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電視劇,被叫作中國最好的情景喜劇。
到今天還是 " 有多少星打多少星 "、" 打 100 星也不夠的 "。
看見它,就像看見記憶中 " 奶奶的自行車、爺爺的半導體 ",
看見曾經的家。
我愛我家
楊柳北裏 18 号 202 室的大門常打開。
不僅走進了主人老傅一家:
還走進了數不清的客人:
就是這個可愛的七口之家,和南來北往的過客們,共同演繹出這部中國最好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
《我愛我家》總共 120 集,但要選出最爲經典的幾集,
對不起,辦不到。
因爲在喜愛《我愛我家》的劇迷(簡稱家迷)心中,它們都太經典、太好笑。
倒是能淺選出幾集不那麽好笑的,其他,全是經典。
就比如第 1 集《發揮餘熱》一上來,短短 4 分鍾的開場:
一家子趁老傅出門遛彎,大說他 " 閑話 "。
但一回頭,卻發現老傅已經出現在身後,又逐個 " 變臉 " 讨好的爆笑場景。
" 有缺點你說,沒缺點你說什麽啊?!"
逗得觀衆哈哈大笑,還在笑聲中把老傅一家的人物關系和家庭地位,交待了清楚——
一家之主,從副局長位置退下來的老幹部傅明;大兒媳和平,一身江湖氣;大兒子賈志國,怕老婆;二兒子賈志新,在家待業 3 年;小女兒賈小凡和孫女賈圓圓,沒啥話語權;還有來自四川農村的小保姆張鳳姑,隻能獨個坐在靠牆的角落。
還比如第 5 集《親家母到俺家來》中,老一輩江湖藝人,和平她媽老和的一身笑料。
她借住到老傅家,卻把老傅一家鬧得 " 天翻地覆 "。
一會給老傅介紹 76 歲的哆嗦老太,一會又給他介紹 18 歲的安徽小保姆。縱使老傅意志再堅決,也感歎經受不住這樣的誘惑。
老和同志,張嘴就是順口溜:
" 和你公公一湊活,正是魚找魚、蝦找蝦,綠葉專配大紅花!"
" 實在不行,咱就婚姻介紹所了,保你今年叫上媽!"
更在教育和平時,喊出了家迷最熟悉的那句口号: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 姆們姆們姆們!"
再有第 30 集《再也不能這樣活》裏的失意中男賈志國。
一場同學聚會後得了紅眼病,從此擺爛不上班,一心隻做藝術家。
但他畫出的 " 潑墨 " 大作,
和烹調出的創意 " 大 " 包,
哪樣和藝術也沾不上邊兒。
全家陪着他一番鬧騰後,他又拿起公文包乖乖打工去了。
笑料太多,講也講不完。
而大結局,還特意讓老傅一家圍坐到電視機前,看最熱播的電視劇《我愛我家》。
一邊哈哈大笑,一邊無情嘴炮:
" 哈哈哈哈,沒勁,我一猜就是胡侃 + 臭貧!"
真就是一家人一起看電視的樣子。
據說《我愛我家》最火的時候,流行一個段子:拍出這部劇的英達和梁左,都應該拉出去 " 槍斃 "!
誰讓它叫人看得飯都吃不上,笑得肚子疼。
我的家庭真可愛
是怎樣的劇組,能拍出中國最好的情景喜劇?
像家一樣的劇組。
直到今天,《我愛我家》還有一個劇組大群,活躍地 " 胡侃 + 臭貧 ";
演賈圓圓的關淩,還喊宋丹丹叫媽,喊楊立新叫爸,喊梁天叫二叔;
也不管後來宋丹丹與英達如何罵戰,一提起《我愛我家》,她還是會說 " 謝謝英達 "。
當年的幕後,是快樂的,
連笑聲都是鮮活的,因爲是帶着觀衆現場錄制。
演員自己,也會樂得喘不上來氣。
有一次,蔡明演完自己的戲份,跑去觀衆席看戲。
坐得離收聲話筒太近,于是那一集裏就充滿了她魔性的笑聲。(指路第 17 集《不速之客》)
觀衆席,還會時不時出現陳凱歌、馮小剛這樣的大腕,被逗得花枝亂顫。
這個像家一樣的劇組如何誕生,就要回到 90 年代初——
由留學歸來的英達牽頭,找來王朔,王朔再找寫出相聲《虎口遐想》的北大師哥梁左。
英達和梁左一合計,一家出一個重量級喜劇演員:英家出宋丹丹,梁家出二弟梁天。
當時,宋丹丹和英達還是夫妻,也是《我愛我家》第一個定下的演員。
再由王朔從 "situation comedy" 音譯出 " 情景喜劇 " 這個中國詞,讓 " 情景喜劇 " 第一次在中國落地開花。《我愛我家》最初的劇組雛形,也就誕生了。
但沒想到,王朔因爲頭頂太多影視 IP,壓力山大,在《我愛我家》開拍前 " 臨陣脫逃 "。
英達和梁左隻能以最快速度拉來自家兄弟姐妹,把北大畢業的英壯、梁歡全招進劇組,打工寫劇本。
甚至老傅對門的冤家老胡,都是英達拉上他爸,前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親自扮演。
老胡家奢華的家具裝飾,也都是從英家照搬過來。
《我愛我家》籌備時,英若誠就剛從副部長職位退下來 3 年;家裏孩子們讨論劇本時,他也愛湊上去發表意見,再被禮貌地 " 請 " 走。
