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楊幂過了 37 歲生日。
娛樂圈處處即系秀場的今天,女明星的生日早已偷摸卷成比紅毯競争還激烈的秀場。
工作室雙肩各自擔負着出圖和出圈的兩項重任。
楊幂工作室靠着連續更新 8 條物料微博,獲得了粉絲短暫的認可。
帶貨體質的楊幂,穿着宋錦流蘇盤扣外套,把今年本就火熱的新中式穿搭風子推到大衆眼前。
" 人到了一定年紀,一些血脈就會自動覺醒。"
這句話用來解釋楊幂近期對新中式穿搭的突如其來的熱愛,再準确不過。
" 新中式 " 早期多用于家裝領域,這兩年逐漸取代了 " 國風 "、" 國潮 ",在服飾屆的名聲愈發響亮。
關于 " 新中式風格 ",比較普遍的一種解釋是源于傳統文化,又充滿着時代精神的在現代意識引導下産生的設計風格。
翻譯成白話,就是保留中式元素且更适合現代人生活,更實穿更日常的衣服。
到現在爲止,并沒有一個明确的标準來區分誰是新中式,誰不是新中式。它更像是個好用的大口袋,隻要衣服上運用了 " 原中式 " 元素都可以冠上新中式的名頭。
楊幂在慶生的場合,就選擇上身全套的新中式,上衣是紫色宋錦流蘇盤扣外套,下裙提花真絲側開叉盤扣半身裙。
頭戴央視中秋晚會探班視頻裏出現過的黃金翡翠竹發簪。
這一身從顔色搭配到紋樣,再到盤扣,保留了許多傳統中式元素。
從妝發和配飾的相似程度來看,合理懷疑工作室給楊幂慶生和央視中秋晚會直播探班是同一天。
同樣的翡翠簪子、戒指,葫蘆耳環,不同的是上央視時選擇了中國設計師馬凱的時裝品牌 M essential 特别定制無袖綴竹旗袍。
同天曝光的另一套慶生禮服造型,從版型上來看更加現代,中式風格隻在衣服的水墨紋樣上有所體現。
頭上的配飾采用了非遺絹花,搭配了圓形镂空夏竹紋樣耳環。
這幾套雖然好看,但卻挑場合。對普通人來說,算不上好的借鑒模闆。
倒是之前楊幂私下逛博物館,機場照,上班照的幾身更有參考價值。
逛博物館的這套黑色提花襯衫搭配琉璃黃提花半身裙,遠遠看去不過是一身配色亮眼的秋季穿搭,近看才能看出紋樣裏透出的中式之美。
另一套參加座談會穿搭盤扣新中式白襯衫搭配黑色西褲,妥妥的體制内穿搭。
新中式風格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7 年,某國外分析機構推出的趨勢預測報告,
鑒于我們開篇提到的新中式并沒有一個明确的标準,所以此前國内女明星出征國外各大電影節的龍袍、鳳袍造型,青花瓷禮服,國外設計師對中式元素的運用甚至挪用都可以被歸到如今的新中式行列。
隻不過,那時它們的名字叫中國風。
而随着新中式的流行,女明星出征國外紅毯的選擇也不再是單一的盛裝國風大裙擺禮服。
比如這次舒淇亮相威尼斯電影節,就貢獻了兩套松弛感滿滿的新中式造型。
這一身黑色旗袍,圖案靈感源于朱鹮,降低的領高及上翹的袖型結合西方立體剪裁,禮服雙側還添加了口袋設計,更加符合舒淇随性自在的風格。
另一套立體廓形剪裁袖型,波點狀立體提花的黑色旗袍上衣,混搭複古水洗牛仔褲,在女明星的紅毯造型裏更是少見,仿佛下一秒走出紅毯就能去隔壁咖啡店吃個 brunch。
内娛的定毯神針楊穎和倪妮,都貢獻過新中式的經典造型,隻不過一個是綜藝,一個是日常。
倪妮選擇了灰色吊帶群裙搭配冰藍色牡丹紋襯衣,襯衣的灰色卷邊和裙子呼應,脖間的珍珠項鏈成了這身穿搭的最大亮點。
托雜志的福,趙麗穎也貢獻了三套新中式造型,三條裙子均來自意大利高級品牌 Loro Piana。
小花裏跟上這波潮流的,有各種風格都敢于嘗試的虞書欣,
身着粉色亮片旗袍的沈月,
将女團風和新中式融合消化成俠氣的程潇,
一直在美式甜心和純欲風搖擺的歐陽娜娜,也在雜志裏挽起頭發,來了波 Y2K 盤發和新中式的混搭。
看完這麽多女明星的演繹,其實可以看出新中式是一種包容度很高的穿搭風格。無論是濃顔還是淡顔,年齡大小,身材高低,每個人都能演繹出屬于自己的味道。
時尚圈也因爲更多有中華底蘊的華人設計師的加入,讓 " 新中式風格 " 不隻是純粹的中式裝飾元素的堆砌,而是将更多鮮爲人知的非遺技藝、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服飾的設計之中。
新中式的爆紅,讓不少漢服、旗袍愛好者狂喜。因爲這穿搭風格越火,越走入每個人的生活,就越能降低傳統服飾的門檻。人們選擇它時不再用擔心是不是太過高調,不用擔心路人過度關注的目光。
大唐的瑰麗,兩宋的素雅,終将乘着這陣穿搭潮流,以一種更自然更日常的方式回到我們每個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