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來源 | 視覺中國
作者 | 蘇 鵬
編輯 | 王 妍
" 這次沒有人會嘲笑比亞迪品牌 Low 了。"1 月 5 日,仰望發布會剛結束,一位比亞迪員工在朋友圈寫道。
這一天,對于數萬名比亞迪員工來說,不少人都感受到了揚眉吐氣的歡暢。下午三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親自出馬,為新品牌站台,辦公室裡的 " 打工人 " 也齊刷刷點進直播頁面,蹲守新車的出現。
一位比亞迪員工感慨,哪怕是和剛剛到手的 186 萬輛的年銷量相比,都不及定價百萬的高端品牌能讓 " 比亞迪人 " 感到自豪。" 全球把車賣到百萬輛的品牌有很多,但能把價格賣到 100 萬的能有幾個?"
不過回顧比亞迪的 2022 年,始終繞不開銷量。
力壓特斯拉,坐穩銷冠寶座的比亞迪腰闆也硬了不少。一個例證是,面對 2023 年補貼退坡,特斯拉、小鵬和零跑等新能源車企紛紛打起 " 保價 " 牌,但比亞迪卻率先宣布漲價,最高漲價 6000 元。
銷量與業績齊飛構成了比亞迪品牌向好的 A 面,但在外界難以察覺到的背後,是比亞迪一心想要扭轉産品低端形象的 B 面。
曾有接近王傳福的業内人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雖然比亞迪依靠銷售低端車型起家,但王傳福對廉價一詞極為抵觸。" 因為廉價意味着比亞迪在技術領域做的努力被全盤否定。"
而此次發布的高端品牌仰望,連帶着核心技術 " 易四方 " 和兩款定價百萬的新能源産品,無疑寄托了比亞迪低開高走的決心,隻是成敗與否,仍然取決于高端市場這杆标尺。
比亞迪需要 " 百萬大 G"
參考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勢力高開低走的産品打法,對于比亞迪來說,一方面需要通過技術和定價拉升品牌,另一個更現實的原因在于,不愁銷量的比亞迪需要用更貴的産品來改善自身的盈利水平。
在當前的産品序列裡,比亞迪已經在 20 萬級别的市場站穩腳跟。比亞迪唐、漢和海豹等車型均月銷過萬。另一邊重啟後的騰勢品牌在市場上也有積極的信号,自 10 月 26 日交付以來,騰勢 D9 累計銷量達 9803 輛,其中 12 月銷量 6002 輛。
憑借 " 車海戰術 " 帶來的規模效應直接帶動了比亞迪的盈利能力。财報顯示,2022 年三季度,比亞迪單車淨利潤達到曆史最高水平為 0.99 萬元,不過與特斯拉相比,其三季度單車淨利潤達到 6.9 萬元。
在新能源的下半場,比亞迪深知是智能化的比拼,不僅事關産品競争力更是新能源汽車獲得溢價的重要指标。而圍繞其展開的每一項研發都意味着持續的高投入," 高築牆,廣積糧 " 是各家的共識。
一位業内人士指出,想要提升單車淨利潤," 要麼壓縮制造成本,要麼把車賣更貴。" 對于采用垂直一體化造車模式的比亞迪而言,制造環節所留有的想象空間已經十分有限。
從定價來看,無論是本次發布的仰望品牌,重啟的騰勢還是即将發布的專業個性化品牌,三者均承載着比亞迪 " 把車越賣越貴 " 的決心。
來源:比亞迪官方
高價意味着更高的利潤。2019 年保時捷發布首款電動跑車 Taycan 後,僅用了兩年,其就在電動車上實現了盈利。2021 年,Taycan 在全球範圍内累計交付超過 4 萬輛,占品牌總銷量的 13.7% ,保時捷的利潤率也從 2020 年的 14.6% 增長到了 16%。
當下仰望之于比亞迪,正如彼時 EP9 之于蔚來。" 比亞迪起步階段主攻中低端市場,借助價格的向上突破可以扭轉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帶動其他品牌的溢價能力。" 有業内人士認為。
為了證明定位百萬級硬派越野 SUV 的仰望 U8 的技術實力,發布會上比亞迪并未展示兩款新車的内飾設計以及價格,也沒有過多涉及車輛的配置和參數,全程主要集中在 " 炫 " 其核心技術 " 易四方 "。
根據介紹,該技術是一套以四電機獨立驅動為核心的動力系統,能實現對車輛四個車輪動态實現精準扭矩控制,同時還有極限防滑控制和車身穩定性控制。比如應急浮水脫困能力、沙漠幹拔沖坡、高附着路面下原地掉頭等。
比亞迪表示,未來 " 易四方 " 技術将标配搭載于仰望品牌全系車型,同時這些車型還将标配自主研發的 800V SIC 碳化矽電控模塊,能實現電流輸出能力提升 50%,功率密度提升 100%,整車工況效率提升 3%。
為了匹配新的品牌形象,從産品、銷售服務網絡到運營,仰望均将采用獨立的團隊。" 銷售團隊除了在比亞迪内部選拔,仰望也在積極引入豪華品牌和部分比例的奢侈品銷售人員。" 有接近仰望品牌的比亞迪内部人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
觊觎已久的高端夢
在不同階段,對于追求技術的比亞迪來說,始終有一個高端夢。
在第一款車下線 4 年後,2009 年 7 月,比亞迪在深圳推出了旗下首款硬頂敞篷跑車比亞迪 S8,成為自主品牌試水高端化的第一批車型之一。
