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轉移是指技術通過與技術起源完全不同的路徑被獲取、開發和利用的技術變動過程。119 世紀後半葉 , 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 , 晚清被迫變革 , 重頭戲是建設近代海軍 , 着力點是 " 師夷之長技 "。作爲近代科技集中體現的新興軍種 , 晚清海軍建設的成敗與技術轉移息息相關。從技術轉移的角度來分析晚清軍事變革及海軍建設 , 可以發現 , 洋務運動沒能有效地實現技術轉移是晚清海軍建設及甲午海戰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晚清近代海軍的建設離不開技術轉移
近代海軍誕生于歐洲 , 是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綜合孕育的産物 , 是近代工業化的濃縮和體現。作爲 " 後發 " 國家 , 清朝要想消除與歐美資本主義列強之間在軍事形态方面的時代差距 , 必須下大力氣建設一支近代化海軍 , 而近代化海軍建設所需要的技術支持最好通過技術轉移來實現。
( 一 ) 技術轉移的可能 : 技術轉移是海軍近代化的最佳選擇。技術轉移是人類社會技術進步的必由之路 , 更是 " 後發 " 國家消除技術代差的最佳選擇。人類發明和發展技術的曆史 , 就是在某一區域發明某種技術和轉移該技術的曆史。2 通常來說 , 技術轉移包括購買引進、吸收消化、仿制推廣、自主研發等相互銜接的四個環節。這四個環節又可區分爲初步的技術轉移、完全的技術轉移、深度的技術轉移三個層次。成功的技術轉移就是完成這四個環節、三個層次目标任務的過程。可見 , 由四個環節和三個層次搭建、鋪設的技術轉移是一條從量變到質變的創新之路 , 是一條螺旋式上升的發展之路。因此 , 對清政府來說 , 技術轉移無疑爲消除技術代差提供了可能 , 是近代海軍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最佳選擇。
( 二 ) 技術轉移的難度 : 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影響和制約着技術轉移。特定國家或地區的某些自然環境和社會結構對其固有技術的特征起着決定性作用。第一 , 技術具有區域性特征。作爲自然的基本物理量 , 某一地區的固有技術受該地區所能提供的材料、能源、交通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和制約 , 自然環境的這些因素是技術能否成功轉移的條件。第二 , 技術具有社會性特征。作爲一種社會的存在物 , 社會結構的某些方面是決定科技如何轉移的要素。某一地區、某一國家的固有技術是在諸如社會體制、文化程度、競争狀況、社會心理等多種社會要素的影響和作用下産生、發展起來的。可見 , 作爲技術轉移的實踐載體、現實基礎和實現路徑 , 不同國家國内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影響和制約着各自國家近代海軍建設的技術轉移。因此 , 爲了給移植過來的技術配置适宜的氣候和土壤 , " 後發 " 國家需要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層面進行配套的變革。
( 三 ) 技術轉移的誤區 : 近代化海軍從根本上說是 " 買 " 不來的。購買引進是技術轉移的前提和基礎。從根本上講 , 一支先進的軍隊是 " 買 " 不來的。第一 , 買不了全部。技術具有系統性 , 一個完備的技術系統包含一系列的要素技術 ; 購買全部的要素技術在實踐層面是行不通的。第二 , 買不了長遠。技術有它的生命周期 , 買進的技術有過時的一天 , 買進的武器有破損和老化的時候。随時随地的修理、補充、更新等所有的技術任務如果均依靠購買 , 那是不可想象的。第三 , 買不了核心。曆史經驗表明 , 除非是另有考慮 , 通常情況下 , 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沈葆桢從國外購買船艦的親身經曆中認識到 :" 自通商以來未見外國以全美之船售之中國。"1 總之 , 對特定國家來說 , 科學技術與武器裝備并不等同 , 簡單地購買武器裝備的 " 拿來主義 " 以及 " 機械式 " 的技術轉移是不可取的 ;2 武器裝備可以買來 , 但科學技術單靠買是轉移不了的 , 必須吃透、吸收、消化才能變成自己的 , 即所謂 " 中國之海軍 , 宜使其成爲中國之海軍 , 而不可移他國之海軍 , 而爲中國之海軍 "3。
二、洋務運動沒能有效地實現技術轉移
從技術轉移的特點和規律來看 , 洋務運動沒能有效地實現技術轉移 , 也不可能爲晚清海軍建設奠定堅實可靠的技術基礎。我們從清日兩國技術轉移過程的對比中可以發現 , 近代科技進步的種子沒能在中國土壤裏發芽成長的原因大緻有以下四個方面 :
