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來源:酷學院與釘釘聯合主辦的「酷絢組織力|2023 開年第一講」。
分享嘉賓:衛哲,嘉禦資本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
高級筆記達人 | 微笑天使
輪值主編 | 智勇 責編 &值班編輯 | 金木研
第 7290 篇深度好文:4520 字 | 11 分鍾閱讀
戰略
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
如何克服戰略焦慮?
戰略考慮中,有哪些不能忽視?
一、什麽是戰略?
在組織力中,很關鍵的一條是戰略。
馬雲曾說,戰略不是企業的必需品,而是企業的奢侈品。就好比女士的包包一樣,是一個非必需品,但若你今天不帶包和兩天不喝水,其生命是不一樣的,水才是生命的必需品。
很多初創企業在沒有戰略的時候,過早談戰略而死。隻有先解決了生存問題,有正向的現金流,才有足夠的奢侈開戰略會議。
戰略的本質是圍繞公司的戰略方向進行資源分配。
很多公司的問題和戰争一樣,戰争中的赢家都是資源分配的,輸家都是由于戰線過長,資源不夠造成的。
所以,我們首先要做到資源分配。其次,我們要做到戰略落地。
作爲企業家、創始人,我們需要去反思,有些挺好的戰略本身沒有問題,甚至完美,但沒有看到落地實施。
因此,取舍和落地才是戰略中最關鍵的兩件事。再完美的戰略,隻要不落地,一點價值都沒有。
二、關于戰略焦慮
1. 如何克服戰略焦慮?
戰略焦慮的三大根源叫做爲了增長而增長的焦慮,爲了競争而競争的焦慮,爲了創新而創新的焦慮。
這些焦慮都是有害的。2008 年金融危機時,我們去全世界看看在巨大的外部壓力下,誰毫無懼色,誰才是真正的好公司。
當形勢好的時候,每家公司都覺得自己挺好的,隻有在危機或外部壓力下,才能夠将公司做出鮮明的對比。
接下來,我們就會問個标準問題,我們該參訪什麽公司?我們不妨再深度問下,誰是你的競争對手?你如何對抗競争?在經濟危機下,請問對你們公司有什麽影響?
那一年我們到蘋果進行參訪,我們問喬布斯,蘋果最大的競争對手是誰。喬布斯說,我們最大的對手就是我們的上一代産品。我們的每一代産品都聚集了幾千位工程師、最好的用戶體驗,挖空心思将好功能應用放入進去,若蘋果 5 不能碾壓蘋果 4,蘋果公司的曆史就停止了。
因此,做産品不用去看競争對手,而是看能否打敗自己的上一代産品。
蘋果手機賣得昂貴,企業會不會擔心由于用戶消費力不足,中高端産品就沒有銷路了。
于是,我們就拿這個問題問喬布斯,喬布斯反問現在有多少人用蘋果産品。蘋果的粉絲其實是會将買漢堡的錢省下來,來購買蘋果的新産品。消費力不足,是産品不夠好的借口。當你的産品夠好,消費力總會有的。
同樣的問題,我們問了谷歌的創始人 Larry Page。他解釋到,誰跟谷歌争奪人才,且我們還沒有必勝把握的時候,我們就認爲誰是我們的競争對手。
因此,跟你争奪人才的,才是你的最大對手。
若你不僅能将同行業最優秀的人吸引過來,甚至将跨行業最優秀的人吸引過來,誰還能與你競争呢!
好的戰略結果必須有增長、赢得競争。創新是結果,不是出發點。
2. 爲何會産生戰略焦慮?
