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齊敏倩
編輯|苗正卿
頭圖|視覺中國
2 月 19 日,一個普通的周日下午,北京三環附近的萬達廣場内,泰式奶茶店的店員正 " 驅趕 " 着食客:訂單太多了,得排隊半小時,您還點嗎?跟他們一樣忙碌的還有隔壁走廊裏放着的六台共享主機遊戲設備。
六個小朋友占據了最左邊的三台機器,兩對情侶坐在中間的沙發上玩着《雙人成形》(一款雙人冒險遊戲)。最右邊的沙發本是被帶孩子的奶奶閑坐着,一對年輕的父子繞着這幾台機器走了幾圈後,還是忍不住開口跟孩子奶奶說道:" 不好意思,我們想玩一會兒。"
路過這個遊戲區域的人總會駐足觀看,一對情侶站在旁邊等了五分鍾仍舊沒有空位後,終于還是悻悻離開," 怎麽這麽多人啊。" 女孩略帶嗔怒和失望地朝男朋友說道。
然而,僅僅 48 小時後的周二晚上,泰式奶茶店仍在忙碌着線上訂單,但這六台遊戲設備卻前空無一人。
2022 年,共享主機遊戲開始在商場 " 批量 " 出現。以北京爲例,這些設備早期主要投放在 " 五環外 " 的中低端商場,不過随着投放點位增多,目前幾乎已經 " 席卷 " 市區内的多數商場。
半小時超過 30 元的價格、不是很好的遊戲體驗,讓資深遊戲玩家們普遍不願爲共享主機遊戲設備買單。
作爲一個創業項目,共享主機遊戲設備的廠家們大都向投資者描繪着一個 " 低成本一次性投入、無需人工,躺着就能賺錢 " 的美夢。不少年輕人因此被吸引,可當他們真正入局之後才發現:想靠這個躺着賺錢,基本沒戲。
消磨時間超過遊戲本身
雖然擺放的是遊戲機,但在商場的共享主機遊戲區域,你很難找到真正的遊戲玩家。
共享主機遊戲創業者馬騰,在北京某商場運營着 4 台設備,雖然自己就是老闆,但作爲資深遊戲玩家,他幾乎從來沒在這些設備上玩過,原因很簡單:遊戲體驗不夠好。
" 裏面很多遊戲更新不是很及時,比如 FIFA(EA 出品的一款足球遊戲)現在已經有 2023 版了,但是共享設備裏面還是 2021 版。而且畫面、流暢度也不如自己買遊戲主機玩得爽。" 馬騰說道。
據馬騰觀察,小孩、年輕的情侶或者朋友,是這六台設備的常客。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嘗鮮或是消磨時間的需求遠超過玩遊戲本身。
圖源:三億世代拍攝
90 後女生田靜一共在商場裏玩過兩次共享主機遊戲。第一次是 2022 年十一假期,她和男朋友在商場逛街時見到了幾台遊戲設備,抱着好奇心玩了半小時胡鬧廚房(一款多人在線的互動遊戲,因容易導緻情侶争吵被戲稱爲 " 分手廚房 ")。
那次玩遊戲的體驗還不錯,田靜和男朋友萌發了買一台遊戲主機的想法。不過,他們兩個目前還處在分别與人合租的狀态,既沒有兩個人專屬的獨立空間,也沒辦法安裝電視機等大屏幕,買遊戲主機的事就被擱置了。
" 我們兩個其實都有點宅,周末很想一起做飯、在家玩遊戲、看電影,但又怕打擾到對方的室友。" 田靜告訴三億世代,爲了有更自在的二人世界,每周末她和男朋友都不得不去商場約會或者逛公園。有一次在商場逛的實在累了,但又不想去對方的住處,就又玩了一個多小時的共享主機遊戲。
28 歲的女生李爽,雖然自己家裏也有遊戲機,但她仍是商場共享主機遊戲的常客。對她來說,這些設備隻有一個作用:" 純純打發時間 "。
每次和朋友逛街,逛累了李爽都會找個遊戲機玩兩把。尤其是餐廳等位的時候,如果等待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安排别的活動時間不夠,玩手機又覺得膩,她就會玩幾把遊戲。
但如果等待時間在一小時以上,李爽就會立馬抛棄共享遊戲機,原因是太不劃算了。" 玩半小時得三十多塊錢,我都覺得挺貴了,要是一個多小時得快 100 塊錢了,兩個人還不如去看電影。"李爽說道。
除了年輕人,共享主機遊戲的主要客群還有小孩以及他們的家長。
一個工作日晚上 8 點左右,80 後媽媽林墨帶着她四歲的兒子正在商場玩某款槍戰遊戲。" 哎呀,你先别打我,我還沒準備好。" 她對兒子喊道。
林墨告訴三億世代,爲了不讓兒子沉迷遊戲,她很少讓兒子玩手機,更不會在家裏買遊戲機。偶爾到商場玩共享主機遊戲,屬于她對兒子的 " 獎勵 "。
" 進攻 " 商場
從時間上看,2022 年算是共享主機遊戲這一項目的 " 元年 "。
廣州市番禺區是共享主機遊戲設備的廠家集中地,葉峰就是這裏的廠家之一。他告訴三億世代,番禺區有很多做電子遊戲設備的工廠,2022 年初共享主機遊戲設備開始在這些工廠 " 流行 "。
生産這種設備其實很簡單," 硬件一般隻需要一台電腦主機,加一個顯示器、遊戲手柄和機器外觀框架,軟件方面廠家開發一套系統就行。" 葉峰表示。
爲了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大多廠家的電腦主機都是買零件自己組裝的," 廠家會先出一版外觀設計,再做外觀模型,配好電腦、做好系統就可以組裝出庫了。大家做的東西都差不多,最大的區别可能就是外觀框架。" 葉峰告訴三億世代。
