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妮卡
編輯 | 李春晖
娛樂圈群賢畢至的一場盛事,過去将近一個星期了,話題還在滾雪球式發酵,在各大社交媒體不肯退場。
" 微博之夜 " 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引發了吃瓜群衆的關注。從内娛未解之謎—— " 永遠的 C 位李宇春 ";到 " 清朗 " 行動、三年疫情後飯圈名場面再現——粉絲場外割據擺陣、群雄争霸的應援奇觀;再到抽絲剝繭推理明星言行舉止背後的 " 八百個心眼子 "。硬糖君都沒想到,一場活動能提供給群衆的解讀空間如此之大,衍生出的話題是一茬接一茬。
更令硬糖君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場雲集貴圈頂流的大趴結束後,占據各大數據榜頭名的,竟然是劉亦菲。無論是微信指數、百度指數,還是微博話題熱度、熱搜閱讀量,劉亦菲都全方位領先。
而且整體來看,女明星的數據都領先于一衆男流量。甚至更年輕一輩裏,95 花的讨論度也優于同期的 95 生。
這與我們平時看到的飯圈數據完全不同。比如,粉絲打榜的點贊評數據、直播沖銷量等等,甚至微博之夜當天場外的粉絲割據擺陣,也是男明星更勝一籌。
2013 年,内娛 " 流量 " 概念正是因男明星而興起。曆經歸國四子、四大三小、101 偶像、耽改頂流的更叠,一直是男明星牢牢占據數據之巅。但 " 清朗行動 " 之後,飯圈不複當年之勇,内容市場也多有變遷,眼下的 " 頂流 " 是誰,一時竟說不清楚。" 微博之夜 " 前後的話題流量,更将這種模糊變動具象呈現,讓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已經發生的變化。
去年硬糖君曾讨論韓國。最初韓國女團也是完全打不過男團的,直到這兩年,女團聲量不論在國内還是國外都碾壓男團。究其原因,女團在作品風格和個人生活上都離大衆更近,同時随着女性意識覺醒,女團的女粉絲大幅上升。這樣不管是路人盤還是粉絲盤,女團都占據優勢。
同樣的 " 陰盛陽衰 ",也在内娛發生了嗎?貴圈久違地被盤活了,但一次,好像不是靠上一輪爲哥哥的努力而努力的飯圈女孩。
爲什麽是劉亦菲?
當然,自流量時代以來,一切數據榜單都有 " 水榜 " 的嫌疑。但通常來說,微博、微信、百度三大平台指數,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因爲各個平台有競争關系,很難搞互通有無的共謀。所以一場微博的活動,是可以參考百度、微信上的數據。況且這種盛會,各家都會下 " 水軍 " 公關輿論。要想在 " 海裏 " 拿第一,單靠财力也不一定能行。
劉亦菲拿下 " 微博之夜 " 當晚微信、百度指數的榜一,雖然算意料之外,但應該是名副其實。劉亦菲當晚熱度最高的微博話題是 # 劉亦菲胡歌坐一起 #。兩人台下座位挨一起,台上同框領獎,分别獲得微博 queen、微博 king 的獎杯,擺明了是要來段 " 回憶殺 ",重炒 18 年前的仙劍 cp。這也延續了劉亦菲團隊一貫的營銷路數——吃 " 懷舊 " 紅利。
除此之外,就硬糖君觀察到的營銷号話題引導方向,主要是劉亦菲與 85 花的同框比美,以及台上台下合照的言行舉止,也引發不少話題。比如 85 花台下合照劉亦菲卻冷臉未看鏡頭,楊幂謙讓劉詩詩、楊穎站到劉亦菲旁邊,卻無人答應。
