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鵬 P7+ 爆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有聽說吧。
咳咳,不是物理的爆炸啊,是訂單的數量多到爆炸了。上個星期小鵬給自己的新車 P7+ 開了個上市發布會,并給出了 18.68 萬的起售價,以及非常好區分的三個車型配置:小電機小電池版、大電機大電池版,以及豪華版的大電機大電池版,頂配也隻不過不到 22 萬。

三個車型有倆都在 20 萬以内, P7+ 的價格不僅相比老前輩 P7i 幾乎算得上是暴降,跟現在火到交不出車的小米 SU7 比起來也有不少價格上的優勢。
結果就是,訂單爆了。上市發布會的當天晚上,活動結束十二分鍾,大定 10000 單。到了淩晨 12 點,大定直接飛到了 3 萬 1 千單。

搞得何小鵬在晚上慶功宴的時候嘴角比 AK 都難壓,興頭上還随手發了一個巨大的紅包。
具體發了多少,大夥看截圖自己算吧。


繼 MONA 03 之後,小鵬的新車又一次從很擁擠的賽道裏殺了出來。這種連推兩座塔的情況對于小鵬來說都不能說是少見了,那根本就就是前所未見的盛世。因此也有很多人,包括資本市場也覺得經此二役,小鵬可能真的要好起來了。
但肯定有很多哥們想不明白,這小鵬是突然開竅的還是咋了,爲啥之前做啥啥不行,現在突然就突然變成出一台火一台呢?
要我說,這總結得就挺到位。小鵬還真就是在大衆注資以後想開了。
不跟廠商們的風,轉頭跟用戶們穿一條褲子了。
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其實就是剛剛上市的 P7+ 。

在上市之前我們也被拉去動态試了這台車,網上的各種測評大夥應該也已經看了不少。它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跟之前的 P7i 完完全全,就是兩台車。
大夥可能不太熟悉之前的 P7i 啊,我大概跟大夥說說我對這車的印象。
它是一台長闆特别長的水桶車,現在很多主流的配置,比如帶激光雷達的高階智駕、雙叉臂五連杆的懸架,很猛的雙電機四驅它都有。

特别長的長闆,就是它跟小米 SU7 很像,也是台運動屬性很強的車。底盤是保時捷團隊幫着調的,操控表現在電動轎車裏數一數二的好。但作爲代價,就是 P7i 坐着有些憋屈,空間不大,濾震也偏硬,有種車開不坐的美感。
放在小米爆火的今天,它能不能成可能都得打個問号,更不用說 N 年前初代 P7 發布的時候了。
小鵬 P7i 的後排

而這台車的定位也很明顯,就是想靠着操控好 + 智駕強( 小鵬是國内最早一批落地高階智駕的車企 )的優點,在一衆新勢力裏面走出一條跟特斯拉很像的路線,順帶幫小鵬立柱标簽和人設,吸引粉絲。
這一招說實話還真挺奏效的, P7 在很長一段時間内也都是小鵬銷量的扛把子車型。但歸根到底,它是一台偏離主流市場需求的車型,不舒适,不寬敞,隻靠個性吸引粉絲,後期甚至還演化出了用上了蝴蝶門的鵬翼門版本。

個性是夠了,但受衆一直擴不出去,就算是把這些特性複制到 G9 上也于事無補( G9 真的好開,很有寶馬 X3M 的感覺 )。
反觀這台新車 P7+ ,前輩身上那種爲了博眼球的稚氣在它的身上可以說是蕩然無存。甭管是開着還是看着, P7+ 渾身上下就是一個主題:
不需要的東西就是一個都沒有,加錢都不給。
舉個例子,以往電車上大夥吐槽的沒啥意義的設計, P7+ 全都沒用。
比如空調出風口,很多車型都愛用那種在屏幕上調風向的隐藏式出風口方案。說不上難用,但就不知道爲啥要這麽做是吧。P7+ 直接就返璞歸真,全手動調節。

方向盤的調節,什麽滾輪調節旋鈕調節的愛咋咋地,手動;手套箱還要從車機屏幕裏開那是更不可能的,手動;就連使用率很低的前備蓋,都不是液壓助力擡升的,都 tm 得手動撐杆子( 其實是因爲沒有前備箱 )。

