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藍環章魚上了熱搜:有位朋友在火鍋店吃飯的時候,發現點的章魚裡有一隻和别的章魚長得不一樣,就拍照片發了微博,結果得到了 @博物 的回複:是藍環章魚,含有河鲀毒素,毒性非常強且受熱不分解。
藍環章魚,毒性非常強而且受熱不分解|新浪微博:@博物雜志
藍環章魚到底是什麼?當劇毒的章魚混入食材,我們該如何分辨?我們吃海鮮的時候,還有可能遇到什麼潛在的危險食材?
緻命的藍環章魚
藍環章魚并不是某個單獨的物種,而是豹紋蛸屬(Hapalochlaena)下物種的俗稱,目前已知的種類有 4 種,分别是:條紋豹紋蛸(H. fasciata)、新月豹紋蛸(H. lunulata)、斑點豹紋蛸(H. maculosa)和尼氏豹紋蛸(H. nierstraszi)。其中,條紋豹紋蛸和新月豹紋蛸在我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有所分布。
左滑查看 4 種豹紋蛸:
新月豹紋蛸 | Rickard Zerpe / Wikimedia Commons
條紋豹紋蛸 | Totti / Wikimedia Commons
斑點豹紋蛸 | Sylke Rohrlach / Wikimedia Commons
尼氏豹紋蛸 | reeflex.net
上了熱搜的這隻藍環章魚,可能是一隻新月豹紋蛸。藍環章魚最大的特點,是它們全身密布着一個個藍色的環狀或條狀圖案,活着的時候十分顯眼。但并不是所有身上有環狀圖案的章魚都有毒,例如常見的食用章魚短蛸,身上的一對金色環斑是它們的重要特征。
短蛸 | zukan-bouz.com
市場上的新鮮短蛸,眼睛下方也有一個金色圓圈|zukan-bouz.com
其實,不少章魚、烏賊等頭足類物種都有毒素,這讓它們在捕獵時能夠迅速麻痹獵物。好在這些動物中,絕大多數的毒性都很微弱,隻對蝦蟹等甲殼類生物有效,對人幾乎無害。
但藍環章魚體内的主要毒素為河鲀毒素,這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強的非蛋白質天然毒素之一,毒力是氰化鈉的 100~1000 倍。藍環章魚通過共生在體内的幾種細菌産生毒素,毒素主要分布于唾液中,外套膜和墨汁中也有部分毒素。毒素是藍環章魚在捕獵和自衛時的重要工具,它們攻擊獵物之後,會将毒素注入到對方體内,讓獵物迅速失去知覺。
藍環章魚捕食|Eunjae Im - Underwater Imaging Productions
普通的烹饪無法讓河鲀毒素分解,因此食用藍環章魚也會中毒。國外曾有數起因食用藍環章魚中毒而導緻傷亡的記錄,國内在 2014 年也有過相關的新聞:在台灣,有人誤食藍環章魚,在吃下很短時間後即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無力、麻木等症狀,好在及時送至醫院,經過搶救才勉強保住性命。
不要出于好奇去嘗試
這次上了熱搜的藍環章魚,讓不少朋友對于海鮮等食材都心有戚戚。對于海洋生物來說,它們要在廣闊而危機四伏的海洋中活命,沒有點帶毒的絕活恐怕很難生存。而對于食客來說,避開潛在的危險食材,就能大大提高安全指數。
可能混入食材的有毒海洋生物,大概分這麼幾類:
體内含有毒素
藍環章魚就屬于這種,如果誤食可能會導緻中毒。藍環章魚的特征比較明顯,容易分辨,如果是自己處理食材,多留個心眼就可以分辨出來。
跟其他章魚明顯不同|新浪微博:@y1xuan
部分器官有毒
這類最著名的就是河豚。作為長江三鮮之一的河豚,其卵巢、肝髒等器官都有毒,而且毒素正是河鲀毒素,但因為肉味鮮美,很多人仍然願意冒險去嘗鮮。好在,如果河豚經過有經驗的廚師處理,一般不會讓食客中毒,而且現在人工養殖的河豚也可以安全食用。
常見的斑點圓鲀 Sphoeroides maculatus | Wikimedia Commons
一些鯉形目魚類的膽汁中含有鯉醇硫酸酯鈉,這種物質也有毒性,進入人體後會損壞腎小管,從而導緻急性腎功能衰竭,嚴重的可能引起死亡。而且,這種物質經過加熱或者泡酒後依然會具有毒性。
常見食用魚中,鲫魚的膽汁毒性最大|George Chernilevsky / Wikimedia Commons
進食富集毒素
有些生物自身無法制造毒素,但它們進食了富集毒素的食物,導緻體内累積了毒素。例如正直愛潔蟹、花紋愛潔蟹、銅鑄熟若蟹等多種蟹類,它們體内的毒素主要為河豚毒素、蛤蚌毒素等。曾有人将正直愛潔蟹當做 " 面包蟹 " 售賣,食客食用後中毒。
銅鑄熟若蟹 | S é bastien Vasquez / Wikimedia Commons
一些底栖生物如貝類、甲殼類,尤其是濾食性生物,很容易因水體污染而累積毒素。赤潮、廢水等因素,會讓這些動物的體内大量積累有毒物質,人食用後也可能中毒。
每年四五月份赤潮高發期,食用贻貝中毒的新聞時有發生|Pixabay
毒刺或毒腺有毒
一些生物為了自衛演化出了毒刺等器官,比如玫瑰毒鲉、褐籃子魚、蓑鲉等魚類和部分海膽,它們均長有特化的尖刺狀器官;一些種類還具有毒腺,能在刺入對方體内時射入毒液。這些毒液如果注入人體,會造成紅腫、疼痛,嚴重的可能緻殘甚至緻死。如果去除毒刺,這些食材即可安全食用。
動物世界裡常見的魔鬼蓑鲉也是有毒的 | Jens Petersen / wikimedia Commons
因變質而産生毒素
很多海鮮死亡後,體内的細菌會大量繁殖,肉體内髒在很短時間内就會變質,同時産生毒素。食用此類的海鮮有可能會産生食物中毒,所以海鮮一定得選擇新鮮的食用。
很多海鮮河鮮都有這個問題,例如中華絨螯蟹,也就是我們熟知的 " 大閘蟹 ",要吃新鮮的 | 圖蟲創意
病原體或寄生蟲
這類情況在淡水、半鹹水生物中更加嚴重。1988 年上海流行的甲肝,就是因為人們食用被緻病菌污染的毛蚶所緻。一些地區習慣食用的魚生、生醉蝦、生醉蟹等,也極易感染肝吸蟲等寄生蟲。對于這類情況,隻要避免生吃、将海鮮徹底熟食就可以避免。
生醉蝦制作過程沒有加熱步驟,僅靠酒精腌制是無法徹底殺死肝吸蟲的 | James Creegan / wikimedia
總的來說,買正規商家、食材煮熟煮透,可以避免大部分的食物中毒。遇到奇怪的食材,可以多留個心眼。多認識物種,有時候也真的能保命。
不過,大海裡生物那麼多,我們很難把它們統統認全。因此,不管是吃海鮮,還是去潛水去沙灘散步,看到不認識的生物時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因為好奇去觸摸,也不要因為嘴饞去嘗試,也許一個不起眼的小家夥,就能讓你終生難忘。
漂亮的僧帽水母,在沙灘看到千萬别手賤!|4Neus / flickr
作者:二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