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海鷹随筆 ,作者海鷹出擊
騎兵們的随意:H35 和 H39 坦克發展簡史
前文:
1940 年月,阿登地區的 H35 坦克縱隊
一般提到坦克發展史,大衆都是關注二戰時期的蘇德坦克與戰後美蘇坦克的比較。大衆對法國裝甲車的曆史了解不多,或者更确切地說,大部分人稍微了解的隻是相對突出的法國坦克,包括霍奇芬斯(Hotchkiss,也可以譯爲哈奇開斯)、Saumua、潘哈德(Panhard)等公司的坦克和裝甲車。國内愛好者對于二戰法國則更多在于調侃 " 乳法 ",拿着法國普法戰争和二戰戰敗的曆史玩梗,說法軍隻會投降。不過,這些法國坦克車輛的性能如何,它們的設計目的以及在什麽條件下設計和制造?法軍将如何使用這些坦克?所有這些問題長期以來都籠罩在神話或是謊言之中。
在本文中,我們将回顧霍奇基斯 H35 和 H39 坦克的曆史。它們本身并不有趣。就是一種普通廉價、同時也許有較好的裝甲防護的坦克。對我們來說,理清這些坦克的相關神話更有趣。實際上,H35 和 H39 的故事與事實存在嚴重偏差。此外,霍奇基斯公司的坦克也在曆史中留下了重要印記。最先提出制造鑄造坦克的是霍奇基斯公司,此舉同時帶動了法國坦克發展。這就是本文的内容。
及時的報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法國坦克部隊的實力僅次于蘇聯。但必須考慮到,法國人在 1936 年至 1940 年期間建造了大部分現代坦克,爲與納粹德國的戰鬥做準備。20 世紀 30 年代初期,法國坦克的基礎是三千輛過時的雷諾 FT。雷諾開始生産 D1 輕型坦克以取代 FT,但法軍很快就對 D1 大失所望。
雷諾設計師試圖讓設計盡可能便宜,導緻 D1 的質量較差,常出故障。但考慮到 D1 是 1932 年法國唯一的現代化坦克,對于普通步兵的支援來說價值巨大。最初,法軍希望将 D1 歸類爲主戰坦克 ( char de bataille ) ,而真正的主戰坦克:B1 坦克直到 1934 年才投入生産。事實證明,當時的法國沒有什麽坦克可以替代雷諾 FT。
1935 年,Char D1 在香槟進行演習,起初配備雷諾 FT 的炮塔。
在如此窘境下,霍奇基斯公司主動出擊,在 1933 年向法國軍方提出了一種新的坦克概念。這是一輛重六噸的小型雙人型坦克,結構簡單而且便宜。坦克車體首次使用大型鑄件,通過螺栓組裝而成。這種布局對于當時法國而言并不普遍,發動機位于後部,變速箱位于前部。爲了降低成本,霍奇基斯甚至放棄了在坦克上布置炮塔,轉爲在車體中安裝了兩挺機槍,這導緻坦克外形讓人很容易聯想帶英國楔形坦克。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霍奇基斯公司的領導是英國人亨利 · 曼 · 安斯沃斯 ( Henry Mann Ainsworth ) ,是從英國分公司調來。
法國軍方終于看到了雷諾 FT 坦克的真正大批量替代品,很久就支持了這一提議。1933 年 6 月 30 日,霍奇基斯收到一份建造三架原型車的合同,并于 8 月 2 日宣布參與競标。坦克設計在很多方面實現了安斯沃斯的建議:一種簡單而可靠的坦克,重 6 噸,裝甲 30 毫米,武器裝備有兩挺機槍或是炮塔内的一門 37 毫米加農炮。
與雷諾的競争
輕型坦克的競争共有 14 家公司參加。除了霍奇基斯之外,還有兩家很熟悉的公司:雷諾和 APX(Atelier de Construction de Puteaux 的縮寫 - 位于皮托的工程工廠)。雷諾的反應最快;其原型雷諾 ZM 已于 1934 年 12 月準備好進行測試。這是一輛重 7.5 噸、配備 82 馬力發動機的坦克,安裝一個裝有兩挺機槍的炮塔,但軍方對其并不感興趣。主要問題就是設計師将坦克的裝甲體積壓縮到了極限,因此戰鬥艙的空間非常局促,車輛搭載的彈藥量和燃油量都不足。即便如此,該坦克總重還是無法保證在 6 噸以内。
雷諾 ZM 的第一輛原型車,離 R35 還有很大距離。
