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分9.5,兩集後又漲到了9.6(被第三集扣掉的0.1,肉叔不認),還有哪個國片能有這樣的待遇?
評論區不吝贊美:
"一集封神。"
"文藝複興。"
"屁鎮迪士尼,腳踹皮克斯!"
在經曆了《三體》的大失望之後,這讓人體會到了久違的國漫狂歡。
仿佛憋了太久的一口氣,終于大大方方地吐了出來。
沒錯,就是完全配得上這個分數的《中國奇譚》。
許久未見的上美廠出品。
八個獨立的短篇故事集。
影片的美術風格更是包括了二維、剪紙、定格、三維等多樣形式。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題材,是國産電影近年來很少涉足的領域:
志怪傳說。
當影視劇裡越來越對那些光怪陸離的妖鬼題材避之不及。
那些延續了一千多年了傳統該如何延續?
所以一部《中國奇譚》。
我們能看到不僅是國漫的可能性。
或許,也是未來的可能性。
01
小社畜的自救
《中國奇譚》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甫一上線,就有很多人驚為天人。
熟悉的西遊題材。
熟悉的水墨畫風。
讓人一秒便能魂穿到上個世紀《天書奇譚》的經典年代。
上為《天書奇譚》,下為《小妖怪的夏天》
但不僅如此。
雖然說改編自《西遊記》,但它其實不過套了個西遊的殼,就像當年《悟空傳》是把它變成了現代愛情故事一樣,《小妖怪的夏天》則是把它變成了一個現代社畜生存挑戰的"職場"故事。
在這裡取經四人組不再是主角。
主角,變成了那個努力打工,卻從來都沒有名字的十八線小員工小豬妖。
話說有一天,正在摸魚的小豬妖接到大王指令,五天後,唐僧師徒要路過他們的領地,他們要制作好武器和陷阱,準備活捉唐僧,表現好的,還能吃上一口唐僧肉。
KPI下達,于是一衆小妖開始了五天的努力。
唐僧是誰?小豬妖并不知道。
怎麼活捉?小豬妖更是無權知道。
他隻知道這就是他的工作,而他隻有在這項工作中努力完成上頭交代的任務,才能獲得賞識和提拔。
這畫餅的場景,真真像極了日常被打雞血的我們。
于是你看這連續五天的"打工日記",簡直每一幕都是當代社畜的真實寫照。
第一天的任務,做弓箭。
很簡單嗎?但心懷壯志的小豬妖卻發現這些箭其實實用性不高,根本無法準确地射中目标。
于是他自作主張,決定改良——
拔下烏鴉怪的羽毛,并将其加在箭後,果然,速度和準确率大大提高。
雖然代價是,烏鴉怪從此秃了。
然而。
當頂頭上司熊教頭看到小豬妖的創新時卻怒從火燒:
你在教我做事?
給我去重做 按照我的方法做
心疼烏鴉怪(的羽毛)
為什麼?
對于很多領導來說,手下越表現出聰明,就會讓他覺得自己無能,于是他們容不得手下員工挑戰他的權威,隻要你乖乖聽話,當一個沒有感情的流水線工人即可。
于是你看這時候的彈幕,一水地在刷"一模一樣"……
第二天的任務,洗鍋。
這個情節讓我驚歎主創的劇作能力。
原本隻是作為一個設定出現的"小豬妖"身份,因為這個洗鍋的任務,變得非它不可——
因為是一口陳年老鍋,裡面堆滿了油垢,簡單的擦洗根本洗不幹淨。
怎麼辦呢?
想想自己洗碗的時候,用什麼洗那些頑固的粘在鍋上的油垢?
鋼絲球啊!
