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顯示,傳音旗下的 Tecno 品牌或即将推出首款折疊屏機型 Phantom V Fold 的後續産品,并且這款将被命名爲 Phantom V2 Fold 的新機已經在 IMEI 數據庫現身,顯示其産品型号爲 AE10。這些信息也意味着,Tecno 的折疊屏新機可能已經距離發布不遠。
一直以來,傳音以及 Tecno 對于國内用戶而言都是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品牌。熟悉是因爲其往往會在各類行業、财經新聞裏出現,陌生則是由于其手機産品并未進入國内市場,因爲也導緻了許多消費者對其産生了諸多刻闆印象。在許多的相關報道中,傳音被冠以 " 非洲之王 " 的名号,并稱其産品往往以 " 性價比 " 爲主要賣點,不僅在非洲市場備受歡迎,近年來在東南亞也有着不錯的表現。因此在部分消費者的印象中,傳音旗下的産品往往與 " 低價 "、" 性價比 " 等詞彙畫上了等号。
但這種刻闆印象顯然對于廠商來說并不是什麽好事,畢竟放棄合理利潤的做法勢必将會使得廠商失去開拓市場的動力,并變相在一些用戶感知不明顯、但卻相對重要的部分節省成本(例如内存規格、充電适配器等方面),加劇産品的同質化(如采用公模節省設計費用)。可這種方向,最終傷害的還是用戶自己的利益。
如今對于幾乎任何一家手機廠商來說,在面臨市場競争不斷加劇的情況下,産品的高端化也已經成爲了必然,并且這也符合技術演進的規律。而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必然是由頂級旗艦開始,再逐步向中端、入門級延伸。實際上這也正是手機廠商在理解用戶需求後,爲不同産品破除同質化而做出的改變。
根據調研機構的 Canalys 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三季度國内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12.3%,占比已達到整體出貨量的 33%。這一數據就已充分表明,由于高端機型使用了當前最新的技術和硬件配置,使得用戶有更主觀的意願去進行選擇,因此也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速度。
此前就有調研機構認爲,手機市場正面臨着用戶長達 36-43 個月換機周期的挑戰。但造成這一囧境的原因,除了市場逐步飽和之外,實質上還是産品本身創新乏力,無法刺激用戶換機的映射。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提升硬件配置、提供差異化體驗等方式來沖擊高端市場,也就成爲了空間相對更大的一種選擇。
在調研機構 Sandalwood 此前發布的中國電商市場監測數據顯示,4000 元以上的機型在 2023 年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 17%、市場份額達 40%,2000-4000 元中端産品的份額則降低至 24%,2000 元以下入門級機型的份額也降低至 36%。這一數據表明,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在換機時會考慮高端産品,由此不僅能得到技術進步帶來的便利,同時由于這類機型往往還有着更長的使用壽命,所以也等同于變相節約預算。
不過在沖擊高端市場的同時,各大手機廠商必須要面對的事實,是蘋果 iPhone 系列機型在這一領域的統治力。在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公布的數據中顯示,蘋果 2023 年第二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營收和利潤份額分别達到了 45% 和 85%,這也意味着 iPhone 僅以 20% 左右的市場份額,就拿走了全球市場近半的營收和近九成的利潤。針對這一狀況,其他廠商的破局方式除了深耕頂級旗艦産品外,折疊屏機型也已然成爲了一大發力方向。
從産品屬性來看,折疊屏手機目前本身就定位高端市場,在 iPhone 尚未進入這一領域的真空期,通過有别于直闆機型的差異化體驗以及新技術,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市場空間。有數據顯示,國内折疊屏手機市場在 2023 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同比增長 90.4%。雖然目前其還有鉸鏈、屏幕保護蓋闆、屏幕模組、應用适配等創新點和困難,但其正處于基本高度确定性的上升通道中,同時也是現階段唯一保持這個趨勢的細分品類。
因此對于目前手機市場所面臨的 " 飽和 " 問題,但這種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旦在技術進步能夠驅動體驗創新的情況下,部分用戶還是樂于支付更高的成本來進行體驗。
但需要指出的是,産品的高端化并不等同于對中端和入門級機型放任自流,相反這兩個市場也同樣相當重要。一方面,高端機型的用戶數量相對有限,作爲拓展生存空間的重要部分,産品定位的向下延伸早已是必然。另一方面,這兩類産品的用戶實際上也是高端機型的 " 預備隊 ",一旦被産品打動、并成爲品牌忠實用戶後,後續自發選擇的産品升級也就成爲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且這也是任何廣告、推廣無法取得的效果。
重視這兩個細分市場的做法,無疑就是在高端産品的基礎上,對硬件配置、工藝等方面來做 " 減法 ",用降低成本的方式來讓用戶付出更少的預算。而這一方式的典型案例,就是引發了 " 山寨機 " 的全面潰敗。此前在包括 Redmi 等品牌的努力下,借助批量采購優勢、正規化市場運營,通過嚴格控制成本、提供完善售後服務和更好體驗的方式,徹底将 " 山寨機 " 趕出了主流市場。
對于用戶而言,手機産品的高端化其實并非簡單粗暴的 " 堆料 ",而是廠商通過對最新技術、硬件配置的理解,合理整合資源帶來更符合用戶需求的産品。而在中端以及入門級市場,則是技術普惠用戶的基本盤,并非是簡單地使用更低成本的零配件,而是考驗廠商正确洞察市場趨勢,從滿足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做 " 減法 " 的能力。隻有在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情況下,才能确保手機廠商的長期健康發展。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