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财經故事荟,作者 | 尹太白,編輯 | 王舒然
智界 S7 完成二次升級," 卷土重來 " 了。
4 月 11 日,華爲舉辦了華爲鴻蒙生态春季溝通會,重新發布了智界 S7,售價區間與此前保持一緻,仍爲 24.98 萬元至 34.98 萬元。
但核心配置有了小幅度升級," 含華量 " 再提升,比如首發搭載華爲視覺智駕方案 HUAWEI ADS 基礎版,以及首次引入華爲 SuperCharge 高壓快充技術等。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忍不住稱贊,智界 S7 是一款 " 令人體溫升高、血壓升高的産品 "。
智界 S7 是華爲與奇瑞聯合打造的首款車型,也是首次搭載 HarmonyOS 4 智能座艙的車型。
作爲鴻蒙智行模式下的首款轎車車型,智界 S7 是對華爲 " 造星 " 能力的一次驗證,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着華爲鴻蒙智行模式的命運走向。
但智界 S7 的發展并不順利,早在 2023 年 11 月,智界 S7 便已發布并交付,彼時,華爲對于智界 S7 的評價極高,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直言,智界 S7 的規格比特斯拉 Model S、奔馳 EQE 等都要高,價格和特斯拉 Model 3 一個水平,但定位卻超越特斯拉 Model S。
市場也給出了不錯的開局反響,智界 S7 開啓預售僅三星期,預定量便突破 20000 輛。
但随之而來的卻是産能困境、交付延期以及 " 退訂潮 ",這導緻 2024 年前兩個月智界 S7 的銷量隻有 1398 輛,而 3 月則直接沒有公布銷量。
在智界 S7 遭受産能制約的同時,友商的亮眼戰績不期而至——售價區間爲 26.9 萬元至 32.9 萬元的新款極氪 001 與售價區間爲 21.59 萬元至 29.99 萬元的小米 SU7 相繼上市,前者上市首月大定訂單突破 30000 輛,而後者上市僅 24 小時大定訂單就達到了 88898 輛。
華爲車 BU 迫切需要挽回用戶和市場,重新發布的智界 S7 成了試金石。在華爲鴻蒙生态春季溝通會上,餘承東激動地表示," 智界 S7 開啓海量交付 "" 下單即排産 "。
智界 S7 的後續表現不僅是華爲車 BU 自身發展關注的重點,也是外界審視華爲造車能力的焦點所在——繼與塞力斯聯合打造的問界品牌一舉成名之後,華爲能否走穩鴻蒙智行模式的第二步,以及是否具備同時經營多個品牌,并協調好彼此生産關系與資源分配的能力,智界 S7 将是對此最直接的注解。
因而,于華爲而言,智界 S7 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鴻蒙智行的 " 四界 " 版圖
2019 年 5 月,華爲車 BU(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成立,時任華爲輪值董事長的徐直軍宣布華爲正式進軍汽車行業,但 " 華爲不造車 "。
彼時,華爲車 BU 的早期定位是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且隻做電子相關的增量部件。
但自 2021 年 5 月,餘承東接管華爲車 BU 後,對這一定位進行了 " 升級 ",在原有商業模式之外,籌劃并主導了新的商業模式,即鴻蒙智行業務(原智選車業務)。
現階段,華爲車 BU 的業務主要分爲三種形式:
第一種是傳統供應商模式,面向所有車企提供增量零部件。
第二種是 HI 模式,爲車企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目前主要合作夥伴爲阿維塔。2024 年前三個月,阿維塔的月均銷量約爲 4800 輛,這意味着在該商業模式下,華爲尚未拿出令人驚喜的成績;
第三種是鴻蒙智行模式,由華爲深度參與産品、整車設計以及提供銷售網絡渠道。目前主要合作夥伴爲賽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該模式也是華爲參與度最高的合作模式,同時也是華爲車 BU 的主要創收業務。
問界的成功爲鴻蒙智行模式打下了基礎。2024 年前三個月,問界均強勢壓制勁敵理想汽車,連續三個月成爲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月度銷量冠軍。
不過,問界品牌旗下三款車型主要聚焦于 SUV 領域,在其他細分領域,華爲需要一款同樣具有競争力的産品:一方面,新産品可以進一步豐富華爲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産品線,并證明鴻蒙智行模式的可複制性和創收能力;另一方面,再造一個成功的新能源品牌,将對華爲在汽車領域的市場地位産生重要影響。
