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能鍊研究院
2021 年,中國汽車工業總産值突破 10 萬億,占全國 GDP 總量近 10%。汽車類商品零售額達 4.4 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9.9%。
汽車涵蓋能源、化工、機械、半導體等上下遊産業,對 GDP 的推動不可估量。
因此,世界各國将汽車列為工業發展中的支柱性産業。
在雙碳目标下,新能源車高速發展,逐步從依靠政策扶持發展走向市場化競争。
現階段,新能源車的經濟性、便宜性,科技性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同,滲透率大幅提升。
12 月 8 日,乘聯會發布 11 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
數據顯示,11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 72.8 萬輛,同比增長 70.2%,環比增 7.9%。1-11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 574.2 萬輛,同比增長 104.6%。11 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 35.9%,較 2021 年 11 月 19.9% 的滲透率提升 16 個百分點,國内零售滲透率 36.3%,較 2021 年 11 月 20.8% 的滲透率提升 15 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乘聯會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将新能源車銷量預期上調至650 萬輛,滲透率大概在 28%。
中汽協預測 2022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 670 萬輛,同比增長 90.3%。2023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 900 萬輛,同比增長 35%。
新能源車發展形勢一片大好,2025 年新能源車 20% 滲透率的目标将提前 3 年達成。
然而,高速增長的背後,同樣也伴随着隐憂,2023 年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可能不及預期。
車企盈利狀況堪憂
新能源産業利潤被上遊原材料及主機廠、零部件瓜分,部分下遊汽車廠商持續虧損。
賽力斯(601127.SH)前三季度營業收入 231.23 億元,同比增長 101.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 -26.75 億元,同期為 -19.22 億元;北汽藍谷(600733.SH)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57.07 億元,同比下滑 6.4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虧損約 35 億元,同比下滑 32.35%。
小鵬汽車(XPEV.US,09868.HK)上半年總營收近 150 億元,同比增長 121.9%;淨虧損達 44.02 億元。理想汽車(LI.US,02015.HK)二季度營收為 87.33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73.3%;淨虧損 6.41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72.22%。
相反,中遊锂電池産業鍊卻賺得盆滿缽滿。
甯德時代前三季度營收 2103.4 億,同比增長 186.72%,淨利潤 175.92 億,同比增長 126.95%;天齊锂業前三季度營收 246.46 億,同比增長 536.4%,淨利潤 159.8 億,同比增長 2916.44%;贛鋒锂業前三季度營收 276.12 億,同比增長 291.45%,淨利潤 147.95 億,同比增長 498.31%。
新能源車朝着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路徑前行,企業研發投入是一項巨大的資本開支。2021 年全年,蔚來汽車(09866.HK,NIO.US)研發費用為 45.92 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 84.6%。小鵬也燒掉了 41.14 億。四年的時間,蔚來在換電技術已經投入了超過 155 億元。
費用端的開支同樣沉重,2021 年全年,蔚來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為 68.78 億元,同比增長 74.9%。
汽車産業的資本開支如同軍備競賽一般,大開大阖,争先恐後。閘門一開,資金傾瀉而出,奔騰而落。殊不知,新興技術發展與叠代可謂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另一方面,新能源車高速發展的同時,一大批車廠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競争越發激烈。
2021 年,蔚小理作為新生力量進入新能源車銷量前十。
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風雲突變,哪吒,吉利實現高速增長,強勢擠入。放眼未來,領跑等多個新勢力将發起有力沖擊。
這種高舉高打,巨大資本開支的行業生态如同一個無底洞。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難以預見盈利。車企内卷加劇,壓在新能源車企身上的資本壓力可想而知。
如果産業景氣度回落,經營風險将大幅上升。
數據來源:乘聯會制表:汽車行業關注
锂鹽價格持續上漲,下遊成本壓力巨大
