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三名初中生殘害同學的事件還沒結束,這兩天,又有一起校園霸淩事件被通報——女生長期遭同學霸淩跳樓身亡:
圖片來源于微博
古語說:" 人之初,性本善 ",但一次又一次校園霸淩的發生,你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想法:有沒有可能有些人就是 " 天生惡人 "?人的性格是怎樣被外界環境影響和塑造的呢?
與生俱來的 " 惡 ",是真的嗎?
孩子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人們普遍認爲善惡之分取決于後天的環境和教育。整體的家庭氛圍、經濟條件、文化背景、社會風氣都可能是造成孩子們性格與行爲間出現較大差異的不可控因素。
但是,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以上的這些外界因素确實對孩子的後天品德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有些孩子似乎真的天生就帶有着一些 " 惡 " 的因素。
一項發表在《兒童發展》雜志上,針對 1045 對成年雙胞胎及其子女的研究發現,基因在造就孩子出現嚴重品德或行爲問題上(如欺淩、逃學和入店行竊)的幾率比父母争吵、家庭矛盾等後天因素要更高。
夏洛茨維爾弗吉尼亞大學的 k · 佩奇 · 哈登在研究中納入了一定數量的雙胞胎人群,這意味着他們分享了所有的基因,而研究中的另一部分人群則爲兄弟,這意味着他們隻分享了部分基因。這使研究人員能夠梳理出基因和環境對特定行爲的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小組發現,先天的基因确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特征。那些使人或多或少傾向于對抗、争吵的性格因素會從父母那裏遺傳至孩子身上。
哈登在研究中提出,婚姻沖突似乎并非是導緻孩子出現行爲和品德問題的一種穩定因素。父母自身的特質會造成婚姻沖突的誕生,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父母身上的不良特質會通過遺傳的形式傳遞給孩子,孩子則會因爲這類特質更願意參與冒險、尋求刺激和其他反社會的行爲,從而再次導緻父母家庭間矛盾沖突增加。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造成天生 " 惡 " 人的大腦區域
南加州大學心理學家阿德裏安 · 雷恩博士在 2000 年 2 月的《普通精神病學檔案》的研究中發現,天生的腦損傷可能會造成反社會人格障礙 APD 的發生。
通過磁共振成像發現,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男性大腦前額葉皮層的灰質比沒有這種疾病的男性少了 11%~14% 。當正常人的前額葉皮層在事故中受傷時,他們可能會産生極端行爲或反社會人格。因爲該腦部區域對人類自我克制和深思熟慮的遠見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對于學習條件反射也是非常關鍵的。
前額葉皮層有損傷的孩子很難将自身錯誤的行爲與因爲做出錯誤行爲而受到懲罰的焦慮聯系起來。這就造成了他們很難在生活中領悟到有些行爲是錯誤的,即使受到父母的懲罰也很難從中吸取教訓。
同時,前額葉缺陷也會使得自主神經覺醒較低,這就造成了孩子可能會經常無意識地試圖通過尋求刺激來進行補償,例如逃課、撒謊、毆打他人和搶劫,通過這些方式獲取自身的興奮與存在感。
雷恩博士在研究指出,這種類型的腦損傷有可能在先天條件下出現,并導緻之後的反社會性人格和行爲問題的發生。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這種天生的 " 惡 " 是不可逆的嗎?
很多人或許會擔心,如果因爲基因、特質、腦損傷等因素導緻自身有着成爲惡人的潛力,這是否就代表着注定會成爲 " 惡人 " 了呢?
其實,事實并非如此。
神經學家詹姆斯 · 法倫教授(James Fallon)在自己的《天生變态狂:TED 心理學家的腦犯罪之旅》一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2005 年 10 月的一個下午,詹姆斯在研究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腦部掃描頭像。爲了擴大研究樣本和視角,他把自己家族成員的腦部頭像都拿過來掃描了。在許許多多的腦部掃描圖中,他發現,有一個人的腦圖和他長期研究的兇殺犯的腦圖非常相似。
更令他震驚的是,這個腦圖,是他自己的。
在反複進行矯正、查看機器是否有錯誤運行與對照後,詹姆斯确認這些掃描結果顯示,自己和這些被研究人員的腦中與同理心、道德和自我控制有關的額葉和颞葉的部分區域活動都普遍偏低。
上圖是正常大腦,下圖是詹姆斯 · 法倫的大腦。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 5 ]
之後,他通過基因測試與精神病的進一步神經學和行爲的研究,不僅發現自己有着所有與攻擊性、暴力和低同理心等高風險因素相關的等位基因,比如與攻擊性行爲有關的 MAO-A 基因的變體,同時發現他的家族中過去還有着 7 名涉嫌謀殺的成員。
那究竟是什麽因素讓這樣一位擁有和殺人犯類似基因和大腦的人最終沒有變爲 " 惡 " 人,反而成爲了一名非暴力、穩定、成功的科學家呢?法倫博士提到,自己幸福的童年幫助他避免走上了可怕的道路,他始終感受到自己被深愛着、被保護着。
這與研究的結果相似,他大腦中存在的一種血清素轉運蛋白的特殊等位基因被認爲使他有更高的精神病态傾向。但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它還可以影響腹内側前額葉皮層(精神病患者典型的低活動區域)的發育,打開該區域,使其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并發生相應正向或負向的改變,尤其是在人類的成長階段。因此,一個積極(或消極)的童年對于人們最終的發展走向和決定行爲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即使他有着天生 " 惡 " 的因素。
總結
現在已有研究揭示了一些可能導緻孩子不良行爲的生物學特征因素。但就如法倫教授的人生與研究一樣,這并不代表着我們就可以忽視父母以及家庭、成長環境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善與惡的影響。
所謂 " 惡 " 人,他們的形成往往不是單一原因所導緻的,而是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的結果。所以,爲人父母,我們都應該努力爲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引導他們樹立正确的人生理念,讓他們成爲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這樣,無論人性之初是善是惡,都能讓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參考文獻
[ 1 ] Harden, K. P., Turkheimer, E., Emery, R. E., D'Onofrio, B. M., Slutske, W. S., Heath, A. C., & Martin, N. G. ( 2007 ) . Marital conflict and conduct problems in Children of Twins. Child development, 78 ( 1 ) , 1 – 18. 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2007.00982.x
[ 2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2000, February 3 ) . Size Of Brain Linked To Violence. ScienceDaily. Retrieved March 21, 2024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0/02/000203075358.htm
[ 3 ] Fallon, J. H. ( 2014 ) . The psychopath inside: A neuroscientist ’ s personal journey into the Dark Side of the brain. Current.
[ 4 ] Johanson, M., Vaurio, O., Tiihonen, J., & L ä hteenvuo, M. ( 2020 ) .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Neuroimaging of Psychopathic Traits. Frontiers in psychiatry,10,1027.https://doi.org/10.3389/fpsyt.2019.01027
[ 5 ]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what-a-psychopath-brain-looks-like-2015-7
策劃制作
作者丨蘇逸 全國心理服務基層協作網融媒體發展中心副主任 心理治療師
審核丨樊春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員
策劃丨楊雅萍 丁崝
責編丨楊雅萍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1.常吃這 4 類食物的人,肚子最容易長肉!試試這幾個動作減掉大肚腩
2.大地磁暴來了,多次 " 沖上熱搜 "!網友:影響上班嗎?
點亮 " 在看 "
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