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 付克友
12 月 14 日,雅培中國發布聲明,雅培營養品将進行業務調整,重點發展醫學營養品業務,并将逐步停止中國大陸市場的嬰幼兒和兒童營養品的運營和銷售。
盡管雅培嬰幼兒奶粉的撤退并不讓人意外,但它仍然具有标志性意義,那就是它證明洋奶粉的 " 品牌紅利 " 終于來到臨界點。
從此,在中國大陸的奶粉市場上,可以不再以國産奶粉和洋奶粉來做品牌區分,而讓各品牌回歸到平等競争的地位。
雅培撤退源于競争力趨弱
雅培的公告很是耐人尋味。它說,過去數年雅培嬰幼兒和兒童營養産品在中國大陸市場上 " 參與了激烈的競争 ",而且消費者對嬰幼兒以及兒童營養産品的 " 需求正在發生變化 "。因此不得不作出這種調整。
前者是從供給層面說的。的确,嬰幼兒奶粉是充分競争的市場,要面臨激烈的競争。競争有多激烈呢?據統計,2017 年,雅培奶粉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 5.4%,還能排名第 5;然後就每況愈下,2019 年降到 4.9%,2020 年降至 4.1%,2021 年降至 3.6%。到了 2022 年,這個數字已滑到了 3.1%,排名跌至第 9。
雅培市場占有率下降也意味着競争對手市場占有率上升。激烈競争,很難說是落敗的理由。它反倒是說明對手變得更強大。
至于 " 消費者的需求發生變化 ",有兩個因素。一是總體需求量的變化,中國出生率下降,嬰幼兒人口數量降低,必然帶來嬰幼兒奶粉需求降低。不僅雅培,而是所有奶粉品牌都面臨這種趨勢。二是嬰幼兒奶粉品質變化,也就是中國消費者對奶粉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關鍵在于品牌是否能夠跟上和滿足這種需求的變化。
在 " 品質變化 " 方面,雅培需要反思。因為近年來雅培的食品安全事故層出不窮。2020 年 8 月,中國香港消委會通報 15 款嬰兒配方奶粉樣本檢測出含有污染物氯丙二醇,雅培旗下的一款産品名列其中。2021 年 5 月,雅培一款奶粉産品中檢查出香蘭素,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 900 多萬元。
對于食品行業,尤其是嬰幼兒奶粉行業來說,安全問題是品牌的立足之本。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就是對這個問題越來越敏感,要求越來越高。所謂優勝劣汰,本質上就是能否跟上這種變化。雅培沒有跟上這種變化,反而在品牌營銷上打擦邊球。比如,雅培在其官方網店開展的直播活動中,違反食品安全法和廣告法,虛假宣傳 " 改善生長發育 " 和 " 通便 ",而被市場監監管部門罰款 20 萬元。這就有些不思進取了。
這些問題頻發,必然帶來中國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危機,讓雅培奶粉的品牌競争力雪上加霜。
當然,雅培奶粉的撤退也因此被認為是理智的選擇,因為這樣可以扔掉雞肋,将中心聚焦到其迅速增長的醫療器械和藥品業務上。
雅培所謂 " 消費者的需求發生變化 ",其實還有一層含義,那就是洋奶粉品牌在中國市場日趨祛魅,中國消費者不再對洋奶粉品牌迷信。也就是說,不隻是雅培的品牌競争力在趨弱,許多洋奶粉品牌競争力都在趨弱。雅培隻是洋奶粉品牌 " 失勢 " 的一個縮影。
2016 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份額前 5 名均為洋品牌。在這之後,國産奶粉品牌不斷崛起。2021 年,内資奶粉品牌份額已經提升至 55%+。當下國内奶粉市場份額的冠亞軍都是國産品牌,飛鶴以高達 20.4%位居第一,伊利(含澳優)也達到了 14.4%。
品牌紅利不可能吃一輩子
如果問洋奶粉和國産奶粉的攻守易勢是如何發生的?我們當然可以說,國産奶粉争氣,品質越來越高,品牌越來越有競争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洋奶粉的 " 品牌紅利 " 正在走向衰退。
品牌是有 " 紅利 " 的。品牌資産越是豐厚,紅利也就越多。打造品牌,也就是對品牌進行投資,所形成的品牌資産,會持續産生源源不斷的紅利,如同存入銀行的财富。
曾幾何時,洋奶粉品牌擁有一筆豐厚的無形資産,就是消費者對洋奶粉的 " 超額信任 ",乃至崇拜。洋奶粉比國産奶粉好,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和認知,去海外代購洋奶粉甚至成了一門火熱的生意。
不得不說,相當長時期洋奶粉在國内市場,就是享受了這樣的 " 品牌紅利 " 而所向披靡。而當年受三聚氰胺安全事故影響,國産奶粉品牌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進一步加劇了兩相對比的 " 馬太效應 ",強化了洋奶粉的 " 品牌紅利 "。
雅培奶粉當然是這樣一種 " 品牌紅利 " 的受益者。這種 " 品牌紅利 " 是如此強大,以至于即便它早就問題纏身,都不影響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風光。
比如,三聚氰胺事件,雅培其實也并不能潔身自好。2008 年 11 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檢出美贊臣和雀巢奶粉含微量三聚氰酸,雅培自查也發現三聚氰胺。2012 年 3 月,雅培被消費者質疑産品質量問題,一度引發大量關注;同年,國家發改委以違反《反壟斷法》對雅培進行處罰,處罰金額高達 7700 萬元;2013 年,雅培奶粉還卷入恒天然毒菌烏龍門事件。而雅培并沒有因此傷元氣,可以說很長時間,它都搭乘了洋品牌的 " 便車 "。
事實上,這樣的 " 品牌紅利 " 不可能吃一輩子。國潮湧流的背景下,随着國産奶粉質量越來越過硬,國貨自信也水漲船高,作為 " 洋品牌 " 的 " 集體紅利 " 在消失。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往品牌的 " 銀行 " 裡存入更多的品牌資産,相反還不斷透支,隻能坐吃山空,黯然收場。雅培為此提供了一個例證。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端嬰幼兒奶粉市場,洋品牌還是占據了先天優勢,國産品牌還難以抗衡。在洋奶粉 " 品牌紅利 " 的臨界點之後,如何從整體市場份額向高端市場延伸,是國産品牌需要完成的任務。
後面考量的就不再是洋品牌或國産品牌的光環,而是要完全依靠自身的品牌競争力說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