( 一 ) 晚清近代技術轉移缺乏近代化的科技觀念。對于西方文化和科技的認識觀念是技術轉移的前提和内因 , 在這方面清日兩國之間存在很大差距。第一 , 清日文化傳統不同。清日文化 " 同源異向 "。晚清朱子學因重人倫輕自然、重形而上的思辨而最終成爲接受西學的樊籬 ; 日本朱子學則強調 " 即物窮理 "、偏重經驗科學而爲西學進入日本提供了思想基礎。4 第二 , 清日文化特性不同。大清是 " 非并存型 " 文化 , 日本是 " 并存型 " 文化 ; 前者是輸出型文化 , 後者是引進型文化。5 幾千年來浸淫于 " 經史子集 " 文化氛圍裏的中國人 , 視自然科學爲 " 奇技淫巧 "、雕蟲小技 , 這種對近代自然科學心理上的本能排斥 , 大大延緩了對西方科技的吸收和消化過程。6 而 " 并存型 " 文化的日本則善于全面地吸收包括自然科學在内的外來文化。即使是在閉關鎖國的幕府時期 , 幕府的禁書制度從一開始就不排斥西方科學的傳入。7 第三 , 兩國主張變革的先進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和科技的認知也存在較大差距。在清初考證學大興的背景下 , 清代知識分子根本認識不到中西文化以及在科技發展方面的巨大差距 , 反而認爲中國 " 必有精其術者 , 何必夷人 , 何必師事夷人 ?" 即使是林則徐、魏源等少數先進知識分子 , 他們主張學習西方的目的也僅在于 " 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 與日本希望通過全面地研究、學習西學以尋求強國之路相比 , 大清先進知識分子的眼光和抱負無疑都稍遜一籌。
( 二 ) 晚清近代技術轉移缺乏競争性的國内市場。技術具有商品性 , 它必須依靠市場競争及技術需求來推動和培植。清日因國内市場環境的根本差别而導緻了兩國技術轉移效果存在着天壤之别。第一 , 在曆史背景方面 , 與洋務運動相比 , 明治維新的技術轉移是在較早的統一市場的基礎上進行的。早在明治維新之前 , 日本國内就已形成了面向市場的早期的商品生産技術體系。第二 , 在社會制度方面 , 爲進一步完善國内統一市場 , 明治時代日本在解決國家資産階級政權性質的同時 , 在經濟領域也實施了包括度量衡以及貨币等在内的多項變革措施。與日本的制度推進不同 , 洋務運動的技術轉移自始至終都存在着包括農本主義思想在内的許多阻力。第三 , 在基礎設施方面 , 清日相比 , 日本在統一的國内市場和技術轉移上的成功與其對近代交通通訊事業的重視和投入是分不開的。而洋務運動對交通通訊事業的認識和投入上比日本都要遲鈍和落後得多。第四 , 在經濟組織方面 , 近代企業市場化程度的差别給兩國的技術轉移帶來了不同的影響。" 官商一體 " 的 " 官督商辦 " 企業在晚清是普遍現象 , 這給近代中國的工礦企業塗上了濃厚的官僚性色彩 , 從而給技術轉移帶來了極大的阻力。而日本在早期雖也有一些官辦企業 , 但明治政府很快就将他們低價拍賣 , 把産業與政治分割 , 将技術發展交給市場競争 , 爲技術轉移和技術創新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 三 ) 晚清近代技術轉移缺乏基礎性的工業體系。技術具有系統性 , 強大而完備的近代工業體系爲技術轉移提供 " 實驗室 ", 是技術轉移的實踐土壤和物質基礎 ; 清日兩國能否全面引進技術并落實西方的近代機械工業體系決定着以後各自的命運。恩格斯說 :" 現代的軍艦是現代化工業的産物 , 而且還是現代化大工業的縮影 , 是一個浮在水上的工廠。"1 清日兩國在發展本國近代工業的思路和做法上存在着極大差别。第一 , 與清相比 , 日本近代工業化和技術轉移是在較高技術水平和一定程度積累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明治維新之前 , 100 多年的蘭學史和早期的殖産興業措施讓日本在技術水平和工業化程度上有了初步積累。第二 , 清日在近代工業化和技術轉移的發展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别。大清國内存在反對實施近代工業化的經濟體制——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 , 因此洋務運動沒有對機器制造的市場需求 , 其結果是沒有奠定近代技術轉移的工業體系基礎。明治維新由天皇親政主導實施 , 日本國内不存在像大清那樣的農本主義者反對實施近代工業化的主張 , 所以其近代工業化和技術轉移按部就班、進展非常順利。
