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視覺中國
市場熱度高漲當前,A 股減肥藥闆塊一漲再漲,相關上市公司也按耐不住了,甚至個别高管走向台前,親自講述自家在研藥物的 " 減肥奇效 "。
10 月 12 日下午,在博瑞醫藥(688166.SH)召開的 " 大咖解讀 GLP-1 全産業鏈系列交流會 " 電話會議上,公司董事長袁建棟發布了個人試用在研産品 BGM0504 注射液相關情況時稱 " 注射後 8 周瘦了 30 斤 ",公司股價随即在 14 日拉出 20cm 的漲停闆,短短幾日公司股價漲幅超 28%。然後就在 10 月 17 日晚,袁建棟被江蘇監管局出具警示函。
钛媒體 APP 梳理發現,不僅是博瑞醫藥,10 月 19 日康惠制藥(603139.SH)也被出具警示函,而百花醫藥(600721.SH)等則因減肥藥信息披露問題向投資者緻歉。
時間拉長來看,市場高熱度往往伴随亂象,總有概念股披露違規、蹭熱點,甚至與 " 遊資 " 共舞。聚焦至減肥藥行業來看,醫藥分析師對钛媒體 APP 表示,雖預期較高,但适應症爲減重的 GLP-1 藥物研發相當 " 内卷 ",投資者需甄别風險。
董事長 " 以身試藥 "8周減重30斤,超越 " 禮來速度 "
" 自己做的藥我就自己來試試,試了一下,效果還不錯。我大概打了差不多兩個月,就從 91 公斤降到了 76 公斤,這個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這是袁建棟在 10 月 12 日電話會議上的表述。
按照袁建棟的說法,約 8 周時間體重下降 19.7%,這一減重速度甚至超越了 " 刷新藥物減肥世界臨床效果數據 " 的禮來(LLY.US)。據禮來公布的其實驗性藥物 Retatrutide 的二期研究數據顯示,24 周時,retatrutide(1mg、4mg、8mg 或 12mg)達到了肥胖或超重而無糖尿病參與者療效評估的主要終點,平均體重減輕 17.5%;在次要終點中,在 48 周治療結束時平均體重減輕了 24.2%。目前來看,是各家 GLP-1 類藥物減重效果最明顯的一款。
于是博瑞醫藥上述消息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公司股價也一度漲停。但是公司董事長的表述涉及療效數據等,顯然違反了披露準則。
來源于博瑞醫藥公告
江蘇證監局下發給博瑞醫藥的監管函稱,目前 BGM0504 注射液用于減重尚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有效性尚不明确,關于藥效的相關言論具有誤導性,違反了《信披辦法》的規定,決定對袁建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钛媒體 APP 梳理發現,博瑞醫藥研發的 GLP-1 和 GIP 受體雙重激動劑 BGM0504 注射液離商業化階段尚遠,目前僅完成 Ia 期臨床試驗,在國内 GLP-1 雙靶點藥物臨床進度中也不算靠前。
此外,從創新藥研發進程來看,随着 II 期、III 期入組人數的增加,臨床數據逐級變差是普遍規律;這就意味着博瑞醫藥董事長個人減重數據參考意義極低。
多家上市公司蹭減肥藥熱點," 無中生有 " 遭監管
事實上,不僅是博瑞醫藥,蹭熱點的康惠制藥也遭監管。10 月 13 日,康惠制藥在漲停後發布澄清公告向投資者緻歉,後又于 10 月 19 日因 " 信息披露不準确、不完整 " 被陝西證監局出示警示函。
而事發的原因爲 " 無中生有 ",即本無減肥藥産業鏈布局,硬說有。10 月 13 日,康惠制藥在 "e 互動 " 平台回複稱 " 陝西友幫可生産降糖 / 減肥藥物司美格魯肽、替泊爾肽中間體 ",但到了 10 月 16 日,公司又突然改口稱 " 孫公司陝西友幫目前不具備司美格魯肽及替泊爾肽中間體的生産能力 "。
來源于康惠制藥公告
無獨有偶,10 月 16 日晚,四連闆的百花醫藥也向投資者緻歉,稱公司相關信息披露可能誤導投資者。公司僅開展了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項目的合成路線篩選、小試試驗啓動前期研究工作,後續研發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目前沒有任何客戶向我公司委托研發,公司無相關藥品生産和銷售。
而近期以來,常山藥業(300255.SZ)等多家股價異動的上市公司也發布 " 風險提示公告 ",表示公司并沒有減肥藥産業鏈布局。據龍虎榜數據,常山醫藥、百花醫藥大漲背後,素有 " 拉薩天團 " 的遊資頻繁上榜。
一位市場人士對钛媒體 APP 表示:" 減肥藥闆塊大漲有市場高預期,但也可能涉及遊資炒作,投資者應充分調研、了解公司實際情況及生産研發能力等,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跟風。"
市場預期高,行業也相當 " 内卷 "
減肥藥闆塊大熱,與市場高預期以及 " 減肥藥王 " 諾和諾德(NVO.US)高增長的業績等不無關聯。
據弗羅斯特沙利文數據,2021 年國内減重市場規模爲 21 億元,2017 年至 2021 年複合增速爲 71.4%,預計 2026 年市場規模可達 111 億元。巴克萊銀行估計,未來 10 年,全球減肥市場的價值可能突破 1000 億美元。
而 10 月 13 日諾和諾德(NVO.US)發布消息稱 " 調高 2023 年業績預期 ",再度挑動市場興奮的神經。諾和諾德在其公告中表示,按固定彙率(CER)計算,2023 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分别爲同比增長 33%、37%,其中第三季度分别大增 38%、47%。
諾和諾德上調 2023 年營業收入及營業利潤預期,來源于諾和諾德投資者公告
同時基于旗下産品司美格魯肽(商品名 Wegovy ®)等銷售較好,公司上調全年業績預期,預計 2023 年營收、營業利潤分别增長 32-38%、40-46%,對比此前 8 月份的預期營收增長 27-33%、31-37%,有較大的增幅。
而随着上述消息的公布,諾和諾德股價再創新高,總市值一度突破 4600 億美元。有權威機構發布的高預期數據支撐,又有諾和諾德這個 " 現實案例 ",某種意義上這是最好的投資題材,因此 A 股市場也随之瘋狂。
來源于醫藥模仿、德邦證券研究所以及公司公告等,钛媒體 APP 制作
但需注意的是,GLP-1 減肥藥賽道的布局已然相當 " 内卷 "。目前來看,國内 GLP-1 類減肥适應症藥項目已超過 20 個,其中進入 III 臨床試驗的 GLP-1 類減肥适應症藥項目超過 8 個,雙 / 多靶點類管線布局也相當多;" 跑得快 "" 藥效好 " 成爲未來競争的關鍵。
有效性之外,減肥藥的安全性尤值得關注。海南博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對钛媒體 APP 表示:" 減肥藥未來市場空間廣闊,但減肥藥也也面臨安全性等挑戰,個别減肥藥可能存在嚴重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甚至被禁用。"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 | 張海霞)