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供應鏈終于傳來了一些好消息,讓前不久還眉頭緊鎖的代工廠們看到了一絲曙光。
雷峰網獲悉,近期,三星、小米、OPPO、vivo 等手機廠商陸續釋放出訂單。盡管單量都不大,但也終結了自 2022 下半年以來,供應鏈砍單減産的下行局面。其中三星釋放的訂單居多,涵蓋了高中低三個段位的機型。OPPO 涉及加單的幾款機型爲 Find N2 Flip 和 A 系列走量機型,小米和 vivo 則分别加單了小米 13 和 X90 系列等特定機型。
廠商普遍加單的原因是市場銷量超過預期。多位經銷商告訴雷峰網,春節以來,線下迎來一波人流高峰,手機銷量比起之前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以上加單機型的銷量也普遍集中在春節期間。不過,随着 3 月份到來,手機銷售又逐漸回歸淡季。
手機市場信心提振的另一部分原因源自運營商。多位行業人士證實,時隔三年,三大運營商又準備開啓新一輪的手機補貼。運營商對手機的補貼最早源自 2G 轉 3G 時代,曾一度改變中國通訊市場的格局走向,直到三大運營商因爲 5G 基站的投入太大而終止。
本次運營商通過 " 合約機 " 形式進行補貼,對象爲 1000 元以下的 5G 手機,合約套餐分爲 58 元、78 元、98 元三種,補貼金額最多可以占到手機售價的 30%。目前第一批入選機型已經确認,頭部品牌華、榮、米 、O、v 皆有一款機型入選。
知情人士透露,第一批獲得補貼的手機量并不大,一款手機就幾萬台。運營商會先在北方幾個省份試點,一旦有效就會大規模鋪開,具體政策預計會在 3 月 16 号正式公布。
另一位中國移動員工告訴雷峰網,運營商渠道對 800 元人民币以下的 5G 手機也有強烈需求,2023 年需求量大約在 700 萬台左右。華米 OV 等主流品牌基本會放棄這個價格段的市場,這意味着像小辣椒、大黃蜂這種有運營商資源的小品牌廠家,将吃到一波紅利,卷土重來。
另外,各廠商政策的調整也對手機銷量起到了促進作用。
去年 12 月,榮耀中國區換帥之後,榮耀國内渠道迎來一波調整。山東泰安榮耀代理商趙君告訴雷峰網,榮耀今年明顯加速了對産品的調價速度,不再強制渠道壓貨,對老産品處理力度加大。Magic3 至臻版年前提貨價爲 4959 元,現在隻要 3735 元。上市不久的榮耀 80,在線下賣不過更強勢的 OPPO Reno9 後快速調價,之後就變得好賣很多。
另外,各級省代也對業績考核不做要求,使得線下渠道水分少了很多。據多位榮耀内部員工透露,magic5 系列首發當日線上線下的銷量爲 50K,這個數據和雷峰網了解到的渠道門店銷售數據相吻合,但遠低于幾位自媒體博主爆料的 50 萬台。
榮耀 magic5 系列發布引起不小的熱度,這個首發銷量也給内部打了一劑強心劑。根據榮耀員工王新雲的說法,magic5 Pro 相較于前代首銷提升了 70% 以上,而 magic5 系列在發售第三天也突破 10 萬台,這一情況得到多位榮耀渠道商的驗證。河北渠道商林力告訴雷峰網,由于前期備貨不多,magic5 剛上市一度賣到缺貨。山東德州渠道商何峰表示,自己生意比較好的門店,magic5 Pro 一個周末就能賣出 20 多台。
小米的渠道政策恰恰相反,近半年來,小米 12s ultra 等産品堅持 " 不降價 ",讓小米穩住了自己的高端價格體系。同時,小米也加大了對手機 " 串貨 " 的管控力度。根據雷軍本人和相關知情人士的說法,截至 3 月初,小米手機線下的銷量占比爲 55%,而小米 13+13Pro 的出貨量在 200 萬台左右。部分小米渠道商和小米投資人一緻認爲,小米 13 能夠取得較好的銷量成績,皆源于此。
過去幾年,受疫情沖擊,小米和榮耀面對線下門店的虧損都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令人頗爲意外的是,兩家都認爲線下的門店鋪設還不夠多。
榮耀的邏輯是體驗店擴張不及預期,授權分銷商網點要與小米平齊,達到上萬家的規模。小米的新門店計劃則是爲了新車服務,根據 2 月份小米投資者日雷軍本人對投資人披露的計劃:新車上市之後,小米将單獨爲汽車及相關 IOT 周邊開設一批門店,定位是各大城市中心商圈,門店将區别于華爲智選模式,将手機和車做隔離。
