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刮樂你是真的火了,後面忘了。
文|歐陽
編|石燦
後來,我每次走近彩票門店時,都會想起小學時蹲在小賣部攤位前,花五角錢買來的那張 " 兒童彩票 "。
它們通常小小一張,印着一些花裏胡哨且誘惑十足的話語,我屏息凝神撕開它時,背後一定會站上幾個不知道幾年級的同學,一起等待最後出現的是一句 " 謝謝惠顧 ",還是完整的人民币圖案。我後來在 "y2k bot" 上刷到這款兒童刮刮樂,評論區都在回憶童年,也有感歎:" 小時候抽抽樂,長大後一番賞。"
圖源小紅書
尚不明事理的時代,那是我關于 " 彩票 " 最深刻的記憶,不太幸運的特質初現端倪,小學六年裏,本人真正用五角抽到五元的次數屈指可數。就像如今,過去的五月裏我花了近四百元買 " 刮刮樂 ",卻總共隻收獲了 25 元的回饋。
也是到了月底一算才發現,雖然我每次隻花二三十元買幾張,但零零碎碎加起來也有小幾百。小區門口、商場中島、甚至一些角落的自助彩票機,由于購買刮刮樂的場景變得十分豐富,每次路過,我總是抱着 " 試試今天運氣 " 的想法去消費一筆,接過卡片、刮開塗層的快樂過去後,即便沒中獎也不會過分氣餒。
有人 20 元刮出一百萬,也就有人買一百元刮不出十塊獎金,迷上刮刮樂的年輕人又開始引發一波解讀潮。不過就像無數評論區裏重複的那樣:年輕人也就圖一樂。
" 刮刮樂 " 正在成爲一種年輕人中的顯學,互聯網更是在這一過程中推波助瀾。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念着 " 刮門永存 ",朋友圈裏不斷 " 接好運 ",再曬出中獎的刮刮樂卡紙,将他們包成花束、封進紅包,用一杯奶茶錢進行着一種日常的豪賭。
" 刮門 " 源起
刮刮樂作爲一種網點即開型彩票,如今已有了近 20 年的曆史。嚴格意義上來說,刮刮樂是福彩旗下品牌,而體彩的類似即開型彩票品牌叫頂呱刮,但在現在的語境下,刮刮樂已經成爲所有網點即開型彩票的統稱。
近期各個平台、各家媒體開始關注起彩票相關的消息,大概率源于财政部在近期發布的彩票銷售情況數據。
财政部網站在五月底公布了 2023 年前四個月全國彩票銷售情況,4 月份,全國共銷售彩票 503.26 億元,同比增長 62.0%,而 1-4 月全國累計銷售彩票 1751.5 億元,創五年來新高,同比增長 49%。其中增長第二快的就是即開型彩票,同比增長達到了 31.4%,隻是其在總額中的占比仍未超過 20%,彩票銷售額增長的主要動力仍是以足彩爲代表的競猜型彩票,還遠不能說是刮刮樂帶起了彩票業的新增長。
圖源财政部官網
往回五年,正是創下 5114.72 億元銷售額巅峰的 2018 年,之後的幾年間,彩票銷售額受多方面影響下滑明顯,年銷售額都在三到四千萬之間。從 2023 年第一個季度的銷售數據來看,如果保持這樣的增長水平,今年的全年彩票銷售額有望突破 2018 年,創造新的記錄。
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爲社交平台上越來越頻繁出現的刮刮樂彩票。比如發稿前日,# 杭州姑娘 20 元刮刮樂刮中百萬 # 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高位,還附帶了一個 # 年輕人爲什麽迷上了刮刮樂 # 的話題讨論。在搜索框輸入 " 刮刮樂 " 三個字,關聯到的話題還有 # 夫妻 20 元刮刮樂中 40 萬激動到尖叫 #,# 男子刮刮樂中 25 萬激動到手舞足蹈 # 等,都是近兩個月的消息,門店監控視頻配上旁觀者采訪,這類新聞被量産了出來。
