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 MPV 圈子實在是太過熱鬧。
換做是誰也未曾想到,在 2023 年的最後幾個月裏,國内汽車市場竟然要被井噴的 MPV 車型「接管」。
國内的 MPV 市場說大不大,勝在足夠的優質、穩定,背靠長期的 5% 市場份額,再加之客單價高的特點,反倒是活出了一些「惬意小資」的味道。
特别是當騰勢 D9 以「Espace」的姿态,迅速打開國産新能源 MPV 局面,屢屢收獲到月銷破萬的成績時,車企們開始看到了在 MPV 市場獲得成功的希望。在這塊 5% 的小蛋糕上,或許蘊藏着遠超預期的銷量潛能。
不僅是新勢力車企,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開始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新能源 MPV 産品上。兩天前,長城汽車正式加入到了 MPV「争奪戰」中,旗下的魏牌新能源推出了全新新能源 MPV 車型,高山。33.58 萬的起售價,定位中大型插電混合 MPV,更低的價格、更豪華的配置,看起來高山就是國産 MPV 下一台「國産之光」。
連個普通車載冰箱都沒有的埃爾法,憑什麽賣一百萬?
發布會上,魏牌高山營銷總監陳冠宇這樣說道。
▲魏牌高山
配置硬件的成熟度無需質疑,高山的誠意也值得肯定。然而,在發布會上處處「超越」埃爾法的高山,外觀設計卻依舊處處是埃爾法的影子。傳統刻闆的方正車身結構,還有大面積鍍鉻的前臉,整體的車身姿态跟埃爾法,如同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一樣。就像是網紅都在共用同一張臉,外觀千篇一律,太過無趣。
已經 3202 年了,國産 MPV 的設計至今也沒有走出「埃爾法」的陰影。
籠罩在頭上的「烏雲」
埃爾法,就是籠罩在國産 MPV 頭上的一朵「烏雲」。
幾乎所有希望在 MPV 市場上收獲成功的車企,都想造出下一台「埃爾法」,成爲 MPV 市場的下一個代名詞。就像回到了特斯拉橫空出世的早期,後來追逐者們一邊嘴上說着「毛坯房」,一邊身體誠實地将 Model 3 的元素「複刻」到自家車型,還美名其曰「獨創設計」那樣。
不妨把話說得再直白一些,國産 MPV,還停留在「Copy、Change」 的階段。
别誤會,我所說的 Copy 并非全是毫無意義的抄襲。複制、借鑒成功車企的造車經驗,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合理、克制的「借鑒」反而是車企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關鍵一環。
将時間撥回到 2005 年,王傳福曾在一次專訪中,回應了比亞迪 F3 的外觀争議。當時集中的争議點在于,比亞迪 F3 的外觀設計與豐田花冠太過相似。但王傳福認爲,比亞迪吸收了大量了日韓車企成熟的生産經驗,實際上上世紀 60-80 年代的日韓車企主要就是 Copy;80 年代之後是 Change,也就是在 Copy 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改變;90 年代後就是 Design,各家最終開始形成自己的設計。
▲豐田花冠 & 比亞迪 F3- 圖片來自網絡
從借鑒過渡至創新,「Copy、Change、Design」,正好對應了汽車設計的稚嫩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相比其他車型快速的演進變化,還帶有埃爾法設計影子的國内 MPV,仍掙紮在「Copy、Change」階段。
顯而易見的是,目前市場主流的 MPV 車型,都在遵循埃爾法同款「皮囊」,主打豪華配置差異化的造車規則,而這樣深刻的「肌肉記憶」隻會帶來更多同質化的 MPV 産品,更難以在份額不大的 MPV 市場中實現突圍。
2021 年,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在談及廣汽 GA4 的過往設計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内省的話。
當時 GA4 有一個設計思路,我們既然要在轎車上成功,那我們就要學習别人,看看轎車市場上什麽樣的車是賣得最多,我們按照别人賣得最多的開發思路去開發,那我們也應該成功啊。我覺得這是很合理的解釋,但是我們真正做出來之後發現好像并不是這樣。當時的 GA4 各方面都不錯,但好像各方面都沒有強調特點,在市場上也沒有引起注意,這就是問題。
