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交易周(10.23-10.27),A 股終于觸底反彈,滬指收複 3000 點,創業闆指也在後半周有明顯起色。
有觀點稱,除技術面市場有超跌反彈的需求外,政策面國家也在持續發力:一方面财政部增發 1 萬億國債助力國内經濟穩增長,另一方面央行也在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這次,我們要考慮的,或許不是下周能不能漲,而是下周誰最能漲。
一起來看本周複盤及下周展望。
1. 消息面上,穩住市場情緒并不斷補足信心的,主要是彙金出手
本周一(10 月 23 日),中央彙金公司宣布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将在未來繼續。Wind 數據顯示,從上周五到本周五,全市場 ETF 的總份額增長超 200 億份。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幾乎每天,部分 ETF 産品都在尾盤出現大單放量買入,尤其是滬深 300ETF 産品。有報道稱,易方達、華泰柏瑞、嘉實、華夏基金等四家公募旗下滬深 300ETF 淨流入資金總額多達 155 億元。
另一重要方向則是科創 50 指數,華夏、易方達旗下科創 50ETF,一周淨流入超 30 億元。
行業和主題指數中,恒生科技、醫療、證券、創新藥、芯片等都是資金買入的方向。
此前,中央彙金公司還出手增持國有四大行 A 股股份,金額合計約 4.77 億元。分析指出,中央彙金公司相當于半個 " 平準基金 ",此刻增持有利于市場信心恢複。2015 年股市大幅波動時,中央彙金公司曾入市救場,在二級市場買入 ETF。
還有一件事也有助于穩定軍心——本周 A 股出現了第七波 " 回購潮 "。
Wind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 10 月 27 日晚,已有 1130 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回購金額合計達到 644.24 億元。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周四晚間,甯德時代、格力電器紛紛出手,拟最高回購 30 億元。
有機構認爲,複盤曆史,回購潮可作爲市場底的前瞻指标,且迄今爲止共有 7 次較爲明顯的回購潮。
國聯證券稱,2015 年股市大幅下行後貨币政策大幅放松,2016 年年中資産荒之際迎來第一波回購潮。2018 年,《公司法》中股份回購規定專項修改、證監會發布《關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後,2020 年至 2023 年,每年 5 月都有一波回購潮,分别有 91、83、133、88 家公司發布回購預案。2023 年 9 月至今則是第七波回購潮。
其他消息來看,10 月 25 日,中美金融工作組以視頻方式舉行第一次會議。此次會議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财政部副部級官員共同主持,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以及美聯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相關金融監管部門參會。雙方就兩國貨币和金融穩定、金融監管、可持續金融、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全球金融治理等議題以及其他雙方重點關切的問題進行了專業、務實、坦誠和建設性溝通。
中美關系修複這條線,周末還有新消息:
一是當地時間 10 月 27 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見到訪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
二是美國宣布增加中美直飛航班。美國交通部發布新通知稱,自 11 月 9 日起,允許中方航司每周運營共計 35 班(1 個往返計算爲 1 班,下同)中美定期直航客運航班。其中,涉及的中國航司有國航、首都航、東航、南航、海航、川航以及廈航。若美方航司對等增加航班,則中美航班每周有望增至 70 班。
外彙市場方面,人民币本周表現總體平穩。央行表示,以市場驅動、企業自主選擇爲基礎,有序推進人民币國際化。聚焦貿易投資便利化,進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投融資、交易結算等制度和基礎設施安排,加快金融市場向制度型開放轉變。支持離岸人民币市場健康發展,促進人民币在岸、離岸市場形成良性循環。
2. 盤面來看,本周市場表現堪稱 " 久旱逢甘霖 "
主要指數中,中證 2000 表現又是獨一檔。畢竟小盤股的特點就是彈性強,在經濟複蘇、盈利上行周期和市場流動性充裕時,往往反彈力度更大。
不過有件事值得注意,當滬深 300ETF 産品被 " 國家隊 " 帶頭爆買,另一邊,本周表現也不差的中證 1000、中證 500相關 ETF 産品,卻有明顯的資金流出。
從成分股的區别來考慮,這或許意味着參與 ETF 的資金對中小盤股反彈的第一反應是獲利了結,而對大盤股(滬深 300)的反彈,更傾向于與 " 國家隊 " 同行。
周線來看,雖然本周觸底反彈,但主要股指目前都還在空頭排列的均線下方;換個角度想,距離遭遇均線壓制,還有不小的上漲空間。
滬指周線
創業闆指周線
闆塊方面,以行業指數劃分,本周僅有 4 個闆塊錄得跌幅,分别是貴金屬、銀行、油氣開采及服務和煤炭開采加工。