内卷、裁員,手機市場仍不樂觀
本月國内市場迎來一波新機發布,截至發稿日,榮耀、一加、中興都有多款手機發布,魅族、OPPO、華爲也各自公布了月底的新機發布計劃。
榮耀 2023 年迎來一個不錯的開局,但不意味着榮耀壓力變小。和米、O、v 一樣,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榮耀開啓了自己的 " 瘦身 " 行動,曾經對外宣布不裁員的管理層開始爲自己的戰略誤判買單。雖然榮耀裁員的動靜遠沒有其他三家那麽大,但有情緒的員工卻遠比小米要多。
據多位榮耀離職員工反映,榮耀裁員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降級降薪、勸離、強制外派等,多數人離開時都沒有獲得足夠的賠償。根據離職不久的榮耀員工何琳的說法,榮耀員工最多的時候接近 13000 人,今年又回歸到了 10000 人左右。
許多在職員工,也陷入了和去年一樣的擔憂:年終獎會不會受到影響?原因是人事部門有人提前放風,今年的年終獎會減半。根據榮耀 HR 對内的說法,2022 年榮耀之所以能發出年終獎,是因爲拿出了 2021 年的利潤,這也是一衆員工 " 鬧 " 的結果。此前榮耀内部配股,很多員工拿了利息接近 6% 的貸款來買榮耀股份,但 2022 年榮耀股份增值才 3.74%,增值的速度還比不上貸款利息,這讓很多員工大爲不滿。
榮耀 magic5 發布之前,榮耀内部的情緒也并不樂觀。一位榮耀員工告訴雷峰網:感覺部門之間的壁壘越來越高,各種無意義的流程也越來越多,感覺沒事做,大家都在拼命找事做。很多時候,一天裏半天在開會,半天在搞各種流程,很多都是重複無效會議。最離譜的是,同一個方案可以講十幾次,出發點是擔心員工不去落實。
在該員工看來,這不會給實際業務推進帶來任何幫助,隻會造成内耗。
榮耀的 " 收縮 " 是當下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個縮影。大盤不斷下滑的當下,各家都把精力聚焦在了具體的幾款産品上,這也是幾家廠商隻敢小幅加單的根本邏輯。
OPPO 雙品牌戰略拿出 " 百億補貼 " 把一加擺上前台之後,也開啓了自己的 " 收縮 " 策略。盡管一再否認即将裁員和裁撤電視業務,但種種迹象表明,OPPO 也已進入收縮狀态。根據 OPPO 員工的說法,今年都沒有社招通道,哪怕是研發,大概率還是先進外包。
反而是一加,今年以來連續發布多款産品,性價比直逼 Redmi。不過頗有意思的是,小米内部最近不斷提起一個觀點:随着市場容量下降,過于同質化的 OV 必先倒下一家。雖然這個觀點還需進一步論證,但國内 OV 的渠道生态已經顯現疲态,鄉鎮基本盤市場份額被不斷侵蝕,門店虧損和員工流失漸漸成爲常态。
一份較爲可信的統計是,OV 國内 70%~80% 的渠道門店都處于虧損狀态,好在得益于步步高體系的出海模式,渠道商在國内的虧損在海外市場可以成倍地賺回來。一位頗具代表性的 OPPO 海外國包商透露," 去年國内門店的整體虧損是 500 萬,而海外我可以賺到 1700 萬。"
據多家機構預測,全球手機大盤仍處于下跌狀态,OV 能否在市場中找到平衡,值得探讨,也歡迎關心市場的讀者多來交流(作者微信:L1191818259)。
今年手機市場的另一大看點是,華爲 5G 手機回歸。根據榮耀内部員工的說法,最遲 6~8 月,華爲 5G 手機會有一波大規模的放量,規模接近 500 萬台。這個時間基本和華爲往年的新機發布時間接近。據稱,華爲的 5G 手機會涵蓋多個價格段位,而華爲和榮耀的手機用戶群體高度相近。一旦華爲 5G 手機真的回歸,榮耀的壓力不言而喻。
目前,榮耀正在積極推動去華爲化,這一消息得到了多位榮耀内部人士的确認。據悉,部分華爲出身的管理層被調至研發崗,逐漸被邊緣化;此外,社招新員工的比例也進一步提升。線下渠道方面,除了進一步在銷售層面強調榮耀是獨立品牌之外,去年榮耀也完成了對售後體系的獨立切割。
如何在半年内穩住品牌是榮耀當下最迫切的事情,餘承東此前 " 華爲王者歸來 " 的大嘴巴應該不隻是說說而已,留給榮耀的時間可能真不多了。
(注:文章中提到的人物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