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雷科技
如果說這兩年有哪一項戶外活動是真正的 " 頂流 ",那麽 " 露營 " 必定榜上有名。根據小紅書在 2022 年公布的數據," 露營 " 話題在 2021 年實現快速增長,在 2022 年實現了 " 火爆出圈 "。毫不誇張地說,隻要郊外有一塊平整的草地,那麽必定會有露營人群的身影。
2021 年,艾媒咨詢曾公布一項數據,指出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到 747.5 億元,同比增長 62.5%;帶動市場規模爲 3812.3 億元。同時預測,到 2025 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将上升至 2483.2 億元,帶動市場規模将達到 14402.8 億元。
乍一看,露營隻是一項簡單的戶外活動,甚至是 " 低成本 " 的,但實際上多個産業鏈已聞風而動。比如說,有一些老闆會物色地理位置良好的郊外用地興建 " 露營中心 ",向消費者收取管理費用,同時出租露營必須用品;露營帳篷、天幕、桌椅等周邊産品快速興起,也帶動了露營專用産品的誕生。
在這個現象級的社會現象面前,一些曾是 " 毫無關聯 " 的消費電子産品也乘着露營熱潮的東風進入到大衆視野,比如戶外電源等就在 2022 年成爲了真正的 " 明星産品 "。2022 年 7 月,适逢 618 購物節後有數據統計顯示,戶外移動電源成交額同比增長超 10 倍。除了戶外電源之外,便攜式音像、便攜式投影儀等數碼産品也紛紛進入大衆視野,成爲諸多企業 " 掘金 " 的新賽道。
但,這些 " 輝煌 " 終究是屬于 2022 年了,我們想知道的是,2023 年所謂的露營熱潮是否能夠延續,而這些沾光的消費電子産品,能不能真正成爲風口上的豬。
2023," 露營熱 " 不熱了?
對于 " 露營 " 一詞的熱度,大家可否有什麽直觀感知?除了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在朋友圈裏曬出露營活動的照片外,社交平台上的 " 飽和式轟炸 " 或許也能讓你感知到,露營是真的火了。
通過百度指數我們可以見到," 露營 " 一詞的熱度在 2021 年到 2023 年間有一個明顯的上升過程,搜索指數從低峰時的不足 400 攀升到高峰時的 3300,翻了約 10 倍。同時我們需要注意,露營現象真正火爆的 " 大本營 " 并非百度,而是以小紅書、抖音爲主的 UCG 平台。據小紅書官方數據,到 2022 年 7 月中旬爲止," 露營 " 相關關鍵字已有 394 萬 + 篇筆記,抖音在 2022 年 8 月發布的數據也顯示," 一起露營吧 " 話題播放量達到 8.2 億次,露營内容累計播放超 274 億次。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
更難得的是,2022 年全國受制于防疫政策,其實戶外活動是相對受限的。基于此有人認爲,2023 年防疫政策松動,且在本輪疫情基本結束的大環境下,2022 頗有 " 按捺不住之勢 " 的露營活動或能取得更好成績,真正成爲席卷全國的 " 全民運動 ",帶動産業規模更上一層樓。
但就實際情況來看,事情似乎并非我們所願。
還是看百度指數,可以見到冬季之後 " 露營 " 關鍵字的搜索指數回落明顯,雖然入春之後有所回升,但能否回到 2022 年中的高峰暫未可知;在小紅書上,去年已經有 394 萬 + 的相關筆記,但小雷現在一看,如今在小紅書上的筆記數量反而減少到了 360 萬 + 篇——甚至連保持原來的數量也做不到(截止時間爲 3 月 3 号)。
個人認爲,背後的原因一方面是小紅書不斷地在清理一些違規筆記,另一方面則是冬季的到來讓露營筆記基本處于 0 增長的情況,一來一回便導緻了小紅書上相關筆記數量的 " 負增長 "。
看來,過去的冬天的确讓露營熱情有所消減,但這也折射出戶外運動那非常強烈的季節性和時效性。但相對來說,露營和其他戶外運動相比在适應性上已經是強得多了,比如沖浪、滑雪等戶外運動對季節和場地有着更高的要求,且對技巧要求更高,注定難以普及。
相對的,露營活動在一年中三個季節均可進行,春天賞花,夏天賞夜,秋天賞葉,各有所得;不需要太多專業技巧,隻需要找到合适的環境就可開展,靈活性更高。不過,實際上露營活動的興起更多是因爲 " 從衆心理 " 或者說 " 跟風效應 ",因此露營熱潮能否在 2023 年繼續延續的關鍵,除了出行政策、産業鏈配套外,還是得看 UCG 平台上是否有持續的内容産出,吸引潛在用戶參與到這項活動中。
露營熱能持續多久?一線廠商最清楚
露營熱潮能火多久,因此受益的廠商應該比我們更加關心。就以前文提到的戶外電源來說,露營活動的爆紅帶動了戶外電源走入我們的視線,銷量也是一路猛增,度過了 " 如夢如幻 " 般美好的一年。
不過在采訪中,安克中國區品牌副總裁、戶外電源業務線負責人李龍對雷科技表示,2023 年針對戶外電源的整體發展走勢,預測增速會出現一定的下滑。個人認爲,2022 作爲戶外電源大爆發的關鍵年度,創下曆史最高增速并不奇怪,而随着露營熱潮的趨于理性,依傍露營熱潮走紅的戶外電源會出現增速下滑自然也不奇怪。