從 2020 年下半年開始,關于刮刮樂的讨論開始在社媒上較多出現,到 2022 年下半年,用刮刮樂作禮物、制作花束的安利也開始越來越多傳播,加之乘上年末卡塔爾世界杯時看球買體彩的潮流,刮刮樂這種玩法簡單、反饋即時的彩票類型也被更多人熟知。
圖源新浪微博
Z 世代如今正好到了年齡和腰包都能支撐他們走進彩票站的時候,花上幾十元買幾張刮着玩,又或者花幾百買一包作爲禮物贈出,既帶着一種遊戲人生的開懷态度,也有期許暴富的樸實祝願,作爲一種靈活輕便的娛樂活動,确實很符合當下人們的精神狀态。
大部分年輕人都早已知曉彩票的原理,他們購買的更多是情緒價值。
楊玥沒有明确計算過自己在刮刮樂上花了多少錢,她會在一些特殊的節點買上兩張,用一種紀念的心态去刮開,比如考試周結束後、生日或者重要的紀念日,她也不會過分在意是否能中獎:" 大概是最随性的那一類彩民,甚至能不能說是彩民都不好說。它的價值在我刮開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當然如果中獎了那當然是更快樂,永遠保持低期待是從刮刮樂中獲得快樂的最優途徑。"
她也送過刮刮樂給别人,如果刮獎中了的話,楊玥會用一部分獎金再買幾張,帶給朋友,單純爲了分享好運。她認爲用刮刮樂當禮物是個有創意,很符合中國人 " 恭喜發财 " 的傳統祝福,但也确實是個比較好偷懶的禮物:" 就像送一包刮刮樂,大概能猜出可以刮到多少錢,它存在一定比率的損耗,客觀來說價值是會降低,但這種損耗或許就是情緒上的禮物,畢竟也是送你一個暴富的機會。"
楊玥又補充了一句:" 這可能是當前的我們最方便得到的杠杆。"
佛系買彩票,平和看待每一個中大獎的新聞,真正聊下去,似乎又是青年人熱衷的爲情緒價值消費。
彩票站的故事
5 月,我回了一趟家,湖南一座四五線的小城,在城區最大的商業中心商場中庭,原來我學生時代心中奢侈甜品 DQ 的位置,已經換成了一個小小的福利彩票站。
它的裝潢十分不同于人們印象中的彩票站,沒有整面牆的中獎走勢圖,都是賽伯朋克風格的燈管,擺出貨币的符号,透明的櫃台裏滿是五顔六色的刮刮樂,門店上方的電子屏滾動着近期有哪些人刮中了多少錢,金額的 0 不多,但滾動得極快。店中有限的空間裏,擺了兩套圓形桌椅,桌上的小盒裏堆滿了開過的刮刮樂,每次路過都有人坐在桌前用刮刀蹭着面前的彩票。
從門店設計和選址都能看出,這類彩票店的目标用戶就是逛商場時興起購買彩票的輕度用戶。我按照慣例買了 20 元,接過彩票坐在椅子上開始刮。我們這一桌有年輕的男生女生,還坐了兩位穿着旁邊火鍋店圍裙的中年人。其中一位阿姨很快刮完了手裏的彩票,似乎是沒中,站起來走到我旁邊,開始看我開獎,随着我刮刀的動作 " 啧 " 了起來。
圖源受訪者
某一瞬間,我似乎回到了小學門口的小賣部,身後的歎氣聲都如此一緻,給人一種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莫名緊張感。
編輯部讨論年輕人買彩票的話題時,一位同事轉了一篇小紅書帖子到群裏,标題是 " 沒想到 97 的我居然開了一家彩票店 "。當晚回家路上,我又刷到一篇 "00 後女大學生創業彩票店 ",評論區想入行的也不在少數。點贊最高的評論說," 靠刮刮樂堅持不了多久 ",那位博主回複" 彩票市場年輕化一定是趨勢 "。
從社交媒體上的新聞,到如今财政部公布的數據都确實都在證明,彩票市場正在持續恢複發展,各地福彩中心也都想抓住機會,紛紛調整業務工作,刺激市場積極性,力求 " 年輕化、潮流化 "。
圖源小紅書
都說創業彩票店是少走 20 年彎路,提前進入養老生活。牧琦剛畢業時便在家裏福彩店工作了不短的一段時間,直接開始體驗退休生活,他家的彩票店位于一座三線城市的大型批發市場入口處,臨街近小區,旁邊還有醫院和大型夜市,人流量可觀,屬于 " 家族企業 ",他每天在門店裏引來送往也見到了不少人性故事,如今聊起來也還是十分感慨。
