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 6 月份,理想汽車首次月銷破 3 萬輛,上半年的銷量同比增長了近 200%。在訂單量猛增的情況下,理想汽車不僅上調了下半年的銷量預期,也在着手布局更宏大的制造規模。
雷峰網從多個信源處獲悉,随着更大車輛規模階段的到來,理想汽車正在規劃常州工廠産能提升項目;而 2022 年初拿下的、被外界認爲是第三工廠的重慶基地投産計劃目前已經停止。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雷峰網," 重慶工廠停掉的客觀原因是多地建廠的操作受限,理想汽車是按照國家汽車産業發展政策的指引,聚焦在北京、常州兩地發展。"(重慶工廠、常州工廠的具體細節,歡迎大家添加作者微信 ysl1075442629)
目前來看,理想汽車隻剩下常州工廠和北京工廠兩個生産基地。
理想汽車在 2021 年收購了北京現代第一工廠,主要将用來生産純電車型,年設計産能 10 萬輛。6 月 15 日工信部發布了《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第 372 批),理想汽車拿到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含增程式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資質。正式獲批後申報産品公告,北京工廠即可投産。
重慶工廠投産計劃停止、北京工廠待投産,理想汽車目前隻剩下常州工廠正常運行。而在常州工廠産能已經接近滿格利用的情況下,規劃新産能項目是必要之舉。
常州工廠主要生産增程系列車型,總共兩條産線,一條雙班制、一條單班制,2022 年擴建後年最大産能是 20 萬輛,今年上半年來其産能也在不斷爬坡。
5 月,理想汽車總裁馬東輝在一季度财報會上說," 雙班制的産線,每個月能生産 2 萬 -2.5 萬台;單班制的産線,每個月可以生産 1 萬 -1.2 萬台。"
李想在微博上透露,6 月常州工廠已經達到峰值産能 7500 輛 / 周(6 天生産 1 天檢修),7 月第 2 周的周産能會提升至 8000 輛 / 周,四季度産能才能實現 1 萬輛 / 周的生産,屆時兩條産線都會開雙班。
今年上半年理想共交付了 13.91 萬輛,已經超過 2022 年全年的銷量。目前來看,常州工廠的産能已近乎極限。按照 20 萬輛的年最大産能來算,上半年常州工廠的産能利用率已近 70%。
産能爬坡不僅需要工廠有更高的生産效率,也需要供應鏈的準備足夠充分。理想汽車不僅推動更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常州建廠、就近供貨,如讓旗下主要制造電機和動力總成的彙想零部件公司落地常州,同時也給供應鏈釋放了調整下半年銷量預期的信息。
李想自己在社交媒體上多次反思,年初大部分管理團隊都認爲要按照 36 萬輛去制定銷售和供應目标,但因爲自己錯用 " 一票否決權 ",将目标下調到了 30.6 萬輛,以至于年初給供應商的下單量明顯跟不上當下的銷量," 幾個關鍵零部件現在開始增産還需要一個季度以上的時間 "。
除了規劃提升常州工廠産能外,理想汽車也需要給足供應商時間。
6 月 30 日,李想在 8 周年的全員信中說,理想汽車未來的目标是要做到中國市場所有豪華品牌銷量的第一(即 20 萬元以上所有乘用車的銷量第一),交付量達到每年 160 萬輛。
月銷 1 萬輛、3 萬輛,甚至到 5 萬輛、10 萬輛,每個階段對公司産品、研發、制造和供應鏈的考驗都有巨大差距,理想汽車在拿到月銷破 3 萬的成績之後,勢必要謀劃未來月銷 10 萬台的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