不難看出,愛發揮餘熱的老傅身上,就有英若誠的影子。連演老傅的文興宇,都是英若誠推薦。
要細說起來,其實整部《我愛我家》,就是圍繞最先拍闆的宋丹丹,和英、梁兩家人創作出來。
傅明對應大家長英若誠;和平對應江湖藝人 + 英家兒媳宋丹丹;梁天對應賈志新,連家裏排行老二的順序都一樣。
知識分子賈志國,則對應全劇核心編劇,梁家大哥梁左;小妹賈小凡,對應粱家最小的妹妹,同爲高知才女的梁歡。
劇裏劇外,都是 " 一家人 "。
至于其他家庭成員,英達就一個要求:看上去像一家人。
關淩如爲啥能選上賈圓圓,就是長得像宋丹丹。
而且在 90 年代初,全中國火的明星該來的都來了。
客串片酬也就每人幾百塊。
當年的中國劇組,還是把錢花在創作和硬實力上。編劇工資最高,梁左一集能有 2500 塊;其次是美術、燈光等技術;
最次才是明星,當時全組最大的腕兒宋丹丹,一集工資 500 塊。
而且要找頂紅的明星,光有錢也不行,還要拼關系。
英壯寫《不速之客》這一集時,腦子裏想的就是葛優。還兩次叮囑他表哥英達:必須找葛優,不然角色就白寫了。
但當時,葛優正在山東拍張藝謀的電影《活着》。英達通過内部關系打聽到葛優要回北京辦事,就帶上宋丹丹、梁天仨人一起堵葛優家門,才把他捎回《我愛我家》。
(英達給春生講戲)
葛大爺來了,春生活了。但春生這個角色還有原型,是 90 年代一家雜志上的騙子發明家。當時,連那家雜志都沒發現他是騙子 ……
但學物理的英壯一看就知道怎麽回事,他本來還想給這個騙子取名寄生蟲的諧音 " 季生春 ",但爲了更接老北京地氣,就挪動順序 + 兒化音,巧變成了 " 春生兒 "。
這集最後,春生跟着警察走了。那個原型騙子發明家,也在《我愛我家》播出 3 年後,因爲到處行騙被逮了進去。
一個有底氣的劇組,用他們的熱情創作着當時的中國在發生什麽。
你是我記憶中,忘不了的溫存
90 年代初,一切剛複蘇的樣子。
中國一夜進入消費時代。
園園口中常提到的美國八喜冰淇淋、美國牛肉面大王,讓老傅一家嗨唱卡拉 OK 的萬燕影碟機 ……
都是當時最流行的東西。
和平爲買金剛砂牌手紙跑遍的 " 燕莎、藍島、賽特、長安 ",
也都是當年北京最洋氣的高端商場。明星購物,老百姓開眼界。
哪怕是在 27 年後,關淩都還記得,宋丹丹帶她去塞特商場購物時的激動心情。
充滿希望,但也充斥着各種社會問題。
不僅有《不速之客》裏的科學騙子熱,還有《滅鼠記》裏的滅鼠熱,《心中的明星》裏的追星熱,《氣功大師》裏的氣功熱,《獎券的誘惑》裏的獎券熱,《愛你再商量》裏的小三問題 ……
賈小凡的這段貫口:
" 吸毒販毒、賣淫嫖娼、貪污腐化、行賄受賄、人工流産大家談、少女失身面面觀、性變态同性戀、小蜜爲何傍大款、留守男士和女士、單身貴族生活圈、精神病院的精神病、少管所裏的少年犯 ……"
也都是 90 年代的共同記憶。
家迷的總結,比我說的生動:
一部 120 集的《我愛我家》,就是一本 90 年代的生活記錄。
還力争做到 " 處處不同、耳目一新 ",用 " 胡侃 + 臭貧 ",講出家庭婦女的憤怒:
講出男人精神出軌時,把責任推給女人的懦弱:
講出新時代年輕人,拒絕 " 沒有苦難也要創造苦難 " 的自我感動:
因爲先鋒,當年還被一些保守雜志批評成 " 年度最差電視劇 "。
而随着時間推移,《我愛我家》不僅經典了,還會越來越經典。
" 當明天成爲昨天,昨天成爲記憶的片段 ",再回首竟發現:
原來我們的生活,除了物質條件好了一些,其他一切好像都沒有變。
30 年前《我愛我家》的劇照台詞,還在适配今天的各種聊天情境:
反而今天,像《滅鼠記》和《失落的記憶》,都不可能再複制重現。
還有,《我愛我家》的副導演林叢,後來又帶着她愛的宋丹丹,拍出了《家有兒女》。
跟着英達拍了《閑人馬大姐》的尚敬,不僅拍出了《武林外傳》,同福客棧簡短好笑的開場還緻敬了《我愛我家》。
但時間的流逝,也增加傷感。
老傅家的沙發上,永遠空出了一個位置 ……
還有扮演餘大媽的金雅琴、扮演老胡的英若誠、扮演寶财哥的謝園、核心編劇梁左 ……
都在過去的三十年間,相繼離開了那個可愛的家。
誰家的沙發也空了座位,想他、想她 ……
我愛我的家
《我愛我家》在 94 年完結,成了很多人記憶中忘不了的溫存。
有它的地方,就有快樂的家。
家迷總說:當《我愛我家》的畫面和音樂響起,空氣都快樂起來。
就像又回到 " 媽媽騎自行車上班,而我伴着《我愛我家》音樂沉沉入睡的午後 ";
回到 " 全家人圍着電視機看《我愛我家》,其樂融融的夜晚 "。
" 我的家庭真可愛,清潔美麗又安祥,兄弟姐妹很和氣,大人孩子都健康 " ——
我愛我的家,我想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