小豬妖的背部,正好具有鋼絲球的屬性,于是,他被當成鋼絲球拿來洗鍋了——打工人被資本家壓榨的意象進一步被具象化。
于是烏鴉怪之後,小豬妖也"秃了",而且是被"磨"秃的。
打工人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頭頂
第三天,砍柴一千斤。
但就在小豬妖們千辛萬苦,甚至動用"非法手段"(搶劫)才完成任務時,忽然得知,任務變了——
大王剛剛改了主意
唐僧肉要烤着吃
這些普通柴火糟蹋味道
甲方:給我重做
第四天,去鎮上買調料。
這個接觸到外面的世界的機會,成為了小豬妖生命的轉折點。
他向說書人打聽唐僧師徒四人的情況,才發現,唐三藏是個行善好事的高僧,孫悟空、豬八戒跟他一樣,也是妖怪。
更是蓋世英雄。
看這小眼神,是想跳槽了
這個小豬妖的特别之處就在于,他雖然跟其他小妖怪一樣,被一個看不見摸不着的大王洗腦了,但他沒有喪失"懷疑"的精神。
從大王之外的人口中聽到關于唐僧四人的描述之後,他意識到,唐僧不是壞人,而自己雖然身為妖怪,但不意味着他隻能做"吃唐僧肉"的壞妖怪。
他不是隻有一條路可以走。
成為英雄還是惡魔,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于是。
唐僧到來當天,他看到了大王設置的陷阱,隻是還沒等他想好怎麼辦,就被高層領導狼大人發現并追殺。
正在這時,一道金光在前方亮起。
唐僧來了!
小豬妖瞬間淚崩。
這一刻,唐僧,那個被描述了無數遍的存在于想象中的人,終于實實在在地出現在他的眼前。假想敵成為救世主,小豬妖毫不猶豫地沖上前去阻止他們過來:
别過來 别過來
這裡有危險
誰料。
這時孫悟空看到,騰空而起,一棒子砸将下來:
管它喊什麼
妖怪一棒子打死便可
有人說,結尾應該停留在這裡就好,這樣更黑暗,也更真實。
但說實話,我喜歡之後的反轉。
它給了做出反思和改變的角色一個希望,也讓唐僧師徒這四個被鋪墊了一整集的角色,有了厚度——他們不隻是走個過場當個一棒子打死妖怪的工具人,而是代表着拯救迷途知返者的引路人。
而這。
也是很多人覺得它"一集封神"的原因之一。
我們不但在其中看到了自己。
還看到了未來。
就像孫悟空最後交給小豬妖的三根猴毛。
那是對于小豬妖善良的獎賞。
也是他未來可以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希望。
02
人間何事不鵝籠
但問題是,隻是如此嗎?
延續上美廠的畫風,并給予它現代的閱讀視角?
《中國奇譚》給我的感受是,每一集你像打開一個新的寶箱,在這其中可以看到新的驚喜。
第二集和第一集完全不一樣。
開頭我們提到一個詞:志怪傳說。
如果說第一季《小妖怪的夏天》是改編自耳熟能詳的《西遊記》,顯得過于大衆化的話,那麼第二集《鵝鵝鵝》則更能體現出這個劇集的精髓。
它的原作不再是司空見慣的神話人物。
而是一個很多人都沒聽過的,叫做《鵝籠書生》的故事。
《鵝籠書生》,出自《太平廣記》中《續齊諧記》,說是陽羨一個叫許彥的人在山中行走,遇到了一個腳痛的書生,書生請求把自己放在他的鵝籠裡,背他一段路,許彥答應了,結果書生真的變小身體進入了他的籠子。
而更奇的是,為表答謝,書生從口中吐出器皿肴馔與之共飲,酒過三巡,又從口中吐出一女子伴飲,而這女子呢,複又吐出一男子,那男子複又吐出另一女子……
"世态漁洋已道盡,人間何事不鵝籠"。
後來,"鵝籠"便成為了變化無常的代名詞。
但這樣怪誕的故事怎麼改編?