霍奇基斯于 1935 年 1 月制造了第一台原型車。它重 8.5 噸,由功率較小的 78 馬力發動機提供動力,沒有炮塔。總的來說,與它的競争對手相比,霍奇基斯坦克的重量更重且武裝較少,性能并不突出。這并不奇怪。雷諾利用其 AMR 33 騎兵坦克的發展優勢,在 AMR 33 原型車上對發動機、變速箱和橡膠墊圈懸挂進行了測試。整體而言,雷諾 ZM 在底盤的總體布局和設計方面與後來的 AMR 35 非常相似。但霍奇基斯沒有坦克設計和生産方面的經驗,因此必須從頭開始,因此第一個設計并不出彩。
、
前兩架霍奇基斯原型車沒有炮塔,看起來非常奇特
然而,無論霍奇基斯和雷諾坦克的實際性能如何,都無法投産。1934 年法軍裝備了霍奇基斯 25 毫米反坦克炮。該炮非常輕且緊湊,同時可以輕松擊穿 30 毫米厚的裝甲。法國軍方敏銳的意識到,其他國家很快也會大量裝備類似的輕型反坦克火炮,快速提高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在預見到反坦克火力整體提高的大背景下,法軍決定要求新型坦克的裝甲厚度需要達到 40 毫米。與此同時,坦克的火力要求也有修改,必須在炮塔内配備一門 37 毫米火炮。
爲了節約時間,參與競争的公司依然按照原先要求生産了第一批坦克,并在考慮測試的情況下即時重新設計坦克。最後參與競争的 APX 的坦克則是世界上第一輛配備二沖程柴油發動機的坦克。盡管 APX 原型車已于 1935 年 10 月完成制造,但沒有照片保存。軍方并不喜歡該坦克本身,但認爲炮塔很不錯,于是安裝在改裝後的霍奇基斯和雷諾坦克上。
總的來說,H35 和 R35 并沒有立即出現。改進後的坦克重量爲 10-11 噸,改進後的 H39 甚至達到了 12 噸 - 是原先要求的兩倍。
這個傳說很新鮮,但并無根據
很多涉及戰前法國輕型步兵坦克的故事如下所述。霍奇基斯和雷諾的坦克設計在功能和價格上非常相似。霍奇基斯坦克速度更快(幾乎快了三分之一),因此看起來更好,但步兵還是選擇了雷諾坦克。無論如何,霍奇基斯退出了步兵坦克競标,但成功使用速度更快的坦克參加了騎兵坦克的競标。如此,H35 和 R35 的曆大緻就是這樣。
編出如此愚蠢的故事并流傳數十載,本身就是比驚奇隊長還驚奇,不過考慮到大衆總是喜愛曆史故事而不是曆史,諸如此類拓镗段子的流傳倒也不算驚世駭俗。先聊聊坦克的的機動性,霍奇基斯坦克更快的速度基本就是數字遊戲。H35 配備五速變速箱,預計最高時速爲 28 公裏 / 小時;R35 僅配備四速變速箱,預計最高時速爲 20 公裏 / 小時。咋一看速度差别很大,但事情實際沒那麽簡單。
第三量霍奇基斯原型車配備了早期型 APX 炮塔,外觀具有較高的辨識度,但細節上仍然與量産車有很多不同
估計的最大速度是根據驅動輪直徑、最大發動機轉速和最小傳動比計算得出的。換句話說,這裏的最高速度并不是實際測試結果,而隻是理論數據。其反映了傳動系統所能提供的最大速度,然而最高速度不僅取決于變速箱,還取決于發動機。如果沒有足夠的動力,坦克将無法達到設計速度。
更高的設計速度隻是紙面上的優勢。H35 的重量增加了一噸,而且其發動機功率也較小:78 馬力,相比之下雷諾坦克則是 82 馬力。兩種坦克的重量和發動機功率相當,所以實際平均速度相似。此外,H35 的防護能力較弱,不符合要求。其車體裝甲厚度不超過 34 毫米,而 R35 的裝甲厚度爲 40 毫米。若是進一步增強的防護會導緻車輛重量增加,而這又會進一步影響坦克的機動性。事實證明,H35 在機動和防護能力上都不具備優勢。
1935 年夏天,SOMUA 生産的 AC 3 原型車,後來将作爲 S35 投産。将這款強大的坦克與 H35 進行比較是一個誤解。
強行必要
如果抛開 H35 神話般的優越性,那麽法國步兵的選擇就變得相當合理了。軍方非常清楚 R35 是一款相當平庸的坦克,不能很好地應對越野條件。然而法軍急需一款可以批量生産的廉價坦克,基本沒有時間進行認真的改裝。與 D1 不同,至少 R35 沒有全方位崩潰。霍奇基斯坦克不符合要求,性能更加平庸。
