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的春晚,讓國際友人 " 許大山 " 一炮走紅。
憑借出衆的表演,得到侯寶林和姜昆的賞識。
一時間風頭無兩,甚至成爲第一位拿下白玉蘭的外國人。
可馮鞏老師的一句話,卻讓大山自願退出國内舞台。
随後便消失在公衆視野中,原本的大好前途就此毀于一旦。
在國内成名後,卻帶着妻兒回到自己的國家。
忘恩負義、不知廉恥,所有的負面輿論鋪天蓋地般向大山湧來。
直到他再次出現在觀衆眼前,所有真相才被揭露。
馮鞏當年究竟說了什麽,才會讓紅極一時的大山從此 " 銷聲匿迹 "?
消失的時間裏,他又做了什麽事情,讓觀衆覺得羞愧難當?
而時隔多年的再次複出,僅僅是爲了洗刷冤屈自證清白嗎?
春晚爆紅,一夜成名
1989 年的央視春晚中,莫名出演一個外國人的面孔。
自春晚創辦以來,從來沒有這樣的獻禮。
觀衆看到這副異樣的面龐,頓時提起興趣。
可多年來的習慣,還是沒讓大衆将希望放在這個外國人身上。
誰料他一張口,便直接征服所有觀衆。
" 開門呐,我是大山!"
字正腔圓的中國話,頓時讓觀衆來了興緻。
畢竟那個年代,會講中國話的外國人寥寥無幾。
更何況是發音如此标準的年輕小夥。
随着小品的逐步推進,觀衆逐漸投入到劇情中,
大山的形象雖比較怪異,但言行舉止頗有喜劇效果。
臉上滿是無奈的表情,更是讓全場觀衆都捧腹大笑。
節目的成功,使得大山一夜之間火遍全國。
而他本人也因此 " 痛失本名 ",頂着 " 大山 " 的名字度過後半生。
可衆人不知道的是,這個看似簡單的名字卻大有淵源。
在爺爺奶奶的影響下,大山從小就對中國文化頗感興趣。
考上大學選擇專業時,他毫不猶豫報考東亞系,選修 " 現代漢語 "。
經過漢語學習後,他興緻勃勃地爲自己起名叫 " 路世偉 "。
頂着這個偉大的名字,光榮成爲交換生進入北大學習。
可礙于中文水平不夠,他在北大的日子并不好過。
靠着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他放棄舒适的留學生活。
整日混迹在食堂中,與各路人才磨練口語。
久而久之,他的中文水平發生極大提升,甚至成爲校内知名主持人。
幽默的風格和流利标準的普通話,讓台下觀衆開懷大笑。
熟練 " 拿捏 " 中文後,大山開始學習當地文化。
備受歡迎的相聲,就這樣成爲大山的 " 下一個目标 "。
也正是因爲這種緣分,才會讓他被春晚導演選中。
受人賞識,結拜恩師
春晚一戰成名後,
大山不僅迎來自己的事業高峰,
更是因此結識人生中的貴人。
大山表演小品,而姜昆表演相聲。
看起來毫無瓜葛的兩人,卻機緣巧合相識。
大山對相聲的濃厚興趣徹底爆發出來。
熱情而又執着地想要拜姜昆爲師。
可自古以來,相聲從來沒有收過外國徒弟。
獨屬于國内的文化傳統,大家并不認爲外國人能完美領會。
姜昆毅然決然的拒絕,并沒讓大山失去信心。
他開始正式學習相聲片段,再向未來師父展示。
多番接觸之下,姜昆的态度也逐漸軟化。
眼前的年輕人雖有異樣的面龐,但對中國文化卻是真正的熱愛。
而且現實情況證明,大山确實挺有天賦。
姜昆收外國人當徒弟,對于相聲界而言可是件大事。
侯派相聲的傳人,怎麽能任命外國人?