它并不存在一個完整的情感邏輯,與傳統大部分志怪小說一樣,它有的隻是怪異的想象力,以及片段式的橋段而已。
于是,導演選擇了一條很獨特,但我異常喜歡的方向。
首先,它做了一個形式上的創新。
《鵝鵝鵝》,有着強烈的個人風格,但最終又能回到"志怪"這個詞的詭谲體驗上來。
默劇的形式,寫意的手法,全片沒有一句對話。
傳統的中式畫風和西式哥特融合,黑白之外,僅有一點紅色。
膠片光影,筆意萬變。
再配合着怪異的音樂,仿佛真的身處那個奇詭幽微的古代中國靈異世界。
《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對《鵝鵝鵝》風格的評價
其次,它在故事裡注入了更多的情感。
導演很大膽地用第二人稱"你"作為叙述主題,并将過渡的文字描述穿插在動畫中,令觀衆獲得一種類似遊戲做任務的沉浸式體驗。
并在其中投射了"人心似水"這一哲理。
于是。
當主角對最後一個女子鵝女士動心。
當鵝女士求主角帶她離開時,主角因為自身地位而産生的猶豫。
當主角終于下定決心帶鵝女士走時,鵝女士卻被書生一把抓回去吃掉。
你可以很真切地在其中體會出一層一層的人生情感,從沉默,到動心,到猶豫,到懊悔,所有的情感都在無聲且迅速地發生着。
仿佛這已經變成了自己的故事。
直到最後,隻剩你一人望着這空寂的鵝山。
默劇的形式反而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張力——
看似無比平靜的表面下,内心早已驚濤駭浪;而當情緒螺旋式上升,最後被頂到高潮時,那些你以為天大的事又很快如鵝女士的耳環一般煙消雲散。
人生在世,大概就是這麼一種體驗。
就像導演說的:
其實鵝山沒有危險
它就是很美的一座山
是人心裡的起伏才有危險
山是不動的,人心是一直在動的
就像我們原著《鵝籠書生》
它描寫的是人心裡
你看不見的驚濤駭浪的波動
圖源:b站天師道的白山正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氛圍大于故事的短片,有着無盡的解讀空間。
有人把狐狸書生比作欲望,峨山之巅比作欲望之巅,最後出現的鵝女,則是誘惑。
你經受住了誘惑和欲望的考驗,所以狐狸書生才放過了你。
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其抓住了傳統志怪小說的精髓,那便是"變幻無常,鬼魅叢生"。
就像短片中開始出現的一句話:
這裡是鵝山
是你失蹤的地方
"失蹤"這個詞怎麼理解?
死亡?
那麼,如果主角已經消失,講故事的究竟是誰?
細想下來,也能讓人汗毛倒立。
而讓人欣喜的是,接下來的幾集裡,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志怪故事。
第三集《林林》,一個關于狼妖的故事。
那是一個狼幾乎被人類趕盡殺絕的世界,山裡隻剩狼妖女孩林林和母親相依為命。
從未出現的父親和母親禁止和人類接觸的警告都預示着人類對狼妖的殘忍。
可林林還小,她感到孤獨,她想要尋求認同。
于是,她不斷下山,和人類小朋友玩耍。
在片裡,數次出現這樣的台詞:
(林林)果然和我們是一樣的
她跟我們不一樣
一樣,就可以接納;不一樣,就要被消滅。
這是人類世界的規則。
人和狼,注定是不同的族群。
可是,不同,就隻能排除異己、趕盡殺絕嗎?
站在林林的視角,這是一個關于做自己,還是放棄自己獲得認同的故事。
林林做出求同存異的嘗試,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可人類,難道就沒有付出代價嗎?
而之後。
《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這個名字一聽就能感受到其怪誕的民俗氣息;《玉兔》,把古代神話轉換為未來叙事;《小賣部》,解密一段神秘的市井奇談。
再加上《小滿》和《飛鳥與魚》,八集的體量很有可能創造出一部風格迥異,但同時又很傳統很怪談的單元短劇出來。
變成一部可以留得下來的經典。
03
國漫傳承
說到這裡,另一個詞可能已經呼之欲出了:國漫複興。
這是這些年動畫領域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詞。
也是粉絲們最抱憾的一個詞。
2022年正好是中國動畫誕生100周年。
在這100年間,中國動畫曆經浮沉,也曾有過一段燦爛的光輝歲月。
比如最早,稱為"中國動畫創始人"的萬氏兄弟受到迪士尼出品的《白雪公主》的啟發,想要拍攝一部講述中國故事的動畫片。于是他們根據《西遊記》中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情節,創作了《鐵扇公主》。
這部曆時1年多,有100多人參加繪制,總計畫了近2萬張畫稿的動畫片,是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長片。
這部電影有多重要?