( 四 ) 晚清近代技術轉移缺乏專業性的技術人才。技術具有組織性 , 專業技術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對技術轉移至關重要。在這些方面清日也存在極大差異。第一 , 基礎性國民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同。明治維新之前 , 日本已經有了百年的蘭學史和較好的國民基礎教育 , 1872 年政府又頒布了仿效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新學制。明治末期 , 日本六年制義務教育的入學率已達 98%。2 相比之下 , 清政府長期忽視近代教育 , 廣大近代知識分子脫離現實 , 困在程朱理學和科舉制度的樊籠中無法自拔。第二 , 專業性新式教育的發展狀況不同。日本早在幕府時期就成立了獨立的洋學研究及教育機構——蘭學譯局 , 後經過蘭學所、蕃書調所、開成所等幾個階段的發展 , 1877 年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東京大學。這爲日本培養了一大批翻譯人才和科技人才。相比之下 , 晚清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僅以翻譯人才爲例 , 1862 年時晚清全國可做翻譯和教授西文者僅 11 人 , 而日本當時已達 500 餘人。第三 , 引進外籍人員的标準及管理不同。日本政府招聘引進人才是有計劃、有選擇、高标準地進行的 , 而且把引進外籍人才隻是作爲一種暫時的過渡和跳闆。而清政府人才引進的招聘權及管理權全部掌握在各派系的洋務運動執行者或受其委托的外國人手中 , 所聘人員素質遠遠不如日本 , 根本不能實現人才引進的需要和目的。第四 , 對專業人才的使用不同。日本開國後開始大量向歐美派遣留學生 , 這些留學生學成歸來之後大多被委以重任 , 有些人甚至成爲明治維新政府的骨幹 , 爲日本的近代化立下了卓越功績。相比之下 , 清政府的留學政策及對留學人員的使用是失敗的。
相較而言 , 日本明治維新的技術轉移是成功的 , 其成功之處主要在于三個方面 : 一是在觀念性因素方面 , 從單純注重技術引進 , 上升到全面學習作爲技術 " 受皿基盤 " 的思想觀念及社會制度的層面 , 這是一種深層次、全方位的技術轉移觀。二是在主導性因素方面 , 明治維新确立了新的科技體制。明治政府認識到了發展科技的重要性 , 因此它把科技作爲國家事業加以嚴格的控制和指導。三是在基礎性因素方面 , 明治維新采取了科學、技術、産業、教育四位一體的方略和措施。與之相比 , 洋務運動則拘泥于 " 中體西用 " 這種淺層次、單層面的技術轉移觀 , 缺乏技術轉移所需的科技觀念、國内市場、工業基礎和技術人才 , 因而無法有效實現技術轉移就是必然的了。
三、技術轉移不足對晚清海軍近代化及中日甲午戰争的影響
因技術轉移不足 , 晚清海軍的近代化進程嚴重受挫 , 效果不佳。晚清海軍受此影響 , 在武器、人、人與武器的結合等三個方面都落後于日本。
( 一 ) 武器裝備水平落伍。在武器裝備的自主能力、先進程度、型号統一性等方面 , 晚清海軍都落後于日本。一是武器裝備的自主能力差。因技術轉移不足 , 晚清海軍的武器裝備隻能大面積地依靠購買。價格昂貴的新式武器不能及時更新換代。此外 , 由于缺乏足夠的技術儲備 , 沒有真正吸收、消化技術 , 所以裝備容易損壞 , 且損壞後不能自己修理。以緻于北洋水師的主力艦要大修還必須到日本去 , 這正是洋務運動沒能實現技術轉移的最好證明。而日本海軍技術已經能夠基本自立 , 相當部分的武器裝備都是自主生産、供給和保障的。甲午戰時清日雙方參戰船艦國産化率分别爲 10% 和 50%。二是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低。據資料記載 , 甲午海戰時清日兩軍火力打擊能力和戰場機動能力差别很大。北洋艦隊無速射炮 , 一分鍾隻能發射 33 發炮彈 , 而日本聯合艦隊裝備新式速射炮 167 門 , 一分鍾可發射 193 發。據戰時目擊者描繪 :" ‘定遠’、‘鎮遠’兩艦僅發一炮 , 而‘吉野’三炮已約有 40 彈叢集我艦 , ……且我艦甫開一炮 , 煙曆十四分鍾不散 "。三是武器裝備型号的統一性差。晚清海軍武器裝備的來源雜、更新慢、型号不統一。如北洋水師 8 艘巡洋艦就分 4 種型号 , 艦上各種火炮 20 多種 , 給作戰和後勤供應帶來很大困難 , 導緻部隊戰鬥力保障力效能低下。
( 二 ) 專業技術人才匮乏。在技術人才方面 , 洋務運動以來 , 清政府興辦海軍學校培養了一批海軍人才 , 但培養的學員人數有限、素質不高 , 根本不能滿足晚清海軍近代化建設及作戰的人才需求。第一 , 專業技術軍官奇缺。不僅一将難求 , 而且許多重要的軍官崗位也不得已隻有請 " 洋員 " 充任。偌大的一個中國 , 竟然挑選不出一個合适的海軍提督 ! 江南制造總局幾乎所有的廠長、北洋水師許多關鍵的技術崗位都是由 " 洋員 " 擔任的 ! 第二 , 專業士兵嚴重不足。無怪乎李鴻章在 " 定 "、" 鎮 " 二艦抵津後憂心忡忡地說 :" 鐵艦爲西國專門名家之學 , 其機制之繁重 , 理法之精深 , 行陣之變化 , 中國弁兵人等尚難一蹴而幾。"1 人員不齊整 , 士兵素質低 , 加之訓練不足 , 甚至還有臨時拉夫、濫竽充數的現象 , 在這種情況下 , 能指望有強大的戰鬥力嗎 ?
