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頭,給大家欣賞幾幅畫。
第一張,是個比爾蓋茨套娃圖。
第二張是個海報,來自于 2015 年《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上映前夕,一場粉絲藝術展覽大賽。
第三張,是一本名爲《 赤血營 》的小說裏的配圖。
就作品本身而言,它們沒有特别驚豔的地方,但論創作手段,就隻能用離譜形容了——
全用「 畫圖 」畫的。
乍一聽這個詞,差友們或許反應不過來。
你隻要回想 20 年前,自己在學校機房,穿着鞋套,熟練地點開 Windows XP 開始菜單的場景,就能明白我指的是下面這位。
哥們當年畫圖裏寫個名字都費勁,你現在跟我說能畫成這樣?
我知道,這事聽着很離譜。大概相當于小黑胖在健美比賽中虐了施瓦辛格,吳彥祖在帥哥排名裏超過了我。
更恐怖的是,上面三幅畫都來自一個叫「 海因斯 」的藝術家。
起初,世超也不信,但查了很多資料,并看完海因斯 15 小時的繪圖全程後,我直接蓋倫出輕語,沉默加破防——
這些作品不光是用畫圖畫的,甚至用的還是十幾年前版本的畫圖。
全程也都用鼠标操作,沒借助繪畫闆。
WTF!
這個操作是什麽級别的呢?我給你形容一下。
大概就是小黑胖用電鋸修鼻毛,結果不僅沒見紅,還整出一個斜劉海造型。
這不是我在誇張啊,咱平時用的繪圖軟件啥樣的。
拿 iPad 上的 Procreate 舉例。
它不僅支持圖層,透明度和上百種畫筆,而且還可以調節色相、飽和度、高斯模糊、動态模糊、曲線、漸變映射等各種參數。
反觀畫圖呢。
老版畫圖沒有圖層的概念;工具也隻有鉛筆、噴罐、刷子、橡皮幾種。
款式少就算了,功能也不行:
橡皮擦沒法調節透明度,一擦全沒了;
噴罐噴得太随機,造型還不如我吃完華萊士噴的那種;
畫的線條都有鋸齒狀,跟用門牙嗑的一樣。
最最要命的,在畫圖裏用鼠标操作,無異于穿着八條棉毛褲打籃球。
如果說 Procreate 戰力相當于拳擊冠軍,那畫圖頂多就一幼兒園扛把子。
但,就是這樣的工具,在海因斯手裏卻能畫出像樣的作品。
一開始,他會簡單勾勒一個草圖。這一步世超還覺得和他沒啥差距。
不過接下來就需要一點技術了。
海因斯會輕擦掉草圖的線條,然後刻畫細節,如人物五官、表情,衣服的褶皺,老畫家的功力逐漸突顯。
诶,等等,畫圖裏橡皮還可以輕輕擦嗎?
世超敢說接下來的技巧,你即便玩了一個小學的畫圖都不知道。
隻要把前景色設爲黑色,背景色設爲淺灰色,接着選中橡皮擦按住右鍵塗抹,就會把黑色的線擦成淺灰色。
從視覺上看,像是橡皮輕輕擦了一下,留一點底供參考。
除了妙用橡皮擦,海因斯還有一堆奇招。
還記得咱們前面提的,畫圖裏的線條都有明顯的鋸齒狀,看起來很淩亂。
而海因斯的「 抗鋸齒 」技術,主打簡單暴力。就是盡可能放大畫闆,然後從一個個像素畫起來。
隻要畫得足夠細緻,元素足夠多,篇幅足夠寬,那麽在正常倍數下,人們就很難發現線條上的凹凸不平了。
就好比你的胡渣在自拍照裏一清二楚,但在集體照裏就很難被看到。
說到這,海因斯還有一個鮮爲人知的放大技巧。
畫圖裏的放大工具,最多能放大 8 倍。
但隻要點擊 8 倍下面那一點點的縫隙,就可以觸發隐藏功能,解鎖 10 倍放大效果。
世超特地找了一個老版畫圖,還真測出來了,真滴牛皮。
構圖完成後,海因斯會從 2000 年版的畫圖換到 2010 年版,方便上色。
這又是一個大工程,通常要 10 小時甚至更久的時間。
爲了讓圖片更真實、更立體,海因斯會做明暗效果。他先用油漆桶上兩種顔色,然後用橡皮擦不斷塗抹,完善細節。
可以感受下這個 60 倍速播放的動圖。
到這你應該明白了,爲什麽海因斯畫了 20 年,畫一幅畫還得要幾十個小時。他的作品要是擱現實裏,起碼鋪滿一整塊黑闆。
當然了,也許有差友會不解:爲啥畫圖這麽拉,海因斯還要用呢,專業點的工具它不香麽。
答案很簡單。
畫圖和海因斯那關系咋說呢,就是有一天畫圖嘎了,海因斯都願意看 60 秒廣告複活它。
海因斯《 巴士蜘蛛 》 ▼
2002 年,海因斯做着咱年輕人最向往的工作——保安。
值夜班時,海因斯就會用前台電腦打發時間。因爲不喜歡玩接龍和掃雷,于是就這麽和畫圖喜結良緣了。那段時間,海因斯一畫就是一個通宵,技術也越來越好。
本以爲技術娴熟了,就會轉戰 PS 這類軟件,但不知何時,海因斯已經習慣也喜歡上了畫圖,并一直畫了 20 多年。
對海因斯而言,畫圖不僅是一種愛好了,更是一個相伴多年,共同度過無數夜晚的好友。
你說他舍得換掉畫圖嘛?