二季度锂鹽短暫調整後,雙雙突破 55 萬 / 噸,若價格持續上漲,傳導到下遊車企,車企大概率選擇加價銷售,這無疑會對終端銷量造成影響。
锂鹽存在着較強的行業壁壘,2023 年産業鍊強勢地位仍舊持續。
(1)未來锂礦供給大概率小于預期。産能釋放緩慢:
锂礦建設周期長:锂礦供應周期平均 6-8 年,勘探和研究階段平均耗時 5 年以上;可研結束後礦山設計準備、調試、審批階段平均耗時 1-2 年;礦山生産到投産階段平均耗時 1-2 年;
而锂電池産能擴産周期僅 0.5-1 年,零部件長則 1-2 年,顯而易見,需求大幅上升後,必然出現産能錯配,上遊锂礦難以快速擴充産能滿足下遊需求
(2)锂鹽産能投資大:
天齊锂業 H 股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2021 年,碳酸锂全球成本為 5830 美元 / 噸,按照最新 1 美元 ≈6.9763 人民币的彙率計算,折算約 4.07 億元 / 萬噸。
資料來源:天齊锂業 H 股招股說明書
2021 年,氫氧化锂平均成本約為 8269 美元 / 噸,折算約 5.77 億元 / 萬噸。
全球锂資源,鹽湖占據 60% 以上,中國接近 80%,鹽湖提锂對锂資源産能釋放意義重大。
可是,由于品位和提取技術影響,部分鹽湖開采的成本遠高于锂礦石。資料顯示,阿根廷鹽湖锂項目每萬噸碳酸锂的投資額均值為 1.77 億美元,折合人民币超過 11 億元,投資強度顯著高于硬岩锂礦和中國的锂鹽加工廠。
西藏礦業(000762.SZ)1 月 20 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 萬噸級碳酸锂項目工程總投資大約在 21 億元(含稅)"。
較重的資本開支本身存在着壁壘,通過鹽湖釋放産能困難重重。
(3)疫情、區域政治影響锂礦供給。
在新能源車裂變式增長的背景下,锂資源作為锂電池的核心原材料,各國紛紛将其列入核心戰略儲備資源,锂資源上升到國家層面的保護和支持。
11 月 2 日,加拿大工業部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要求中礦資源(002738.SZ)旗下中礦 ( 香港 ) 稀有金屬資源有限公司、盛新锂能(002240.SZ)香港孫公司盛澤锂業國際有限公司、以及藏格礦業(000408.SZ)旗下子公司 ZanggeMiningInvestment ( Chengdu ) CoLtd 三家中國公司剝離其在加拿大關鍵礦産公司的投資。
與此同時,在國際環境、成本、産能等原因影響下,勸退了衆多布局锂資源的企業。
10 月 12 日,雅化集團宣布終止與加拿大超锂公司的股權認購及礦業權投資事項。原因為雅化集團根據對當前國際環境的判斷,預計可能會對礦山開發帶來較大影響,導緻礦山開發的周期較長。
無獨有偶,金圓股份 ( 000546.SZ ) 12 月 11 日晚公告,為了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公司決定終止收購锂源礦業 49% 股權。
看來,锂資源這門生意不是那麼好做的。
市場大部分觀點認為锂的供需平衡點可能在 2023 年出現,不過,锂資源産能較為緩慢,投資強度大,疫情和區域政治影響下,供給可能會低于預期,供需平衡時間節點可能會後移,這個邏輯已經在多晶矽上演。
在 2023 年,锂資源對新能源車的強制約性仍舊存在。
滲透率數字失真
汽車等級一般為:A00 級、A0 級、A 級、B 級、C 級、D 級六個級别。A00 是微型乘用車,A0 是小型乘用車,A 級是緊湊型乘用車,B 級是中型乘用車,C 型是中大型乘用車,D 級車指的則是大型乘用車。
其等級劃分主要依據軸距、排量、重量等參數,字母順序越靠後,該級别車的軸距越長、排量和重量越大,乘用車的豪華程度也不斷提高。
新能源車的車型分布來看,A00 級價格便宜,既能解決限行問題,又能占據車牌号,發展最為迅猛,基本已經完成了對燃油車的替代,拉升了整個新能源車的滲透率。
但是,如果将 A00 型号剔除掉,那麼,新能源車滲透率不足 20%。
與此同時,A00 車型未來增速已然放緩。據統計,上半年,A00 級電動車的市場份額下降至 23.2%,相比去年同期的 32.5% 驟降近 10 個百分點,是近兩年以來的同期新低,這便意味着A00 型對于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已經沒有增量。
衆所周知,A 級、B 級長期占據汽車市場主流。不過,其滲透率卻大幅低于整體水平,有研究結果顯示 A 級車滲透率從 21 年的 8.40%增長到今年上半年的 14.82%,增長了 6.43 個 pct,同比增長 76.57%。
B 級車滲透率從 21 年的 21.22%增長到今年上半年的 24.13%,增長了 2.92 個 pct,同比增長 13.75%。
現階段來看,新能源車對主流車型的替代仍舊是不足的。
從銷量來看,新能源車主要市場為一二線城市,未來這些城市需求逐步飽和,增長的空間便來自三四線城市。
但是,這類城市相應基礎設施、消費傾向等問題仍舊存在,新能源車推進道阻且長。
資料來源:公衆号《乘用車銷量查詢》
現階段,新能源車續航裡程已經不是焦慮了,磷酸鐵锂電池也可以做到 1000KM 的續航。但是,充電慢的問題仍舊困擾着新能源車用戶,電網承受不住大量快充的需求,充電問題也在困擾着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
綜上所述,2023 年,新能源車可能出現增長放緩的情況。
前行中的波折
從長期來看,新能源替代傳統燃油車是大勢所趨。
産業高速發展過程中勢必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對新能源車推進産生一定阻力,産業受影響會出現波折。但與此同時,政府通過出台相應的政策,梳理産業發展困難,企業攻破技術難點,挖掘新興技術,重構産業生态去積極應對。
比如,随着鹽湖提锂的技術發展不斷降低成本,推出高壓快充解決充電緩慢問題,選擇插電混合以及換電、增程式的車型來解決快充問題。發展 V2G 技術降低用車成本,發展固态電池等技術不斷降本增效,推進新能源車滲透率。
相信困擾新能源車滲透率的問題終将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