( 三 ) 官兵 " 不知兵 " 現象嚴重。由于武器裝備日益複雜 , 但官兵素質普遍低下 , 晚清海軍官兵 " 不知兵 " 現象嚴重 , 這制約和影響了晚清海軍戰力的發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 第一 , 軍官層次的 " 不知兵 "。19 世紀晚期 , 海軍新武器、新技術、新戰術一日千裏 , 但北洋水師絕大部分的指揮軍官對此孤陋寡聞 , " 無軍律學問 , 不谙軍律之事 ", 不但缺乏基本的指揮崗位和參謀崗位的相應訓練 , 而且更缺乏結合最新武器裝備的戰術訓練 , 這導緻北洋水師臨戰時靈活運用技戰術的能力特别低下。第二 , 士兵層次的 " 不知兵 "。" 蓋由常兵入伍者多系椎野粗魯之夫 , ( 對武器 ) 不能一一辨認……況種類繁多 , 即營官、哨牟尚有不能盡識者 ", 2 北洋水師士兵多爲文盲 , 戰鬥素質特别差 , 近代新式武器尚且不能熟練地使用 , 複雜一點的技戰術組合就更難以掌握了 , 不得不用舊陣法對新式戰術加以改造。
總之 , 從技術轉移的角度講 , 洋務運動根本沒有建成近代化海軍。晚清海軍幾乎是 " 買來的 " 軍隊 , 不可避免地保留着中國古代軍隊的所有痕迹 , 基本上是一支 " 中古的軍隊 ", 根本不是一支近代化海軍。缺乏技術轉移支撐的這支外強中幹的 " 舶來品 " 海軍 , 和平時期 , 尚可 " 折他人之花以縛于庭樹 , 其美一時耳 "3; 遭遇實戰 , 在與已經完成蛻變、已是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化日本海軍交鋒時 , 其技術轉移不足的弱點則暴露無遺。由此可見 , 洋務運動沒能有效地實現技術轉移是晚清海軍建設及甲午海戰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軍事曆史》2014.7,作者:李泉)
注釋
1 技術轉移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 廣義上的技術轉移涵蓋地域和領域兩個方面 , 狹義上的技術轉移僅指跨越地區或國家界限的轉移。本文使用狹義的概念。
2 [ 日 ] 富田徹男 :《技術轉移與社會文化》, 9 頁 , 商務印書館 , 2003。
3 ( 1 ) 沈葆桢 :《複奏洋務事宜疏 · 皇朝道鹹同光奏議 · 同治十三年》, 卷 16, 6 頁。
4 ( 2 ) 參見傅正華等 :《我國技術轉移的理論與實踐》, 6 頁 , 中國經濟出版社 , 2007。
5 ( 3 ) 轉引自王家儉 :《李鴻章與北洋艦隊》, 480 頁 , 北京 , 三聯書店 , 2008。
6 ( 4 ) 參見姜振寰、謝詠梅 :《中日俄近代技術發展比較研究》, 77、78、88 頁 , 哈爾濱 ,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 2002。
7 ( 5 ) [ 日 ] 依田憙家 :《日中兩國近代化比較研究》, 173 頁 , 上海 , 遠東出版社 , 2004。
8 ( 6 ) 轉引自雷頤 :《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 186 頁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2008。
9 ( 7 ) 參見何艾生、鄭崇友 :《世界近代後期科技史》, 169 頁 , 北京 ,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1996。
10 ( 1 ) 轉引自姜鳴 :《龍旗飄揚的艦隊》 ( 增訂本 ) , 4 頁 , 北京 , 三聯書店 , 2002。
11 ( 2 ) 參見姜振寰、謝詠梅 :《中日俄近代技術發展比較研究》, 69 頁。
12 ( 1 ) 李鴻章 :《驗收鐵甲快船折》, 《李文忠公全書》, 卷 55。
13 ( 2 ) 盛宣懷 :《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三 · 中日甲午戰争》, 下冊 , 442、399 頁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2。
14 ( 3 ) 轉引自王家儉 :《李鴻章與北洋艦隊》, 48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