甚至驚動相聲大師侯寶林親自勸阻姜昆。
可姜昆就是認定大山,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爲順利收下愛徒,他不惜搭上自己的名聲向外界擔保。
在師徒的雙向奔赴中,大山終于正式成爲姜昆的徒弟。
可後來的故事發展,卻并未像大山想象中那般順利。
忙于事業的姜昆,并沒有太多時間來教導徒弟。
隻能将愛徒交付給師爺丁廣泉。
好在大山并未因此懈怠,反而更加刻苦。
經過幾年的苦練,終于得到侯寶林的親自肯定。
來之不易的認可,讓付出多年的大山忍不住潸然淚下。
即便過去多年,他依然對當初的畫面記憶尤深。
從這之後,大山才在國内相聲界逐漸站穩腳跟。
1990 年,大山以 " 姜昆徒弟 " 的身份,跟着師父再次登上央視春晚。
明明是一位外國人,卻在相聲中扮演 " 中國通 "。
本該十分别扭的場面,卻在大山的 " 操控下 " 毫無違和感。
其中原因,正是大山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因爲熱愛,才能克服重重困難堅持學習了解中國文化。
在師父竭盡全力的相捧之中,大山的事業再次登上高峰。
成爲國内名人,走到哪都能被人熟悉地喊出 " 大山 " 的名字。
愛情美滿,事業豐收
1990 年,大山到遼甯演出。
與工作人員甘霖偶然相識,
就此産生一段不解之緣。
兩人的相識淵源,恰恰就是最老套的英雄救美。
在甘霖與同事發生矛盾不知所措之時,
大山挺身而出将女孩從尴尬中解救出來。
一次英雄救美,迅速俘獲美人心。
兩人順理成章開始發展彼此之間的故事。
火速确認關系,戀愛結婚定下終身大事。
婚後分享生活日常,俨然已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
時至今日,大山與甘霖依舊恩愛如初。
成家立業,愛情穩定之後自然該繼續發展事業。
客串影視作品、成爲春晚常客、登上國内報紙。
在觀衆看來,大山已經完全成爲中國人,并十分享受在中國定居的日子。
可意外總是會突然降臨,讓大家猝不及防。
1999 年,大山再次登上春晚。
但十年過去,時代在不斷發展。
相聲行業的下滑加上外國人的普及,
終究讓大山的事業徹底下滑,
未來發展更是不容樂觀。
貴人點撥,走出困境
" 想要成功,一定要跳出舒适圈。"
馮鞏的話,讓陷入迷茫的大山頓時清醒起來。
必須改變現狀,才能完成多年的夢想。
恰逢事業處于低落期,大山便徹底退隐江湖。
悄無聲息帶着妻兒回到加拿大。
可這種悄然在外人看來就是心虛。
認爲他在國内賺夠了名氣,就又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甚至還将中國文化大張旗鼓地 " 偷走 "。
那段時間中,所有的負面評價都被蓋在大山頭上。
可他對此不管不顧,一心專注于自己的事業。
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傳播中國文化上。
而當他再次出現時,所有的質疑全都煙消雲散。
兩國交流會的主持人,足以證明大山的實力和決心。
這個身份對他而來,也并非一時興起。
早在 1991 年,也就是大山在國内剛成名的時候,
他就開始擔任駐華使館的事務助理。
從那時開始,大山就在兩國文化交流的道路上默默奮鬥。
而他的努力也被兩國人民看在眼裏。
成爲國内 20 年來最有影響力的外國人之一。
不僅是國内傑出青年,更是獲得加拿大最高榮譽。
他的消失并非爲了偷懶,而是在衆人察覺不到的地方繼續發光發熱。
爲宣揚兩國文化,大山特地創辦脫口秀相聲融合節目。
《大山侃大山》的播出,讓各種流言不攻自破。
大山的清白與坦蕩,也終于被世人看見。
大衆最關心的問題,此刻也得到解釋。
爲何将中國妻子和混血孩子都送回加拿大?
并非是自私之舉,而是爲保護孩子。
那個時代還沒有如今的發達,大衆看見洋人和混血兒總是感到稀奇。
搞得孩子出門總感覺自己像個怪物一樣,被旁人觀賞還不得逃脫。
爲給孩子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才不得已将其帶到加拿大。
從始至終,大山從未忘記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不管是籍籍無名,還是盛極一時,
他都在竭盡全力傳播中國文化。
不忘初心,博得認可
" 雖然是外國人,卻不是外人。"
官方的點評,足以證明大山的付出。
如今,大山已經是一個國際知名的相聲演員,
世界各地進行巡演,也經常回到中國參加各種活動。
對中國文化的熱情,會督促他在這條路上不停奮鬥。
除此之外,大山特地成立基金會。
用來支持中國的貧困地區的教育和發展。
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他對中國的熱愛和感激。
無論多大的成就,他始終将中國當做自己第二個家。
而他在中國的特地複出,也并非爲洗刷冤屈。
更不是刻意 " 挾恩圖報 ",反而是不得已才爲之。
師父姜昆陷入 " 抄襲 " 困境之中,他必須挺身而出。
幫師父證明清白之時,也将自己重新帶回到觀衆的視野中。
将自己當做兩國文化溝通的橋梁,
用笑聲連接兩個國家的友誼,
這樣的國際友人,才配得上我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