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李益文
人民币兌美元彙率正呈現 " 過山車 " 式波動。
8 月 15 日早間,受超預期 " 降息 " 影響,離岸人民币對美元突破 7.31 關口,跌至 7.3110,日内貶值逾 300 點,随後,又迅速拉升,較日内低點拉升逾 200 點,一度收複 7.29 關口。再後,離岸人民币在 7.3 附近持續波動,截至發稿,離岸人民币兌美元日内跌幅最高超 500 點,達 7.33。
事實上,今年以來人民币兌美元彙率波動明顯加劇。《2023 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對美元彙率年化波動率爲 6.4%。而過去五年,人民币對美元彙率波動率均值約 4%。
此外,據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分析,2023 年上半年,人民币彙率中間價最大振幅爲 7.6%,超過了 2021 年全年的 3.5% 振幅。同期,在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披露的 8 種主要儲備貨币中,人民币的最大振幅名列第四位,超過了其他 7 種主要儲備貨币彙率同期平均最大振幅,爲 1994 年初彙率并軌以來首次。
人民币兌美元彙率的高頻波動走低,在中國外彙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看來,這與美元指數震蕩有關,而國内基本經濟面恢複不及預期,特别是 7 月份不樂觀的金融數據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林采宜也認爲,人民币的波動走低跟國内宏觀經濟壓力有關系," 今年我國宏觀經濟方面的風浪明顯大過以往,國内面臨通縮壓力的情況下,在穩定彙率與穩定國内經濟形勢之間,我國選擇了利率較爲寬松,而國外主要經濟體爲抑制通脹,多次加息,這導緻了國内外利差顯著。"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長遠看有利于人民币國際化
理論上,人民币貶值有利于出口,但義烏歐馳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劉名洋并不爲此感到歡喜。
劉名洋告訴時代财經,公司以批發服飾、紡織品等小商品爲主,人民币彙率走低确實爲公司增加了利潤,但今年以來,出口企業競争異常激烈,走低的人民币彙率加劇了出口企業間的競争,同行間壓價加重。
在劉名洋看來,今年,出口企業間搶單現象增多,部分企業會在人民币彙率走低時,壓低價格搶奪其他企業彙率高點時簽下的訂單。但産品價格易跌不易漲,而近期人民币彙率波動又較大。此外,劉名洋還觀察到,今年人民币持續走低的情況下,消費端(to c)的出口訂單數量還出現了下跌。
不過,劉名洋也表示,公司在企業端(to b)、消費端都有涉及,感知上,雖然消費端的出口訂單數量減少,但企業端訂單數相對穩定,截止到目前,公司已經完成了去年 80% 的銷售額。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規模突破 20 萬億,創曆史同期新高,但根據最新的海關數據顯示,今年 7 月份,我國進出口 3.46 萬億元,下降 8.3%。其中,出口 2.02 萬億元,下降 9.2%;進口 1.44 萬億元,下降 6.9%;貿易順差 5757 億元,收窄 14.6%。
按美元計價,今年 7 月份我國進出口 4829.2 億美元,下降 13.6%。其中,出口 2817.6 億美元,下降 14.5%;進口 2011.6 億美元,下降 12.4%;貿易順差 806 億美元,收窄 19.4%。
對此,林采宜認爲,在目前出口承壓的情況下,人民币貶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出口企業有所幫助。此外,從長遠看,适當的波動也有利于人民币國際化。
" 從長遠來看着這或許并不是一個壞事。" 林采宜告訴時代财經,目前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中國還未取得與經濟地位、外貿地位相對等的金融地位,國際市場上,人民币的結算率低于美元、日元、英鎊等貨币。" 讓市場更多的參與彙率,哪怕波動稍大也無需着急,從長遠看這對人民币國際化是有好處的。"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曾在《深入推進彙率市場化改革》一文中提到,人民銀行穩步深化彙率市場化改革,不斷完善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币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度,人民币彙率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市場供求在彙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彙率彈性不斷增強,雙向波動成爲常态,人民币彙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
今年 4 月,時任央行行長易綱在 2023 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提到,彙率方面,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币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度,人民币彙率保持彈性、雙向浮動,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功能。
不過,林采宜也提醒到,中美利差的擴大與人民币的持續走低會造成資金大量外逃,這會讓市場對國内宏觀經濟和金融形勢有一個不樂觀的認知與反應。特别是在我國宏觀經濟方面的風浪明顯大過以往的情況下,需格外注意風險防範。
Wind 數據顯示,8 月 11 日,中國 7 月份金融數據發布,當天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出超 120 億元,爲年内首次單日淨流出超百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出 53.96 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出 69.42 億元。8 月 15 日,北向資金淨流出近 100 億元。
人民币彙率或在第四季度修複
人民币的波動還會影響到海外留學群體。在美讀研的林雪(化名)一直密切關注着彙率的變化,同批留學的同學也都相互提醒着彙率的高低," 得看着換錢,除非急着交學費沒辦法 "。
不過,現在林雪緊盯彙率的目标發生了變化。去年,趁着美元兌人民币彙率在 6.8 之際,林雪一次性兌換了 3 萬美元。如今,離岸人民币跌破 7.3,即将回國工作的林雪,想着将手中剩下的 4 千美金挑個好時機再換回人民币。" 現在 7.3 了,在猶豫要不要換。"
" 短期内來看,未來還會進一步走低,達到 7.5 也是有可能的。" 譚雅玲認爲,從政策的角度上并不希望人民币呈現持續走低的态勢,但人民币的貶值有一定的慣性,因此,在突破 7.3 之後,可能會繼續往 7.4、7.5 運行,但占據的時間會特别短暫。
譚雅玲表示,基于目前形勢,我國在利差、彙差、地域時間差上都不占據優勢,短期内,工具箱中的工具是否能起效,目前來看比較存疑。" 第三季度人民大概率還是以貶值爲主,但到第四季度,随着國内經濟形勢的修複,人民币會修複至正常行情階段。"
事實上,從國際來看,與人民币彙率強相關的美元指數,自 7 月中旬跌破 100 後,開始穩健回升,目前已經突破 103。
從國内來看,7 月新增人民币貸款和社融數據的表現大幅低于預期。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7 月份社融增量爲 5282 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 2703 億元,同比減少約 32%。新增人民币貸款 3459 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 3498 億元,新增規模創下了 2009 年 11 月以來的新低。
林采宜也認爲,短期内人民币可能會維持一段貶值态勢。目前中美利差過大,存款利息收益微弱,加之國内經濟形勢較爲嚴峻,金融資本外流嚴重,而資本外流又會進一步惡化彙率。" 未來可能需要出台非常大力的政策來扭轉,類似土地制度,特殊行業準入制度等 "。
目前來看,國内經濟實施較低利率的同時,國外主要經濟體均實行較高利率壓制通脹,雙方結構性矛盾較爲突出。
7 月份,中國 CPI 時隔 28 個月再次出現負增長,7 月 CPI 同比下降 0.3%,引發市場對于中國經濟通縮的擔憂。8 月 15 日,央行超預期降息 15 基點。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 7 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 3.2%,漲幅略高于 6 月的 3%。雖然近幾個月美國通脹顯示出持續緩和的迹象,但同比通脹水平仍遠高于美聯儲 2% 的目标。市場對于美聯儲加息預期再次強化。
今年 6 月末,美國 1 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 5.4%,創下 2009 年以來新高,目前雖有回落,但仍保持在 5.38% 的曆史較高位。國内方面,1 年期國債收益率在 7 月末爲 1.64%,創下今年以來新低,8 月短暫回升後現又開始走低,目前中國 1 年期國債收益率爲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