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橡果商業評論,作者 | 張航,編輯 | 趙呦呦
2022 年 7 月,菜鳥 CEO 萬霖在菜鳥開放周表示,送貨上門是 2022 年最重要的事。
萬霖解釋,每一個半年内體驗菜鳥驿站淘寶、天貓(淘系)送貨上門的用戶,比自提用戶增加了一單複購。
事實上,萬霖說的還不夠具體。
《橡果商業評論》了解到,A 市快遞某快遞下屬共 115 家驿站,雇傭 7 名驿站直送專員,設置 7 條直送線路。
每條線路配送 12 至 15 家驿站,将約 1200 至 1500 票送貨上門後,2022 年 Q1 業務量同比提升近 30%。
随着業務量增加,送貨上門從每天二派變每天三派。
8 月,菜鳥宣布,内部已經将送貨上門列爲 " 最高優先級 ",同時菜鳥公布了三種上門方式可選:
1. 天貓超市、天貓國際訂單,菜鳥直送(丹鳥)承接運輸、上門;2." 淘系 " 訂單至菜鳥驿站時,驿站送貨上門;3. 消費者在淘寶、天貓下單時,選擇免費上門服務。
至今,送貨上門已超半年。《橡果商業評論》了解到,目前菜鳥直送覆蓋全國 320 個城市,在部分城市已建立一級、二級分撥,天貓超市、天貓國際訂單送貨上門幾乎無憂。
有部分地區菜鳥裹裹快遞郵寄,也被劃撥至菜鳥直送。
菜鳥對阿裏巴巴也越來越重要。
2023 年 2 月 23 日,阿裏巴巴披露 2023 财年第三财季财報(對應 2022Q4),其中菜鳥于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影響前,收入同比增長 17% 至 230.23 億元。
在抵消跨分部交易後,菜鳥單季營收同比增長 27%,達到 165.53 億元,占阿裏巴巴整體營收 7%,成爲其第四大營收支撐。
綜合 2022 年自然年的數據後,菜鳥全年營收達 638 億元。
要知道,2020 年,菜鳥全年營收僅爲 322.5 億元,兩年幾乎翻番。
僅從菜鳥營收規模來看,遠超三通一達,且估值大于市場上多數快遞公司。
菜鳥直送成績喜人,但菜鳥驿站 " 淘系 " 送貨上門卻困難重重。
2 月 21 日,《橡果商業評論》自菜鳥業務層面了解到, 目前全國開通 " 淘系 " 上門的菜鳥驿站爲 9 萬多家,可日常活躍、送貨的站點隻有 5 萬多家。
且最近半年來,菜鳥驿站與菜鳥對抗也不再新鮮。
不上門、不入庫,驿站對抗送貨上門
" 阿裏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菜鳥驿站讓天下沒有好取的快遞 " 是近期互聯網上熱傳最廣的段子之一。
段子的背後,是用戶對菜鳥驿站送貨上門服務的诟病。
2 月 26 日,《橡果商業評論》在消費者投訴平台 " 黑貓投訴 " 發現,關于 " 菜鳥 " 共有 2 萬多條投訴。
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對菜鳥驿站不上門、不入庫的投訴。
《橡果商業評論》自武漢一名菜鳥驿站老闆處了解到,不上門主要原因是:不賺錢。
菜鳥推廣送貨上門初期,爲使驿站積極開通送貨上門功能,給出上門補貼爲一票 1.3 元,後來降爲 1.1 元。
部分老闆沒有算好驿站 " 淘系 " 票數,開通送貨上門功能後,卻發現送貨上門是虧本生意。
《橡果商業評論》在武漢走訪多家菜鳥驿站發現,由于菜鳥驿站選址、片區劃分不科學,導緻很多菜鳥驿站一天僅幾票、十幾票 " 淘系 " 包裹,根本無法達到盈利條件。
送貨上門功能一旦開啓,就不能輕易關閉。
菜鳥業務層面人士表示,驿站開通送貨上門後,就不能随意關閉送貨上門功能,隻能根據運力情況進行能力調整,除非符合臨關标準。
這在驿站老闆們看來就是 " 霸王條約 ",因爲隻要送貨上門功能開啓,必會有用戶要求上門,不上門就會被用戶投訴。
菜鳥則會處罰驿站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同時立即賠償消費者 10 元。
抖音有不少驿站老闆發短視頻,告誡其他老闆,小心開啓送貨上門功能。
辦法總比困難多。
多名武漢驿站老闆告訴《橡果商業評論》,每個小區難免會有幾個 " 刺頭 " 用戶,隻要接到被舉報,就把 " 刺頭 " 拉黑,以後 " 刺頭 " 所有的快遞驿站都不入庫,這樣就遏制了 " 強制 " 送貨上門與投訴事件的發生。