在測試過程中,H35 被證明非常粗糙。軍方抱怨其故障頻繁、刹車無力以及差速轉向機構不佳,導緻坦克難以越野。底盤整體表現良好,但橡膠負重輪磨損很快,最後就是發動機動力太弱。最終,霍奇基斯公司隻制造一些實驗車輛,但軍方任然決定将其坦克投入批量生産。
國防部長讓 · 法布裏出席了 H35 和 S35 原型車的展示。巧合的是,霍奇基斯坦克被證明更加敏捷,因此這位不精通技術的部長得出結論,更昂貴的 S35 沒有什麽特殊優勢。騎兵将軍讓 · 弗拉維尼回憶道:
" 爲了克服這種錯誤的印象,我請求在莫爾梅隆的一個大型訓練場對兩輛坦克進行測試,但很難得到許可。索瑪炮得很快,很快就完成整個行程,揚起了一柱塵埃,行駛起來的平穩程度不亞于煤渣跑道上的跑車。霍奇基斯走得更慢,吃力,每次颠簸時都劇烈搖晃。
根據比較的結果,會議上決定使用索瑪 S35,但是大臣及其随從如此喜歡的霍奇基斯怎麽辦呢?<...> 加甘林将軍決定将霍奇基斯調到騎兵部隊,即使其根本不符合我們的要求。<...> 我無法拒絕這個 " 禮物 ",這不是很令人愉快,但是我缺少裝甲車。同時,我提出一個特别意見,即機械化師組建完成後應全部換裝索瑪。不幸的是,索瑪公司的産量太低,無法滿足需求。"
這些回憶很好地反映了法軍當時的艱難處境。S35 滿足最新技術要求并且技術先進,但索瑪公司工廠的産量不足。随着大量生産的廉價坦克的出現,騎兵們的處境非常糟糕——雷諾的 AMR 33 經常出故障,很快過時。在這種情況下,帶有一定裝甲的霍奇基斯坦克就凸顯出來。通常認爲 H35 更适合騎兵,但更好的說法是它不太适合步兵。騎兵比步兵更依賴良好的道路網絡,因此其缺點并不那麽明顯。
H35 配備早期 APX 炮塔。
1935 年 11 月 6 日,霍奇基斯收到第一份爲騎兵采購 200 輛 H35 的合同,随後又簽訂了另外 100 輛汽車的第二份合同。騎兵們非常冷淡地接受了這輛新坦克;按照他們的标準,這輛坦克太慢而且不可靠。在完成了騎兵合同後,霍奇基斯收到了第三份 100 量 H35 訂單,這次是用于步兵,然而這個決定也是被迫。雷諾和 FCM 工廠無法供應所需數量的步兵坦克,因此霍奇基斯的産能就不可或缺。步兵總監朱利安 · 杜菲厄 ( Julien Dufieux ) 竭盡全力擊退了 H35,但在騎兵之後他不得不屈服。
因此,在關于騎兵明智選擇和步兵醒悟的神話故事背後,隐藏着一個平庸的事實。讓 · 法布裏部長和總司令莫裏斯 · 甘末林實際上強迫步兵和騎兵接受他們從來不想要的簡陋坦克。
糾正錯誤
霍奇基斯也意識到 H35 是一款平庸的坦克,需要重新設計。首先就是發動機,工程師們在 霍奇基斯賽車上的工作派上用場,該賽車多次赢得蒙特卡洛拉力賽。1937 年,H35 使用 117 馬力的賽車發動進行了測試,坦克的機動性明顯增強,但變速箱無法承受更高的扭矩。需要進行重大設計更改。
索米爾博物館展示的 H39 具有豐富内構。鑄造車身由幾個大部件組成,可以像建築套裝一樣拆卸
1938 年,霍奇基斯推出了一款新車型 H35。主要區别是基于賽車發動機的 120 馬力發動機。爲了安裝它,車尾部分明顯擴大,同時燃油量從 180 升增加到 207 升。此外,坦克裝甲厚度達到了要求的 40 毫米,傳動性能也得到了改善。這樣一來,坦克的重量增加到了 12 噸,因此工程師們将履帶加寬了 2 厘米。測試表明,新坦克的性能提高很大,最高時速提升至 36.5 公裏 / 小時,駕駛也變得更加輕松。根據德國的數據,S35 的道理油耗上每 100 公裏 225 升,而輕得多霍奇基斯也沒有少多少 - 190 升。因此,盡管燃油量增加了,但續航裏程卻從 150 公裏減少到了 120 公裏。
新型 H35 号于 1939 年 2 月 18 日正式獲批采用,名爲 Char l é ger mod è le 1935 H modifi é 1939,通常其名稱縮寫爲 H39,但有時也會稱爲 H38。由于在采用之前, 霍奇基斯将新型号稱爲 Char l é ger mod è le 1938 s é rie D。與其前身一樣,H39 同時供應給步兵和騎兵,而步兵現在是主要客戶。
