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一代奔馳 GLC 缺點挺多,例如它的操控很差。但 GLC 的銷量卻是 BBA 中最好的。
确實論品牌高度 + 内飾做工細節,GLC 确實是 BBA 中最棒的。MBUX 系統操控界面很炫,盡管并不算好用。
上一代已經很厲害,所以當全新一代奔馳 GLC 悄悄上市幾個月後,面對新一代的産品力。寶馬 X3 和奧迪 Q5L 還能選麽?
由于奔馳 GLC 是新車,而且我們剛試駕完不久,所以後面會留多一點文字介紹。而在談它之前,我們聊一下同級奧迪 Q5L 和寶馬 X3,相比新一代 GLC 還有什麽優勢。
奧迪 Q5L —最均衡、駕駛輕松
在 BBA 裏奧迪的車是屬于最容易上手,最容易開的車,而采用 7 速雙離合變速箱的 Q5L 動力更是輕輕松就上來了,并不會帶來不平順。
如果你是女生或日常代步,奧迪的确是很實用舒适的。
Q5L 這套全新的電磁離合 quattro 四驅系統,在普通路面不需要四驅的時候,可以改爲兩驅行駛。而且是後軸與前面機械連接完全分離式的設計,把摩擦和阻力降到最低。
加上這套新系統更加輕量化,配合輕量化的雙離合變速箱,讓整個傳動效率大爲提高。
所以如果終端價格有優勢,奧迪 Q5L 也是可以考慮的。
寶馬 X3 —空間稍小,但操控最迷人
當奔馳 GLC 和奧迪 Q5L 都加長軸距後,寶馬 X3 還是維持海外版的長度,這讓它的後排空間相比對手稍色一點點。但個人認爲空間方面已經足夠,因爲奔馳、奧迪的後排地闆凸起較高,讓乘坐舒适性打折。
奧迪 Q5L 是在代步中 " 好開 ",但如果是注重操控和駕駛樂趣的另一種 " 好開 ",那麽寶馬絕對排第一。開起來人車合一,X3 有幾套動力輸出調校,都是 2.0T+8AT,運動感是一分錢一分錢,看錢包埋單吧。
全面進步的全新一代長軸距奔馳 GLC
全新一代長軸距 GLC 給我最大改變,是它的底盤操控性大幅地提升。新車給人更多的駕駛樂趣,讓你有興趣去駕駛它過彎,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公路巡航。
駕駛性能方面的提升,雖然總體性能依然不及寶馬 X3,但距離已經大幅拉近。可以說現在的奔馳 GLC,已經與奧迪 Q5L 駕駛性能方面持平。
技術方面,奔馳 GLC 的技術最先進。不過會有人擔心它的維修成本。
新一代 GLC 全系搭載配備了 ISG 智能電機的 2.0T 引擎,啓動時車内更安靜了、加速平順。新一代 M254 引擎,全面電氣化。M254 完全取消了傳統引擎的曲軸皮帶輪以及皮帶部件,基本上就是爲插電混合動力等電氣化車型準備。
由于競争對手奧迪和寶馬同級 2.0T 并沒有類似技術,所以 GLC 這副 2.0T+48V 的 M254,超越寶馬 B48 和奧迪第三代 EA888,成爲同級最先進的 2.0T。
我們試駕的 GLC 300L 最大輸出功率 190kW,扭矩 400Nm,0-100 公裏 / 小時加速用時 6.5 秒,标配 9 速自動變速箱。但強調全新一代長軸距 GLC 的提升不止是動力,而是全方位的。
而另一方面,奔馳的優雅駕駛感、設計做工、豪華舒适,相比上一代又有進步了。所以在這方面奔馳相比寶馬和奧迪有很大優勢,這種優勢讓人讓人取舍。
怎麽選?
所以我認爲奧迪 Q5L 和寶馬 X3 剩下的優勢,除了品牌的喜好,就隻有終端價格了。
奔馳 GLC 的官方指導價爲 42.78-53.13 萬元。BBA 三大品牌的官方指導價,大家都是相差不大,關鍵是看你所在城市的終端價格。
如果奧迪 Q5L 和寶馬 X3 有不少的價格優勢,可以考慮。如果 BBA 都相差不大,對于大部分不執着寶馬操控的朋友來說來說,還是推薦剛剛換代,技術含量最高的奔馳 G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