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10 月 24 日電 題:A 股市場再調整,是推出平準基金的好時機嗎?
作者 郭施亮 财經評論員
郭施亮
時隔一年,上證指數失守 3000 點關口,深證成指與創業闆指,也已跌破整數大關。股票市場似乎正在探索着 " 市場底 "。随着 A 股市場的下跌,政策層面已經吹起了一陣陣的暖風。例如,下調股票印花稅、彙金公司集體增持四大行、多家央企密集增持回購股份等,這些措施被市場視爲政策底部的信号。不過,相比上述措施,市場對推出平準基金的聲音更爲強烈。因爲在非理性的市場環境下,股票市場亟需擁有一個 " 穩定器 " 來達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市場呼籲的平準基金,本質上是一種政策性基金,一般是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其基本職能是起到 " 穩定器 " 的作用,防止股票市場暴漲暴跌。相對于其他證券投資基金,平準基金應該具備 " 非營利 " 的特征。如果平準基金具備盈利性的特征,那麽它的性質就容易變味了,平準基金非但難以起到市場 " 穩定器 " 的作用,還可能會造成其他風險。
" 非盈利性 "" 陽光化運作 "" 不損害普通投資者切身利益 ",且具有足夠規模級别的體量等,這些都是平準基金的重要特征,缺一不可。
當下是否是推出 A 股平準基金的好時機?針對當前的 A 股市場,股市持續下跌的背後,或與流動性不足因素有關。在流動性不足的影響下,股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受到了顯著沖擊。而對當前的市場來說,因股票市場的總市值規模已經足夠大了,爲了緩解流動性不足等問題,對平準基金的規模要求需要特别重視。比如,A 股市場總市值達到 80 萬億左右,若平準基金規模隻有幾百億水平,顯然不足以起到穩定市場的效果。與股票市場的總市值規模相比,平準基金的規模需要達到一定的數量級别,才可以起到市場 " 穩定器 " 的作用。
而且,平準基金主要是在極端市場環境下發揮出市場 " 穩定器 " 的作用,并非時刻對市場造成價格波動的影響。所以,在平準基金推出之際,也需要明确平準基金的職能,并讓市場真正認識到平準基金的主要作用。
在市場處于非理性下跌的過程中,不能夠把全部希望寄托到某一政策身上。即使平準基金推出,也需要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配套出台,爲市場釋放出源源不斷的利好預期。除了平準基金之外,市場比較期待的,還包括暫緩 IPO、延長限售股解禁時間、落實上市公司按季分紅或中期分紅措施以及要求上市公司主動回購注銷股票等。當市場政策利好得到密集出台,将會逐漸緩解市場的非理性抛售壓力。不過,這是從内部環境穩定 A 股市場的措施,外部方面仍需要關注美債收益率走向可能對全球新興市場産生的沖擊等。
總而言之,在 A 股做價值投資還是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對當前的市場而言,最主要的是營造出良好的預期,隻有市場的心理預期回暖,才能推動股票市場的穩步回升。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産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作者:徐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