另外,小雷也采訪了一些和露營活動更直接相關的行業人士,包括在廣州某地投資開設收費露營營地的老闆坤哥。坤哥向雷科技表示,2023 年雖然疫情已經全面放開,但目前爲止前來露營的消費者數量整體上較爲平穩,并未出現預期中的人流量上升。
隻不過,對于這種現象坤哥也并未給戶外露營 " 判死刑 ",而是猜測可能是 " 黎明前的黑暗 ",相信随着時間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前往付費露營場地,自己還是有機會的。甚至,坤哥已經開始擔心未來行業競争會非常激烈,正在着手準備升級一下營地内的一些硬件設施。
根據小雷個人的觀察,雖然沒有直接見到露營市場的變化,但的确見到了付費釣魚管理場變得更加火爆。如果從這些線索來看,露營活動在 2023 年的确談不上 " 過氣 ",但長遠來看小雷依然覺得 " 沒有底氣 "。
在我們看來," 沒有底氣 " 的原因也非常簡單,說到底 " 露營熱潮 " 是一種 " 社會流行心理 ",而社會流行心理具有迅速性、時代性和下行性三大特征,簡單來說就是 " 來得快去得也快 "。
比如說,兩年前社交網絡上、現實生活中最熱的流行趨勢必然是 " 釣魚熱潮 ",以 " 天元鄧剛 " 爲代表的頭号釣魚類賬号 " 火出圈 ",在國内引發了持續半年的釣魚熱潮。但是,這股熱潮也僅持續了不到一年時間便回歸平靜,在百度指數上 " 鄧剛 " 關鍵詞的搜索趨勢變化也說明了這一點;" 天元鄧剛 " 的 B 站視頻播放量,也從鼎盛時期的破百萬,回落到如今十萬左右。
換言之,現在大紅大紫的露營熱潮會不會變成下一個 " 釣魚熱潮 " 其實誰都不知道,我們更不知道下一個熱潮會在什麽時候到來,具體會是什麽。不是每一家廠商都能有準确捕捉時代機遇的嗅覺,對他們來說所謂的 " 露營熱潮 " 也不過是一場豪賭罷了。
露營熱潮想要長久,還缺一些東西
個人認爲,戶外活動作爲一個寬泛的大品類有着長久發展的潛力,不管這股 " 露營熱潮 " 能夠維持多久,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行業的發展,也培養了一定的用戶習慣和認知。還是以之前的釣魚熱潮舉例,雖說維持的時間不久,但确實地推動了中國漁具品牌的發展,更多人認識到釣魚,也讓更多廠商找到了商機。
不過,以露營爲核心的戶外活動想要從 " 社會流行 " 變成穩定發展的商業品類,最重要的還是 " 規範 " 二字。建立起一套良性循環的商業模式,規範管理相關産品和制定标準,才是長久之計。
目前來看," 露營 " 這一活動在商業化上依然比較薄弱,絕大多數的露營場地都是野外區域,由用戶自行發現、尋找所得。這會導緻幾個問題,比如說露營場地不太可能有規範的管理,舒适性、衛生表現、安全性等得不到有效保障。
據小雷了解,目前有一些商家會租賃一定面積的土地并投入資金改造、規範管理,将其打造成有人管理、有商業運營的 " 露營營地 ",靠入場費和相關增值服務盈利。但相對來說,這種模式并非主流,且市民接受度仍存在疑問——大多數用戶,可能還是更青睐所謂的 " 接觸大自然 ",尋找野外場地進行露營活動。
當然,戶外活動的主體從來都是 " 免費 " 的那部分,但隻有出現穩定的商業模式,商家自發組成商業聯盟,才能更有效地促進行業的規範化。另外,由于商業露營場地的增多,也必然會形成露營産品的采購鏈,采購過程中也肯定會促進露營相關産品的自我優化,良性的商業模式出現後,标準的落地就隻是時間問題。
最後落到露營産品上,也正如我們所說産品的規範化、标準化非常重要,但迄今爲止無論是戶外電源也好,相關的露營配套産品也好均缺少行業規範的約束,既存在兼容問題也存在安全問題。
2022 元 9 月,互聯網上一則名爲 "3000 買的移動電源充電時連續爆炸 " 新聞登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小雷認爲,如果購買的是品牌的戶外電源,因爲有着完善的生産檢驗流程所以安全性大多過關,不太可能存在質量問題。但問題在于,市場缺乏對應的監管和規範,讓很多小牌子甚至是雜牌戶外電源流入市場,且消費者普遍缺乏充分的市場教育和品牌認知,很容易買到這種劣質産品,從而帶來安全風險。
好消息是,由工信部制定的行業性質标準《便攜式锂離子電池儲能電源技術規範》即将發布,宣告中國戶外電源行業的規範化上了一個台階。不過,這對于整個露營市場來說還遠遠不夠,我們希望見到的是更多相關産品的規範出爐,讓戶外露營變成更安全、體驗更加出色的消遣活動,爲生活增添色彩。
長遠來看,戶外露營盡管熱度始終會散去,但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已經刻進了用戶的認知中,至少不再 " 小衆 " 了。有了如此的群衆基礎,随着時間的推移戶外露營始終會走上規範發展之路并不斷提升體驗,行業玩家們仍有機會從中分一杯羹。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