因爲很多企業過早的提第二曲線,但我更願意跟大家交流的卻是彎道超車。
隻有行業的第一名,且市占率達到相對較高,将同行 2~3 倍的規模碾壓,才可以談第二曲線。隻有這樣,你才在一個賽道跑,你的第一曲線很可能離天花闆比較近,才可以做第二曲線。
很多人說彎道不能超車,正是減速的時候,可以體現你的差異化戰略,實現趕超頭部同行。
其實,很多公司戰略上沒有将不同狀态的業務進行分類,即公司的不同業務部門,甚至一個公司全國拓展的不同區域,其組織能力、市場規模、團隊能力、競争格局都不一樣。
當一個公司新孵化某業務或新進入某區域,就是小學生業務。
當你進入中學階段,我們就需要考核公司的 KPI,這個時候數字非常重要。
再往後,企業上市了就是大學生階段,公司的有些業務部門做到一定的成熟度,就會參加大學生考試。但大學生考試成績好,也不代表你能有個特好的工作,考核就會發生變化。同時,教學内容也變爲企業要爲他做什麽,内部要做什麽,給予什麽資源等。
因此,我們需要将這些業務進行小學生狀态、中學生狀态、大學生狀态的分類。由于各階段的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不同,我們經常要爲公司在這個方面做好相關準備。隻有這樣,後面才能談戰略和落地。
因此,我特害怕公司隻有一個考核制度,雖然也要銷售和利潤,但這是對于處在中學階段的公司或某部門更需要的。
我也特害怕公司孵化業務,五六年都出不來,就像小學留級一樣。小學生中抓的主要是素質教育,即公司的單店模型、當地幹部的培養、産品本地化等。
當你做好這三點,就進入中學階段,可以考試交 KPI 成績了,但你總不能一輩子讀中學不讀大學。因此,我們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我們若對 " 小學生 " 道德要求低一點,他到 " 中學生 " 階段就好不了了。我們對公司的道德标準要像對人一樣,必須一貫制。我們不能因爲這是公司的新地區、新業務,就放松使命願景價值觀,但你要知道公司目前處在小學階段,需要改考核。
3. 兩套戰略方法論
很多公司戰略實施不下去的原因是,戰略方向和高考指揮棒發生了錯誤。公司的戰略方向考核和一般業務的考核一定要區别開。
這兩套方法論,本質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一套方法論是,由始而終、由内而外、自下而上、因爲看見而相信。另一套方法論是,由終而始、由外而内、自上而下、因爲相信而看見。
這兩類都很重要,不能所有的人都可以自上而下,很多公司戰略是老闆自上而下的拍闆,其原因就是因爲 " 我相信而看見 ",即先看外面的布局,再看内部。
三、如何将戰略落地?
1. 戰略羅盤
第一,我們要會取舍。
在我們開戰略會時,要是問你今年若隻做三件事,你會做什麽?其實這本質上就是讓你做取舍,不一定要湊三件事,能做好兩件,第三件不做也沒問題。
第二,我們要做排序。
很多人會說三件事還要排序嗎?不能齊頭并進嗎?那不行!我們需要将這三件事進行通關制,就像打遊戲一樣,不将第一個怪物滅掉,是不能跳過去打第二關的。
隻有将這三件事進行排序,才能将這三件事落到每個部門,每個部門對這三件事進行自己的排序。
因此,這三件事中的第一件事不做到一定程度,第二件事就不做了,這才會倒逼公司的第一順序的重量級和優先級。
比如當時的鍋圈食彙和滬上阿姨,每月開 300 店,這不是公司唯一的事情,但在這時要讓所有部門都提高對這件事的優先級,才能将其培養起來。
第三,我們要做裏程碑。
當時我們說,6~9 個月能否實現月開 300 店的能力,需要有個裏程碑。裏程碑共有三個要素:業務目标、時間和資源。
第四,我們要做複盤。
三個裏程碑中,任何一個到了以後就停止并去做複盤。比如時間到了,目标卻沒完成;錢還沒花完,時間到了。
如果時間沒到,資源沒花完,業務裏程被限制了,差不多就該加資源了。隻有到了複盤後,又會進入一次取舍。時間到了,要不要加時間?錢花了,要不要追加錢?
