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 程靓)2 月 18 日,記者從北京市統計局獲悉,自今日起,北京統計将推出《數說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成效系列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據當日北京統計發布的《報告》之綜合篇(一),10 年來,京津冀經濟總量連跨 5 個萬億元台階,2023 年京津冀地區生産總值爲 10.4 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 2013 年的 1.9 倍;三地分别爲 43760.7 億元、16737.3 億元和 43944.1 億元,是 2013 年的 2.1 倍、1.7 倍和 1.8 倍。
同時,産業結構持續升級。京津冀三次産業構成由 2013 年的 6.2 ∶ 35.7 ∶ 58.1 變化爲 2023 年的 4.6 ∶ 27.7 ∶ 67.7,第三産業比重提高 9.6 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三産占比保持在 8 成以上,天津占比超 6 成,河北突破 5 成且提升最快,三地三産比重較 2013 年分别提高 5.3 個、8.6 個和 11.4 個百分點。新興經濟快速發展,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從 2015 年的 8719.4 億元增加到 2023 年的 18766.7 億元,占 GDP 的比重爲 42.9%,提高 7.7 個百分點;天津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爲 13.7%,較 2014 年提高 1.4 個百分點;河北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産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爲 21.4%,比 2013 年提高 9.6 個百分點。三地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持續增長,較 2019 年三地均增長 20% 以上。
北京統計指出,一核兩翼格局日漸清晰,現代化首都圈推進建設。具體來看,一核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成績顯現。北京堅持減量發展 , 紮實開展 " 疏解整治促提升 " 專項行動,中心城區累計拆除違法建設超 8 千萬平方米,騰退土地 6 千餘公頃 4,市屬高校、醫療衛生資源加快在中心城區以外布局新校區、新院區。
兩翼齊飛,建設與承接同步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蓬勃發展。2023 年,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 1303.6 億元,按現價計算,是 2013 年的 2.2 倍。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保持千億量級,節點工程有序建設,副中心站交通樞紐加快施工,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及三大建築 5 建成亮相。有序承接疏解資源,2023 年國投雲網、中建新科等 17 家央企二、三級子公司落戶,累計落戶 93 家;新引入市級國企及下屬企業 6 家,累計 61 家。高标準建設雄安新區成效顯著。城市框架全面拉開,環城市外圍道路框架、内部骨幹路網、生态廊道、水系構成的城市建設 " 四大體系 " 基本形成。全力推進雄安國貿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從新區設立至 2023 年底,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 6570 億元,累計開發面積 184 平方公裏,4017 棟樓宇拔地而起,總建築面積 4370 萬平方米,新建地下管廊 141 公裏。央企累計在雄安新區設立各類分支機構 200 多家,首批疏解的 4 家央企總部、4 所高校加快建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互聯網産業園等一批市場化疏解項目加速推進。
三圈聯動,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推進建設。推進現代化首都都市圈(以下簡稱首都圈)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設世界級城市群。2023 年上半年,首都圈實現地區生産總值 1.95 萬億元,占京津冀地區的近 4 成,通勤圈、功能圈和産業圈占首都圈的比重分别爲 10%、37.9% 和 52.1%。首都圈産業結構爲 4.7 ∶ 38.0 ∶ 57.3,通勤圈第三産業占比最高,達 68.8%,産業圈第二産業占有較高比重,爲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