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上半年,日系車企仍未能扭轉在華銷量低迷局面。
從《汽車行業關注》統計的日系廠商銷量榜單來看,無論是單月銷量還是上半年銷量,豐田汽車、本田汽車、日産汽車及馬自達在華銷量同比均處于下滑趨勢,其中馬自達跌幅最高,2023 年 6 月銷量爲 0.74 萬輛,同比下滑 28.7%;上半年累計銷量爲 3.22 萬輛,同比下滑 49.4%。
數據顯示,6 月豐田汽車在華銷量爲 17.45 萬輛,同比下滑 12.8%,這是其 3 個月來銷量首次出現同比下滑。其中,廣汽豐田銷量同比下滑 4.6%至 8.63 萬輛,一汽豐田銷量同比下滑 23.1%至 7.14 萬輛。
對于銷量下滑原因,豐田汽車表示,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國内出台汽車購置稅減免措施提高了銷量,同期的較高基數使得此次數據下滑。不過,将時間拉長至今年前 6 月來分析,豐田在華銷量同樣處于同比下滑狀态。數據顯示,今年 1-6 月,豐田在華累計銷量同比下滑 2.8% 至 87.94 萬輛。
相比于豐田汽車,本田汽車在華銷量跌幅更爲嚴重。官方數據顯示,今年 1-6 月,本田汽車在華累計銷量爲 52.97 萬輛,同比下滑 22%。細分到 6 月份來看,本田在華 6 月銷量爲 11.31 萬輛,同比下滑 19.8%。其中,東風本田銷量爲 4.75 萬輛,同比下滑 32.4%; 廣汽本田爲 6.56 萬輛,同比下滑 7.3%。行業認爲,本田在華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煥新後的産品力不足,加上國内車市競争激烈,與此同時,電動化進展緩慢也是影響本田在華銷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豐田、本田有所不同的是,日産中國銷量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官方數據顯示,2023 年 1-6 月,日産中國區銷量爲 35.85 萬輛,同比下滑 24.4%。具體到 6 月份來看,日産中國區銷量爲 6.91 輛,同比下滑 28.0%,其中,東風日産(包括日産、啓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銷量同比下滑 29.5% 至 6.48 萬輛。
目前東風日産是日産汽車目前在華主要銷量來源,東風日産乘用車主要由日産、英菲尼迪、啓辰三大品牌組成,在售車型包括軒逸、天籁、奇駿、逍客、藍鳥、途達、勁客、樓蘭等,不過主銷車型僅有軒逸、天籁、逍客,但當下這幾款傳統燃油車在中國市場已失去優勢。以 5 月銷量爲例,5 月東風日産旗下銷量最高的車型是軒逸,爲 3.54 萬輛;逍客和天籁次之,銷量分别爲 8126 輛和 5435 輛。
至于馬自達,雖然其在中國市場的體量無法與豐田、本田相比,但其跌幅尤爲明顯。數據顯示,2023 年 1-6 月馬自達在華累計銷量爲 3.22 萬輛,同比暴跌 49.4%,其中 6 月銷量爲 0.74 萬輛,同比下滑 28.7%。
自一汽馬自達宣告退出後,馬自達在華市場主要依靠長安馬自達一家車企,從數據層面分析,顯然長安馬自達未能支撐起馬自達在華的地位,無論是單月銷量還是上半年銷量,馬自達銷量的同比跌幅均是榜單中最高的品牌。
行業認爲,日系車企在華銷量持續下滑的原因,除了與國内傳統燃油車市場份額急劇萎縮因素影響外,更爲主要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車産品推進速度緩慢。盡管上述四大車企均先後重金投資電動化轉型并推出了相應的産品,從 2022 年開始,包括本田、豐田和日産均推出了豐田 bZ4X、本田 e:N 和日産艾睿雅純電車産品,但實際市場表現卻十分慘淡。以豐田汽車爲例,2022 年豐田純電動車累計銷量爲 2.4 萬輛,而同期比亞迪純電銷量爲 91.1 萬輛。
日系車企曾一度碾壓自主品牌,但随着車市的變革,日系車 " 不愁賣 "、" 躺赢 " 的局面已一去不複返。眼下,國内電動車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以比亞迪、特斯拉爲代表的新能源頭部品牌正快速蠶食燃油汽車的市場份額,而以發動機和變速箱引以爲傲的日系品牌正逐漸被淘汰。行業認爲,在新能源時代,後續日系車企再不抓緊時間提振電動化進程,在華市場份額極可能繼續被瓜分,屆時在華壓力将更大。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