自《夢華錄》之後,劉亦菲與 85 花的 " 恩怨 " 就纏纏綿綿,粉絲間屢有冷戰熱戰。" 微博之夜 " 則再攀新高,我說你膀大腰圓,你說我爾等皆婢。
這就難怪劉亦菲此次能坐上流量之巅。她的話題營銷方向相當于是毫不費勁的 " 借力打力 ",一邊繼續吃之前的 " 懷舊 " 紅利,一邊暗中較勁并凸顯自己 " 獨美 "。
而從小紅書、豆瓣、抖音等平台的輿論場來看,除了和 85 花明争暗鬥,劉亦菲的身材也是一大話題,且存在着兩極化争議。
在豆瓣各大娛樂小組,主要是讨論劉亦菲生圖與精修身材差距巨大,整體偏向嘲諷天仙。而在小紅書,劉亦菲又被視爲真正好身材、整頓内娛 " 幹瘦 " 女星風,整體偏向吹捧。總而言之,劉亦菲的身材争議在微博之夜再次被放大,成爲輿論焦點。
其實回顧往年,也不難理解這次劉亦菲的脫穎而出,因爲她算是微博之夜的鲶魚。往年 85 花同框、同台已經很多次,今年并沒有什麽新意和新話題。比如,楊幂、劉詩詩 " 世紀複合 " 炒姐妹情,這也不是微博之夜獨有,去年就不斷有熱搜話題了。所以當晚她倆牽手上台的熱搜熱度遠遜于 # 楊幂到底聽到了什麽 # 的單人熱搜(黃曉明在台上講話,楊穎和楊幂在台下耳語)。
而楊穎當初雖然勉強擠進 85 花,但始終不像一類藝人,沒有大爆劇集、沒有懷舊濾鏡,如今存在感也在日益降低。當晚即使在前夫黃曉明上台講話時導播及時切入楊穎的反應鏡頭,也沒制造出什麽話題。
勉強論起來,這次 85 花最大的 " 亮點 " 話題可能是壓根未能到場的唐嫣——到底是哪方的差錯呢。
男明星爲何集體 " 失聲 "
比劉亦菲拿下榜一更令人不解的是,今年男頂流在微博之夜集體失聲。
要知道,娛樂圈最具粉絲号召力的男星當天幾乎都到場了——肖戰、蔡徐坤、王一博、易烊千玺、王俊凱、龔俊、王鶴棣、李現、吳磊、王源等。但當晚數據卻顯示,在男明星中,25、26 日微信、百度指數最高的竟然是早就過氣的胡歌。
而胡歌之所以有這麽高的讨論度,還是蹭上了 85 花的緣故。前文已經提到了胡歌在女星中的 " 工具人 " 作用:不僅和劉亦菲同框炒懷舊 cp,還和 85 花同框合影,最後還站在劉亦菲和 85 花之間,站那誰都不願意站的 C 位,結束了楊幂謙讓很久的尴尬。胡歌身上的話題,基本都圍繞着 85 花。
男明星的榜一,全靠女明星帶飛,那當晚的 " 男頂流們 " 都在幹什麽?
硬糖君注意到,這次雖然有很多男明星到場,但他們似乎都是 " 無備而來 ",并沒有提供群衆想看的世紀同框。比如," 博君一肖 " 肖戰、王一博," 帝國 cp" 易烊千玺、王俊凱、王源等等,彼此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而且大部分男星都是正襟危坐、面無表情,絲毫不留解讀空間。相較唯恐行差踏錯的男頂流,女明星更像内娛活人,相互之間交頭接耳,貢獻了不少瞳孔放大的吃瓜表情包。
就連還沒站穩腳跟的 95 花都比 " 男頂流們 " 有話題度。雖然 95 花的話題仍然是老一套的生圖比美,但好歹新人新氣象,仍然吸引了一定的關注度。
比如,白鹿在微博之夜當晚的百度指數超過了蔡徐坤,王楚然超過了王一博,李蘭迪超過了吳磊,田曦薇超過了王源。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紅毯本就是女明星的主場。根據圈内相關化妝師、攝影師的采訪,這種活動永遠是女明星 " 更卷 ",每個人都奔着豔壓 KPI 去的。況且從造型來說,常年西裝革履的男明星确實沒什麽看頭,怎麽卷都卷不過女明星。