1940 年春交付的 H39 坦克,配備尾撬和 SA 38 火炮
1940 年,法軍啓動了一項輕型坦克現代化計劃。與 R35 一樣,H35 和 H39 最初配備的是威力不足的老式 SA 18 型 37 毫米炮。爲了節約經費,部分火炮甚至是從雷諾 FT 坦克上拆下來二手貨。1939 年底,法國完成了新型 SA 38 火炮的定型,其口徑沒有變化,但威力更強大。法國總共生産了 800 門 SA 38 型炮,所以不足以爲所有坦克更新火炮。此外,許多 H39 還配備了用于增強越壕性能的尾撬,尾撬上還裝有備胎和備件箱。H35 和 H39 的指揮車上還配備了無線電台。總體而言,H35 和 H39 是法國性能最平衡、最具戰鬥力的輕型坦克。
從最壞到最好
讀者可能會覺得霍奇基斯坦克冒險從一開始就是失敗的。看着像是沒有經驗的工程師研發出了了一種性能平平無奇的坦克,而法布裏和加梅林将軍有将其強塞給的部隊。這是錯誤的。爲了消除一些誤解,我們特意對曆史進行了非常批判性的審視。現在讓我們給予故事中的人物應有的評價。
莫裏斯 · 甘末林将軍是他那個時代最聰明、最受尊敬的軍人之一。從 1933 年起,他領導了法國軍隊的重組,爲戰争做準備。盡管年事已高,加莫林仍然是機械化的熱心支持者。執行起來并不容易。法國在人口和工業潛力方面均明顯落後于德國。此外,由于間戰期間的經濟危機,軍方的資金嚴重短缺,加上萊昂 · 布魯姆的左翼政府奉行的政策。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法國軍方還是坦克都必須做出妥協。
德國服役的 H39。該坦克裝有一個典型的尾撬,帶有一個箱子和一個備用負重輪。德國人砍掉了炮塔頂部的封閉式指揮塔,增加了一個雙開式艙口。實際上,法國自己也不喜歡封閉式指揮塔。
H35 不太适合作爲騎兵坦克。盡管法布裏錯了,但他的決定最終被證明是正确的。法軍計劃中的三個機械化輕型師(division l é g è re m é canique,縮寫爲 DLM)與德國坦克師類似,完整編制需要 600 輛 S35。然而,在戰争結束之前,索瑪(SOMUA)工廠僅組裝了 427 輛 S35 坦克,當時也沒有什麽其他坦克可以替代。當時的雷諾公司交付計劃出錯,同時陷入了财務危機中。雷諾的騎兵坦克 AMR 35 和 AMC 35 性能不佳并且不斷出現故障(AMR 三個字母指的是 Automitrailleuse de Reconnaissance,法語意爲 " 自行式偵察車 "。)。在短短兩年内,霍奇基斯公司爲新的騎兵師組裝了近 300 輛坦克。與 AMR35 相比,即使是 H35 也是足夠可靠。
步兵也有問題。雷諾工廠沒有時間組裝足夠的 R35。前景光明的 FCM 36 隻有小批量生産,總産量也隻有 100 輛。FCM 公司的坦克定價過高,而其産能都消耗在了 Char B1 坦克項目上。霍奇基斯再次幫助填補了坦克的短缺,結果它的坦克成爲法軍戰前繼 R35 之後數量第二多的坦克。盡管早期的 H35 并不成功,但事實證明 H39 比其競争對手要好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被俘獲的法國坦克中,德國人更喜歡 H39 和 S35。對于一家在 H35 之前從未研制過坦克的公司來說,這個結果已經很不錯了。
資料來源:
* Steven J. Zaloga。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國坦克(1)。步兵和主戰坦克
* 尤裏 · 帕肖洛克。被步兵拒絕,被騎兵吸引(https://warspot.ru/11331-otvergnutye-pehotoy-priglyanuvshiesya-kavalerii)*
GBM 雜志
* Panzer Tracts No. 19-1。普通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