要通過索引、處理、儲存等流程來獲取、分析數據。
而 ChatGPT 可以從快速抓取用戶所需的數據,并進行前期數據清洗,從而可以把高質量的數據整理成結構化數據,輔助交易者進行決策。
Draper Dragon 合夥人王嶽華在近期的一次采訪中表示," 所有的 Web3 應用場景裏,數據都會經過算法處理,越強的人工智能越能帶來更好體驗。"
從這個角度來看,AI 技術的加持,能讓 Web3 更加用戶友好,而這或許正是 Web3 出圈的新思路。
ChatGPT 與 Web3,注定形同陌路?
ChatGPT+Web3 聽起來的确很性感:能幫助 Web3 創業者節省開發成本、提升用戶體驗,甚至直接參與到交易環節 ......
但不論是相關創業者還是用戶,目前都還需要用樂觀謹慎地态度,繼續觀望實際落地效果,以免成爲被割的韭菜。
Web3 存在的前提,就是由去中心化帶來的信任機制,如果引入 ChatGPT 則很有可能因技術問題,打破這一根基。
如果就目前的情況而言,Web3 用戶很可能會因爲 " 過度信任 " 或 " 過度依賴 "ChatGPT,給自己帶來經濟損失。
雖然這兩天媒體都在鼓吹 GPT-4 有多麽強大,但它仍然不完全可靠——和之前的模型一樣,OpenAI 還是沒能解決掉回答偏差的問題。
因此,就連 OpenAI 也強調,推薦用戶在使用時附加人工審查,或者附加上下文,甚至在高風險情境中盡量避免使用。
"GPT-4 仍有許多已知的局限性,我們正在努力解決,例如社會偏見、幻覺和對抗性提示。"OpenAI 表示。
數據偏見在 AI 技術中是一個重要問題,因爲它可能在就業、信貸、住房等領域導緻不公平的結果。
這些問題對于 ChatGPT 本身來說或許并不是什麽大問題,但放在 Web3 場景中來看,這種數據偏見與其提倡的公平公正背道而馳。
而 OpenAI 口中的 " 幻覺 ",可以理解爲 ChatGPT 可能會毫無征兆地給出完全錯誤的信息。比如當被問及發布最新癌症研究成果的網站時,它可能會給出幾個不存在的網址。
更難解決的是 ChatGPT 的運行與 Web3 生态之間的矛盾。
ChatGPT 運行需要大量數據支持,其采用的數據量多達上萬億。根據 OpenAI 官網的《隐私政策》顯示,用戶在使用 ChatGPT 時,會被采集有關用戶訪問、使用或互動的信息。
相關負責人也表示,ChatGPT 會使用每個用戶的小部分數據樣本,來提高模型的性能。用戶若不希望自己的數據用于提高性能,則需要通過郵件向 OpenAI 發送申請。
也就是說,用戶享受 ChatGPT 帶來的便捷同時,也需要爲此 " 付費 ",交換物便是自己的隐私,但這與 Web3 的核心理念南轅北轍。
這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會支持,但也一定有人反對。想要接入 ChatGPT 的 Web3 企業,需要在 " 更好地服務一小批人 " 與 " 不出錯地服務好更多人 " 之間做出抉擇,而這第一口螃蟹肉,未必是好吃的。
在 Web3 合約或基礎設施層還不足夠完善的時候,引入 AI 技術對于 Web3 到底是重塑還是毀滅,目前誰也無法下出确切定義。
另一個矛盾點,則來自于 AI 廠商的 " 封閉心态 " 與 Web3 的 " 開放精神 "。
要知道,今天許多技術訣竅、關鍵數據集和訓練大型神經網絡的計算能力,都是封閉的,并由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把控。
開源 AI 符合 Web3 的開放、去中心化和民主化精神,但科技巨頭不可能很快變得開放。
例如,從 OpenAI 展示的效果來看,GPT-4 變得更加智能,也越來越成爲一款 " 傻瓜式 " 操作工具,對于那些沒有任何編程基礎的人,隻需要給 ChatGPT 一幅圖或一段話,就能開發出一個程序。
但與此同時,OpenAI 也沒那麽開放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長聘教授、銜遠科技創始人周伯文說:" 我們目前隻知道它是一個多模态大語言模型,但它如何理解圖片,如何用 RLHF 微調,以及參數量規模、訓練數據和成本等技術細節,OpenAI 全部選擇隐藏。"
推進 Web3 走進 AI 廠商的阻力,很大一部分其實來自 AI 廠商本身。
ChatGPT 的出現或将給整個商業界帶來颠覆性的革命,但在時代都爲之瘋狂的時候,創業者反而要更加克制與謹慎,以免掉入 " 萬物皆可 ChatGPT" 的陷阱。
參考資料:
《Relationship Between Web3 and ChatGPT》,lcx
《Exploring the Role of ChatGPT in the Web3 Era》,analyticsinsight
《更強的 GPT-4,更封閉的 OpenAI 丨 TECH TUESDAY 特别版》,晚點 LatePost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