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鲸新聞 11 月 27 日訊(記者 李卓玲) 比亞迪被曝要求供應商降價 10% 引發熱議。
日前,一封名爲 "2025 年比亞迪乘用車降本要求 " 的郵件截圖在網上不胫而走。網傳郵件提及,2025 年市場競争将更加激烈,進入 " 大決戰 "" 淘汰賽 "。爲增強比亞迪乘用車競争力,需要整個供應鏈共同努力、持續降本。因此其對供應商所供貨産品提出要求:從 2025 年 1 月 1 日起降價 10%。
11 月 27 日中午,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發文回應稱," 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是汽車行業的慣例。我們基于規模化大量采購,對供應商提出降價目标,非強制要求,大家可協商推進。"
換言之,按照李雲飛的說法,要求供應商降價是真,但比例等可商量。那麽,這一做法是否爲行業慣例,又是否合理?藍鲸新聞對此采訪了多家車企高管。
" 比較正常吧。"有不具名自主品牌副總經理對藍鲸新聞稱,按照慣例,一般都可以商量,大家商量着辦,但可能比亞迪就發了個郵件通知,所以有所反彈。
對于車企是否每年年底都要跟供應商談降價,有跨國車企高管對藍鲸新聞表示,因應經營指标、盈利要求等不同,每家的策略都不一樣。
" 舉個例子,若今年賣了 90 萬台車,盈利可能隻有 100 個億,但公司給明年定了 100 萬台車銷量,但要求盈利 200 個億,那就要評估哪些是可以降本的因素,供應商就是一方面。可能有些企業對盈利性指标沒有這麽嚴肅,比如說跟今年持平,那就不需要有很大的談判了,就是關鍵幾家供應商談談就結束了。"
官方數據顯示,比亞迪 10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 50 萬輛,達 50.27 萬輛,創曆史新高;今年 1-10 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325.05 萬輛,同比增長 36.49%。
另據比亞迪三季報顯示,其第三季度實現營收 2011.25 億元,同比增長 24.04%;歸母淨利潤 116.07 億元,同比增長 11.47%。今年 1-9 月,比亞迪共實現營收 5022.51 億元,同比增長 18.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52.38 億元,同比增長 18.12%。
不過,在前述跨國車企高管看來,供應商有其成本底線,如果不是技術有很大的突破,成本很難下降,就算主機廠采購規模很大也比較難。
值得一提的是,11 月 27 日,網上還流傳着另一封疑似供應商回複比亞迪的郵件,其寫道,比亞迪要求供應商 2025 年起進一步降本 10% 的通知已收到,但表示 " 強烈不滿和嚴正抗議 ",并呼籲比亞迪作爲行業龍頭,應立足于長期發展的全局高度,停止以無底線的壓榨模式獲取短期利益,而是應當推動供應鏈良性發展,共建公平、可持續的合作環境。目前,比亞迪方面暫未就此網傳供應商郵件做進一步公開回應。
無獨有偶,除了比亞迪被曝要求供應商降價外,上汽大通同日也被曝向其供應商緻信稱," 卷成本 " 将是 2025 年汽車行業的主旋律。上汽大通誠摯邀請供應商夥伴共同參與到成本控制的大項目中。" 通過雙方的緊密合作,我們可以共同開發出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實現雙赢的局面。進一步加強管理、提升質量、改進服務、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複雜形勢壓力下的生存能力,目标降本:10%。" 對此,藍鲸新聞向上汽集團方面發去求證,相關人士稱,"這個還真不知道 "。
目前,在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下,車企和供應商壓力都不小。頭部汽車零部件廠商博世集團中國區總裁徐大全今年 4 月曾公開表示," 車企要降價,壓力就直接傳導到我們身上,這一整年就在談降價的問題,大家都很痛苦。現在大多數客戶跟我們談,要求都是降價 20%,那我們就關門了,不做可能結果比降 20% 還要好 "。
而在前述跨國車企高管看來,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一事,不排除可能爲明年開打價格戰做準備。" 明年價格戰肯定會延續。因爲目前整個車市品牌太多太雜,未來市場份額肯定會朝頭部集中,但價格戰最終是否有利于消費者,要辯證來看,目前不少車已突破成本底線。" 其對藍鲸新聞說道。
今年以來,汽車價格戰激烈程度超過往年。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統計,2024 年前 8 個月,國内市場總體降價品牌車型數 173 個,超過 2023 年全年 150 款車型水平,也超過 2022 年以前降價品牌總和。
在車市價格戰疊加行業轉型等挑戰下,除了車企、供應商承壓外,汽車産業鏈下遊的經銷商的日子也不好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0 年至 2023 年,全國有超過 8000 家汽車 4S 店退網關門,年均退網量超 2600 家。另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近日預計," 今年 4S 店授權模式面臨退網潮,全年預計退網的 4S 店數量将達到 400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