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葉曼至
圖源:圖蟲創意
有意要重啓上市的百年零售巨頭屈臣氏,迎來業績的回暖。
8 月 15 日,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00001.HK,下稱 " 長和 ")發布 2024 年中期業績。今年上半年,屈臣氏集團全球營收 914.69 億港元,同比增長 3%,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爲 70.89 億港元,同比增長 2%。
從門店數量來看,屈臣氏再次走上了擴張道路。不同的是,這次的擴張從中國市場轉向更廣闊的亞洲與歐洲。
财報顯示,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屈臣氏經營的 12 個零售品牌,在全球 28 個市場門店數量達到 16548 家,淨增加 2%,主要由東盟亞洲地區及波蘭的店鋪網絡擴展所帶動。
從門店分布來看,屈臣氏中國區擁有門店數量 3775 家,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 5 家。換言之,屈臣氏超 7 成門店分布在中國之外的市場。
重啓上市或是屈臣氏加速布局海外版圖的意圖所在。今年 7 月,屈臣氏第二大股東淡馬錫控股副首席執行長謝松輝對外透露:" 屈臣氏集團上市計劃仍存在,具體時間将由公司董事局及管理層決定。" 目前,淡馬錫持有屈臣氏近 25% 的股份,其餘股份均由長和持有。
早在十年前,屈臣氏曾傳出 IPO 計劃,拟在中國香港、英國倫敦兩地上市。但在同年,長和将屈臣氏 25% 的股權出售給了淡馬錫,交易作價 440 億港元,上市計劃也于當年擱置。
如今再提上市,屈臣氏勝算幾何?艾媒咨詢 CEO 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企業的體量、資質來看,屈臣氏符合上市條件,更多的不确定性來自其背後股東對 IPO 的估值滿意情況。" 有些企業因爲業績不佳、缺乏成長性等原因,導緻估值較低,股價不理想,其背後的股東、投資者無法獲得滿意收益,也會影響企業上市進度。"
從另一層面上看,選擇将擴張戰略主陣地放在海外,與屈臣氏在中國市場發展已至瓶頸有關。
據财報,2022 年,屈臣氏中國實現收益總額 175.79 億港元,同比下滑 23%,EBITDA 同比下跌 59%;2023 年,屈臣氏中國的收益總額爲 164.53 億港元,同比下降 6%,錄得近九年最低;2024 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國收益總額爲 68.79 億港元,同比下滑 23%,EBITDA 爲 2.5 億港元,同比暴跌 67%。
近年來,屈臣氏中國開始收縮版圖,開啓 " 關店潮 "。
2022 年,屈臣氏中國關掉了 343 家門店,門店總數跌破 4000 家。平均來算,這一年,屈臣氏中國内地幾乎一天關閉一家門店。到了 2023 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國區門店數量進一步縮減至 3780 家。
屈臣氏在中國市場的困境,與國内美妝大環境仍在複蘇階段有關。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化妝品總零售額 2168 億元,同比微增 1.0%。今年 7 月,化妝品類銷售總額下跌 6.1% 至 245 億元。
銷售模式未有進化、新式美妝集合店群起搶占市場,亦是導緻屈臣氏中國且行且難的原因。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妝集合店興起,無論是在陳列模式、産品品類、裝修風格等方面,都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與之相比,屈臣氏的裝修風格與商品陳列相對過時,競争力并沒有優勢。
" 國内消費大環境已發生巨變,屈臣氏的消費群體也随之而變,其産品結構、營銷模式已經跟不上消費者的步伐。屈臣氏如果不進行商業模式的變革,下半年在中國市場的日子會更難過。" 張毅直言。
屈臣氏也在想方設法跟上步伐。
今年以來,屈臣氏高層經曆了一番大換血,三個月内連換五人。新任行政總裁倪文玲,是屈臣氏 43 年來任命的首位女性 CEO,也是屈臣氏 "O+O"(線上與線下貫通一體)改革的重要推動者。
倪文玲透露,屈臣氏将于 2023 年至 2024 年開設 1200 多家新店鋪,同時投資升級約 4800 家門市,即 75% 的亞洲店鋪将以全新面貌登場,爲顧客提供嶄新購物體驗。
屈臣氏官網顯示,屈臣氏在兩年内開設和升級 6000 家門店,總投資将超過 18 億元。2023 年,屈臣氏已經在亞洲、歐洲、中東等 15 個市場投資開設并升級了 2200 家 "O+O" 店鋪。
目前看來,屈臣氏在海外走上了以規模換增長的老路。但在如今電商飛速發展,美妝類新興品牌層出不窮的背景下,屈臣氏在海外市場的發展是否還會遇到與中國市場同樣的挑戰?
張毅表示,屈臣氏選擇加碼海外市場的思路是正确的,從海外消費環境來看,大部分的發達國家的商業模式相對傳統且穩定,更适合屈臣氏發展。
莊帥直言,屈臣氏在供應鏈、門店運營、團隊資源、資金實力還是存在優勢,海外市場的不同國家、地區,零售行業的競争狀況也會不一樣,其仍有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像在泰國、緬甸這些東南亞市場,競争相對國内沒有那麽激烈,屈臣氏可以重點布局相關地區,建立新的優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