在華爲和奇瑞的雙重光環加持之下,智界 S7 擔當起這一重任,然而由于核心零部件供應短缺和工廠搬遷,智界 S7 一度面臨交付瓶頸。
華爲無法接受這一局面,奇瑞更不能。重裝上陣後的智界 S7 加量不加價,雙方都希望借此 " 亡羊補牢 "。
爲了确保産能,奇瑞爲智界 S7 準備了全新的智能化工廠," 一分鍾就能下線一台車 ",尹同躍表示。
突破了産能制約的智界 S7 似乎正在扭轉此前銷量低迷的局面。一位山東濟南的華爲門店店員告訴「财經故事荟」," 智界 S7(重新)發布後,咨詢電話快打爆了,門店内已經開始陸續上人,已收到購車訂單,比預期中要好。"
不過,在轎車領域,華爲的精力并不單單放在智界 S7 身上。2024 年 3 月,在工信部發布的第 381 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中,由華爲與北汽聯合打造的全新鴻蒙智行車型享界 S9 浮出水面。
享界 S9 定位中大型高端轎車,對标寶馬 7 系、奧迪 A8L 和奔馳 S 級。按照這一定位,享界 S9 在增強轎車産品線的同時,可以與問界 M9 組成 "9 系雙旗艦 ",共同沖擊 40 萬元至 50 萬元級别的高端市場。
汽車行業人士陳鋒向「财經故事荟」表示," 國内 40 萬元至 50 萬元的高端市場基本被 BBA 所壟斷,市場地位幾乎無法撼動,而享界 S9 就是想追着 BBA 打,目前關于享界 S9 的相關信息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款傾注了華爲所有資源的車型,搭載了華爲車 BU 可量産的全部技術,也是對華爲品牌影響力的一次檢驗。"
事實上,華爲并不滿足于 " 三界 ",目前,華爲與江淮聯合打造的傲界正處于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傲界的售價将達到百萬級别,瞄準豪車市場,華爲有心将各種先進科技集成于此,并計劃推出轎車、SUV 和 MPV 三種車型,首款車型預計在 2024 年第四季度正式亮相。
至此,鴻蒙智行模式下的 " 四界 " 版圖已初具雛形,對于華爲而言,如何避免不同品牌之間的内耗,以及如何在精力和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同時操盤三到四個品牌,是必做題。
華爲智駕 " 遙遙領先 "
華爲不造車,但依然能成爲汽車行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華爲擁有行業頂尖水準的智能駕駛系統。
在智能駕駛領域,向來有激光雷達和純視覺兩種路線之争,激光雷達方案依賴高精地圖,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但對智能駕駛系統的計算能力要求極高;而純視覺方案主要依賴攝像頭捕捉圖像并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進行處理,成本相對較低,對高精地圖依賴度也不高,但在某些複雜的場景中表現不太穩定。
華爲智界 S7 選擇 " 雙管齊下 ",其将激光雷達數量從三顆減少到一顆,但作爲補充,又配備了華爲視覺智駕方案 HUAWEI ADS 基礎版。
HUAWEI ADS 基礎版配備了 3 個毫米波雷達、10 個視覺感知高清攝像頭組及 12 個超聲波雷達,不依賴激光雷達和高精地圖,可在全國高速和城市快速路實現 NCA(高速公路導航輔助系統)智駕領航輔助,包含自動上下匝道,遇到道路施工、錐桶自動改道等功能,具備一定的自動換道、避障繞行能力。
同時,HUAWEI ADS 基礎版還具備智能泊車功能,支持異型車位、自定義車位等超過 160 種車位。
華爲視覺智駕的能力甚至超越了視覺智駕 " 鼻祖 " 特斯拉——餘承東将 HUAWEI ADS 基礎版與特斯拉 EAP 進行了對比測試,結果顯示,HUAWEI ADS 基礎版在高速 NCA 的覆蓋率、匝道通過率以及智能泊車的異形車位、斜列車位等方面均超越了特斯拉。
這讓餘承東激動萬分," 華爲智駕是現貨不是期貨,而且是最好的現貨。"
" 華爲智駕幾乎是目前智能駕駛的天花闆。" 陳鋒說道," 華爲全國率先實現 99% 道路的智能駕駛全覆蓋,大城市到小鄉村都能用,而之前被公認智駕開城最多的小鵬汽車,能用的城市數量僅 200 多個,隻能說‘遙遙領先’不是句空喊的口号。"
華爲智能駕駛 " 遙遙領先 " 的原因大緻指向了兩個方面。
一是擺脫了對高精地圖的依賴,實現無圖智能駕駛方案。
高精地圖的使用成本較高,更重要的是,高精地圖的更新速度緩慢,難以與現實情況保持同步。
于是華爲開始探索無圖智能駕駛方案,其 ADS 2.0 高階駕駛輔助系統以感知硬件爲核心,使用自研 MDC 610 計算平台,在融合了 BEV(道路拓撲推理網絡)和 GOD(通用障礙物檢測網絡)後,擺脫了高精地圖的束縛。
餘承東在鴻蒙生态春季溝通會上透露,截至 2024 年 4 月,華爲高階智能駕駛城區 NCA 已開通 40000+ 城鄉鎮。