進入門檻低,加上産品同質化又高,番禺區做這種設備的廠家越來越多。去年夏天,有媒體報道說,市面上的廠家有二十多家,而據葉峰觀察,現在已經不下 50 家了。" 今年大家對娛樂設備總體比較樂觀,感覺一下子感覺多了很多家。" 葉峰說道。
消費終端層面,馬騰的直觀感受也是:共享主機遊戲設備投放的越來越多,而且很多都是在市區的中端商場、購物中心。
目前,共享主機遊戲設備一般都由個人投資。這些投資者或是加盟,或是從廠家那裏買斷設備,再将其投放到商場等終端。設備變多,意味着背後的投資者多了。
在馬騰看來,共享主機遊戲乍一看起來或者聽起來都是一門不錯的生意,很容易吸引投資者。" 賣設備的一般都會告訴你這是一次性投入,後續不需要人看着,就能‘躺着賺錢’,一台機器也就幾千塊錢,成本不高,所以很多人就投資了。" 他說道。
(設備廠家提供的盈利模型)
從場地上來看,這兩年商場招商政策越來越寬松,而且租金也有所降低(以北京爲例,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四季度北京優質購物中心平均租金爲每平方米每月 817.5 元,同比 4.6%),這都爲共享主機遊戲設備進商場提供了便利。
馬騰供職于一家做無人零售設備的企業,經常需要和商場物業打交道。他記得,2019 年以前,商場招商很嚴格,像共享主機遊戲這類業态是肯定進不了商場的,"以前商場覺得這種東西占地方,這兩年空租的多了,商場也想利用中庭這種地方賺錢,現在是能合作就合作。" 馬騰表示。
除此之外,在馬騰看來,共享主機遊戲設備能 " 攻占 " 商場,還有一個原因:競品變少了。
按照馬騰的從業經驗看,共享主機遊戲設備在商場的競品是各種無人零售業态,比如 K 歌的小亭子、抓娃娃機甚至無人橙汁機等。因爲場地租金、運營等成本比較高,所以之前在商場幹這種零售的很多都虧了。
" 比如,原來在崇文門國瑞購物中心有一個自助橙汁機,每個月的租金是 3000 塊錢,流水隻有 2500 元左右,幹一個月賠一兩千,租了一年就不幹了。" 馬騰說道。
一批批業态進入、撤出,商場總要引進新東西。潮流更叠之間,這次輪到了共享主機遊戲設備。
被遊戲機套牢的店主們
年輕人是投資共享主機遊戲項目的 " 主力軍 "。一位設備廠家的招商人員告訴三億世代,他們的客戶基本都在 30 歲左右。1995 年出生的馬騰,就是其中之一。
2022 年夏天,工作幾年的馬騰,突然想利用自己之前存的錢、積累的資源幹點副業,增加一份收入。他發現共享主機遊戲、VR 設備很火,加上自己又有一些商場物業的資源,而且作爲遊戲迷,又一直有開遊戲廳的夢想,所以,他決定買幾台試試看。
當時,擺在他面前的有兩種模式:一是加盟,給廠家出一筆加盟費,以較低的價格買入設備,然後每個月抽 10% 左右的流水給廠家;二是,直接買斷設備自己經營。
馬騰選擇了後者,在買設備的過程中,他經過多次比價,選擇了最便宜的一家,最終以 22000 元的總價入手了 4 台機器。因爲有物業資源,所以馬騰付的租金很低,但即便是這樣,這四台設備的盈利情況仍不理想。
最 " 慘淡 " 的是工作日。" 周一到周五基本沒人,成了休息區了,外賣員都坐在那個沙發上休息。"共享主機遊戲設備隔壁的店員說道。
圖源:三億世代(工作日晚上空無一人)
馬騰的情況也是一樣。周一到周五,四台設備的總流水基本在五六十元。周末客流量高,但機器的 " 接待 " 能力是有限的。
從去年 10 月 1 号正式投放到今年 2 月 21 日,馬騰的四台設備總流水爲 5090 元,平均每台設備每天的流水不到 10 元。扣除這期間給商城的租金扣點,馬騰一共入賬不到 4000 元。
" 剛開始我設置的價格是 30 元半小時,後來一看沒人玩就改成 20 元,但還是不行。" 春節開工第一天,馬騰看了一下流水的情況,就趕緊把這四台機器挂到鹹魚上了。
複盤這次搞的副業,馬騰總結了兩點:一是投放位置十分重要,甚至能決定 80%,但好位置不多,賺錢的位置,隻要投放了人家也舍不得出來;二是,所謂無人值守其實也需要人運營,想 " 躺着賺錢 ",基本不可能。
被共享遊戲主機 " 套牢 " 的,絕對不隻馬騰一人。一個可以作證的例子是,原本做 VR 設備回收的張強,最近也開始回收共享主機遊戲設備了。" 有出入很正常,自己摸索吧。" 他說道。
産業鏈上遊的廠家,很多都是有了訂單再組裝發貨,所以風險不大。不過,随着同行的增多,他們的競争壓力也大了。
葉峰告訴三億世代,現在廠家基本都是純買斷模式,靠賣設備賺錢,利潤基本在 10% 左右。去年還流行的加盟模式,今年已經推不動了," 廠家越來越多,設備的價格也低了,誰還去掏加盟費啊。"他表示。
好消息是,随着消費回暖,商場的客流量正在回升,馬騰、葉峰都對今年抱着一些期待。" 回收設備的人隻給我出 3000 塊錢一台,要是賣不到好價錢,我就放在那,萬一今年人多了呢。" 馬騰說道。
(注:應對方要求馬騰、田靜、李爽、林墨、葉峰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