因此,從取舍開始,又回到取舍、排序,追加資源後又得重新設裏程碑,我們将其叫做戰略羅盤。
2. 戰略實施
戰略要想落地,一靠組織保障,二靠羅盤閉環。戰略實施有三種方法:自建(build)、收購(buy)、合作(partner)。
自建是戰略實施的親生兒子;收購是領養的兒子;合作,即鄰居家的兒子最難管。
我們不要把很多戰略實施的希望建立在戰略合作夥伴上,如果你把你的戰略實施完全寄希望于合作夥伴,其排序、時間表和頻率很難與你保持一緻。
因此,我不主張收購,也不喜歡太多的戰略合作。你的戰略實施最好是自建,而非戰略性合作。
我特别鼓勵非戰略性收購,但戰略實施主要靠收購來實現,70% 的收購是失敗的,因爲收購是領養過來的孩子,戰略實施更難。當一個公司開始拼命收購時,你要先問問自己是否能生出自己的孩子來,否則,領養也是走不遠的。
戰略落地
當你一做預算時就把戰略忘了,很多人都會基于前一年的完成情況來做下一年的預算,當你戰略定了後,就需要補一個制定來年業務計劃的動作。
你 2023 年達到的結果叫你的期初數,當期初數确定後,2024 年業務計劃就很好定。要想做一個兼顧戰略的好預算,就得基于下一年的業務計劃來做。
四、戰略考慮中,
不能忽略的 2 個商業本質
在整個戰略考慮中,兩個商業本質的理解是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個是增長和效率的關系,一個是規模和效益的關系。
1. 增長和效率的關系
沒有效率的增長,不是慢性自殺,是加速自殺。
很多給我們 BP 商業計劃書的公司,隻告訴我們自己成長的多快,五年後規模會有多大,但他對該公司的核心效率在五年内并未有規劃。
因此,在整個戰略實施過程中,業務計劃預算中不能隻看增長,還得看效率。最理想的狀态是,公司既有增長,效率也有提高。最怕很多公司隻有增長,效率指标在下降。
效率指标,是日常生活中的效和率,即人效、平效、庫存周轉率、毛利率、退貨率等。我提倡每個公司都要知道自己的第一效率指标是什麽,即财務上占用資金最多的科目。隻有死磕第一效率指标後,才能再看第二效率指标。
2. 規模和效益的關系
要是你的規模再上一個台階,到底哪裏會産生額外收益?應該是跟上遊更有議價權,還是可以踢掉一個一級供應商了?我們要分析自身除了規模大,還出現了什麽效益拐點,因爲不是所有的效益都和規模等比例的。
我們現在講的組織管理課與老師講課的區别,有點像西方管理制度和東方管理制度,或者說跟西醫和中醫差不多。
我在倫敦商學院時,老師說,我們不是來學管理的,而是學評估的。你如果不會好評估,就是不會做好管理的。
因此,西方管理學和西醫本質一樣,強在診斷。而中醫強在治療,不能光治标還要治本。
我認識一個中醫院的院長,他說,人體身上出現任何一個問題,都有可能引起高血壓。雖然降壓藥管用,但其本質沒有解決病根。
這就好比一家公司最近銷售不太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降壓藥,即打折上促銷,但這會讓人上瘾。但這種 " 高血壓 ",也有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産品不好、銷售體系不好、門店的位置不好等,才造成銷售不好。
當創始人跟公司血脈相連到一個團隊時,很多創始人對公司的判斷是基于望聞問切的。你公司大了,不可能天天去望聞問切,這不可傳承、不可複制。基本一個醫學院畢業生看了你的體檢報告,就能描述出你大概是什麽問題,不會誤診。
因此,我們需要中西醫結合,療效才會最好。但治療我們始終強調标本兼治,尤其是要從根本上好起來。
謝謝大家。
*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主辦方簡介——
酷學院,企業培訓與人才發展平台,以 " 科技創新驅動人才與業務共同成長 " 爲使命,首創 " 萃學練考用 " 組織學習方法論。目前,已累計服務數十萬家客戶、2000 萬用戶。
釘釘是阿裏巴巴集團打造的企業級協同辦公平台與應用開發平台,爲不同行業的企業提供全新的組織管理和辦公協作方式。釘釘以數字技術服務千行百業,服務覆蓋制造、教育、金融、零售、建築、交通運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 20 個國民經濟行業門類的 2300 萬家企業和組織機構,助力一汽、蒙牛、東方希望、百麗時尚、長城汽車、上海三菱電梯、複星等企業的組織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