雖然這次男明星明顯缺乏大衆話題度,但男明星的粉絲卻不肯輕易認輸。粉絲熱衷的秀戰績,還是來源于微博數據的點贊評 " 老三樣 "。男明星仍然牢牢占據着微博之夜當天的微博互動前四名,他們分别是肖戰、蔡徐坤、龔俊、王鶴棣,而劉亦菲則被擠到了第五。
該數據倒也符合硬糖君印象中的流量明星 " 座次排位 ",但它與微信指數、百度指數又有天壤之别。
對這一差别的解讀見仁見智。硬糖君認爲前者是飯圈女孩做數據的功勞,體現的是明星死忠粉的多寡,而微信指數、百度指數更代表着媒體關注、大衆選擇。從微博之夜這次來看,飯圈女孩,終究還是輸給了路人盤。
大衆重奪話語權
清朗行動之前,我們通常理解的内娛 " 頂流 ",就是飯圈 " 數據女工 " 打榜出來的那些明星。大衆總是通過驚人的數據認知他們,比如單條微博的百萬轉贊評、數字專輯破億的銷量。最初是 2013 年鹿晗的一條微博獲百萬評論,引發媒體競相追問 " 誰是鹿晗 "。後來是蔡徐坤的單曲被粉絲刷到國外音樂平台 itunes 榜一,大概也少不了外國人問 " 誰是蔡徐坤 "。
飯圈女孩通過做數據以小博大,讓很多小衆圈層的喜好被大衆所知,比如耽改劇。影視行業也開始有 " 圈層爆款 " 一說,走上了推小衆喜好的新路,男藝人紛紛下海演耽改。漸漸地,各大品牌金主也迷戀上了這種粉絲做數據、沖銷量的 " 見效快 " 玩法,傾向于将很多代言交給男明星,甚至是過去專屬于女星的化妝品代言。
但清朗之後,取締了各種榜單、取消了各類打榜形式,飯圈女孩引以爲傲的氪金與數據能力無處施展。此時,一場久違的大型活動就像是内娛的照妖鏡,讓人看到了久違的 " 脫水數據 ",看到了什麽才是大衆真正關注的娛樂話題。
女明星的關注度,确實比男明星更高。而新人的話題度,也勝于很多舊人。比如,關曉彤作爲最早崛起的 95 花,每次紅毯的 " 奇怪造型 " 都是出圈話題,這次卻完全敗在了同齡 " 新人 " 的石榴裙下。大衆在将 95 花比美時,虞書欣、白鹿、王楚然、張婧儀、田曦薇等明顯更有話題度,已然忘記了 " 舊人 " 關曉彤。
女星有大衆盤、男星有粉絲盤,在選秀時代就有這類定律。2018 年,男團選秀《偶像練習生》橫空出世,拉開了内娛選秀的序幕,但随後的女團選秀《創造 101》才真正讓選秀出圈。火箭少女 101 的出圈程度是完勝 NPC 的,NPC 粉絲的購買力與 " 死忠粉 " 則遠多于火箭少女 101。
爲什麽會有如此大的區别?傳統認爲關鍵在于男性觀衆的參與度。衆所周知,飯圈女孩以年輕女性爲主,她們更傾向于爲男星花錢和打榜。而女團選秀還能吸引不少路人男觀衆,隻是這部分男性觀衆的留存率低,表現出來的打榜人頭數少與購買力差。
但正如韓國娛樂市場已經出現的情況,女性受衆的變化同樣不可忽視。随着女性意識覺醒、女星全面運營意識加強,女星的女粉絲越來越多,女星的穿衣打扮、戀愛結婚又都可成爲大衆話題。
而男星這邊,其一是頻繁塌房令人不勝其擾;其二是選秀、耽改均被叫停,流量内容無以爲繼;其三是好不容易走紅,又受着飯圈的強烈 " 規訓 ",不似 " 活人 "。就看頂流們在微博之夜如泥塑木雕的表現,實在無趣得很。
飯圈數據的皇帝新衣已被脫下,而新的秩序将如何建立、如何評判明星價值,一切尚在混沌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