雖然家裏的彩票店去年已經停業,自己也找了新的營生,但提到刮刮樂,牧琦還是十分熟悉。他還記得自己在店裏看店時,時常會有刮刮樂銷售人員上門推銷,他們帶着自家公司的各式刮刮樂産品,希望放在門店裏銷售,還會讓牧琦盡量安排在顯眼的位置,給彩民推薦自家的産品。刮刮樂中獎與否門店都沒有提成,隻有賣出産品的固定銷售利潤,他和家人閑來無事也愛自己刮着玩,進貨時,刮刮樂也需要單獨訂購。
由于區位原因,去牧琦門店消費的多是周邊的老彩民,買雙色球的居多,基本上都是買了十幾年的,不會像刮刮樂一樣一時興起購買,比較穩定有粘性。偶有一些消費者會買兩張刮刮樂玩,都是趴在桌子上刮完兌了獎就走,但也有比較容易上頭的,牧琦回憶,之前有位客戶一天在他們門店裏刮了一萬多元刮刮樂,到後面完全失去自制力。" 現在的年輕人接觸的信息多,對彩票有一定認知了解,也會有一些防備心,其實不那麽容易上瘾。" 牧琦說。
對于當下的刮刮樂熱潮,牧琦分析,其中少不了相關公司機構在宣傳方面的發力。" 自來水肯定是有的,我之前一些顧客随便刮出個幾百塊也會發朋友圈宣傳一下,但現在年輕人都容易受新媒體影響,這裏面大概率有這些刮刮樂公司的推動,他們從前兩年開始都會做引流。"
被審判的刮刮樂
雖然模式仍有極大差異,但開始買彩票或許可以視爲許多年輕人長大的标志之一。彩票市場年輕化的明顯趨勢,即消費人群與信息傳播方式的更新罷了。
在之前提到的那些中獎新聞的評論區,常見的評論有,覺得媒體又在忽悠人買彩票,認爲平台傳播中彩票相關信息是一種不正确的價值觀,以及認爲往年沒見這麽多彩票新聞,今年的井噴反映了社會思想變化,是不好的信号。作爲代表性彩票的刮刮樂被審判幾乎是必然,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對 " 投機行爲 " 的批判是長期存在的,而大部分情況下,彩票就等于投機。
彩票業有其獨特的社會公益價值,是我國社會福利和公益事業重要的資金來源,在分配制度中的地位十分特殊,但同時,受各方面影響,彩票的公平透明性也屢受質疑,其本身踩中人性貪欲的原罪也讓人難以放下戒備。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
而媒介平台、媒體組織關注報道這些新聞,一方面确實是一貫的流量思維,以小博大的話題自帶熱度,另一方面也是落入了新時期 " 黃色新聞 " 的怪圈中,這類新聞話題總是備受平台傾斜,持續傳遞焦慮與低價值信息。
圖源新浪微博
針對年輕人熱衷買彩票的現狀,新京報在 6 月 6 日發布了一篇評論,名爲《不必過度解讀年輕人買彩票》,文章認爲,在彩票業發展、年輕人觀念變革的背景下,買彩票隻是一種日常的精神消費,沒必要過度分析其背後的種種原因。
類似 " 建議專家别再建議 "" 禁止随地大小爹 " 的反抗,年輕人不想再被反複審視、凝視指點,隻想追求一種簡單純粹的快樂,這些行爲也沒有那麽多可解讀的空間。把理論和宏大的詞藻放到一邊,我們不需要那麽理解年輕人,也不是所有行爲都要找到原因和意義,降低審判欲,快樂本身就是意義。
一個工作日下午,我找到小區附近一家彩票店,從窄小的門臉進去,店裏不太亮,有種午休的氛圍,牆上是一整面的彩票趨勢圖,密密麻麻寫了一堆數字,店主坐在櫃台後玩手機,沒擡頭說了句," 需要什麽?" 透明的櫃台裏擺着不太豐富的刮刮樂卡片選擇,像是被挑剩下的,沒什麽購買的欲望,我突然有些想念那個坐落在商場中庭的喧鬧賽博朋克彩票站:快樂在那時如此明亮,且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