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0 月 24 日訊(編輯 趙昊)當地時間周二(10 月 24 日),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發布的《2023 年世界能源展望》中寫道,全球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将在本十年内達到頂峰。
IEA 寫道,基于目前設置的政策,到 2030 年,清潔能源技術将發揮更大的作用:電動汽車數量将增至 10 倍,光伏發電量将超過美國全國的發電量,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的份額也将升至 50% 附近。
該機構表示,如果各國準時地、足額地兌現國家能源和氣候承諾,清潔能源的進展将會更快,若要達成《巴黎協定》中将全球溫升控制在 1.5 攝氏度之内的目标,則需要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
IEA:清潔能源轉變進程不可阻擋
相應地,IEA 預測,到 2030 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供應中的份額将從 80% 左右下降至 73%,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 2025 年達到峰值。針對全球石油需求的發展,IEA 預設了三種不同的情景:
在 " 政策承諾 " 情景中,到 2030 年末,石油需求量将會達到 1.015 億桶 / 日,到 2050 年降至 9740 萬桶 / 日;在 " 氣候承諾 " 情景中,2030 年将爲 9250 萬桶 / 日,2050 年爲 5480 萬桶 / 日;而在 " 淨零排放 " 情景中,這兩個數字分别爲 7700 萬桶 / 日和 2500 萬桶 / 日。
IEA 署長法提赫 · 比羅爾在報告中寫道,全球向清潔能源的轉變過程是不可阻擋的," 不是‘是否’的問題,而是‘多久’的問題——對我們所有人來說越早越好。" 他還強調,一些聲稱石油和天然氣可以代表能源安全和氣候保障的論調 "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弱 "。
歐佩克仍上調全球石油需求預期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佩克本月抛棄了在去年報告中提出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将在 2035 年後停滞的預測。該組織現在預計,到 2045 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升至 1.16 億桶,增長将由中國、印度、亞洲其他國家、非洲和中東引領。
月初時,歐佩克秘書長海瑟姆 · 蓋斯也表達了對未來石油需求水平持樂觀态度,并強調對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投資的削減将對全球能源安全帶來挑戰。與此同時,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也分别在本月宣布了巨額并購案,擴大了化石燃料生産的版圖。
對此,比羅爾在日内的媒體專訪中繼續強調了他長期的觀點——必須立即停止對新的化石燃料供應項目的投資。他說道," 大規模的化石燃料投資不僅對我們的氣候構成風險,還存在一些商業風險,因爲世界可能不需要增加石油産量。"
COP28 即将召開
比羅爾還提到,即将召開的氣候會議将會與 2015 年通過《巴黎協定》的那場會議一樣重要。
2015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5 個締約方在巴黎舉行的第 21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上一緻同意通過《巴黎協定》,達成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變化協議。
據了解,《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将于今年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2 日在阿聯酋舉行。
COP28 候任主席蘇爾坦多次表示,今年是談判大年。減排與能源轉型、适應與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支持以及《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均是各方在對話中關注的重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