這也是 " 黑貓投訴 " 存在 " 不入庫 " 投訴的主要原因之一。
還有老闆告訴《橡果商業評論》不止菜鳥驿站,快遞員也苦送貨上門已久。
他曾在 2023 年 1 月,快遞運力受限時,聯合區域内 " 老牌送貨上門 " 品牌順豐、京東的快遞員,成立 " 不上門聯盟 " 來教育區域内消費者。
" 不上門聯盟 " 很快梳理出喜歡投訴的 " 刺頭 ",菜鳥驿站直接将其拉黑,順豐與京東快遞員也隻需每天将 " 刺頭 " 快遞送貨上門,其他人快遞則放至豐巢、菜鳥驿站。
不過,這也說明在送貨上門業務上,菜鳥驿站投訴機制已失靈;順豐、京東由于自營送貨上門,對快遞小哥約束力更強。
驿站不上門,菜鳥選址後遺症
驿站上門不賺錢,原因之一在于 10 年前,菜鳥野蠻發展時期,驿站選址不科學。
據相關論文顯示,利用 ArcGIS 軟件對菜鳥驿站在杭州、上海、鄭州空間布局分析後發現,菜鳥驿站存在空間布局不均衡、城郊布局不合理等問題。
以鄭州爲例,呈中間密集四周稀疏,大量菜鳥驿站集中在人口密集區。
這導緻驿站生意競争激烈," 淘系 " 票數過少,有驿站上門即虧損。
《橡果商業評論》了解到,菜鳥也出台相應政策,來增加驿站 " 淘系 " 送貨上門票數。
即 " 送貨上門合并 " 功能,相鄰區域之間送貨上門業務可以合并,例如 A 驿站接下 B 驿站區域 " 淘系 " 包裹上門。
但是 A 驿站要給 B 驿站分成,原本 1.1 元,分成後變成 4 毛," 既繁瑣又累,雇人工資都湊不夠 ",一名武漢菜鳥驿站老闆表示。
據菜鳥業務層面人士表示,目前新加盟的菜鳥驿站,送貨上門已是必需條件。
爲何送貨上門這麽重要?事實上,不考慮電商複購情況,送貨上門也是快遞業未來。
2022 年 12 月,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服務》國家标準(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确提出," 送貨上門 " 可額外收取費用,免費快遞上門隻有 2 次。
也就是說,如今 " 虧本賺吆喝 " 的送貨上門,未來将是快遞業最大利潤來源之一。
" 得末端者得天下,得末端者得未來 " 已是快遞業共識。
截至 2021 年,菜鳥驿站數量爲 12.5 萬個,中通兔喜爲 7 萬個,媽媽驿站(圓通)爲 4 萬個,韻達超市爲 4 萬個。
與 " 淘系 " 二分天下的拼多多也半路殺入。
2020 年 3 月,極兔快遞與拼多多深度綁定,拼多多每日發送快遞包裹占全國日均快遞包裹數 1/3。
截至 2022 年 4 月,拼多多旗下多多驿站,成立僅 4 個月就達 4.8 萬個,瞬間反超豐巢。
電商層面,拼多多也要求驿站将用戶拼多多購買商品送貨上門。
前十年 " 末端無對手 "
馬雲,總喜歡給生意賦予理想主義色彩。
正如 10 年前,菜鳥在深圳成立的那天,三通一達、順豐等快遞企業齊聚一堂,台上身穿對襟藍色馬褂的馬雲神采奕奕。
他在嘗試告訴所有快遞從業者一個 10 年後場景:
所有快遞時效将縮短至 24 小時;快遞包裹将會從每天 2500 萬件,增至每天 2 億件;快遞從業人員将從 100 萬,增至 1000 萬。
他認爲,隻做末端網點不做快遞的菜鳥,不會與快遞業 " 搶飯碗 ",是快遞業 " 服務者 ",絕對的 " 利他主義 "。
但他強調,菜鳥真正的價值會在 10 年後被證明," 任何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公司,想做成,都需要 10 年,淘寶、支付寶乃至阿裏巴巴都是這樣。"
掌聲雷鳴,響徹全場。
10 年滄海桑田,中國連續多年快遞包裹量世界第一。
據國家發改委、郵政局數據,截至 2022 年末,中國快遞從業人員超過 5000 萬人;2022 年全年包裹累計完成 1391 億件,平均每天包裹 3.8 億件。
10 年世事之多變,馬雲早已淡出公衆視野,中文互聯網上對他隻有來自日本、澳大利亞的隻言片語。
菜鳥則在中國快遞業話語權不斷加強,末端網點菜鳥驿站,幾乎是每一個包裹的最後一站。
10 年前,馬雲爲菜鳥親手縫制的 " 理想主義外衣 ",讓菜鳥得到 10 年 " 末端無對手 " 的發展期。
如今菜鳥卻困在送貨上門中,下一個 10 年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