漲幅來看,汽車整車不僅是本周的反彈急先鋒,也是近 2 周(10 個交易日)乃至近 1 個月(20 個交易日)漲幅最多的闆塊。
這意味着,參與該闆塊的資金意志相當堅定,可以說穿越了冰點。
再看漲跌家數及量能。如下圖所示,本周是 10 月以來最揚眉吐氣的一周,诠釋了什麽是 " 物極必反 "。
連續 4 天漲多跌少,兩市成交額也穩步放大,于周五站上 9000 億。
情緒升溫之下,個股的賺錢效應也在放大。
本周上漲最多的個股,除去周五在北交所上市的阿爲特直接收漲10 倍外,周一上市的天元智能也在 5 天裏幾乎翻倍。
排第 3 的冠龍節能,周三到周五錄得 20cm 的三連闆。
此外,下圖中排在 4-6 位的個股,本周均爲五連闆。
本周跌幅榜不太慘,除華星創業一周跌去 43% 外,其他個股跌幅基本不超過 20%。
有觀點認爲,當個股的上漲空間在試探中不斷拉大,部分短線資金會考慮将主戰場從 10cm(主闆)轉向 20cm(雙創)甚至無限制(新股次新股)的個股上。由此推斷,若大盤繼續反彈,超跌已久的創業闆或許更有沖勁。
不過在公募基金方面,本周領漲産品主要是消費、醫藥方向,而非汽車。
至于北向資金,本周四、周五,出現了 8 月 4 日以來的首次連續兩日淨買入,似乎可以視作一個積極信号。
周五當天,天齊锂業、比亞迪、中國中免分别獲淨買入 5.27 億元、2.08 億元、1.63 億元。山西汾酒淨賣出額居首,金額爲 4.16 億元。
整周來看(本周僅有四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淨賣出 4.46 億元,連續 4 周撤離但幅度已大幅收窄,10 月迄今累計淨賣出 376.36 億元。
科大訊飛、賽力斯、寶鋼股份本周累計淨買入額超 3 億元。
貴州茅台被抛售明顯,一周累計淨賣出額爲 18.31 億元,甯德時代、美的集團、山西汾酒、邁瑞醫療、彙川技術、比亞迪、長安汽車、分衆傳媒周度流出額均超 5 億元。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北向資金是 A 股市場上唯一日度甚至即時公布的機構資金流數據。8 月以來,北向資金出現淨流出的情況,減持部分工業、消費和科技行業的龍頭,使許多境内投資者擔憂海外投資者是否會進一步撤離 A 股市場。不過,考慮到年初至今北向資金仍淨買入 A 股超 600 億元,北向資金并非導緻今年 A 股市場表現疲軟的主要原因。
3. 策略方面,下周應重視強勢闆塊 + 績優個股
反彈趨勢一旦确立,大量本在觀望的右側資金,或将迫不及待地加入市場,因此,如文章一開始所說,比起猜大盤漲跌,不如預判下周哪些闆塊會繼續領漲。
除了已提及的汽車闆塊比較強勢,以概念指數區分,還有下面這些闆塊近期保持活躍,在 5、10、20 個交易日等區間都有不錯表現。
細看可以發現,這些闆塊其實就是" 華爲 +"、算力租賃和衛星導航三個方向,此前強勢的醫藥股卻基本不在前 10 名中。
比起 " 跟風 " 上漲者,強勢闆塊會在順境中更主動,在逆勢時相對抗跌。因此,上述闆塊下周或許更值得關注,此前熱門的多概念疊加且形态不錯的個股也更有可能得到資金青睐。
此外,光大證券張宇生 10 月 22 日的一份研報指出,滬指跌破 3000 點後快速反彈的情景下,通過行業比較打分體系對各個行業進行打分,在申萬一級行業中,國防軍工、電子、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紡織服飾及計算機行業的得分最靠前,10 月份值得重點關注。
不過綜合 10 月份得分靠前的前兩大行業以及本輪跌幅居前的前兩大行業來看,軍工、電子、傳媒和美容護理這四大行業最值得關注。
其中軍工關注衛星應用、船舶、軍工半導體,電子關注華爲主線,家用電器關注白電,食品飲料關注白酒,紡織服飾關注男裝,計算機關注 AI、支付。此外,如果市場在短期出現快速反彈,前期跌幅大的行業反彈幅度可能會更大,包括傳媒、美容護理、社會服務、建築材料、房地産等。
另一方面,A 股三季報已披露過半,目前共有 3867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報,其中近五成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
據媒體梳理,龍頭企業業績延續高增長," 壓艙石 " 作用顯著。旅遊、餐飲、電影等行業景氣度明顯複蘇,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得到提振。從行業景氣度看,旅遊、餐飲、電影等行業景氣度明顯複蘇,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得到提振。除此之外,電子産品、食品、汽車、醫藥等行業也出現了較爲明顯的增長。
因此,這段時間老生常談的話就是,盡量選擇質地優良的标的,避開業績爆雷,或預期不明朗,近期偏 " 純炒作 " 的抱團博弈股。
節奏把握上,下周二(10 月 31 日)是三季報披露截止日,一般來說,越晚披露的預期越不明朗,如果想完全避雷,則可以在後半周大展拳腳。
下周二,國家統計局将公布 10 月制造業 PMI 數據。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預計,未來工業生産增長保持平穩,10 月制造業 PMI 或能繼續回升。一方面,國慶文旅消費繼續恢複,有望帶動餐飲、線下消費以及相關行業生産的回升。另一方面,在促銷帶動下,汽車零售穩中有升。此外,美國零售回暖,出口或有所上行。
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會議,也将于當地時間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1 日(即北京時間周三前後)召開。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