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深、木樓藹藹,當一腳踏上杭州小河直街古色古香的石闆路時,一定能直觀地感受到千年運河帶來的悠悠古韻。
而在街區的正中,有一處古樸的宅院,白牆灰瓦,外牆上還有一個大大的 " 醬 " 字。這裏就是小河直街标志性的建築之一、曆經百年滄桑的方增昌醬園。
醬油、醬菜、醬鴨,在這裏可以感受着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人間煙火,亦是老一輩人的味道記憶。尤其是到了年節,來這裏買醬貨的杭州人更是絡繹不絕。
不過,最近有讀者在潮新聞後台留言稱," 這兩天路過小河直街,發現方增昌醬園關門了,招牌也摘掉了,難道是不做了嗎?"
大門緊閉的醬園依舊是拍照勝地
5 月 13 日上午,潮新聞記者來到小河直街了解情況。
作爲獨具特色的曆史文化街區,周末的小河直街是感受杭州韻味的好去處,備受市民和遊客的青睐。早上的街區,自然也是熱鬧紛呈。
從長征橋路進入街區一直往南,不到百米,就能看到門牌爲小河直街 15 号的方增昌醬園,正如網友所訴,醬園的大門是關着的。
原先關于方增昌醬園的介紹以及門匾都已經摘下,隻留下邊框的印迹。透過門縫,可以看到内部也已基本搬空,隻有正廳張貼着的三個 " 福 " 字還能讓遊客有點熟悉感。
" 關了有一個月了吧。" 醬園附近一家店鋪的店員告訴潮新聞記者,之前大家都以爲這個店是老闆自己的,沒想到也是租的," 聽說是搬走了,搬得還蠻快的。"
" 這個地方原來是賣醬油的,不是賣醬貨的。" 一位在街區裏住了幾十年的大爺說,最早這個醬字代表的是醬油,後來醬油店關掉了,這個房子也就閑置了," 之前賣醬貨的那家店入駐有個七八年,不是原來老底子的店了。"
順着幾位店主的指引,潮新聞記者确實在街區附近找到了原來醬園老闆新開的店鋪,店鋪是個二層小樓,仍在裝修。附近的一位居民介紹:" 裝修了有一個月了,門口說是用來曬醬貨的。"
在方增昌醬園門口,記者也注意到,雖然不開門,這裏依舊是小河直街上的拍照勝地,幾乎每個路過的遊客都要駐足拍照。記者也聽到不少帶小孩子的家長,在和孩子講述醬園背後的故事。
百年醬園正在提升改造
百年醬園究竟将何去何從?潮新聞聯系上了小河直街的管理方——杭州運河集團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小河直街相關負責人。
" 醬園是小河直街非常有特色的一處所在,1860 年方增昌醬園就落在了小河邊,爲小河留下了珍貴的曆史印記。而原店鋪是 2017 年引進的外來品牌,兩者并無任何關系。" 該負責人表示,當下街區正對方增昌醬園進行 " 醬文化 " 相關的提升改造。
提到醬文化,就得先了解一下方增昌醬園和小河直街的前世今生。
早在清代中葉,杭州就有很多專門釀造醬油及醬制品的官醬坊。而由于水路運輸便利的原因,京杭大運河邊的醬園多且大,其中就有小河直街的方增昌醬園。
小河直街顧名思義得名于小河。小河開浚于南宋時期,元末大運河主河道改道于此,加上明清北新關設立,逐漸成爲水路交通要津,這也讓小河直街一度成爲運河邊熱鬧的街市。
曾作爲小河最大的醬園,方增昌以批發爲主,有生産基地,店面朝東,爲三開間樓屋,裏面都是做醬油、老酒、醬菜的作坊。據一些仍然住在附近的老人回憶:曾經,方增昌醬園靠小河邊的店鋪是白牆,上面有很大很顯眼的三個大字:方增昌," 運氣好的話,碰上制醬,尋着味道就能找到。"
近年來,在小河直街保護工程中,相關單位對醬園進行了整體修繕,複原了這幢數百平方米的牆門大醬園。
" 僅靠原來售賣醬制商品、手作零食等,對于百年醬園背後的醬文化展現、品牌形象業态層級、展陳方式上偏單一。" 負責人說,目前進行中的業态提升,計劃引進市級或者省級的醬文化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入駐,并開展醬料制作、展示體驗,醬制食品的試吃及醬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特色産品售賣等。
比如,遊客可以現場體驗醬肉的曬制、試吃,感受黃豆發酵、醬油制作的過程,甚至還可以自己制作簡易的醬油拌飯等等,更深入、更全面的感受醬文化的魅力。
負責人表示,醬園目前正在加緊改造之中,預計将于下半年重新和遊客見面," 屆時也歡迎遊客朋友們,來醬園體驗醬文化,感受傳統非遺文化。"
來源: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