很多紙面很好看實際不一定好用的配置就更是了,比如空懸和 CDC ,就壓根沒出現在 P7+ 的配置表裏。
這真不是我給小鵬洗啊,因爲避振的可調參數多了以後車企的調校難度其實是更大的,内飾和結構件需要避免的共振頻率也會更寬更難做,對部分沒做過車的品牌來說,空懸 CDC 的多段可調帶來的基本就是體驗的負優化。

大夥不信可以去試試 XX 、 XX 和 XX 的車,那叫一個酸爽。
還有雙電機,絕大部份的雙電機車型性能已經遠超日常需求了,砍掉,全系單電機;電動尾翼,又不跑賽道又不飙極速的,純粹就是個裝飾,砍掉;甚至是自己已經堅持了很久的激光雷達智駕方案,因爲激光雷達的效率問題也被砍了,變成了純視覺的方案。


細節上都這麽摳門收斂,那車子本身就更不用說了,已經完完全全是市場導向的形狀。
與其叫它 P7+ ,還不如叫它 P7 家。
相比 P7i , P7+ 的車架經過了全面的更新,大幅縮短前後懸長度的同時, A 柱前移 C 柱後撤,在軸距沒啥變化的情況下大大提高了可用空間的體積。此外車身不再追求低趴,車高比 P7i 增加了 6cm 左右給到頭部空間。


再加上後排座椅增加了很多新的填充物,最直接的結果,就是 P7+ 的後排能很舒服的坐人了。
脖子哥身高 185 的同事坐到它後排的感覺是這樣的。


注意是 185 啊,對他來說基本沒有車的後排是寬敞的,夠用已經是很高的評價。
至于開起來的感受, P7+ 同樣是家用的一匹。
轉向的手力即使是調整到最運動的檔位也依舊非常輕,中間還有非常大的虛位;開着确實是舒服省力,但有時候也會有點摸不清車頭的指向在哪。

懸架雖然還是前雙叉後五連的結構,但簧筒減振的調校很明顯就是朝着家用去的。遠沒有 p7i 硬,隻保留了一丢丢路感。
正常過坑過坎就跟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樣,很柔的就過去了,但在激烈駕駛的時候,支撐力度還是會稍顯不足。

唯一跟之前的小鵬能聯系上的,可能就是 P7+ 的純視覺智駕系統了。實測加入了端到端大模型以後,這套系統的體驗甚至還能比之前的激光雷達方案要好上一些,繞行和會車的細節處理能力明顯更細膩了。
所以總結起來, P7+ 就是一台完全不花裏胡哨的,空間又大、開着坐着舒服、電耗低( 實測高功率電機百公裏 13 度 )還有智駕的中大型家用轎車,價格還被控在了 20 萬以内。
再加上這個全新且更穩重的設計風格,在包括小米 SU7 、領克 Z10 、智界 S7 這些友商車型都在想辦法從年輕人兜裏掏錢的時候, P7+ 卻正在用更樸素的取向和更香的價格,去打動那些真正買車來用的家庭用戶。

在我看來當晚下定的很多兄弟,應該都屬于這種情況。
很有意思的是, P7+ 的這個思路和 MONA 03 完全是反過來的。後者是在大家都在追求家用的 15 萬價格段,給年輕人造一台夠便宜還夠炫的車。

或許正是這種錯位競争的思路,才讓小鵬的這兩台新車收割了大量訂單。
更有意思的是,之前也是走群衆路線,讓家庭用戶擁有便宜大車,讓年輕人能有酷炫小車的品牌,其實正是做出了一衆 SUV 以及淩渡、 GTI 的大衆。
壞了,讓小鵬學到真東西了。

雖說我也很希望小鵬這一波能原地起飛吧,但之前同樣爆單的 G6 就曾經因爲激光雷達和電動尾翼的供應商産能沒跟上,在交付速度上卡了節奏。就算是 MONA 03 ,現在下單提車也得等一兩個月。
這說明對于小鵬來說,雖然大定的爆炸很讓人開心,但能把産能快速的拉上來,不要讓下定的車主因爲等得太久而轉投其他品牌,才是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
啥也别說了何總,工服和螺絲刀已經準備好了,趕緊擰起來吧!
撰文:緻命空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