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8 月宏觀數據表現超預期後,三季度整體數據是否會帶來驚喜?答案将在 10 月 18 日揭曉,國家統計局将于當天上午 10 點公布三季度宏觀數據。
時代周報記者綜合統計了 12 家機構和智庫的預測情況,發現這些機構對今年三季度 GDP 增速的預測值在 4.0%-4.9% 之間,平均值爲 4.53%。
" 整體而言,受房地産投資持續負增長、消費恢複乏力以及出口表現低迷的綜合影響,三季度經濟增長将錄得持平于一季度、弱于二季度的表現,當季同比增長預計在 4.5% 左右,四季度增速将略有回升,預計 2023 年 GDP 将實現 5% 左右的增速。" 華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自今年 7 月 24 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後,相關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直至 9 月仍有利好政策持續落地。爲鞏固經濟增長形勢,完成全年 5% 的增速目标,多家機構預計,後續政策寬松立場将持續,四季度降準降息仍有可能。
12 家機構預測均值爲 4.53%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12 家機構對三季 GDP 增速的預測值均在 4%-4.9% 之間,其中 4.5%(含)以上的有 8 家,4 家預測值在 4.5% 以下,均值爲 4.53%。
12 家機構和智庫的預測值情況(圖源:時代周報記者 )
其中,德邦證券預計三季度 GDP 增速爲 4.7% 左右,全年經濟增速在 5% 以上。
德邦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在采訪中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從生産端來看,三季度工業增加值預計在 4.3% 左右,服務業生産指數預計在 6% 以上,工業和服務業占到生産法 GDP 的 90% 以上。因此綜合來看,季度 GDP 增速大概在 4.7% 左右,全年經濟增速可達 5.1% 上下,完成年初全國兩會所确定的 5% 左右的經濟目标。
中國銀行研究院和北大彙豐智庫經濟組都給出了相對樂觀的預測,預計三季度 GDP 增速爲 4.9%。
北大彙豐智庫經濟組認爲,主要經濟指标低開後反彈,經濟内部發展明顯分化,三季度逆周期調節政策明顯加碼。目前," 政策底 " 明确,經濟尚處于築底階段。預計三季度 GDP 增速爲 4.9%。在美聯儲目标利率居高不下、全球多數國家 PMI 處于收縮區間、全球外貿承壓的背景下,中國的經濟增速并不低,不應過分悲觀。
招商銀行研究院的預測值在 12 家機構中是最較低的。招銀研究院認爲,9 月經濟将延續溫和修複,三季度經濟動能将較二季度有所改善。由于去年二、三季度 GDP 基數由低轉高,今年三季度 GDP 同比增速或較二季度出現回落,位于 4% 附近。
中金公司則給出了 4.1% 的研判。
該公司研報指出,預計 9 月出口和投資同比增速在外需、物價、企業基本面等多重因素支撐下可能邊際改善,消費存在結構調整,總體增速可能大緻持平于前月。需求邊際改善帶動工業生産景氣回升,但增速可能受高基數影響而有所回落。
綜合來看,中金公司預計,三季度 GDP 同比增速或爲 4.1%,在基數上升背景下,增速較二季度有所下降,對應四年複合增速基本持平于二季度。
積極信号增多但仍屬 " 弱複蘇 "
值得關注的是,多名經濟學家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提到了 8 月以來經濟的向好趨勢。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談到,三季度經濟 " 低開高走 ",7 月份受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多項宏觀數據不及預期。爲應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一攬子宏觀逆周期政策持續發力,包括降準降息、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房地産一攬子政策、活躍資本市場等。目前來看,這些政策正在持續促進經濟企穩回升,8 月各項宏觀數據邊際回穩。
" 從 9 月高頻指标看,當前經濟回暖的積極因素正在增多,預計全季度經濟增速将保持穩健,7 月開局偏弱的影響因素相對有限。" 溫彬預測,三季度我國 GDP 同比增長 4.8%,前三季度同比增長 5.2%。
圖源:圖蟲創意
蘆哲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從結構來看,三季度經濟的亮點,在于政治局會議後穩增長政策出台,帶動諸多經濟指标環比見底回升,如 PPI、工業産需、房地産銷售等,這意味着三季度經濟環比動能較二季度明顯回升。
具體到供給端,穩增長政策繼續發力提供支撐。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表示,近期工業端不時傳來好消息——制造業 PMI 不斷上升、工業企業利潤也成功觸底反彈。但研報也提到,目前工業端的修複尚不穩固。9 月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超過 58%,且 9 月 PMI 進口指數的大幅回落,也印證了距離需求的完全修複還有一定距離。
在需求端,消費增速有望回升。考慮到 9 月份各地不斷出台促消費政策,疊加中秋、國慶雙節并行,杭州亞運會貫穿假期,居民出行意願高漲,消費市場持續恢複向好。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汪濤認爲,受益于低基數,9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速或從 4.6% 進一步升至 5.8%。
但投資和出口方面或将仍在低位徘徊。
" 綜合來看,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在去年同期低基數的背景下,仍屬于弱複蘇,傳統上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有出現動力不足的問題。這其中既有需求不足的老問題,更有部分市場主體出現的信心不足等新問題。" 王軍說。
他還指出,随着中國經濟波動性和不确定性的加大,股市、彙市、房市等三大資産市場表現羸弱,資産市場的表現從另一個側面凸顯了中國經濟面臨的複雜情形和諸多困難挑戰。
寬松立場延續,全年 5% 難度不大
積極信号逐漸增多,但整體增長動力依然有限。進入今年最後一個季度,中國經濟将如何繼續修複?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爲,四季度有可能繼續實施政策性降息。
" 當前市場普遍關注未來是否會繼續降息,即下調 MLF 操作利率。我們認爲,這主要取決于年底前宏觀經濟及樓市走向,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下一步政策面将引導新發放居民房貸利率較快下調,推動房地産行業盡快實現軟着陸。這是當前宏觀經濟牽一發動全身的關鍵點。" 王青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中國人民銀行(圖源:圖蟲創意)
在中秋國慶黃金周,伴随着利率下調、首付下降、" 認房不認貸 "、取消限購等政策相繼推出,房地産市場熱度升溫。不過,從同比來看,住房成交下降幅度仍明顯。穩定市場預期或許還需政策進一步加力。
建銀國際研報也認爲,宏觀政策預計繼續保持寬松,财政支持預計提速支持需求。央行宣布從 9 月 15 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25 個百分點 ( 不含已執行 5% 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 。年内兩次降準共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5 個百分點、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萬億元。預計寬松立場将持續,四季度降準降息仍有可能。
在《經濟研究》智庫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看來,從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來看,我國經濟總體處于向上修複過程之中,但二季度以來修複的斜率趨緩,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
" 目前來看,我國實現全年經濟增長 5.0% 左右的目标難度不大,但也應該看到,今年我國經濟雖然受到外需下降的影響,同時也得益于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服務業修複的推動。如果今年經濟最終實現了 5.0% 左右的增長,那麽近兩年平均增速在 4.0% 左右。爲保持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明年政策提前發力的必要性上升。如果逆周期調節政策能夠在今年底明年初及時落地見效,将有利于較長時間内穩增長、穩就業、穩預期目标的實現。" 課題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