在世界電影史上,《鐵扇公主》是繼《白雪公主》《小人國》《木偶奇遇記》之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藝術片。
在當時,中國的動畫藝術,正處于世界前列。
甚至連"日本動漫之父",創作了《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等著名動畫片的手冢治蟲,也是因為看了《鐵扇公主》,才決定搞動畫的。
而後來呢?
萬氏兄弟和東北電影制片廠美術片組聯合,終于在1957年,正式成立了上美影,拍出了動畫片《驕傲的将軍》、木偶動畫片《神筆》、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風格各異,又同屬"中國學派"的作品。
更不用談你們耳熟能詳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和《天書奇譚》了。
這三部動畫,是任何講述中國動畫電影的曆史都繞不過去的傑作。
隻是之後,尤其是新千年之後,中國動畫一落千丈,跌到了谷底。
故事低幼、畫風粗糙,"崛起"這個詞人們天天喊,但始終實現不了。
怎麼辦?
看《中國奇譚》,最令人激動的一點,是在其中看到了國漫的傳承。
所謂傳承有兩個意思。
一是國漫本身的傳承,也就是說,上一代人的努力變成了新一代導演的養分,從而使得國漫在繼承的基礎上開創出新的局面。
比如《大聖歸來》。
當年《大聖歸來》上映,人們奔走相告,仿佛看到了"國漫崛起"希望。
而這部《大聖歸來》,卻不是他一個人的《大聖歸來》。
田曉鵬導演曾在一個采訪中說:
196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對我影響很大,我們在《大聖歸來》的片頭段落也對它做了緻敬。
但另一部叫《金猴降妖》的動畫片對我影響更大,那片子裡的悟空有俠氣,也有更強的妖性,它其實更接近我從《西遊記》原著中讀到的悟空。
同樣的,《中國奇譚》中的《鵝鵝鵝》這一集,也受到了《天書奇譚》的影響。
導演坦言,将書生的形象設計成狐狸,是他的一個小"私心"。
因為他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粉絲,他最喜歡的一個角色,是《天書奇譚》中的阿拐,阿拐是一隻瘸腿的狐狸,所以書生便被設計成了狐狸。
既合理又浪漫。
就像導演所說,國漫的精髓,是不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而被掩埋的,相反,它們會變成一種"奠基性"的存在,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第二類傳承則是文化的傳承。
《鵝鵝鵝》導演在訪談中說,自己最喜歡的國漫是《驕傲的将軍》,那麼這部1956年的動畫短片是怎麼誕生的?
是劇組遠赴北京、山東等地,搜集了一年多時間的古代繪畫、雕塑、建築等資料,并借鑒了傳統戲曲元素才最終完成的。
而後來的《大鬧天宮》改編自《西遊記》、《哪吒鬧海》改編自《封神演義》、《天書奇譚》改編自《平妖傳》,全部是取材于傳統的民間故事。
是的。
所謂傳承,更應該是傳統文化的傳承。
說起來,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藏有着别人比肩不了的豐富度。
光是志怪小說,從魏晉時代的第一部志怪小說《搜神記》開始,到後來的《夷堅志》、《括異志》、《太平廣記》、《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聊齋志異》等等等等,一千多年來,無數文人搜集了無數的民間傳說。
那是古人的日常。
更是他們留下來的瑰寶。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看到《鵝鵝鵝》改編自《太平廣記》中的故事時,眼前一亮的原因。
仿佛看到了《聊齋志異》被重新發現,也仿佛看到了《六朝怪談》被重新重視。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創作的路上勢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甚至是質疑。
比如《中國奇譚》已出的兩集故事。
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在我們看來是完美地繼承了上美影的畫風。
但依然有人提出質疑:
中國化有錯嗎?
或許錯的,是我們提及傳統,便避之不及的懷疑。
而第二集更是離譜。
一個多義詭谲寓言式的故事,卻有人這樣評論:
拜托,這真的是認真的嗎?
抹殺掉一切創造力創新力,中國動畫才沒有問題嗎?
國漫的未來不僅需要導演的認真和虔誠。
也需要觀衆對于真正好作品的包容與肯定。
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棒子打死。
畢竟。
隻有大量如《中國奇譚》優秀的出圈的作品集體湧現,我們才能談所謂複興。
而現在,路途還遠。
我們仍需努力。
本日打工人:哆啦K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