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鋅财經,作者 | 陳妍,編輯 | 大風
預制菜行業迎來了一場大變革。
前不久,傳聞已久的預制菜新規終于出台了。裏面有幾個内容值得關注,一個是精簡了定義,規定預制菜是以食用農産品等爲原料,經工業化預加工,加熱或熟制後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像是淨菜、主食、央廚菜肴等等,以後都不算在預制菜行列了。
同時,預制菜将不允許添加防腐劑,還提出會推進預制菜标準體系建設,包括嚴格的食品冷鏈體系。
針對餐廳使用預制菜是不是侵犯了消費者權益一事,新規也提到了,要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預制菜新規截圖
這一切都暗示着,國家對預制菜市場,開始動刀了。
近些年來,預制菜市場發展得風風火火的,老企業和初創品牌不斷入局其中,誕生了像味知香、麥子媽、珍味小梅園等不少知名品牌。但由于沒有适用的規範标準,整個行業始終處于混沌狀态,亂象叢生。
新規之下,預制菜也将面臨新一輪洗牌。
沒了防腐劑,靠什麽保鮮
新規出來後,讨論得最熱鬧的點,就是以後預制菜禁止使用防腐劑這事。
預制菜能不能完全放棄防腐劑,關鍵在于,它在生産過程中采用的保鮮技術。傳統食品行業的保鮮方式,一般有化學保鮮和物理保鮮兩種,前者就是使用防腐劑,後者是靠調整溫度來控制食品中的細菌和微生物含量,從而達到保鮮的效果。
事實上,過去預制菜使用防腐劑,大多都是來自 B 端的需求。有業内人士向媒體透露,很多時候,是因爲餐館後廚對于出餐速度要求高,對儲存環境要求低,所以才用了可以常溫解決儲存和運輸的産品。
這種情況下,會給預制菜餐飲配套的調味料中添加防腐劑和讓 " 色、香、味 " 更持久的穩定劑。
但現在許多預制菜企業,已經用上了高溫瞬時殺菌、高壓處理、冷凍幹燥等技術,實現了預制菜 " 無防腐劑 " 保存。
就拿預制菜爆款小龍蝦來說,一般是這麽操作的,先把小龍蝦煮熟調味,然後馬上放入液氮儲存,大概隻要 10 多分鍾就能急速冷凍。這麽做的好處是,能急速凍結小龍蝦中的水分,形成細小的冰晶,讓小龍蝦的口感和營養價值保留下來,保質期也能長達 1 年時間。
眼下,不使用防腐劑已經逐漸成了預制菜行業的主流,大部分企業生産冷凍預制菜,執行的是 SB/T 10379 标準,這個标準本來也不允許添加防腐劑。
鋅财經就有關産品是否添加防腐劑一事,咨詢了味知香的客服,對方客服有明确表示,生産過程是不添加防腐劑的,平時需要冷凍保存。另外麥子媽、聚春園佛跳牆的客服,雖然沒有明确說明是否添加防腐劑,但根據他們提供的産品配料表可以發現,裏面隻含有食品添加劑,沒有防腐劑。
和味知香客服聊天截圖
不難推測,預制菜新規之下,可以淘汰掉一批仍在使用防腐劑,制造劣質 " 料理包 " 的中小企業。
更多考驗的是冷鏈物流能力
其實對于大部分預制菜企業而言,更大的挑戰在于,預制菜生産完運出工廠後,靠着冷鏈物流輸送到全國各地的過程。
這次預制菜新規,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就是推進預制菜标準體系建設,裏面提到了要建立預制菜冷鏈物流環節的标準。
要知道,冷鏈物流是一個需要高度設施化的行業,背後牽扯到大量财力物力的持續投入以及技術上的支持。到目前爲止,我國的冷鏈市場仍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冷鏈物流設施總體規模不足,尤其是在一些中西部和農村地區,設施都相對滞後。
冷鏈物流體系還沒完全成型,冷鏈流通率低、産品腐損率高,這也導緻了預制菜的冷鏈運輸成本一直比較高。
有業内人士曾向媒體透露,市面上一盒酸菜魚生産成本,差不多隻要十幾塊錢,但冷鏈物流成本也是十幾塊錢,最後這盒酸菜魚賣到三四十塊,消費者可能覺得不劃算,其實裏面有一半成本都來源于冷鏈運輸。
跟普通物流比起來,冷鏈的成本要高出 40% 到 60%。
