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 14 日對外宣布,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持續恢複,内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爲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其決定于 2023 年 9 月 15 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25 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 5% 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爲 7.4%。
這次降息有哪些不同?降息帶來哪些影響?未來政策會如何?
經濟回升接力的關鍵時刻
此次降準處于經濟回升接力的關鍵時刻。央行連出降息、優化房地産金融政策等大招後,年内二度降準,笃定不移推動經濟持續恢複、回升向好。近期宏觀政策組合拳果斷連續出手,财稅、房地産、貨币政策接連發力,市場預期明顯好轉,但經濟回升彈性仍有待增強,二度降準将繼續接力體現政策支持效應。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研究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此次央行降準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主要是央行加大穩增長力度,提振市場對經濟複蘇信心,鞏固經濟回穩向好态勢。
在他看來,近期數據反映國内宏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内需複蘇動能增強。但目前經濟增長低于趨勢水平,部分資源閑置及部分企業仍将面臨經營困難等,央行進一步加大穩增長力度,鞏固經濟回穩向好勢頭。同時,央行降準釋放長期限流動性,平穩定市場流動性,以更好配合積極财政政策實施,形成政策合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指出,三季度以來,經濟恢複整體不及預期,總量性壓力仍然存在,特别是企業經營仍面臨不少困難。但 8 月份數據相較于 7 月份已有明顯改觀,企業融資需求呈現轉暖迹象,加之 9 月通常是信貸需求大月,這需要采取一定政策支持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有效滿足企業資金需求,助力經濟持續向好。
此外,臨近 9 月末,國慶長期即将到來,市場流動性需求将同步上升,這也需要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幫助市場跨越特殊時點的影響。
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 5000 億元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對國是直通車表示,降準可促使金融機構更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并能補充流動性缺口、增加投放基礎貨币、擴大中長期信貸投放。特别是降準的比較優勢是可以有效提供中長期流動性、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和提升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有測算稱,央行 9 月再度降準,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 5000 億元," 真金白銀 " 注入實惠,有效激勵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的資金投入,宏觀指标将呈現更多積極變化,經濟穩步回升的可持續性進一步提升。
梁斯認爲,降準有助于降低銀行流動性成本及監管壓力,提升銀行信貸投放能力。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已經是常規性的流動性管理手段,其不僅扮演着金融市場緩沖池的角色,也發揮着 " 監督 " 銀行信貸擴張的功能(銀行信貸擴張形成存款,需要其在央行存有相應的準備金滿足監管要求)。且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凍結的流動性也會提高銀行的經營成本(銀行需要通過借入資金滿足自身經營需要)。
" 因此,降準釋放了無到期期限、無成本,且不需償還的流動性,這不僅有助于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同時也進一步降低了對銀行信貸擴張的監管要求,從而提升了其信貸投放,特别是中長期信貸投放能力。" 梁斯說。
還有觀點提到,随着市場信心恢複以及政策傳導效應進一步顯現,經濟循環暢通程度提升,近期通脹已出現積極變化。8 月 CPI 同比由負轉正,PPI 同比降幅也連續 2 個月收斂。此次降準增強了金融支持擴大内需的後勁,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好金融資源的先期帶動作用,支持通脹指标持續溫和回升。
同時,貨币信貸持續平穩較快增長依然可期。當前信貸需求現回穩态勢,央行此次降準,可提前做好年内布局,爲金融機構提供中長期資金支持,繼續有效滿足金融機構加大對亟需領域資金投放的流動性需求,在穩住貨币信貸總量的同時,穩住實體經濟需求,更好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政策未來走向如何?
" 當前内需處于恢複關鍵期,外需前景不确定性較大,有一定壓力。國内宏觀政策繼續保持偏積極。但過度寬松貨币政策不利于風險防範與内外均衡。貨币政策延續穩健基調,在總量适度情況下,更注重結構優化與實施效果。" 周茂華說。
他認爲,應加強财政、貨币和産業等政策協同配合,繼續圍繞小微、民營企業、三農等薄弱環節,制造業、重點項目、綠色發展、科創企業、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等重點新興領域資金等要素的保障;因城施策落實好穩樓市政策措施;繼續促進大宗商品消費;積極落實穩外貿政策措施等。
周茂華預計,後續仍有可能出台結構性工具,發揮其定向直達優點,提升政策傳導與實施效率。
梁斯特别提到,降準不會導緻流動性數量出現明顯變化,對流動性總量沒有明顯影響。在市場流動性供求整體平衡的情況下,降準是适應了當前經濟運行和市場需求變化做出的選擇。9 月份以來,雖然 R007 和 DR007 等貨币市場利率出現一定程度上移,但主要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貨币市場流動性供求仍然相對均衡。
他認爲,此次降準雖爲全面降準,但對市場流動性總量影響不大,不會改變流動性供需關系。但考慮到債市近期有所波動,降準釋放的流動性也有助于緩解債券市場情緒,提振投資者信心。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諸葛瑞鑫
責編: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