彼時 15-20 萬元左右的售價,在跑車界已經算得上實惠,但平均售價不足 10 萬元的自主品牌出身,再加上設計能力與技術的欠缺,導緻這款曆時 4 年才打造出來的高端車型并未得到市場的認可。在售出 200 餘輛後,比亞迪 S8 就以停産草草收場。
比亞迪 S8 來源:視覺中國
" 這次失利讓比亞迪意識到,想在燃油車領域硬剛合資車企完全沒戲,想實現品牌向上需要另辟蹊徑,比如在新能源領域找到優勢。" 有接近比亞迪的業内人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
一年後,比亞迪聯手戴姆勒,以合資公司的方式推出純電新品牌騰勢,向高端電動車市場進擊。戴姆勒的制造與設計,再加上比亞迪的新能源技術,彼時這樣的組合被寄予厚望。
然而市場卻再次拒絕買單。從 2014 年騰勢旗下首款量産車型騰勢 300 上市,到 2021 年,騰勢隻推出過兩款車型,即便比亞迪和戴姆勒為此前後投資超過 70 億元,騰勢累計銷售也不過 2 萬餘輛。
" 接連兩次失利讓比亞迪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對高端戰略也變得謹慎。" 上述業内人士透露,比亞迪曾在 2019 年發布的 e-SEED GT 概念車,并計劃将概念車的量産版定價到 50 萬級别。" 但比亞迪高層認為,品牌形象沒有扭轉,并不适合再次突圍高端。"
最終博弈的結果是," 參考 e-SEED GT 概念車為設計模闆,并同步搭載刀片電池等技術,将兩者融合的基礎上打造出 20 萬級别的比亞迪漢。" 該人士表示。
事實證明,漢的出現成為比亞迪沖高,并與 Model 3 進行正面競争的重要車型。從最終表現來看,自 2020 年上市到 2022 年 11 月,累計銷量超過 40 萬輛,連續四個月銷量達到 3 萬輛,比亞迪漢已經在高端化的攻勢中站住了腳。
與此同時,财報顯示,2019 年 -2021 年,比亞迪研發投入超過 276 億元,龐大的 " 技術魚池 " 也成為其繼續沖高的底氣。
2022 年 5 月,騰勢品牌高調 " 複出 ",并将 BBA 視為對手。前不久的廣州車展上,騰勢汽車總經理兼首席共創官趙長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在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換的過程中高替 BBA 用戶。" 未來希望三分天下有其一。"
誰來買單?
想和電動版大 G 搶市場,對于仰望來說,并不容易。
從市場格局來看,目前百萬級别的豪華車市場仍被傳統燃油車企業牢牢占據。2021 年,100 萬元以上汽車銷量前十被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四大品牌瓜分,保時捷 Taycan 是唯一一款進入前十榜單的新能源車型,以 7087 輛銷量成績排名第七。
上述榜單也透露出仰望所要面對的兩大問題。除了在品牌上要和 BBA、保時捷比高下,另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在于,當下願意為百萬級的電動車買單的人,似乎并不算多。
在燃油車領域不愁賣的奔馳觸電後的表現始終不佳。2022 年前三季度,奔馳旗下售價百萬的新能源車 EQS 銷量不足千輛。之後哪怕其放下身段,對 EQ 系列進行降價,奔馳 EQS 的起售價直接從百萬跌至 80 萬,依然于事無補。
不可否認,相較于 BBA 與超豪華品牌,品牌溢價是仰望的短闆,但參照前者的市場表現來看,在智能汽車時代,想要撐得起百萬豪車的溢價,已經不能單靠品牌。
仰望顯然希望通過細分市場的定位與技術将長闆拉長。" 專業越野愛好者消費水平相對較高,并且相比于品牌,這些用戶更看重越野車的綜合性能,比如極端場景的脫困性。" 有業内人士分析稱。
這也給了仰望 U8 切入市場的機會。依靠 " 易四方 " 技術,仰望 U8 可以實現沙漠幹拔、原地掉頭、應急浮水和爆胎和事故下的車身姿态控制等越野能力。" 借助這些概念性技術的落地,是有人願意為仰望 U8 買單的。" 一位全程看完發布會的越野愛好者難掩激動。
通過精準吸引細分市場的客戶,仰望 U8 有望在百萬級别的豪華車市場撕開一條裂縫。但另一款電動性能超跑仰望 U9,其面對的挑戰要更嚴峻。
來源:比亞迪官方
仰望 U9 定位為百萬級電動超跑,競争對手除了已上市的保時捷 Taycan,還有正在向電動化轉型的賓利、勞斯萊斯、蘭博基尼等頂級豪車。不過這并不影響當下自主品牌打造電動豪車的心,不久前,在發布了高端品牌 Hyper 後,埃安也推出百萬級超跑 Hyper GT。
隻能說,面對這個級别的市場以及競争對手,仰望 U9 依然需要拿出更前沿的技術和特點。在一位業内人士看來,百萬級别汽車産品在擁有高溢價的同時,消費者對産品的專業化程度也有着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