除此以外,張帆曾經與雷克薩斯的設計總監福市得雄做過交流,雷克薩斯在進軍高端市場時也經曆過同樣的掙紮。福市得雄認爲,一開始雷克薩斯學習奔馳,奔馳做什麽樣,雷克薩斯就跟進,但是在這個市場中如果選擇跟随他人,是一定做不出來的。
▲ 福市得雄 圖片來自:多摩美術大學
「共用一張臉 + 配置強化」的套路雖好,但終歸是沒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借鑒過來人成功的經驗,能讓車企從稚嫩變得成熟,但永遠不會是通往成功的終極答案。想要打破 MPV 的固有印象,率先突圍,造車車企們還需要有着果決的魄力和勇氣。
甩開品牌包袱,雙向奔赴
當然,求穩的造車理念可能也是身不由己,這一點在國内傳統車企身上,會更加明顯。
經曆了過去三十年國内汽車工業的大浪淘沙,燃油車的審美思維早已在傳統車企身上打上了難以磨滅的烙印,其中形成的品牌包袱,也正在成爲國内傳統車企身上褪不去的「長衫」。
汽車不是大衆消費,它是靠曆史的形成,靠技術的沉澱和其他綜合性力量組合而成的。
國内汽車品牌的建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十年前,廣汽研究院院長黃向東在傳祺 QA3 的下線儀式上這樣說道。然而,在接下來的十年,國内汽車工業發生了劇變,我們開始進入到了新勢力車企集體崛起的時期。
跳過充斥技術壁壘的内燃機主宰年代,年輕的新勢力車企反而沒有了品牌包袱,得以輕裝上陣。在新能源時代的背景下,新勢力品牌自己就是這個遊戲的「版本」,也是書寫汽車曆史的人。
▲ 極氪 009
▲理想 MEGA
▲小鵬 X9
新勢力更激進、大膽的審美理念,讓我們得以看到更多富有張力、敢于打破常規的 MPV 産品。将點陣式光源與高亮格栅融合的極氪 009,采用極少見「子彈頭設計」并勾勒出誇張抗風阻線條的理想 MEGA,還有将轎車「大掀背」元素延續到 MPV 的小鵬 X9,都是國産新能源 MPV 的「新鮮血液」。有了前沿大膽的外觀設計,千篇一律的豪華 MPV 市場才不至于顯得那麽無趣。
審美好惡是一件極其主觀的事情,再大膽前沿的設計,總要回歸到有人買單上面來。《理想 MEGA,李想選擇了流量最大的玩法》的文章中,我們曾經在文章的末尾增設了限時投票,想試探一下大衆對于理想 MEGA 個性設計的看法。
▲ 理想 MEGA
最後的結果也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截至查看投票數據時,董車會累計收到了 4367 次投票,其中投出「實在欣賞不來」的票數總計 1964 票,占比 45%;而投給「好看」的總票數爲 1668 票,占比約爲 38%。排除「無感」的中立派,理想 MEGA 的審美風向并沒有出現「一面倒」的情況,反而是産生了好評與差評「五五開」的局面。
從投票數據來看,對于 MEGA 的設計評價相當兩極分化,覺得好看的會非常喜歡,而覺得欣賞不來的也接受無能。同時,這個投票結果也在直接地告訴我們,喜歡個性、前沿設計的用戶其實不在少數。
這與 MPV 車型受衆的變化有關。在過去幾年間,MPV 的核心需求從商務性逐漸分化出了家用性,除了好開好坐,具備消費能力的家庭開始追求更極緻的空間。SUV 車型的空間表現,在解決國内中産階級的家庭用車需求時,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力不從心」。而随着,MPV 家庭需求的增加,這一批 MPV 車主的年齡結構也在更有活力地下沉,前沿、個性的外觀設計恰好也讓車主與車企達成了「雙向奔赴」的共識。
李想提前将 MEGA 抛出,當然是出于對商業的考量,但更重要的還是提前占領 MPV 審美的「高地」。50 萬汽車市場往往是審美設計的「風向标」,這是一個很暧昧的位置。這個高端市場,說高,也不能說是太高,往下探探也能稍稍接上「地氣」,可别小看這一絲一毫的拉扯,汽車的審美觀念在這毫厘之間,往往就能向下做到光速輻射,個性前沿的設計同樣會走出下沉趨勢,從個性化走向普遍化。
MPV 的審美話語權,将會是未來突圍的關鍵。
3202 年了,國産 MPV 還沒有走出埃爾法的陰影。但在 4202 年,埃爾法的「宰治」可能會被徹底推翻,國産 MPV 也不再需要花式「超越」埃爾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