但另一方面,這幾年下來,預制菜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了。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數據,2022 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爲 4196 億元,同比增長 21.3%,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 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将達 10720 億元。
眼下用到防腐劑的常溫預制菜,已經不讓生産了,随着預制菜的銷售規模繼續擴大,冷鏈配送的距離和範圍,還會被不斷拉大。
那麽對于預制菜企業來說,拿下冷鏈物流,也成了必選項。當然不同企業打法不一樣,有的選擇自建冷庫和冷鏈物流,有的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
像味知香、品珍科技,這類已經上市了或者融過資的預制菜企業,本身資金實力比較雄厚,更傾向于去自建冷鏈體系,方便未來規模擴張。好比說味知香,早在 2020 年,自建物流運量占比就達到 82.8%,從最開始的無錫、上海一帶,逐漸延伸到合肥、蘇北等地區。
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能更好應對外界環境變化,實時監控産品,提升抵禦風險的能力。但同時,由于自建冷鏈的成本很高,企業不得不持續投入大量資金,一旦沒有足夠多的訂單支撐,企業的資金流也可能會被連累。
從味知香最新的财報來看,2023Q3 總營收 2.02 億元,同比下滑 12%,歸母淨利潤 0.33 億元,同比減少 19%,業績整體承壓,這不是個有利信号。
也有一些預制菜企業會找第三方物流配送,把銷售和物流區分開來,也能降低物流成本。但這樣一來,企業會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态,再加上目前預制菜企業在物流公司這邊,也沒有很大的議價權,長此以往也會影響發展。
總體來看,預制菜企業不管采取哪種方式,壓力都不小。
新規這一刀,砍向野蠻生長
直到現在,許多消費者對預制菜都是不信任的。畢竟預制菜火歸火,這幾年來出的岔子可不少。
前段時間 315 晚會上,預制菜又一次站到了風口浪尖上,個别企業用劣質的 " 槽頭肉 " 去制作梅菜扣肉預制菜,整個過程不堪入目,畫面令人作嘔。但涉事廠商旗下的品牌,居然還登上過東方甄選、瘋狂小楊哥這些頭部主播的直播間。
瘋狂小楊哥帶貨梅菜扣肉預制菜
再早之前,預制菜進校園一事,也引起了很大争議。不少家長發現,一些中小學,甚至是幼兒園的食堂,直接把學生的午餐換成預制菜。有家長在社交媒體上開麥:" 開學第三天,今天的午餐孩子回來反饋,肉非常鹹,腐竹很酸,根本吃不下,兩個小孩都沒吃飽。"
飯菜口味不佳、食品健康問題,成了整個預制菜行業頭頂的陰雲。
問題的關鍵在于,預制菜沒有統一的标準體系、認證體系、追溯體系等有效監管機制,整個預制菜市場是混沌不清的。
這次預制菜新規的出台,保護了這個新品類的良性發展。
明确了預制菜的定義,避免出現一刀切的情況。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盡可能保障了預制菜的品質。在此基礎上,又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雖然暫時看上去不屬于強制,但也給到餐飲企業一定的壓力。
一定程度上說,預制菜行業标準越高,執行越嚴格,對頭部廠家和品牌反而越有利。防止了部分企業偷工減料,低價惡性競争的情況出現。
預制菜是追求效率下的時代産物,告别野蠻生長後,它的路才會走得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