海因斯《 瘋眼漢大戰伏地魔 》▼
像海因斯這樣的畫圖選手還有很多,他們的故事也都有各自的精彩。
臉書上有一個叫詹姆斯 · 默裏的設計師,網友提需求,他用畫圖做出來。因爲技術實在精湛,他不僅坐擁 80 萬粉絲,還被邀請爲《 紀念碑谷 》系列做海報。
TikTok 上更是有一個藝術家,自從用畫圖複刻超級英雄後,流量暴漲。下面這個複刻蜘蛛俠的視頻,就獲得了 320 萬次播放。
在這些愛好者當中,有個老爺爺的故事很特殊。
老爺爺叫哈爾拉斯科,是一名排版設計師。自高中畢業後,他就開始創作各種藝術字體,學習傳統繪畫技術。
步入老年後,拉斯科患上了濕性黃斑變性。這是一種慢性眼病,會導緻視野中心變得模糊,沒法看清自己正在畫的地方。
後來,拉斯科接觸到了畫圖軟件。他欣喜地發現畫圖可以放大 8 倍。隻要一個像素一個像素地畫,就能确保自己畫在正确的位置上。
自那以後直到去世的 13 年時間裏,老爺爺每天都會在畫圖中花 10 個小時。人們都好奇,究竟什麽樣的畫要如此長時間。
其實答案,就在畫作裏。
寫到這,世超也明白爲什麽海因斯和老爺爺這類人,會被稱爲「 畫像素的人 」了。
看完這些故事你可能會驚訝,也可能會開心,原來這樣一款老舊的軟件,還在被這麽多人需要着、熱愛着。
但這個用戶體量,對巨頭微軟來說終歸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他們隻講創收,不講情懷。
「 畫圖 」 Reddit 社區有 20 萬粉絲▼
2017 年 7 月,微軟按照慣例預告了 Windows 10 新版内容。結果人們發現,棄用名單的列表裏赫然出現了「 畫圖 」,這表示畫圖「 未積極開發且可能在以後版本中删除 」。
讓微軟沒想到的是,這引發了一場互聯網活動。
無論是普通網友還是插畫師,他們在社交平台上紛紛打上 RIP MS panit ( 微軟畫圖 )的标簽,用畫圖作畫,作爲最後的留念。
還有人自發分享自己的故事,說不會忘記童年夏天躲在電腦前玩畫圖的場景。
眼看情況不對,第二天微軟趕緊發話:這當中可能有點誤會。不是要滅了畫圖,隻是各位想用,以後得去應用商店下。
在那之後,微軟也學乖了,時不時給畫圖工具整點新活。現在畫圖不僅支持圖層和透明度,甚至還具備了 AI 作圖能力。
你也許納悶,大家平時都不用這軟件了,爲啥還舍不得啊。
原因不難猜。
1985 年第一代 Windows 發布時,畫圖就作爲默認應用,走進千家萬戶。
畫圖最大的優勢就是無門檻。
它不像 Adobe 的 PhotoShop ,也不像首發價 195 美刀的 Mac Paint ( 蘋果畫圖 ),不需要付出金錢和學習成本,讓大夥兒打開就能過一把電子畫家的瘾。
這麽多年以來,它敞開懷抱,歡迎一代又一代初次接觸電腦的人,讓他們在新手村裏天馬行空,留下獨一無二的痕迹。
畫圖對大家來說,就好比童年回憶裏的那些舊房子,舊建築。
平時并不會想起它,關心起它,可在得知它要被推平時,心裏總歸有些不舍,仿佛丢掉了一張童年的紙飛機。
也許随着版本叠代,畫圖的經典元素會被替代,熟悉的 UI 頁面會被抛棄,孩子們接觸電腦也不會再打開它,它的一切如同過往雲煙,逐漸消逝。
但對一代人來說,那些鋸齒狀線條、噴槍撒出的一攤像素、用鼠标歪歪扭扭寫下自己和喜歡的女生的名字,就是畫圖存在過的證明。
不管你曾經有多嫌棄它。
它都和 Windows XP 桌面,包漿的雙飛燕鼠标一樣,在你的記憶裏,再繁盛的雨水也無法洗去。
撰文 : 刺猬 編輯 : 莽山烙鐵頭 封面 : 陽光
圖片、資料來源 :
These incredible illustrations were created using only Microsoft Paint
YouTube : How an MS Paint artist made this picture@Vox
YouTube : MS Paint : LIVE Landscape Painting@Christian Young
YouTube : Drawing with Paint in Windows XP?@Reject Convenience
Wired : This 98-Year-Old Man Spent 13 Years Creating Remarkable Art in MS Paint
BBC : Microsoft Paint : The man who makes art pixel-by-pixel
Vice : Meet the Artists Who ’ ve Dedicated Themselves to MS Paint
Prin : Pat Hines : Master of Microsoft Paint
The Guardian :Microsoft Paint to be killed off after 32 years
Windows Latest :Microsoft Paint ’ s DALL-E 3 integration is rolling out on Windows 11
Windows Experience Blog : MS Paint is here to st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