二是底層技術足夠強大。
車輛需要實時處理海量的環境信息,并在毫秒級的時間内做出決策,這意味着無圖智能駕駛方案離不開先進的算法和強大的計算能力,而華爲智能駕駛算法模型可以在數字孿生空間生成複雜的場景樣本,并且将智能駕駛的學習訓練周期從兩周以上縮短至兩天内。
在鴻蒙生态春季溝通會上,餘承東稱,鴻蒙智行模式采用領先的算力底座,每天都在進化,目前雲端算力達到 3.3EFLOPS,每天學習 1200 萬 + 公裏,每五天就叠代一次。
不過,華爲智能駕駛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陳鋒向「财經故事荟」表示," 比如在複雜的交通環境中,如何準确、快速地處理并融合各種傳感器數據仍然是一個挑戰,這一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此外,華爲想要最終赢得智駕競争,除了研發和測試之外,用于訓練智能駕駛的用戶數據量也要提上去,但這意味着得先賣出去足夠多的車才行,目前問界品牌和智界品牌的銷量仍然偏低。"
車 BU 有望扭虧爲盈
車 BU 是華爲唯一虧損的業務,财報顯示,2022 年華爲實現總營收 6423 億元,其中車 BU 實現收入 20.77 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僅 0.3%,淨虧損約 80 億元。
對此,餘承東曾訴苦," 智能汽車業務是華爲業務中唯一拖後腿,還在虧錢的項目。"
車 BU 的研發投入高企是其中的關鍵因素。财報顯示,自華爲車 BU 成立 5 年來,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 300 億元。
和造車新勢力相比,其研發投入确實高出不少。
以 2022 年爲例,财報顯示,2022 年華爲車 BU 的研發投入爲 103 億元,占總研發支出的 6.37%,而同期蔚來、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的研發支出分别爲 108 億元、67.8 億元和 52 億元——華爲車 BU 的研發投入水平與蔚來相當,是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的兩倍以上。
不過,情況也在向好發展。
一方面,車 BU 收入提升明顯。華爲2023 年财報顯示,一直 " 拖後腿 " 的車 BU 收入爲 47.7 億元,同比增長 128.1%,占總營收的比例提升了 0.3 個百分點至 0.6%,成爲華爲增長最快的業務闆塊之一。
另一方面,過去幾年,華爲車 BU 的虧損情況已持續有好轉。在 2024 年 3 月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餘承東透露,華爲車 BU 最早一年虧 100 億元,後來虧 80 億元,去年虧了 60 億元,而今年前三個月,得益于鴻蒙智行業務實現扭虧爲盈,車 BU 也接近盈虧平衡。
餘承東預計,今年 4 月往後,車 BU 可實現扭虧爲盈。
不過,能否實現這一點,關鍵還是取決于鴻蒙智行車型後續的銷量。
目前,華爲正在爲鴻蒙智行車型大力建設獨立門店,有望拉升各車型銷量。據 36 氪報道,2024 年其新建的門店數量預計将達到 800 家左右,2025 年沖擊 1000 家。華爲與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聯合打造的車型都将陳列其中。
但從智界和問界兩款車型的銷售目标看,實現起來難度不小。
智界 S7 方面,其 2024 年的銷售目标是與小米 SU7 看齊,而據中信證券研報預測,小米 SU7 在 2024 年的銷量約爲 6 萬輛至 8 萬輛。
智界 S7 在 2024 年前三個月的銷量約爲 2094 輛(智界 S7 未公布 3 月銷量,在此以 2024 年前兩個月的平均銷量 699 作爲 3 月銷量進行估算)。這意味着,智界 S7 在 4 月 -12 月的月均銷量要達到 6433 輛至 8655 輛,才能追平小米 SU7,如果以其 2024 年前兩月的銷量爲參考,挑戰不可謂不嚴峻。
問界方面,據上遊供應商處反饋的消息,2024 年問界品牌的銷量目标爲 60 萬輛。
而其 2024 年前三個月的銷量爲 85842 輛,如果想要完成年銷量目标,其 4 月 -12 月的月均銷量需要達到 57128 輛,與其前三月月均 28614 輛的銷量比,難度同樣不小。
但華爲車 BU 隻能迎難而上。當下外界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了重新發布的智界 S7 身上,其能否推動鴻蒙智行車型銷量的增長,以及能否成功複制問界品牌的 " 榮光 ",是車 BU 面臨的一次階段性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